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出現4個跡象,提醒你該養肝了,多食二綠,常飲三水,按揉四穴

2021-01-08 網易

  肝者,將軍之官。

  中醫講,養肝就是養命。


  肝衰先上臉,肝臟受損時,在臉部會最先有表現。

  臉上出現4個跡象,提醒你該養肝了,切莫忽視

  1:粉刺叢生

  人體內黃體荷爾蒙,起著促進分泌皮脂的作用,而肝臟,則能破壞黃體荷爾蒙,調整荷爾蒙平衡。

  因此,肝臟功能降低會使皮脂分泌增多,最終導致粉刺叢生。


  2:痤瘡

  肝臟中毒素堆積會造成激素失衡、內分泌失調,進而造成皮膚問題,如痤瘡等。

  這些由於肝臟內部毒素堆積而造成的痤瘡,通過簡單的外部清潔是去不掉的。


  3:臉色發黑

  正常情況下,肝臟中具有一定鐵質儲存量。但肝臟細胞受到損壞時,鐵質就會從肝臟流到血管當中,造成臉色發黑,男性比較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4:出現色斑

  中醫上認為,肝臟是藏血的。肝臟在一定程度上會起到清潔、溫暖血液的作用,如果肝臟不好,氣血得不到溫暖,血液中的氣也就生發不出來,歡暢流動的能力也會受到影響,就會向下陷,凝結成瘀血。

  而出現了瘀血的女性,大多數都是皮膚粗糙、臉色比較灰暗的,色素較容易沉著,久而久之形成黃褐斑。


  四大行為,會加速肝臟受損,勸你少做一點

  行為1,長期熬夜

  一旦長時間睡眠不足,肝臟則會不堪重負,便會引發一系列疾病。

  長期熬夜,還會導致免疫力下降,減少對抗病毒的能力,更會增加癌症風險。


  行為2,濫用藥物

  醫學專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中國普通人群中,每年藥物性肝損的發生率,高於西方國家,不容忽視。

  生活中,抗生素、解熱鎮痛藥、避孕藥等,都易引起急性肝損害。

  因此,用藥需謹慎,最好遵醫囑,到醫院檢查後,再用藥。


  行為3,長期生氣、情緒抑鬱

  肝主疏洩,情緒對於肝臟的健康,有著重要的關係。

  當人在生氣時,會分泌一種叫「兒茶酚胺」的物質。這種物質,會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強,血液和肝細胞內的毒素相應增加。

  國外有研究發現,易怒的人患肝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倍。


  行為4,吃變質食物

  勤儉節約,是中華美德,但是,有些變質食物,一定要扔掉,別捨不得。

  變苦的堅果,過期的食用油,久泡的木耳等等,都十分容易受到黃麴黴毒素的汙染。

  臨床上,約80%的肝癌,是由於感染了黃麴黴毒素所致。


  養護肝臟,多食二綠,常飲三水,按揉四穴

  多食二綠

  1、茼蒿

  茼蒿的香氣,具有行肝氣,消食開胃,通便利腑的作用。

  茼蒿中,含有特殊香味的揮髮油,有助於寬中理氣。

  經常吃點茼蒿,有利於肝氣抒發,改善肝鬱氣滯所致的善怒、頻頻嘆氣、胸脅脹痛等症狀。


  2、蘆筍

  蘆筍,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胺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胺基酸成分,可解酒護肝,保護肝臟細胞免受酒精毒素的侵害。

  所以,經常喝酒的人,養護肝臟,不妨吃點蘆筍。


  常飲三水

  1、刺玫花茶水

  肝,主疏洩,喜條達,不良情緒,到導致肝氣鬱結,損害肝臟健康。

  刺玫花,泡水喝,可疏肝解鬱,改善不良情緒,有助於肝氣的抒發。

  刺玫花,是一種野生的小玫瑰,營養價值高,性質溫和,對肝臟有益。

  《本草再新》記載:"舒肝膽之鬱氣,健脾降火。"

  經常用刺玫花泡水,能夠疏肝解鬱、理氣活血,滋養心肝血脈,促進肝臟健康。


  2、蒲谷丁根茶水

  蒲谷丁,俗稱婆婆丁,隨處可見,藥用價值高,有益肝臟健康。

  蒲谷丁,入肝經,擅長排肝毒,提高肝臟解毒能力,預防肝損傷。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蒲谷丁含有的甾醇類物質,能夠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肝脂肪酶的活性下降,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肝作用。

  此外,其有效成分,還可拮抗內毒素所致的肝細胞損傷,解除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增強肝臟的再生能力。

  經常泡上一杯,排肝毒,防肝損,保護肝臟健康,十分有益。


  3、枸杞菊花水

  枸杞,搭配菊花,一起泡水喝,可補肝益腎,清肝明目。

  枸杞又稱「明眼子」,可清肝明目,還可提升肝臟對毒素的耐受性。

  菊花,可散風熱、平肝明目,護肝的同時,可保護眼睛健康。

  這二者搭配,對於清肝明目,保護肝臟健康,十分有益。


  按揉四穴

  1、太衝穴

  足背,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手拇指指腹,按揉此穴,產生酸、脹、痛為宜。

  經常按揉,可疏肝洩火,幫助降肝火。


  2、行間穴

  在足背側,當第1、2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取穴。

  手拇指指腹,按揉,以產生酸、脹、痛感為宜


  3、陽陵泉

  小腿外側,膝蓋斜下方,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兩手拇指,分別按置於兩側陽陵泉穴,按揉即可,以有酸麻感為好。


  4、大敦穴

  足大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靠第二趾一側)

  拇指指腹按壓7-8秒鐘,慢慢吐氣,重複10次左右。


  最後,一個動作經常做,強肝臟,更健康

  蝴蝶式

  雙腿彎曲,腳心相對。

  雙手抓住腳尖,膝蓋向兩側打開,儘量往地上貼,腰要挺直,雙膝有節奏向地板振動。

  每天10分鐘。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肝好不好,眼先知,養護肝臟,遠離二字,常飲三水,做好四個一
    肝好不好,眼先知,養護肝臟,遠離二字,常飲三水,做好四個一 中醫講,肝開竅於目,肝和,則目能能辨五色! 養護肝臟,遠離二字,常飲三水,做好四個一 遠離二字 第一字:酒
  • 太衝穴養肝的五大穴位之一
    肝臟不好的對健康也是一種傷害,所以人們更是要引起注意和重視,特別是疾病的出現往往會傷及身體,因此這就需要大家選擇好的中醫按摩方法來進行緩解和治療疾病了。那麼,太衝穴養肝的五大穴位之一?下面和專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太衝穴「太衝穴」在大腳趾縫往腳背上4釐米處,堪稱*第一大要穴。
  • 想要冬季養肝?常記8字,提前了解一下,或許可以幫到你
    肝臟好不好,看這三處,冬季養肝,少食二物,記住8個字一看眼睛肝臟和眼睛是相通的,一個人的肝臟若是健康的那麼眼睛也是清澈明亮的,如果肝臟出現問題,眼睛也會受到影響,就會出現乾澀,酸痛,視線模糊等情況。肝火過旺會導致眼睛出現紅腫布滿紅血絲的情況。
  • 冬季,胃病高發,遠離二紅,常飲三水,做好四個字,少遭罪!
    一方面,胃喜溫怕寒,稍微一受到寒冷的刺激,易出現胃痛、胃脹,導致胃病復發。另一方面,冬季,人們食慾變好,加之「冬補」,食用熱食過多,同時,缺乏運動,易引起腸胃「負擔過重」,誘發胃病。所以,冬季,一定要注意,養護好你的胃。冬季,胃病高發,遠離二紅,常飲三水,做好四個字,少遭罪!
  • 山根橫紋,心臟已「早衰」,夏季養心,做好:二食,三飲,四動!
    如果鼻子山根出現橫紋,這類人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山根出現橫紋預示心虛血少,心臟供血不足,血不足。此外,心臟不好的人,也會出現4種跡象,希望你一個沒有!1:牙痛牙疼是很常見的一種表現,但是很少人會知道其實牙疼和心臟健康有直接關係。尤其是在睡覺的時候,如果莫名的出現牙疼,位置不明確,此時就要警惕是心臟問題了。
  • 山根橫紋,心臟已「早衰」,夏季養心,做好:二食,三飲,四動!
    如果鼻子山根出現橫紋,這類人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山根出現橫紋預示心虛血少,心臟供血不足,血不足。此外,心臟不好的人,也會出現4種跡象,希望你一個沒有!所以,在平躺的時候,如感覺到呼吸急促,胸悶氣短,多是心臟衰竭,儘早去醫院檢查。4:脈搏不規則脈搏直接反應心臟的健康情況。
  • 高血糖對身體的危害極大,按揉這個穴位即可達到很好的降糖作用
    那麼,對於這種高糖久高不下的情況,我們該如何治療呢?中醫稱糖尿病為消渴症,將糖尿病的「三多」謂「三消」,即多飲為上消、多食為中消、多尿為下消。其病機與虛、燥、血有關。一般認為,陰虛血燥為主,陰虛為本,燥熱為標。下面,我們將要說到的中醫治療消渴症之法-刺激意舍穴。意舍穴,隸屬於足太陽膀胱經,取穴時,採取俯臥位,在人體的背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處即是。
  • 夏季養生:一覺,二瓜,三湯,四穴,五果
    你認為最應該做的事是避暑嗎?錯了!其實是「養心」! 「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中醫有「心通於夏氣」之說,一年之中,心與夏的關係最大! 夏季心臟負擔重 夏至過後,溫度高,溼度大,熱擾心神,使人心煩易怒,坐臥不安。
  • 肝不好,身體會出現4個體徵,哪怕只出現1個,也要查一下肝臟
    肝不好,身體會出現4個體徵,哪怕只出現1個,也要查一下肝臟 這也是中醫常說的「肝掌」,是肝受損肝功減退,體內雌激素過多所致。
  • 此穴為胃經經氣聚集之處,常按揉可改善胃痛、胃脹等諸多腸胃不適
    中脘穴,因位於胃脘部,上、下脘之間而得名,又名胃脘。穴位位於人體的上腹部,前正中線上,即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的中點處。中脘穴是胃經經氣聚集之處,為胃之募穴;又為六腑之會穴,中焦的氣會穴。胃腑病多在此穴位處出現明顯的壓痛或異常反應。
  • 肝是「人體將軍」,夏季養肝,按摩三處,疏通肝經,人長壽!
    一旦肝臟出現問題,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表現。肝不好可能會出現以下不適表現:肝臟作為人體最大的消化腺,一旦出現問題,可能會導致消化功能受損,從而表現為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厭油膩或便秘等症狀。由於肝臟也負責著各種激素的滅活,當肝臟出現異常,可能導致激素代謝紊亂,從而出現女性月經紊亂、男性乳房發育,蜘蛛痣、肝掌、面部皮膚色素沉著的現象。
  • 春天為什麼容易肝火旺,疏通肝經四個方法……
    03、容易生氣容易生氣的人,太衝穴就會有疼痛感,每天晚上洗腳的時候,按摩太衝穴,可以把疼痛揉開,它是肝經的一個很重要的穴位,只要太衝穴不疼,這條經脈就沒事了,就算很通了。04、男女問題肝經是唯一繞生殖器而行的經脈,它不僅繞男性生殖器,也繞女性生殖器,這樣男女都會出現生殖系統方面的一些問題。
  • 這些護肝小竅門,不學你就虧了…
    二、常揉這些穴位  小編教你幾個養肝的動作:  1、推肝經(大腿內側)  肝經起於大腳趾的大敦穴   用掌根從大腿根部推至膝蓋處。也可握拳後,用四指的第二個關節向下推。每次推300下。  3、按揉、艾灸太衝穴  太衝穴是人體最大的排毒穴;如果是肝氣鬱結上火,按揉太衝穴是非常必要的!  按揉方法:仔細找一找最痛的點,揉的時候要從太衝穴揉到行間,也就是從上往下揉30下。或者直接點按50下。
  • 一個人肝好不好,看三個地方,養肝臟,謹記「四多、五少、六動」
    一個人肝好不好,看三個地方,養肝臟,謹記「四多、五少、六動」第一個:眼睛肝,開竅於目,肝好不好,可以看看眼睛。眼睛中的眼白變成黃色,需警惕肝臟受損,到時膽紅素上升所致。而一旦肝臟功能出現異常,還會導致黑眼圈長時間存在,不可忽視。此外,眼睛乾澀、視物模糊,需警惕肝血不足,而眼睛紅腫,警惕肝火旺。
  • 經常胃痛,謹記「多喝三水,少碰三紅,記住三個字」,胃越來越好
    也就是說當胃部受損時,就會導致營養吸收不良,常出現胃痛、胃潰瘍、胃脹、反酸等腸胃疾病症狀。其中,三件事是導致胃病的「根源」:第一件:貪涼胃痛的人,謹記「多喝三水,少碰三紅,記住三個字」,胃越來越好!多喝「三水」:胃喜溫,經常胃痛跟貪涼也有密切關係,所以,平時多喝些暖胃茶水,對緩解胃痛很有益處。1、蒲公英白茉莉茶水用蒲公英葉子,搭配白茉莉花,一起泡水,可養胃止痛,殺菌消炎,還有利於殺滅幽門螺桿菌,保護胃部健康。
  • 肝不好,臉先知,做好「4個字」,喝好「3杯水」,肝會慢慢變好
    肝不好,做好「4個字」,肝會慢慢變好第一個字:疏疏解情緒,減負擔。肝,喜條達,惡抑鬱,日常散步,有助於疏肝解鬱,強健肝臟,保護肝臟健康。散步也能「散心」,適當的散步,可以有效疏解人們的心理壓力,消除不良的情緒刺激,減輕肝臟的負擔。晚飯後1小時,大概在1921點,人體的各項機能,處於比較平穩的狀態,全身血液分配均衡,最適合散步。
  • 「落枕」速療法—旋腳拇指、揉落枕穴、後溪穴、懸鐘穴...這些都是可以的
    尤其是你們老坐在計算機前面辦公一定要常按摩!3、擀麵杖擀患側脖子其實落枕沒那麼可怕,也沒必要跑醫院裡受那麼多的罪。把家裡的擀麵杖拿出來,然後拜託家人把你的脖子想像成一個麵團,然後用平常擀麵的力度擀一擀你那根轉不過來的脖子就可以了。註:要想預防落枕,就一定要選用符合生理要求的枕頭。通常情況下理想的男性枕頭高度約6 至8 釐米,女性約4 至7 釐米。
  • 冬季體寒怕冷,多按這幾個穴位生發陽氣
    中醫專家介紹說,補充陽氣並不難,其實人自身就有7個生成陽氣的重要節點。刺激這些生陽點,猶如給人體加油,能源源不斷地生成陽氣,改善身體循環。  百會生頭陽:頭陽虧虛常表現為頭痛、眩暈、精神不振、多夢易醒等症狀。治療應生陽氣。醒頭目,揉百會效果甚好。
  • 「腳上」出現4種變化,可能是肝臟在「求救」,最好檢查一下
    「腳上」出現4種變化,可能是肝臟在「求救」,最好檢查一下 1、腳褶皺增多 4、腳部乾裂
  • 肝屬木,木生火,肝火難消,情緒受激易動怒,養肝是關鍵!
    中醫素來有「春宜養肝」之說。明代醫學家張景嶽說:「春應肝而養生。」這是因為春季屬木,肝也屬木,兩者相應。春季萬物復甦,屬於陽氣升騰的季節,此時養肝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議大家在周末的時候,走向戶外接觸大自然,在大地升發的陽氣中,伸展四肢、舒展腰身,既能使人體氣血通暢,又可怡情養肝,達到護肝保健的目的。二、飲食養肝中醫上講「酸入肝」,春季肝氣旺盛,會影響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此時宜減酸增甘,調養脾胃。建議平時多食甘味食物,如:大棗、蜂蜜、枸杞、蓮子、桂圓、南瓜等。春季還應進食時鮮果蔬,以幫助肝氣疏洩、陽氣升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