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的孩子還尿床,可能是這個4個原因造成的,家長要引起關注

2021-01-08 流浪讀書君

我女兒已經五歲了,我以為她這個年紀應該不太會尿床了,就讓她自己睡了。沒想到上個星期一早上,她扭扭捏捏地,不肯出來,她還要去學校,再不出來吃飯就會遲到。

房間門反鎖了,我進不去,便拿了備用鑰匙,開了門,就大聲訓斥。看她臉漲得通紅的,就沒再說,只說讓她趕緊出來吃飯。後來整理她房間時,發現她那天是尿床了,當時很慶幸,沒有繼續責罵。

五歲的孩子已經有了自我意識,知道自己這麼大了還尿床是讓人害羞的。但如果家長不顧地責罵他,其可能會留下極大的心理陰影,變得膽小,不敢和他人說話。

在他今後的成長過程裡,心理容易出問題,等家長反應過來,可能誰也走不進他的世界,每天沉默寡言。嚴重的,還可能會有心理疾病,如抑鬱症。

有些明星的育兒方法也是有效的,黃磊的女兒五歲,有一次,不知為何尿床了,但他沒有嘲笑和責罵她,等她處理好了,黃磊抱起她來,表達這只是個意外,她只是晚上做夢夢到了而已,以後可以在睡覺前上廁所,還講了個故事,化解她的尷尬,他女兒也和他越來越親近。

這種方法是可以的嘗試的,還有一些方法可以試試:

第一:孩子尿床尷尬,原來是家長的不理解

到了一定年紀的孩子仍會尿床,家長首先要知道這是正常的,別大驚小怪,大喊大叫。家長需要足夠理解他

羅曼羅蘭說:"應當細心地觀察,為的是理解;應當努力地理解,為的是行動。"理解他,才可能會健康成長。

如果家長不理解,那還有誰會理解他呢?外人知道會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同齡人知道,會嘲笑、欺凌……家長不能如此做,你需要耐心安撫他。

第二:孩子找家長談心,多半是無助

當孩子有了自我意識,還是會尿床,作為他們最親近的人,他的第一反應應該是找父母談心。雖然覺得很害羞,但他還是會告訴父母,畢竟他們也很無助,父母是可以給他們建議的。

所以當他去找你時,別只是說自己很忙,要認真傾聽。因為生活了這麼久,他們也大概地知道自己父母什麼時候忙,那既然他明知道,還是會找你,說明他真的很無助。

第三:孩子還是尿床,多半方法沒對

有些家長還是會給孩子一些防止尿床的方法,但方法不正確。比如不讓他晚上喝水,人在晚上依然是需要喝水的。孩子可以在睡覺之前上個廁所,膀胱就不會積太多水,有更大的空間可以儲存,就有更大的機率不尿床了。

第四:孩子有自信,原來是家長給了鼓勵

李白有言:"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是他的自信。生活在鼓勵中的人會有自信,有了自信,整個人就會有不同常人的魅力,吸引眼球。這種自信是要別人給予一定的鼓勵,因為生活在打罵中的人會變得膽小自卑。

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不能對他只有批評。黃磊對於他的孩子,懂得理解,更懂得鼓勵。當他做得好,別冷漠,說句鼓勵的話,滿足他的要求,以鼓勵他增強自信心。做的不好時,不要責備,你就更需要鼓勵的話,讓他別灰心,他一定能做好。

四至五歲的孩子仍尿床,家長別太焦慮,這不說明他比別人家的孩子差。而且他只要開心健康成長就好,要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孩子在很小時就夭折了,也有些在學校是學霸的孩子,他們的童年並不快樂。他只要每天開開心心、健健康康的,不就什麼都好嗎?何必追求那些虛有的事物?

孩子尿床別忽視他那異常的表情,正確處理這個問題。不僅對孩子成長有益,還能拉近你與孩子的距離,何樂而不為?家長儘量不將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小朋友比較,這容易讓他滋生自卑感。

黃磊在採訪中就談到孩子尿床,膽小怕事,多半是家長態度不好。對他沒有鼓勵,生活在批評中。黃磊對待這件事的態度和做法都值得我們嘗試,試試心平靜和地和他交流 你會發現他的世界還很小,很敏感,你正確對待他尿床的事,幫他度過這一關。

想要孩子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妨從3-6歲開始讓孩子閱讀一些繪本,輕鬆地把很多深奧的道理傳達給孩子,理解真善美。同時,透過故事中的榜樣,還可以讓孩子學會更好地與同伴交往,更好地促進自身的社會化。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作為人生中的第一本書,它的生動趣味滿足了孩子好奇的天性,為孩子打開了通往世界的大門。

《兒童情緒管理和性格培養繪本》是站在孩子的角度,這套書有三大亮點:

1.這套書專門為3~6歲孩子打造的好習慣繪本,其中包括孩子情商啟蒙,邏輯思維鍛鍊,以及語言表達的鍛鍊都非常的有好處。

2.精美的彩色圖畫設計,典型的小熊為主角,吸引孩子自主閱讀。

3.純天然大豆油墨印染,安全環保,保護孩子的視力。讓閱讀的同時身體健康。

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家長永遠都是孩子學習的模板。要保證孩子心理的健康, 大人們也要從自身做起,做個積極快樂的家長!在一個快樂家庭成長的孩子,心裡也會更加陽光!

相關焦點

  • 俗話說「玩火尿床」,可我家孩子三歲了還尿床,愁死人也沒轍
    孩子尿床並不少見,但如果你的寶寶三歲還在尿床,一個月尿床次數超過兩次,就要提高警惕。很可能是疾病引起的。讓我們來看看:孩子為什麼尿床?一、兒童睡覺和尿床的原因如下:1.排尿意識不敏感一般來說,兒童遺尿發生在睡眠期間。孩子睡覺尿尿不容易醒。
  • 提醒:孩子尿床,可能是這8個「禍根」在作怪,不可小覷
    暑假來臨,不少家長因為孩子的「尿床」問題帶孩子來到醫院。明明孩子也不小了,為什麼還會出現尿床的情況?這難道是一種病嗎?遺尿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尿床」,是一種兒童和青少年比較常見卻比較難啟齒的病症。遺尿症一方面會對患兒的心理髮育和社會行為造成影響,使他們更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和逆反行為,另一方面還會給患兒家長帶來壓力和困擾。
  • 孩子經常尿床,為什麼起夜也尿床?可能是這幾種原因
    首先,在白天的時候,我們往往兩三個小時就能上一次廁所,如果喝水少的話一天最起碼也要上一兩次廁所。相對於晚上去廁所的頻率,白天顯而易見的比較高。但是在晚上有的人一夜都不用起來上廁所,有的人可能七八個小時才起來一次。其次,為什麼在白天更容易想去衛生間呢?因為在晚上我們睡覺的時候,身體會自動分泌一種叫抗利尿激素的物質。
  • 關於尿床問題,這3個做法可以幫到孩子
    還記得小時候想要尿尿但是因為憋不住而尿床或者尿褲子的場景嗎?那時候的我們真的是尷尬地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當初那個小男孩/女孩都應經為人父、為人母了,現在在我們孩子因為控制不住自己而尿床的時候你是會訓斥孩子"這麼大了還尿床",還是會對孩子表示理解"媽媽/爸爸以前也尿過,這沒什麼大不了"。
  • 兒童患夜遺症 中國近4成人不知尿床是病
    正常幼兒在2~3歲時就能控制排尿,部分會超過3歲。如果你家寶寶在5歲後仍在睡眠中發生不自主排尿,並且不自主排尿≥2次/周,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那可能就是小兒遺尿症。而這種病並不少見。部分患兒的症狀會持續到成人,相應地,孩子會感到羞愧、尷尬,出現自卑、注意力分散、脾氣暴躁、缺乏勇氣、不合群、社會適應能力差等表現,還會因此產生厭學的心理。
  • 家長注意了,造成孩子脆弱、膽小、怕生很有可能是這個原因
    如果孩子出現此行為,就要考慮分房睡。有的家長讓寶寶從出生就自己睡,讓太小的寶寶獨自睡,寶寶可能因為缺乏安全感而夜間哭鬧,這樣寶寶和大人都休息不好,弄得家裡雞犬不寧。還有一些家長,孩子到很大了,甚至十幾歲的時候還不能自己睡。雖然父母多次努力,但是只要寶寶一哭鬧,父母就心軟了,分床睡的計劃也就泡湯了。其實,和寶寶太早或者太晚分床睡都是不好的。
  • 長期尿床的孩子智商比正常兒童低
    4月17日,中華尿床失禁康復網對外公布「2006年全國遺尿人群專題調查」結果,今年瀋陽市中小學生遺尿患者佔整個遺尿人群的30%左右,比5年前增加了一倍。尿床患兒增加成為影響他們健康成長的疾患。  據介紹,長期尿床易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反映慢等,最終導致學習成績下降、智商比正常兒童低17-23%;同時尿床易使孩子形成羞愧、膽怯、敏感、自卑心理,造成性格缺陷(尿床孩子比正常孩子脾氣暴躁或比正常孩子性格內向,傾向於灰暗色調),尿床還易出現偏矮、偏瘦或虛胖身材,科學調查顯示尿床孩子身高比正常孩子矮2-5釐米。
  • 孩子智力低下,長不高,竟然是「尿床」在作怪
    年齡小的孩子尿床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怕啥?人家還包著尿不溼呢! 但是有些孩子到了5歲,晚上還在尿床,而且次數達到了一周兩次以上,就不太正常了。 這需要引起各位媽媽的注意,當心孩子患上了「兒童遺尿症」!
  • 孩子走路姿勢「外八字」,除了遺傳因素外,還有可能是家長造成的
    前幾天,小編帶孩子在小區裡遛彎,順便和小區的媽媽們一起聊了會。帶孩子聊的話題當然是和孩子有關了。當時有幾個小寶寶已經開始學走路了,有個媽媽就突然說:「俊俊媽媽,你看你家兒子走路的姿勢是不是有點外八?可能要校正一下哦!」俊俊媽回答說:「有嗎?我還從來沒留意過!」
  • 孩子總喜歡揉眼睛?可能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家長可別不當一回事
    孩子總喜歡揉眼睛?可能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家長可別不當一回事導語人的五官方面最能提高顏值的就是眼睛,如果孩子能夠是雙眼皮大眼睛那麼就會被人稱讚很漂亮。不過眼睛也是我們人體比較敏感比較脆弱的器官,必須要好好的保護才行。特別是年幼的孩子們,若家長疏忽,有可能就會損傷孩子的眼睛。
  • 孩子有這四個表現,可能是智力「發育緩慢」,家長們可以測試一下
    雖然家長的出發點是讓自己的孩子更加優秀,但是家長這些過於焦慮急躁的行為,會有揠苗助長的壞效果,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孩子的成長過程會遇到各色各樣的問題,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四種情況,可能說明孩子的智力發育會比同齡孩子緩慢,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不能讓緩慢發育制約孩子的健康成長。
  • 孩子眼睛有這4個表現,脾胃可能已「爛如漁網」,家長儘量別忽視
    孩子眼睛有這4個表現,脾胃可能已「爛如漁網」,家長儘量別忽視小李已經在北京定居很多年了,今年四十歲,和丈夫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小李的女兒已經有五歲了,非常的乖巧可愛,見到的人都非常喜歡,是家裡人的掌上明珠,真的是放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 孩子經常憋尿半夜尿床,這3種辦法,也許對你有用
    說起這個,某些家長們簡直就有點兒無語。寶寶年紀小還無所謂,畢竟不懂事,不知道把握,況且也有尿不溼,怎麼弄都不怕。結果年紀一大,寶寶還經常尿床,那就有點奇怪了。除了身體疾病等原因外,其實大多數都是壞習慣造成的。那麼到底該怎麼來糾正呢,我們可以做到這些。
  • 為啥孩子眼白有「黑點」?多是這3個原因造成,家長不用大驚小怪
    也就是在前段時間,我閨蜜這天正在給孩子餵奶,猛然間發現孩子白眼仁上有一個小黑點,當時她緊張得不行,剛開始還以為眼睛裡進東西了,就用嘴吹,後來發現好像長在眼睛上,當時閨蜜嚇壞了,害怕這個黑點會影響孩子的視力。
  • 為什麼孩子吃得好、睡得好,就是不長個兒?關於孩子的身高,家長要...
    孩子個子矮,家長要避免4誤區不少家長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我家孩子吃得好兒童期(3歲~青春期前)生長速度相對減緩,生長速度為5~8釐米/年。青春期(女孩9~11歲,男孩12~14歲)為第二個生長高峰,男孩在整個青春期內的身高可增高25~28釐米,速度相當於7~9釐米/年;女孩可增高22~25釐米,速度相當於6~8釐米/年。
  • 家長在這4個方面「使勁管」,孩子長大不僅品質好,做事還利落
    不過在育兒領域的專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座中說過,在孩子成長期間家長是有必要管孩子的,在孩子面前也要樹立家長的威嚴,否則孩子會不把你當家長,連家長都管不住的孩子,未來又會變成什麼樣呢?因此李玫瑾教授還提出有4個方面,家長不僅要管孩子,還要在7歲之前「使勁管」,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不僅情商高,做事也乾淨利落。 家長都很疑惑,為什麼要使勁管孩子呢?
  • 早上起床「畫」地圖的孩子智商低?還會影響性格?必須得治療嗎?
    隨著孩子越長越大早上起床發現孩子「畫」地圖這件事也越來越令爸媽感到焦慮…… 娃都5歲了,怎麼還尿床呢? 正常嗎? 要不要吃點藥啊?
  • 黃磊處理女兒尿床受好評,「羞恥教育」不可取,謹防對孩子造成傷害
    前段時間黃磊在微博上和網友分享了一件趣事,起因是5歲的小女兒多妹尿床了。5這個年齡尿床,相信在很多父母眼裡都是無法接受的,"怎麼這麼大了還尿床?醜死了",這應該是絕大多數父母發現孩子尿床後的第一反應。但是黃磊卻沒有這麼做,當多妹問他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尿床的時候,黃磊說:你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要尿尿,然後就找衛生間,找啊找,找啊找終於找到了,然後你就尿尿,然後你就覺得涼涼的,然後你就醒了,就發現自己尿床了。妹妹無比崇拜的看著我說:哇塞,爸爸你怎麼知道的?
  • 可能是這4個原因造成的
    現在的年輕人20來歲就開始進入脫髮的隊伍了,雖然每天都在嚷嚷著要養生了,不熬夜了,要早睡,可是依舊過著「月亮不睡你不睡」的生活,但是為什麼我們會大把大把的掉頭髮呢,是不是真的快變成「禿頭小寶貝」了呢。可能是這4個原因造成的1、壓力過大社會的進步導致我們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如果壓力過多聚在體內就會影響到我們的心理以及心情,從而影響到體內的激素分泌,會導致我們的毛囊吸收作用下降,毛囊長時間接受不到營養就無法分裂細胞促使頭發生長,也無法維持頭髮的營養,久而久之就會導致頭髮大量脫落的現象,所以平時可以選擇把壓力釋放出來,減少脫髮。
  • 孩子老尿褲子怎麼辦?怎麼教會孩子自主如廁?
    孩子老尿褲子是很多家長非常頭疼的事情,那麼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訓練孩子自主如廁,又該怎麼訓練呢?今天果媽來給大家支幾招。 一般孩子15個月左右尿道括約肌發育成熟,可以感覺到自己的尿意,所以家長可以從15個月開始訓練寶寶自己大小便了。 1.培養寶寶使用便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