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衝穴養肝的五大穴位之一

2021-01-15 尋醫問藥

肝臟不好的對健康也是一種傷害,所以人們更是要引起注意和重視,特別是疾病的出現往往會傷及身體,因此這就需要大家選擇好的中醫按摩方法來進行緩解和治療疾病了。那麼,太衝穴養肝的五大穴位之一?下面和專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太衝穴

「太衝穴」在大腳趾縫往腳背上4釐米處,堪稱*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衝穴」比作*的出氣筒,因為它是肝經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經的火穴,能夠把肝氣肝火消散掉。所以通過按揉「太衝穴」,可以把*鬱結的氣最大限度地衝出去。「太衝穴」很好找,在腳背上大腳趾與二腳趾結合的地方向腳腕脖子方向推,推到兩個骨頭連接的盡頭就是太衝穴,按揉方法就是仔細找到最痛的點,然後從「太衝穴」向揉到「行間穴」方向推揉,就可以把有助於將肝火基本上洩發出去了。

2、行間穴

「行間穴」在大腳趾和二腳趾縫上。它是一個火穴,肝屬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瀉其心火。而「行間穴」就是一個瀉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會導致牙痛、腮幫子腫、口腔潰瘍、鼻出血、舌尖長泡等症,這表明火已經從肝經進入到心經,多揉「行間穴」,就可以把心火從這裡散出去了。

3、大敦穴

是肝經的第一個穴位,它在大腳趾內側的趾甲縫旁邊。「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別厚。大敦穴又是一個井穴,「井」是源頭的意思。在腳拇趾趾甲邊際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達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頭腦清晰,神清氣爽。

4、足三裡穴

足三裡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嵴1橫指,當脛骨前肌上。取穴時,由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由脛骨旁量1橫指,該處即是。足三裡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調理脾胃、補肝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溼、扶正祛邪之功能。

5、三陰交穴

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此穴位為肝、脾、腎三者經脈交匯處,經常按揉此穴對肝、脾、腎有保健作用。

養肝食療方

1、芹菜粥

原料:芹菜1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芹菜連根洗淨,加水熬煮,取汁與粳米同煮粥服用。

功效:上火頭痛、眩暈目赤,此病患者以及中老年人常吃些芹菜粥,對調養肝臟、降低血壓、減少煩躁有一定好處。

2、菠菜粥

原料:菠菜250克,粳米250克,食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將菠菜洗淨,在沸水中燙一下,切段;粳米放鍋內,加水適量,煎熬至粳米熟時,將菠菜放入粥中,繼續煎熬直至成粥時停火;再放入食鹽、味精即成。

功效:菠菜粥對因肝陰不足引起的高血壓、頭痛目眩、貧血、糖尿病等都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3、菊花粥

原料:菊花15克,粳米100克。

做法:菊花洗淨,粳米淘洗乾淨。菊花、粳米放鍋中,加適量清水,加蓋,旺火煮沸,文火熬至成粥即可。

功效:該粥散風熱、清肝火、降血壓。適用於頭暈、頭痛、目赤、疔瘡腫毒、原發性高血壓等。

總之對於上面說的也就是太衝穴養肝的方法有哪些,咱們大家更是要有所了解,還有就是專家也希望大家能夠發現疾病給人們帶來的傷害,而摸清楚這些後也要選取好的辦法來進行護肝和養肝,這樣才能讓自己有個健康的身體和幸福的生活。

相關焦點

  • 太衝穴——讓脂肪肝與你絕緣!
    平時,可以多揉太衝穴,對預防脂肪肝具有很好的效果。提起太衝穴,人們首先會想到它的消氣功能。的確,對於總愛生氣的人,按摩此穴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但太衝穴護肝的效果也不可小看。按中醫理論,誘發脂肪肝的因素是痰、瘀。如果喝酒過多或者吃了太多油膩的肉食,脾胃無法消化,就會使溼濁內生。如果溼濁之氣在體內淤積太久,就會凝聚成痰。
  • 養肝就是養命!3處肝經穴位,1種養肝水,讓你的肝越來越好
    養肝就是續命,肝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它是人體的「保護神」,肝臟出問題身體就會出問題,很多疾病就會趁虛而入。肝膽好不好,就看這一處!——中指根伸開手掌,手指自然併攏,手心向上,將鹽緩緩灑在中指根部,看誰的鹽會從指縫中漏過去。
  • 肝屬木,木生火,肝火難消,情緒受激易動怒,養肝是關鍵!
    中醫素來有「春宜養肝」之說。明代醫學家張景嶽說:「春應肝而養生。」這是因為春季屬木,肝也屬木,兩者相應。春季萬物復甦,屬於陽氣升騰的季節,此時養肝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議大家在周末的時候,走向戶外接觸大自然,在大地升發的陽氣中,伸展四肢、舒展腰身,既能使人體氣血通暢,又可怡情養肝,達到護肝保健的目的。二、飲食養肝中醫上講「酸入肝」,春季肝氣旺盛,會影響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此時宜減酸增甘,調養脾胃。建議平時多食甘味食物,如:大棗、蜂蜜、枸杞、蓮子、桂圓、南瓜等。春季還應進食時鮮果蔬,以幫助肝氣疏洩、陽氣升發。
  • 熬夜最傷肝,艾灸這6個穴位統統補回來!
    接下來分享幾個補肝的重要穴位,有事沒事灸一灸,守護我們的肝臟健康。1、太衝穴太衝穴,中醫針灸穴位之一,出自《靈樞》,足厥陰肝經的第3個穴位。該穴在足背側,當第1蹠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太衝穴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經的原穴,大約相當於儲存肝經元氣的倉庫,按摩刺激太衝穴,能很好地調動肝經的元氣,使肝臟功能正常。
  • 辛未日穴位按摩子午流注逐時開穴
    為了方便親友們自我按摩養生和調理各種不適症狀,本人計劃整理出點穴按摩的時候每日諸時辰應該首先選取的穴位(根據子午流注和靈龜八法等),希望能夠對大家的健康有所幫助。調養任何疾病時,首先按照時辰選取對應的子午流注穴位,然後再根據臟腑、氣血、虛實、表裡、寒熱辨證選取對應經絡上的其他穴位,這樣取穴可以達到最好的養生和治療效果。
  • 肝經上四個穴位,疏肝理氣的作用最強!
    主治疾病:大敦是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古代的醫家一致認為此穴是治療疝氣的特效穴位。《玉龍歌》「七般疝氣取大敦。」《勝玉歌》「炙罷大敦除疝氣。」大敦穴疏肝理氣的作用最強,善治因氣鬱不舒引起的婦科諸症,如閉經、痛經、崩漏,更年期綜合症。同時也是治療男子陽痿、尿頻、尿失禁的要穴。用指甲輕掐此穴還有通便之效。同時,此穴還是治療肝臟慢性病必不可少的治療和保健要穴。
  • 如何去燥潤肺降火 可以按摩這些穴位
    人體諸多穴位均有各自的養生功效,通過按摩、艾灸等中醫手法對這些穴位進行刺激能夠起到相應的養生作用。初秋季節,想要滋陰潤肺、去燥降火,按摩下面這些穴位可以起到相應的功效作用。1. 護肺養肺的穴位魚際穴,人體的穴位處,按下去總會有一些脹痛的感覺,魚際穴是位於手掌上大拇指下方那團肉的中間,沿著指骨揉按下去有脹痛感的地方便是了,魚際穴的功效是清肺瀉熱、利咽止痛,對於一些肺熱疾病有治療作用。
  • 辛酉日穴位按摩子午流注逐時開穴
    為了方便親友們自我按摩養生和調理各種不適症狀,本人計劃整理出點穴按摩的時候每日諸時辰應該首先選取的穴位(根據子午流注和靈龜八法等),希望能夠對大家的健康有所幫助。(點穴方法:每個穴位順時針揉壓30-100下+逆時針揉壓30-100下+垂直點按30-100下;不適合揉按的穴位可以用指甲切壓30-100下。
  • 回看心包經的主要穴位,開啟三焦經的第一穴,關衝穴,治頭面疾患
    心包經的穴位我們講了一段時間了,今天就來回顧一下。並開始學習手少陽三焦經。心包經的穴位我們講了六個,分別是中衝,勞宮,大陵,內關,間使,曲澤。中衝是心包經的井穴,溝通厥陰心包經與少陽膽經,針刺它可以調通陰陽,急救催醒,治療昏迷、中暑等。具體可以看此文:《路上遇到有人倒地,你要怎麼救?中醫急救穴中衝穴用在什麼時候?》
  • 腳底是人體最大的福田 按摩腳底穴位治百病
    除此之外,自古以來亦被視為鎮靜及恢復神智的要穴。此穴位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關此穴的治病療法有:緩解焦躁情緒的指壓法等。     3.太衝穴 定位方法:     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臥的姿勢,太衝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趾蹠骨連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壓至能感覺到動脈映手,即是此穴。
  • 艾灸這個穴位讓你心平氣和、神清氣爽
    疏肝的方法有很多,在這裡掌門師兄不得不提的是艾灸太衝穴。因為太衝是肝經上最重要的穴位,能夠平肝清熱、清利頭目,與中藥中菊花的功效很像,對心煩氣躁、治療女性的月經不調很有效。說到肝火,說到生氣,就不得不提到太衝這個奇妙的穴位。 太衝穴:心平氣和的良方太衝穴是肝經的原穴,原穴的含義有發源、原動力的意思,原穴是腑臟原氣匯聚的地方,可以雙向調節腑臟也就是說,掌門師兄對太衝穴一直懷有一種敬畏的情感,因為它太像是一位不怒而威而又寬厚睿智的長者。
  • 穴位動態圖:肝經
    此穴位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主要穴位之一〖人體穴位配伍〗 配內關穴、水溝穴治癲、狂、癇和中風昏僕;配羶中穴、天突穴、間使穴治梅核氣。〖治法〗寒則點刺出血或灸之,熱則瀉針出氣。〖生理解剖〗有足趾背動、靜脈;布有腓神經的趾背神經。行間穴
  • 想要冬季養肝?常記8字,提前了解一下,或許可以幫到你
    肝臟好不好,看這三處,冬季養肝,少食二物,記住8個字一看眼睛肝臟和眼睛是相通的,一個人的肝臟若是健康的那麼眼睛也是清澈明亮的,如果肝臟出現問題,眼睛也會受到影響,就會出現乾澀,酸痛,視線模糊等情況。肝火過旺會導致眼睛出現紅腫布滿紅血絲的情況。
  • 【穴位圖】足厥陰肝經
    肝經是足厥陰肝經的簡稱,十二經脈之一,它是人體各個經脈當中最長的一條,它起於腳終於頭,貫穿了整個人體
  • 肝是「人體將軍」,夏季養肝,按摩三處,疏通肝經,人長壽!
    肝是「人體將軍」,夏季養肝,按摩三處,疏通肝經,人長壽!推肝經使用雙手手掌的掌根沿著肝經路線從大腿根推至膝蓋處,當然也可以選擇做握空拳用四指關節推,如果皮膚較幹,可以選擇塗潤膚油後,再進行推肝經。按揉太衝穴按揉太衝穴能夠緩解肝陽上亢、肝火旺的情況,除此之外按摩太衝穴還能夠有效降壓,緩解易怒情緒。
  • 痛症針灸治療(七字歌訣+穴位圖解)
    今天分享一個超有用、超全面的東西——各種痛症的針灸治療(歌賦),而且都是只選一兩個穴位。 5、背痛內環腰印上 此句涉及兩個穴位,內環穴、印上穴。
  • 腳,是人的第二個心臟 |重要五穴(建議收藏)
    秋冬天氣乾燥,艾灸後容易出現上火的現象,所以每次艾灸要兼顧腳部穴位,把上半身的火氣引到腳上,也叫引血歸源(灸湧泉穴),可清虛降火,緩解灸後上火症狀。雙腳是人體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存在與肺腑相對應的反射區,且脾、胃、肝、腎等重要臟腑的經脈都經過此,艾灸通過經絡傳導刺激,能達到促進氣血循環、調節臟腑的功能,滋潤乾燥的臟腑以及器官。
  • 老中醫總結41個精華穴位,每天1分鐘,生養一年!
    02  胸腹部穴位    03  背部穴位    04  上下肢穴位    05  足部穴位    <太衝穴>  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  部之前凹陷處,生氣時按壓可迅  速消氣。
  • 手部穴位有哪些理療法?學會手部穴位按揉方法,可緩解身體不適
    少衝| 清熱熄風、醒神開竅 |取穴定位位於手小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0.1寸定位(指寸)。|穴位釋疑|少,陰;衝,突。"少衝"的意思是指此穴中的氣血物質從體內衝出。|功能|有清熱熄風、醒神開竅的作用。主治熱病昏厥、心痛、瘧疾、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