龍凱鋒:錢是特殊商品,也是國家重要的資源,資本市場發展要有序

2021-01-10 思想的力量是無窮的

01

怎麼認識錢?怎麼認識資本?這是我們每個人必須學的財商思維。

錢是一種商品。因為錢可以在市場上自由買賣。你到銀行裡貸款,其實就是從銀行買錢,而這個錢的價格,就是利息,最後在規定的期限內,你將所買的錢和利息還給銀行就可以。你把錢存進銀行,其實等於把自己的錢賣給銀行,而你所獲得的利潤就是銀行付給你的利息。所以我們到銀行存錢或者貸款,實質是完成了一個商品交易的過程。這和你到商店買東西是一樣的交易過程,也和你在市場上賣東西是一樣的交易過程。

但錢是一種特殊的商品。特殊在哪裡呢?在三點:

一是錢的發行權只能是國家,而非企業或者個人。說白了,錢只能由國家印刷和發行,其他的任何組織、個人沒有印刷和發行權。當然,我這裡說的是我們中國啊,我們中國的錢,只能是中央人民銀行印刷和發行。說明貨幣是國家主權和信用的產物,也是國家一種寶貴的資源,因為錢不能無限印刷,這決定了國家錢的總量是一定的,存在著分配問題。國家分配不均,最主要體現在金錢的分配不均上,體現在金融資源的分配不均上。

二是金錢的買賣只能是國家規定的金融機構。國家不授權的金融機構,是不允許進行存貸款業務的。所以我們看到很多非法集資案,非法高利貸案,都是沒有經過國家授權允許而從事存貸款業務,擾亂了國家的金融秩序和市場秩序。

三是錢的價格是國家統一規定的,而不能按照市場來定。錢的價格如果由市場確定,很容易出現兩種結果,一是高息攬儲,使少數金融機構做大,而其他金融機構破產,形成金融寡頭壟斷。二是高息貸款。使利率被炒作,形成高利貸,使企業和家庭破產,使經濟蕭條,導致社會惡性案件層出不窮,危害社會和國家安全。

02

如何認識資本市場?資本市場有序的關鍵是什麼?

資本市場很重要,這是肯定的。國家間的競爭,不只是企業的競爭,也是資本市場的競爭。企業如同前線部隊,資本市場如同後勤保障和裝備保障。只有後勤保障和裝備保障充足,則企業在國內和國際競爭中,才能有公平競爭的機會。這好比打仗一樣,軍隊只有食品和彈藥補給充足,才能打持久戰。

既然資本市場是客觀存在的,而且資本市場是維護國內國際企業公平競爭的重要保障。那麼,我們該如何規範和管理資本市場呢?龍凱鋒認為,主要抓好四個方面:

一是統一的金融許可和監管制度。

國家對具有存貸款業務的國內外金融企業,一律採取金融許可和監管制度。沒有經過國家金融許可和監管的企業,一律不允許進行金融業務。金融許可證監管,只是一種行政許可制度。而數據監管,則是實實在在的實時監管,也是最重要的監管。

一些電商平臺之所以可以野蠻生長,是因為國家缺乏數據監管的能力,導致這些電商平臺成為偽劣商品、逃稅漏稅甚至非法交易的重要渠道。所以,我們的稅務機構和金融監管機構,要對網絡監管實施全覆蓋,特別是對所有大的電商、金融平臺,實行一對一的實時數據監管,才能堵住漏洞,避免社會不公平競爭和非法競爭。

二是統一的儲備金收繳制度。

既然是金融企業,那麼就應該如同銀行一樣,上繳儲備金。隨著中國對外金融開放,國內金融機構和國際金融機構採取統一的儲備金制度和監管制度。

儲備金制度,應該按照統一的比例根據存款的額度來提取,確保風險可控,保障儲戶的存款安全。而且金融企業不允許從其他銀行貸款,賺取中間利息差。據傳花唄用30億人民幣在銀行貸款了100次,相當於3000億的貸款,賺取了巨額的利潤。金融企業本身就是存貸款的,哪能從其他銀行貸款來放貸,這肯定是巨大的漏洞和違法。

三是統一的存貸款利率制度。

既然錢是一種商品,那麼必須採取統一的價格,否則金融市場必然秩序混亂。錢的價格是由利率決定的,利率分為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如果利率都是固定的,那麼金融上就不容易混亂,這相當於物價穩定一樣。

錢是特殊的商品,因為錢是一樣的,而同樣的商品,也可能外形、使用功能等方面有差異,所以價格不一樣。如手機,有貴的,有便宜的。但錢是國家統一印刷的,不存在價格不一樣的問題。所以,加強中央人民銀行的權威,實施統一的存貸款利率,加大法律懲處的力度,是穩定金融秩序,是使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的關鍵。

目前金融無法服務實體經濟,是因為錢炒作錢,搞投機的太多,導致實體經濟無法獲得金融的支持和保障。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國家只有指導性的利率,而沒有強制性的統一利率。道理很簡單,如果花唄從其他銀行拿到的貸款利率和客戶從銀行貸款利率一樣的話,誰還去花唄裡貸款?花唄又怎麼能掙到巨額的利潤?花唄從銀行拿到低利率的貸款,然後轉手貸給消費者,賺取了幾倍的差價利潤,這樣的生意誰不做?

四是統一的稅收制度。

金融機構也是企業,而且是暴利的企業,所以必須加強稅收徵管,避免暴富而形成社會兩極分化。至於稅收多少?則國家根據政策來統一制定,以遏制金融類企業打著科技創新的名義收割老百姓的財富。

03

資本家不是企業家,企業家多多益善,資本家國家應該嚴厲控制。

董明珠講:馬雲如果多了,中國經濟肯定不行。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馬雲不是企業家,而是一個資本家或者金融家。

企業家是靠生產商品賺取剩餘價值來獲得財富的,資本家或金融家是靠錢生錢來獲得利潤的。企業家賺取剩餘價值的過程,也是促進社會生產發展的過程,也是有利於社會勞動就業的過程,也是有利於繳納稅金的過程,所以,企業家是多多益善的。

但資本家不一樣,資本家不生產任何商品,就是玩錢生錢。錢本來就是國家印刷的最重要的信用憑證,根本不需要資本家去玩錢生錢,因為這對社會毫無進步,反而會使大家都玩錢生錢的遊戲,而不願意勞動和生產,使社會經濟活動枯萎,使社會生產力退步。美國就是這個例子,玩金融玩成了產業空心化。

所以,中國需要企業家,多多益善最好,但不需要資本家。

04

外國銀行來中國,怎麼辦?

有朋友提出,現在國家金融開放了,與其讓外國銀行賺錢,不如讓馬雲等搞金融賺錢。這種觀點大錯特錯。因為國家金融監管,是針對所有的在中國運營的金融企業,不是單獨對馬雲的螞蟻金服進行監管。

所有的金融機構在國內經營,都必須遵守三個規定:一是必須得到合法的金融許可證和服從實時的數據監管。否則不允許開。二是必須落實統一的儲備金制度,最大限度保證儲戶的資金安全。三是必須落實統一的利率機制,防止不正當競爭。四是加強稅收徵收和監管。

在達到以上四個規定之後,我們的資本市場就可以實現良性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思考,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坐吃山空,這個國家無力發展工業,如今深陷「資源詛咒」
    上回我們說到,蒙古國作用萬億礦產資源,家裡有礦,卻連5.8億美元的欠債都還不起,無奈只能學冰島那招,將債務平均攤派到每個國民頭上。看到國家都窮得揭不開鍋了,蒙古國民眾當時自發組織捐款,連家裡的珠寶、黃金、馬匹都捐上了,部分官員還主動將自己的工資上繳國家。作用價值萬億的礦產資源,蒙古怎麼會淪落到如此地步?
  • 全國投教動漫大賽參考資料: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歷程大事記
    1984年,國家提出要進一步放開搞活城市集體企業和國營小企業,1984—1986年間,北京、廣州、上海等城市選擇了少數企業進行股份制試點,例如,1984年北京天橋百貨公司股份制試點。1986年後,隨著國家政策的進一步放開,越來越多的企業,包括一些大型國營企業紛紛進行股份制試點,半公開或公開發行股票,股票的一級市場開始出現。
  • 投教動漫大賽歷史類參考資料——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歷程大事記
    參考圖片:11、南方談話(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事件說明:深滬證券交易所成立後,對於社會主義國家要不要發展、如何發展股票市場的認識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爭議很大。1992年,鄧小平視察南方並發表談話,關於股市的講話從根本上消除了證券市場「姓資」「姓社」的爭議,決定了中國資本市場的命運。
  • 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構建新發展格局
    要充分發揮我國14億人超大市場規模優勢,人均收入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帶來的消費升級,以及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帶來的市場潛力,促進經濟發達地區外向型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形成大國經濟內部的雁陣模式,以國內大循環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
  • 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十大新聞
    在統籌疫情防控和促進經濟恢復過程中,金融發揮了重要支持作用。資本市場是現代金融體系的核心,具有優化資源配置、政策傳導、預期引導等樞紐功能,為疫情防控、經濟恢復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持。首先,2020年春節後,我國資本市場頂住疫情衝擊如期開市,發揮了良好的預期引導作用,穩定了各方信心。從年初開市後的市場表現看,我國股市經受住了疫情考驗和此後國際主要市場股指多次熔斷的影響,整體運行平穩健康。
  • 兩家企業相繼過會,歷城資本市場發展實現新突破
    歲末年初,歷城區兩家企業相繼過會,實現了自2007年以來上市公司「0」的突破,為歷城區資本市場發展開闢了新局面。聚集金融新業態,為資本市場發展提供全方位金融要素支撐近年來,歷城區搶抓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機遇,始終將資本市場作為全區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強力引擎和重要抓手,堅持培育與引進協同發展,全區資本市場發展呈階梯發展格局。聚集金融新業態,提供多元化要素保障。
  • 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我們不得不正視的一些事情
    從資本市場過去三十年的發展歷史來看,有兩點經驗教訓需要被銘記:一是要始終沿著市場化方向去發展資本市場;二是要堅持法治化去發展資本市場,健全法治保障,提高違法成本,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01. 市場化過去,對於資本市場,我們的做法或許更多是出於父愛式的衝動。首先是IPO發行節奏的行政化。
  • 第二十五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舉辦,聚焦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的改革歲月
    ▲劉偉校長在開幕式上致辭劉偉校長指出,「中國資本市場論壇」是中國人民大學重要的學術品牌,25年來,論壇堅持將學科優勢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結合,將學術力量與社會力量相結合,致力於推動金融和資本市場理論研究創新
  • 11月28日晚間影響市場重要政策消息速遞(附新聞聯播集錦)
    金融委:突出問題導向 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和中小銀行改革11月28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召開第十次會議,研究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進展和下一步思路舉措等問題,部署近期金融改革開放重點工作。 會議強調,服務實體經濟和防範金融風險,根本上要靠深化金融改革開放,通過改革提供機制保障,提供動力支持。
  • 2021黃金市場展望:股市與大宗商品命運互換的時刻要來了
    來源:金十數據美國對衝基金公司Crescat Capital在近日發布的報告中指出,市場是周期性的,如今股票(美股)的估值處於歷史高位,而大宗商品的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從它們的相對表現來看,雙方命運互換的時刻即將到來,拋售估值過高的美股、買入估值被低估的貴金屬,或許將有不錯的機會。
  • 孫江榕:大宗商品的定價權基本都在國外
    孫江榕表示,目前大宗商品存在兩個重要問題,第一產能過剩威脅到國內大宗商品的正常發展,另外產能數不同,上遊資源產品的短缺,中遊產品過剩。第二是定價權的問題,目前大宗商品定價權基本都在國外。以下為孫江榕演講實錄:尊敬的各位領導、嘉賓、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資本市場,這兩項提法新意十足
    會議確定,2021年要抓好八項重點任務。在全面推進改革開放部分,會議提出要「要健全金融機構治理,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相較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於資本市場的定調,「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健全退出機制,穩步推進創業板和新三板改革。」2020年的提法更簡明扼要,新意十足。
  • 李國旺:國學中的哲學思想可以解釋資本市場發展規律
    李國旺:所謂國學,主要指產生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時代的中華文化湧現及後續不斷發展的匯聚,其源頭與現代資本市場在時間上相差兩千五百年甚至四千年以上,時間距離似乎很長,因此,有人認為,與現代資本市場似乎風牛馬不相及。
  • 東莞信託黃曉雯:破金融供給側失衡 關鍵在大力發展資本市場
    「風險向金融機構集中,容易扭曲激勵約束機制,影響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還會扭曲風險定價,導致金融資產總量過快膨脹和部分資產質量下降,放大金融風險。」黃曉雯指出。在黃曉雯看來,要解決這些問題,破題關鍵在於「大力發展資本市場」,解決四個問題:改變我國當前「貨幣多、資本少」的金融結構;平衡金融機構「服務實體「與」承擔風險」的兩難;緩解「流動性充沛「與」實體融資難」的矛盾;平滑「加槓桿需求「與」去槓桿要求「的衝突。因此,黃曉雯提出,要共同創建資產配置新格局,攜手助力資本市場新發展。
  • 第二屆江西資本市場高端發展論壇暨「金牛私募」走進江西大型活動
    非常感謝也非常歡迎大家犧牲休息日的時間、冒著悶熱的天氣,來到我們的現場,參與中國證券報第二屆江西資本市場報端發展論壇暨金牛私募走進江西大型活動。回想起一年前的第一屆江西資本市場發展論壇,也是我們中證報和江西上市公司協會等共同舉辦的,這個情景歷歷在目。第二屆相比第一屆無論是參與者還是講課嘉賓的陣容上都有很大提升。
  • 2020中國資本市場大變局,關鍵詞下的一年我們經歷了什麼?
    來源:江瀚視野2020年對於整個中國資本市場來說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變局之年,年初新冠疫情席捲而來,給整個資本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大變局,不過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資本市場實現了穩定健康可持續的發展,面對著中國資本市場的大變局,我們驀然回首,到底該怎麼看中國資本市場的2020年,哪些事件值得我們反覆回顧呢?
  • 金融知識#介紹一下什麼是證券市場
    證券是多種經濟權益憑證的統稱,因此,廣義上的證券市場指的是所有證券發行和交易的場所,狹義上,也是最活躍的證券市場指的是資本證券市場、貨幣證券市場和商品證券市場。是股票、債券、商品期貨、股票期貨、期權、利率期貨等證券產品發行和交易的場所。
  • 國家管網公司有關負責人:促進油氣行業高質量發展
    其發展前景如何?新華社記者就這些問題對國家管網公司有關負責人進行了專訪。問:請介紹下國家管網公司成立的背景。答:石油天然氣是關係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資源。為了更好地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油氣行業高質量發展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組建獨立運營的國家管網公司,推動形成上遊油氣資源多主體多渠道供應、中間統一管網高效集輸、下遊銷售市場充分競爭的「X+1+X」油氣市場體系,是深化油氣體制改革的重要一環,也是十分基礎性、關鍵性的舉措。
  • 清華五道口副教授胡杏「數」說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
    近期,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金融案例中心與金融EMBA教育中心聯合舉辦的「師友沙龍」活動上,五道口金融學院副教授胡杏博士以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的數據為基,對比國際主要國家的相關指標,從數據的角度闡述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歷程。講座吸引了來自MBA、EMBA、金融媒體班、博士生等項目40多位學員的參與,數據的魅力令活動現場屢次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 【與特區共成長 對話鵬城資本人物】國中創投施安平:遵循企業發展...
    在深圳成長的40年曆程中,深圳本土創投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深圳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深圳本土創投亦發揮了重要的資本的力量。在這個特殊的年份,證券時報正式推出「與特區共成長——對話鵬城資本人物」系列報導,順著深圳創投的成長足跡,回眸深圳特區成長的歷程。  過去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許多中小企業進退兩難,也一定程度上讓過去洶湧澎湃的創業熱情有所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