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怎麼認識錢?怎麼認識資本?這是我們每個人必須學的財商思維。
錢是一種商品。因為錢可以在市場上自由買賣。你到銀行裡貸款,其實就是從銀行買錢,而這個錢的價格,就是利息,最後在規定的期限內,你將所買的錢和利息還給銀行就可以。你把錢存進銀行,其實等於把自己的錢賣給銀行,而你所獲得的利潤就是銀行付給你的利息。所以我們到銀行存錢或者貸款,實質是完成了一個商品交易的過程。這和你到商店買東西是一樣的交易過程,也和你在市場上賣東西是一樣的交易過程。
但錢是一種特殊的商品。特殊在哪裡呢?在三點:
一是錢的發行權只能是國家,而非企業或者個人。說白了,錢只能由國家印刷和發行,其他的任何組織、個人沒有印刷和發行權。當然,我這裡說的是我們中國啊,我們中國的錢,只能是中央人民銀行印刷和發行。說明貨幣是國家主權和信用的產物,也是國家一種寶貴的資源,因為錢不能無限印刷,這決定了國家錢的總量是一定的,存在著分配問題。國家分配不均,最主要體現在金錢的分配不均上,體現在金融資源的分配不均上。
二是金錢的買賣只能是國家規定的金融機構。國家不授權的金融機構,是不允許進行存貸款業務的。所以我們看到很多非法集資案,非法高利貸案,都是沒有經過國家授權允許而從事存貸款業務,擾亂了國家的金融秩序和市場秩序。
三是錢的價格是國家統一規定的,而不能按照市場來定。錢的價格如果由市場確定,很容易出現兩種結果,一是高息攬儲,使少數金融機構做大,而其他金融機構破產,形成金融寡頭壟斷。二是高息貸款。使利率被炒作,形成高利貸,使企業和家庭破產,使經濟蕭條,導致社會惡性案件層出不窮,危害社會和國家安全。
02
如何認識資本市場?資本市場有序的關鍵是什麼?
資本市場很重要,這是肯定的。國家間的競爭,不只是企業的競爭,也是資本市場的競爭。企業如同前線部隊,資本市場如同後勤保障和裝備保障。只有後勤保障和裝備保障充足,則企業在國內和國際競爭中,才能有公平競爭的機會。這好比打仗一樣,軍隊只有食品和彈藥補給充足,才能打持久戰。
既然資本市場是客觀存在的,而且資本市場是維護國內國際企業公平競爭的重要保障。那麼,我們該如何規範和管理資本市場呢?龍凱鋒認為,主要抓好四個方面:
一是統一的金融許可和監管制度。
國家對具有存貸款業務的國內外金融企業,一律採取金融許可和監管制度。沒有經過國家金融許可和監管的企業,一律不允許進行金融業務。金融許可證監管,只是一種行政許可制度。而數據監管,則是實實在在的實時監管,也是最重要的監管。
一些電商平臺之所以可以野蠻生長,是因為國家缺乏數據監管的能力,導致這些電商平臺成為偽劣商品、逃稅漏稅甚至非法交易的重要渠道。所以,我們的稅務機構和金融監管機構,要對網絡監管實施全覆蓋,特別是對所有大的電商、金融平臺,實行一對一的實時數據監管,才能堵住漏洞,避免社會不公平競爭和非法競爭。
二是統一的儲備金收繳制度。
既然是金融企業,那麼就應該如同銀行一樣,上繳儲備金。隨著中國對外金融開放,國內金融機構和國際金融機構採取統一的儲備金制度和監管制度。
儲備金制度,應該按照統一的比例根據存款的額度來提取,確保風險可控,保障儲戶的存款安全。而且金融企業不允許從其他銀行貸款,賺取中間利息差。據傳花唄用30億人民幣在銀行貸款了100次,相當於3000億的貸款,賺取了巨額的利潤。金融企業本身就是存貸款的,哪能從其他銀行貸款來放貸,這肯定是巨大的漏洞和違法。
三是統一的存貸款利率制度。
既然錢是一種商品,那麼必須採取統一的價格,否則金融市場必然秩序混亂。錢的價格是由利率決定的,利率分為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如果利率都是固定的,那麼金融上就不容易混亂,這相當於物價穩定一樣。
錢是特殊的商品,因為錢是一樣的,而同樣的商品,也可能外形、使用功能等方面有差異,所以價格不一樣。如手機,有貴的,有便宜的。但錢是國家統一印刷的,不存在價格不一樣的問題。所以,加強中央人民銀行的權威,實施統一的存貸款利率,加大法律懲處的力度,是穩定金融秩序,是使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的關鍵。
目前金融無法服務實體經濟,是因為錢炒作錢,搞投機的太多,導致實體經濟無法獲得金融的支持和保障。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國家只有指導性的利率,而沒有強制性的統一利率。道理很簡單,如果花唄從其他銀行拿到的貸款利率和客戶從銀行貸款利率一樣的話,誰還去花唄裡貸款?花唄又怎麼能掙到巨額的利潤?花唄從銀行拿到低利率的貸款,然後轉手貸給消費者,賺取了幾倍的差價利潤,這樣的生意誰不做?
四是統一的稅收制度。
金融機構也是企業,而且是暴利的企業,所以必須加強稅收徵管,避免暴富而形成社會兩極分化。至於稅收多少?則國家根據政策來統一制定,以遏制金融類企業打著科技創新的名義收割老百姓的財富。
03
資本家不是企業家,企業家多多益善,資本家國家應該嚴厲控制。
董明珠講:馬雲如果多了,中國經濟肯定不行。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馬雲不是企業家,而是一個資本家或者金融家。
企業家是靠生產商品賺取剩餘價值來獲得財富的,資本家或金融家是靠錢生錢來獲得利潤的。企業家賺取剩餘價值的過程,也是促進社會生產發展的過程,也是有利於社會勞動就業的過程,也是有利於繳納稅金的過程,所以,企業家是多多益善的。
但資本家不一樣,資本家不生產任何商品,就是玩錢生錢。錢本來就是國家印刷的最重要的信用憑證,根本不需要資本家去玩錢生錢,因為這對社會毫無進步,反而會使大家都玩錢生錢的遊戲,而不願意勞動和生產,使社會經濟活動枯萎,使社會生產力退步。美國就是這個例子,玩金融玩成了產業空心化。
所以,中國需要企業家,多多益善最好,但不需要資本家。
04
外國銀行來中國,怎麼辦?
有朋友提出,現在國家金融開放了,與其讓外國銀行賺錢,不如讓馬雲等搞金融賺錢。這種觀點大錯特錯。因為國家金融監管,是針對所有的在中國運營的金融企業,不是單獨對馬雲的螞蟻金服進行監管。
所有的金融機構在國內經營,都必須遵守三個規定:一是必須得到合法的金融許可證和服從實時的數據監管。否則不允許開。二是必須落實統一的儲備金制度,最大限度保證儲戶的資金安全。三是必須落實統一的利率機制,防止不正當競爭。四是加強稅收徵收和監管。
在達到以上四個規定之後,我們的資本市場就可以實現良性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思考,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