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與陌生人打交道?在親密關係中表現拘謹?來看迴避型人格自救手冊

2021-01-10 北晚新視覺網

因為害怕別人的批評、否定或排斥,刻意逃避人際接觸較多的職業或者活動;不願與任何陌生人打交道,除非確定自己能被對方喜歡;因為害羞或怕被嘲弄而在親密關係中表現拘謹;總是假裝沒有看到微信或者來電,然後把事情放到以後再說;每份工作都覺得不滿,寄希望於「跳槽改變人生」,可麻煩始終如影隨形……拖延、討好、自卑、社恐的背後,不過是一顆習慣逃避的靈魂。當逃避成為一種習慣,就成了阻止你成長的最大障礙,讓你在該抓住機會的時候選擇放棄,該勇敢站出來的時候選擇退縮,該解決問題的時候選擇做鴕鳥,一生都在庸常中度過。但習慣逃避的你,必須明白一個道理:麻煩不會因為你暫時逃避而憑空消失,只有學會勇敢面對,你才能走向明亮的人生。

《習慣逃避》 李國翠 天地出版社

資深心理諮詢師、心理專欄作者李國翠的《習慣逃避》可以說是迴避型人格的自救手冊,書中深刻剖析迴避型人格障礙的成因,找出我們在生活中習慣逃避的原因,讓受困於逃避心理的人們,重塑樂觀、健康的信念,找到直面人生的勇氣。

(原標題:逃避型人格自救手冊)

來源: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u018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出現這四種表現,你很可能是迴避型人格,如何改變?
    在人格分類中,迴避型人格為一種病態人格。迴避型人格的人往往社交能力弱,能力感不足,以及對他人的負面評價極其敏感。因為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的心理狀態不斷地被環境影響著。 擁有迴避型人格的人,在童年時期就開始表現出害羞、孤獨,他們懼怕見到陌生人、與陌生人說話。 在成年之後,人格會給他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社交能力缺乏、過分敏感與自卑,很難信任他人以及難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
  • 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心理學解釋
    迴避型人格障礙(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又被稱為逃避型人格,患有此類人格障礙的人群最大的特點是行為退縮以及心理自卑。尤其在重大問題和挑戰面前,會採取迴避的態度,甚至可能因為感到無能應對而直接放棄。
  • 《不完美的她》:以「迴避依戀型人格」角度,解讀林緒之孤僻性格
    在童年成長過程中,家庭不健全的林緒之,沒有得到父母給予的依戀滿足,甚至還慘遭遺棄,痛苦的童年給她留下了心理陰影,使得她對親密關係產生了畏懼感。出於自我保護,林緒之乾脆放棄依賴身邊人,拒絕與他人親密接觸,以此避免再次被傷害。今天本文將以《不完美的她》為例,探討「迴避依戀型人格」在林緒之身上的體現,以此來解讀她性格背後的現實內涵。01、什麼是迴避依戀型人格?
  • 迴避型人格:社交退縮,內心敏感不自信,害怕被拒絕
    迴避型人格是指一個人全面地抑制自己的社交行為,在人際關係中,經常表現出能力不足,對別人的負面評價過度敏感,導致自身對正常的社交、生活、感情等等,產生了嚴重的影響。美國《精神障礙的診斷與統計手冊》中對迴避型人格的特徵定義為: 1、很輕易因他人的批評或不贊同而受到傷害。 2、除了至親之外,沒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僅有一個)。 3、除非確信受歡迎,一般總是不願卷進他人事務之中。
  • 害怕孩子養成「迴避型人格」?當娃出現這些特徵時,父母要多注意
    就連父母回來了她也有意無意地迴避起父母來。小可的父母不知道孩子怎麼回事,就問外婆,外婆也是不懂怎麼回事,說上了學以後就慢慢變成這樣了。小可之所以不願意與人打交道,習慣自己一個人獨處,是因為她的性格屬於「迴避型人格」,什麼是「迴避型人格」?
  • 「我喜歡你可以,你喜歡我,我就逃避」,迴避型依戀人格典型狀態
    戀愛中,有一種人是「迴避型依戀」人格,什麼特徵呢。大概可以這麼理解,我可以喜歡你,但你一喜歡我,我就想逃避。這類人特別容易被理解為「渣男」「渣女」。 生活中,有一類人是自己特別矛盾、糾結、擰巴的。他平時想你的時候,後來撩撩你,和你談天說地,歡聲笑語。 可是你一旦想要靠近他,他就開始「跑」,逃避一種親密方式。牽手等等情侶親密動作,他內心裡都會有所迴避。
  • 親密關係中的四種依戀風格全解析,迴避?焦慮?
    焦慮-矛盾型依戀:當嬰兒需要照顧時,養育者是否回應是不確定的,嬰兒會努力找尋,表現得更容易緊張和過度依賴。面對新環境大哭大鬧,不敢面對。迴避型依戀:當嬰兒需要照顧時,養育者總不回應,態度冷漠,嬰兒會陷入抑鬱,表現得充滿懷疑,無法信任他人。害怕也不會向養育者求助或尋找安慰。後來研究者發現成年人在親密關係中也有類似表現,且與幼兒時期的依戀模式基本一致。
  • 迴避型人格|你害怕麻煩別人嗎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為一些事情需要別人幫忙,但是有時候害怕麻煩別人,其實害怕麻煩別人是一種不明顯的迴避型人格的表現呢,你害怕麻煩別人嗎?那麼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害怕麻煩別人的人呢?今天我們談談關於迴避型人格。
  • 大學生怕被嘲笑不敢交朋友,不是性格內向而是迴避型人格障礙作怪
    隨著年齡的增長,阿豪的自卑感越來越嚴重,雖然順利地上了大學,但在集體生活中,阿豪更是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整個大一上期,阿豪基本上迴避了所有的集體交流。而到了大一下期,阿豪的表現情況越來越嚴重,甚至連同寢室的正常來往都開始刻意迴避。舍友將阿豪的情況報告了輔導員,輔導員為阿豪安排了心理檢測,結果顯示阿豪存在迴避型人格障礙。
  • 迴避型人格有何特徵
    核心提示:迴避型人格障礙的行為退縮性與分裂樣人格障礙的行為退縮性不同:前者並不安於或欣賞自己的孤獨,不與人來往並非出於自己的心願,他們行為的退縮源於心理的自卑。想與人來往,又怕被拒絕、嫌棄;想得到別人的關心與體貼,又因害羞而不敢親近。
  • 男生追求女生的時候,發現喜歡的女生是迴避型依戀人格,該怎麼辦?
    很多的男生在追求自己喜歡的女生的時候,會發現一個這樣的現象,那就是明明覺得對方是喜歡自己的,但是當自己喜歡她的時候,她就會開始抗拒你,甚至不再對你熱情,漸漸地疏遠你,在心理學的角度,會稱這類人為有著迴避型依戀人格。 在感情中,總分為三類:安全感型、焦慮型、迴避型。
  • 只要有人說喜歡我,我就想要逃:對不起我是「迴避型依戀人格」
    想談戀愛,但又不敢談戀愛,不敢和別人進入一段親密關係;就算鼓起最大的勇氣接受了一段感情,卻始終無法享受它,於是這段感情就在退縮和懷疑中結束了。在《人格心理學》這本書中,把這種心理認定為「迴避型依戀人格」。迴避型依戀人格簡單來說,就是渴望被愛,但又拒絕被愛。哪怕內心已經極其渴望,但是表面上還是擺出一副「我不需要」的冰冷態度,從而來避免自己受到傷害。
  • 迴避型人格喜歡什麼人?迴避型人格愛人的方式
    談到迴避型人格的人。大家似乎有些望而卻步,更多也是感覺和這樣的人相處,感覺有很大難度。不過自己在情感的世界中會愛上一個什麼樣的人,誰都無法確定,迴避型人格喜歡什麼人?也是值得朋友們去了解的一個問題,要知道迴避型人格的人,在自己性格來說,對於感情是比較優柔寡斷,一旦遇到任何問題也是會推卸責任。不想去承擔的同時就有另一半來,解決這些事情。那麼在情感方面來說,迴避型人格究竟會喜歡一個怎樣的人。在交往過程中一定要知道,因為這些人一旦有自己情感付出的時候,或許也不會說出來。得靠自己觀察,不論愛上一個怎樣的人,都要學會和對方相處,也不要總是去排斥迴避型人格的人。
  • 如何分辨孩子是內向還是「迴避型人格」?家長可以從這些表現入手
    但是孩子一旦從內向的性格演變成為迴避型人格的話,就會對孩子成長造成不利的影響了。02分析:小花孩子的這種性格特點就是典型的迴避型人格,他和內向有著一些差別,迴避型人格會喜歡逃避問題家長可以從這幾個表現來分辨孩子是否是「迴避型人格」。
  • 容易變成迴避型人格的星座
    迴避型人格就是那種心裡想著我很孤獨我很寂寞,但是一旦有人靠近他們,這些星座又會變得很冷漠摩羯座(12月22日~1月19日)大多數摩羯座都很害羞,不願和陌生人打交道。出生在冬天的摩羯座,自小就有很強的求生欲,生命力頑強。摩羯很少和別人坦露心聲,就好像冬季殘酷的環境一樣,如果想生存下來就必須努力活著,讓自己不斷變得更強。
  • 性格內向的孩子,父母要小心成為「迴避型人格」,早知道早預防
    孩子若有這些表現,並非「內向」這麼簡單,要預防「迴避型人格」。有些孩子仿佛天生的就是調皮搗蛋的主,活潑愛鬧騰,人來瘋。而有些孩子則大大相反,很害怕見到陌生人,很容易害羞。但是,太過內向的孩子,倘若不加以改變任其發展下去,便會發展成「迴避型人格」。正如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臨床心理科的瞿偉主任所說,「迴避型人格」大多數都是在早年形成的,與遺傳和個人經歷以及家庭有關。而這種人格都會有以下行為表現。
  • 如何挽回「迴避型人格」的男友or老公?
    在挽回迴避型之前,你要知道迴避型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極低依賴性」和「極低親密需求」。相信很多人挽回迴避型的時候試過糾纏、也想過斷聯,但是迴避型仿佛百毒不侵,你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對他都沒用。有些人就是可以做到活在沒有關係的世界裡而保持十分穩定的心智的。何況一般人都還有家人、有朋友。
  • 老好人個性面對迴避型人格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好人」,這個是加了引號的好人。這種所謂的好人是屬於害怕製造矛盾的人,他會讓自己充當一個和事佬的身份,哪怕對方已經傷害到自己的利益,這種人也會害怕因為爭論而傷了和氣。這種人在一段戀愛關係中,如果對象是一個比較作的人,就會手足無措。為什麼呢?比如對象作,製造了矛盾,明明不是自己的錯,老好人卻還是會主動去認錯。
  • 人格障礙模樣:偏執型、分裂型、邊緣型...
    (邊緣型、自戀型、表演型,以及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C組(Cluster C): 以焦慮恐懼表現為特徵(強迫型、依賴型,以及迴避型人格障礙) 偏執型人格障礙(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患者通常從成年早期開始表現出信任問題,即反覆懷疑他人在欺哄自己、強行曲解他人的善意言行等。DSM-5中對這種人格障礙的定義是「對他人無差別的不信任與猜疑,以至於普遍將別人的一言一行解讀為居心不良的一種心理行為模式」。
  • 【星座控】哪些星座盛產迴避型依戀人格?
    但也有一些人雖然對愛情有這樣的渴望,卻又莫名的恐懼愛情的到來,他們在一段關係中總是極為被動,有時明明很想念戀人,很需要戀人卻自我壓抑,並且極度自卑,拒絕伴侶的親密行為。這類人會下意識的疏離最愛的日,這樣內向的性格導致了他們在一段關係中最不能長久。這類人就是典型的迴避型依戀人格,十二星座中有幾個星座最容易出現這種人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盛產迴避型依戀人格的星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