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稱肝為「人體的將軍」,這位將軍的任務就是率領「軍隊」,抵禦體內累積以及體外不斷入侵的毒素。
春季是人體陽氣升發的季節,從四季養生來看,春季宜養肝,肝五行屬木、與膽互為表裡,主生發,與春相應,也是「向上的」,故春季養生應以調理肝膽為主。
一、為什麼春天容易肝火旺
春季與肝臟五行相配,以肝氣為令,肝氣條達則氣血運行通暢,而生氣發怒易致肝臟氣血瘀滯。春季隨著氣溫回升,風多,氣候相對於燥,陽氣升發,萬物萌動,病菌蟲害滋生。春溫初生,風氣當令,人體毛孔放鬆,冬季蓄積體內的陽氣隨著春暖轉為向上向外發散。如果所藏陽氣過多就會化成熱邪外攻,若遇陽氣驟升,內外兩陽碰撞,易引發內熱而生肝火。
若因肝火過旺,使肝臟受損,則會導致周身氣血運行紊亂,其他臟腑器官也會受到幹擾而導致疾病。酸味入肝,是肝的本味,春季攝入過量的酸味會造成肝氣過旺;而肝克伐脾,肝火旺必傷及脾臟;脾又與胃相關,故妨礙胃部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春季要注意防止肝火上揚,避免因肝火過旺引起的周身不適。
二、肝經病症的表現
01、兩脅下痛
「脅」指從腋下到腰上的部分;然後「引少腹」,「少腹」指肚臍以下的肚子,「引少腹」就是指使得小腹也會疼痛,因為肝經也從小腹處經過,所以它也會造成小腹的疼痛,同時「令人善怒」。
02、視力模糊
「肝受血而能視」,就是說如果肝血足,人就能看見東西,所以當人兩眼模糊的時候,實際上是肝血不足的現象。
03、容易生氣
容易生氣的人,太衝穴就會有疼痛感,每天晚上洗腳的時候,按摩太衝穴,可以把疼痛揉開,它是肝經的一個很重要的穴位,只要太衝穴不疼,這條經脈就沒事了,就算很通了。
04、男女問題
肝經是唯一繞生殖器而行的經脈,它不僅繞男性生殖器,也繞女性生殖器,這樣男女都會出現生殖系統方面的一些問題。
比如陽痿這個症狀,中醫一般把它歸屬為肝病,肝主筋,陽痿就屬於筋的功能出現了問題。
如果人腎精特別虧失,也會造成肝的病變,所以中醫經常說肝腎同源。如果一個人已經得了肝病,不要單純地認為只是肝的問題,因為肝的根本在腎,如果腎出現了問題,人照樣會得肝病,兩者之間是密切相關的。
05、嗓子疼痛
如果肝病發展嚴重了就會「嗌幹」,即嗓子會疼痛。咽喉是「要道」,因為凡是上腦的經脈,統統都要經過這個狹窄的通道上去,肝經也是循著咽喉處走的。
06、口乾口苦
如果肝氣外洩,一直上亢,條達之性過分,酸收之性不足,人就會口苦、口乾,比如有些人早上起來口會很苦。因為肝膽同源,苦,也是病變的一種表現。
07、面塵脫色
即臉上沒有光澤,「如蒙土狀」,好像蒙著一層塵土,而且面無表情。「色」代表一種表情,比如「喜怒形於色」,就是喜怒在臉上會顯現出來,如果不顯現,「脫色」了,就是肝血虛的表現。
08、胸滿嘔逆
人經常會氣逆,打嗝,氣往上湧。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按摩胃和肚子,能夠先解決一下,即氣上逆時,你就讓它下行。
假如人鬱悶得很嚴重的話,羶中穴就會被堵,這時,我們可以用大拇指往下捋羶中穴,讓氣能夠降下去。
除了上面的問題,還不得不說到胃。有的人得胃病,可能是肝引起的,肝木克土,引起脾胃方面的問題。所以很多人生了氣以後,不要急於吃東西,要注意疏肝。
肝經出了問題,可能引發的問題很多,比如腰痛、焦燥、缺乏決斷力、四肢無力、手腳冰涼、腹瀉等等。春天一定要注意多舒舒肝氣、疏通肝經,喝點玫瑰花、枸杞菊花茶等。
三、疏通肝經四個方法
1、期門——肝經的募穴
該穴是肝經最後一個穴位,也是十二經絡循行的終點,人體經氣由此穴回流至肺經,開始新的循環,所以稱之為「期門」。如果經氣循環不通暢,就會造成經絡淤堵嚴重。
期門穴是肝經的募穴,具有疏肝瀉火、理氣解鬱之效。中醫認為,肝氣升發太過、木火偏旺,則容易心煩氣躁;肝氣升發受阻,疏洩不暢,則導致悶悶不樂、喜歡嘆息。
點按期門穴,可以使得肝木疏洩適宜,讓我們氣順而心舒!所以,期門穴被稱為人體自帶的護肝調情緒「良藥」!可以搭配調理各種肝病。
2、太衝穴
肝陽上亢的高血壓的人更要經常點按這個穴位,也可以從太衝穴推到行間穴,每次3-5分鐘即可。
3、推肝經
用掌根從大腿根部推至膝蓋處。也可握拳後,用四指的關節向下推。每次推300下。如果覺得疼痛受不了,或者怕劃傷皮膚,也可塗一些有潤滑作用的油脂。
4、叩擊肝經
「寧失其穴,不失其經」不是不要穴位,而是強調經脈線走向的重要性。叩擊肝經可以消除肝臟內的火氣,疏肝理氣,改善睡眠,還可以打通肝經,讓這條經絡的氣血暢通。肝經的氣血暢通,「肝主藏血」的疏洩功能就會強大起來,體內的筋也會更富有彈性,人的身體怎會不健康、不強壯呢?
有乳腺增生的女性,因乳房走肝經,春天也是疏通保健乳腺的好時節!
四、想養肝護肝看看下面幾種食材吧!
中醫認為,「腎為肝之母」,中老年人隨著年紀增加,腎精逐漸不足,肝血也會受到影響,稱之為「肝腎同源」。此時,應該肝腎同養。
食材:【護肝之母】枳椇
枳椇是一種性溫的清血劑
有很好的解渴利水作用
枳椇樹葉、枝含有豐富的
葡萄糖、蘋果酸、鈣質等人體有益成分
枳椇泡水喝不但能保持肝指數正常
並且有助水分的排走
所以有【護肝之母】的美譽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說枳椇:
味甘、性平、無毒,有止渴除煩
去膈上熱,潤五臟,利大小便,功同蜂蜜
由此可見,李時珍對此藥用的重視
歷代醫學家也常把它用在護肝方中作為主藥
枳椇對養肝、護肝、排毒有非常好的效果
但長期單純使用枳椇對胃不好
需要其他食材配合進行調理
2、食材:【養肝高手】葛根
葛根,有「千年人參」的美譽
《本草綱目》、《傷寒論》等都對葛根有記載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
葛根還是低調的「養肝高手」
《本草綱目》記載:葛根是一種藥食兩用植物
氣平、味甘,具清熱、降火、排毒等功效
在我國葛根有上千年的悠久歷史
其花、根、粉均是歷代清熱解毒
通脈、保肝護肝的要藥
在古代更是一種官藥
由此可見葛根的地位舉足輕重
葛根提取物又稱「護肝寶」
富含肝臟所需的多種維生素、糖原、胺基酸等
一是提高肝細胞的再生能力
恢復正常肝臟機能
促進膽汁分泌,防止脂肪在肝臟堆積
二是促進新陳代謝,加強肝臟解毒功能
三是強化肝膽細胞自身免疫功能
抵抗病毒入侵
還可預防肝臟功能障礙引起的急性肝炎
3、食材:【滋補肝臟】桑葚
桑葚益氣補血,桑葚含有大量的白藜蘆醇
是抗癌防癌的重要物質
中醫認為桑椹味甘酸,性微寒
入心、肝、腎經
為滋補強壯肝臟、養心益智的佳果
具有補肝益腎、清腸排毒
補氣補血、清肺醒腦等功效
那麼,以上這幾款食材和養肝護肝的配方有什麼聯繫呢?
長期以來,中醫在運用枳椇、葛根、桑葚調理肝臟時發現,單獨使用枳椇、葛根、桑葚進行養肝還不能達到最理想的狀態,因此在配方上面一直不斷改良,最終研製出了以枳椇、葛根、桑葚、人參、甘草、茯苓、菊花、佛手、薄荷、山藥等23種食材(中藥材)熬製出的【枳椇葛根膏】。
這20幾味食材各有益處,按照配方組合在一起使用,可充分發揮調和肝臟、養肝護肝的作用。
下面就將這款具有很好的養肝護肝效果,以枳椇、葛根、桑葚、人參、甘草、茯苓、菊花、佛手、薄荷、山藥等23種食材(中藥材)熬製出的【枳椇葛根膏】,推薦給大家。
這款【枳椇葛根膏】由葛根、枳椇子、桑葚、山藥、蓮子、茯苓等23種食材(中藥材)精心研製而成。膏方採用64倍原料反覆煎煮提取,把所有食材經過12小時浸泡、3道提取、4次濃縮,把食材有效成分幾乎全部提取出來,煉製的目的是針對原材料的精華反覆濃縮成膏滋,從而達到高度濃縮,把精華鎖在膏滋裡。
一瓶膏方需要大量食材來熬製,每一勺都是高倍濃縮的營養。這樣熬煉出來的【枳椇葛根膏】,膏體醇正粘稠;可衝飲,亦可直接入口,膏滋潤唇,粘稠,一拉成絲,輕鬆易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