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究竟有多麼可怕,我國球迷都是心知肚明,猶如"過月子"一般的生活,讓不少人大呼不適。可在疫情的面前,卻不得不為。正是因為我國球迷都飽嘗過新冠肺炎的肆虐之苦,所以當歐洲淪為重災區之後,我們球迷在心有餘悸之餘,往往都會忍不住生出這樣一個疑問來:明明疫情如此嚴重,為何歐洲聯賽停擺如此猶豫?
不得不說,在疫情來臨之後,歐洲各大聯賽的反應著實是讓人覺得玩味了一些。就比如意甲聯賽,先是想用空場的方式繼續踢完本賽季,又改弦更張變成了改期,眼看著疫情控制不住,再加上巨大的輿論壓力,這才決定停擺;還有英超聯賽,反應也是如出一轍,在切爾西球員奧多伊已經確診,萊斯特城隊也出現了三例疑似確診的大背景之下,英超聯賽居然一度還打算照踢下一輪聯賽,直到傳來阿森納主帥阿爾塔特也被確診的消息,這才作罷……
究竟是足球大還是生命大?這簡直就是個不需要考慮就能夠給出答案的問題。可為何在這種大環境之下,各大聯賽還是要在停擺的問題上如此猶豫呢?這無疑是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如果追根溯源的話,歸根結底其實無非就是因為一個字:錢。
這裡的錢,並不是要錢不要命的錢,而是維繫基本生存的錢。眾所周知,歐洲足球在這些年來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不僅拿下了天價的贊助費用與轉播費用,同樣也承擔著恐怖的薪金壓力。不少球迷們叫不出名字的球員,可能就拿著上百萬的誇張年薪,就可見一斑了。別看這些俱樂部的收入驚人,可他們的花銷同樣不容小覷,光是球員的薪金支出,往往就佔據著他們收入的五成以上。
這直接導致了,各支球隊的經濟壓力極大,一旦在賽事方面大幅度縮水,直接就會導致收入大幅度下滑,這對於任何一支球隊而言,都不啻於災難。只要是稍微有些法律常識的朋友,應該都很清楚,哪怕就是疫情這種不可抗的因素,俱樂部們也沒辦法因此削減球員們的薪金。而一旦球隊發不起工資,球員們則有一萬種理由改換門庭,很可能還是以自由球員的方式,讓自己的老東家顆粒無收。
對於任何一支球隊而言,球員都是根本,一旦出現上述的這種狀況,就不啻於災難了。除了球員問題之外,一支俱樂部若是沒有了足夠的資金收入,同樣也會面臨著破產等一系列的風險,前車之鑑簡直就不要太多。在這種大背景之下,各大聯賽在停擺的決定上如此猶豫,其實也就不難理解了。
如果空場進行比賽,雖然沒有了門票收入,可起碼還能夠保障轉播收入;可一旦徹底停擺,各自俱樂部便瞬間進入到了只進不出的狀態。各大聯賽作為球隊的後盾,對此自然是憂心忡忡,在停擺方面猶猶豫豫其實也就不難理解了。並不是貪財所致,純粹就是為了保證俱樂部能夠維繫最基本的生存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