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肝就是養命!3處肝經穴位,1種養肝水,讓你的肝越來越好

2020-11-30 名醫在線網

現代生活中,很多人總感覺被一種揮之不去的疲憊感「包圍」。特別是一些工作壓力大、長期精神緊張或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輕則乏力、口乾、胃口差,重則全身酸痛、夜不能寐,甚至脾氣也跟著暴躁起來。

在中醫看來,這些症狀大多與人的肝臟脫不了干係。養肝就是續命,肝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它是人體的「保護神」,肝臟出問題身體就會出問題,很多疾病就會趁虛而入。

肝膽好不好,就看這一處!——中指根

伸開手掌,手指自然併攏,手心向上,將鹽緩緩灑在中指根部,看誰的鹽會從指縫中漏過去。

那麼為什麼有的人中指指根就很飽滿,有的人就凹陷,甚至漏縫了呢?

其實,咱們的中指根部隱藏著肝臟的健康信號,來看看張秀琴老師的中指根診斷法:(這裡說的是中醫範疇內的肝的問題,不是說就有一定有肝病)

1、中指根變細,指跟縫隙增大

說明肝經氣血不足,會出現脅痛腹脹,胸悶疲勞,脾胃功能減弱,視力減退,眼睛乾澀等症狀,女性還易患乳腺增生、月經不調等婦科疾病。

2、中指根變細,手掌色正常

肝臟無實質性病變,但肝氣不足,需要保養。

3、中指根變細,手掌色暗紅

需警惕脂肪肝、血脂代謝紊亂、內分泌失調。

4、中指根變細,手掌色土黃色,無光澤

肝膽病變可能性較大,需高度警惕。

養肝就是養命,警惕這幾大傷肝行為

1、易怒傷肝

「怒」作為一種情志,對於機體生理來說屬於不良刺激。

傳統中醫認為肝為剛髒,性喜調達,主疏洩,調暢情志,是全身氣機的樞紐。

肝臟功能的正常與否在人體生命活動中佔據重要位置。只有肝的疏洩功能正常,氣血調暢,人的精神情志才正常。

肝病患者疏洩功能減退,肝氣鬱結,情志不易疏散,心情易於急躁,稍有刺激極易出現憤怒情緒,從而破壞了臟腑間的平衡協調關係,導致「怒傷肝」。

2、酗酒

過量飲酒會降低肝臟淨化血液的能力,導致體內毒素增加,誘發肝臟損傷及多種疾病。研究表明,每天飲高濃度酒超過兩杯(25毫升)就會傷肝,而長期過量飲酒更是會容易導致肝硬化,另外,酗酒還容易導致肝臟中毒,誘發肝炎!

3、不吃早餐

吃早餐有助於中和胃酸和保護肝臟,減少胰腺炎、糖尿病、膽結石、便秘等多種疾病的危險。營養學家認為,健康早餐可延長飽腹感,避免肝臟受損。

選擇健康的早餐也是有講究的,高鹽高油的食物,如油炸品、醃製品則是必須被列入早餐黑名單的。

4、起床後不及時排尿

早上起床之後儘快排尿,可以將累積一整夜的毒素及時排出體外,避免毒素滯留體內,導致肝臟「中毒」。此外,排尿時不要過急過快,更不要用力過大,不然會導致血壓短時間上升,對於本來就患高血壓的朋友來說,可是十分危險的!

3處護肝穴位

1、太衝穴

太衝穴位置: 位於足背側,在第1蹠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太衝穴是肝經原穴。原穴具有較好的調理肝經氣血的功效,故可治療因陰虛肝旺,心腎不交,肝鬱氣滯血瘀所致的各種疾患。

2、大敦穴

大敦穴位置: 位於足大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處。

大敦穴可疏肝理氣,緩急止痛。大敦穴還被稱為「不抱怨不生氣的養肝穴」,情緒不佳時,也可按此穴來舒緩情緒。

3、蠡溝穴

蠡溝穴位置: 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5寸,骨內側面的中央。

蠡溝穴可舒肝理氣,調經止帶,專門調和肝膽。

養肝護肝除了生活方式的調整,樂觀向上,平時可以喝疏肝解鬱、瀉火安神、活血行氣的養肝茶:菊花決明子三清茶。

養護肝有妙招

肝屬木,屬夏,肝主夏令,《內經》認為夏發季節,肝膽經脈最為活躍,所以夏季養肝正當時,夏天肝火上升,重點是瀉肝火、疏肝鬱!

菊花決明子三清茶:用菊花、決明子、牛蒡根、梔子、薄荷、大麥、黑果枸杞、大棗、山楂

等9味中藥一起泡水喝,開水衝泡5分鐘,代茶飲,睡前2個小時來一杯,讓你一晚睡得好。

黑果枸杞性溫;菊花性寒,能宣散風熱,清解血毒;薄荷善清肝熱,其清中有透、透中有清、清肝又可疏肝;決明子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抗菌等作用;大麥補肝益腎、明目;

每天泡茶飲用,可以達到:養肝明目、益精清肝、安心除煩,提神醒腦的作用。

肝病患者除了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飲食、規律用藥、定期醫院隨訪之外,保持好心情也尤為重要。平時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儘量做到不憂不慮,不煩不燥,通情達理,始終讓心理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養肝#

相關焦點

  • 肝經當令在凌晨1點,其實,一個時間三個穴位,不熬夜也養肝養心
    肝經當令在凌晨1點,其實,一個時間三個穴位,不熬夜也能養肝養心。肝是身體最大的解毒工廠,對它的養護,素有「養肝就是養命」的說法。所以,如何養護好肝,對身體的健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實際上,我們常接觸到的很多養肝方法,「吃」被作為最常用的手段。因此,一說到養肝,必然就會提及要「吃什麼」或者「怎麼吃」。所謂「天食人以氣,地食人以味」。
  • 肝是「人體將軍」,夏季養肝,按摩三處,疏通肝經,人長壽!
    中醫認為肝是「人體的將軍」,負責著人體的代謝與解毒。一旦肝臟出現問題,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表現。肝不好可能會出現以下不適表現:肝臟作為人體最大的消化腺,一旦出現問題,可能會導致消化功能受損,從而表現為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厭油膩或便秘等症狀。
  • 太衝穴養肝的五大穴位之一
    那麼,太衝穴養肝的五大穴位之一?下面和專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太衝穴「太衝穴」在大腳趾縫往腳背上4釐米處,堪稱*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衝穴」比作*的出氣筒,因為它是肝經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經的火穴,能夠把肝氣肝火消散掉。所以通過按揉「太衝穴」,可以把*鬱結的氣最大限度地衝出去。
  • 肝為「人體的將軍」,肝不好,臉上會出現3種跡象,1招疏通肝經
    《黃帝內經》稱肝為「人體的將軍」,這位將軍的任務就是率領「軍隊」,抵禦體內累積以及體外不斷入侵的毒素。如果肝經出現了異常,身體即會呈現各種不適的症狀,如臉色不佳、喉幹、噁心、下痢、陰痛、腰痛、腳的第三指痛、焦躁、缺乏決斷力等。
  • 腳上出現4種表現,說明你的肝不好,養肝,少做3事
    肝不好的人,腳上會有4種表現,佔一種,也勸你儘早就醫 表現4:太衝穴有按壓痛 這個穴位位於我們的大拇腳趾和第二腳趾之間。若按壓時,有很明顯的痛感,表明肝有鬱結。 由於這一部位是肝經上的一個重要穴位,按痛這一穴位意味著肝臟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
  • 5個動作鍛鍊肝經,疏肝理氣,滋養肝血,值得堅持
    肝,將軍之官,肝主疏洩。在中醫上有養肝就是養命的說法,的確,肝臟功能眾多,一旦出了問題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但是,我國的肝病患者眾多,肝不好的人越來越多,原因也多半出在自己身上,傷肝的事做多了!
  • 熬夜最傷肝,艾灸這6個穴位統統補回來!
    接下來分享幾個補肝的重要穴位,有事沒事灸一灸,守護我們的肝臟健康。1、太衝穴太衝穴,中醫針灸穴位之一,出自《靈樞》,足厥陰肝經的第3個穴位。該穴在足背側,當第1蹠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太衝穴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經的原穴,大約相當於儲存肝經元氣的倉庫,按摩刺激太衝穴,能很好地調動肝經的元氣,使肝臟功能正常。
  • 肝不好,上廁所時,常會有3種表現,若沒有,說明肝臟還算健康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正應了那句俗話,養肝就是養命! 肝臟健康的人,身體各個循環都會正常運轉; 如果肝臟受損,身體便會出現一些異常。
  • 女人以肝為天,想要保持年輕,建議做好3多3少,肝氣越來越好
    俗活說:「女人保養是老樣子,不保養是樣子老」而在《黃帝內經》中寫道,女人以肝為天,肝主藏血,主疏洩,性喜條達,可保證全身氣血通暢,如若肝氣不足,則皮膚晦暗無光澤,肝、兩目乾澀,因此日常生活中女人一定要養好肝,才能時刻保持美麗年輕容顏女人以肝為天,想要保持年輕,建議做好3多3少,肝氣越來越好
  • 春天為什麼容易肝火旺,疏通肝經四個方法……
    《黃帝內經》稱肝為「人體的將軍」,這位將軍的任務就是率領「軍隊」,抵禦體內累積以及體外不斷入侵的毒素。春季是人體陽氣升發的季節,從四季養生來看,春季宜養肝,肝五行屬木、與膽互為表裡,主生發,與春相應,也是「向上的」,故春季養生應以調理肝膽為主。
  • 【穴位圖】足厥陰肝經
    所以幾乎由頭到腳的疾病,通過肝經都能得到緩解,比如我們最常見的女性月經不調及婦科炎症,精神抑鬱及頭疼等病症,都與肝經有著緊密的聯繫。 日常生活中養護肝經以按摩為主,不過因為肝經所屬的穴位眾多,總共28個穴位,應該分清主次區別對待。
  • 都是肝經上的壞東西!養肝攻略請收好
    第一步:肝氣鬱結,致血瘀,脾虛  當你心情長期壓抑,憋屈時,氣都堵在身體出不去,出現身體氣機不暢,氣機鬱結,肋骨裡面有脹疼,兩乳,少腹脹痛,嘴裡又苦又肝,咽喉幹,胸悶,心悸,心臟跳動異常,或失眠多夢等
  • 穴位動態圖:肝經
    取穴方法:行間穴位於足背側,當第1、2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足背側,大拇趾、二趾合縫後方赤白肉分界處凹陷中,稍微靠大拇趾邊緣)。行間穴 解析:(1)行間。行,行走、流動、離開也。此穴位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主要穴位之一〖人體穴位配伍〗 配睛明穴治青光眼、降眼壓;配太衝穴、合谷穴、、風池穴、百會穴治肝火上炎、頭痛、眩暈、衄血;配中脘穴、肝俞穴、胃俞穴治肝氣犯胃之胃痛;配中府穴、孔最穴治肝火犯肺乾咳或咯血。〖治法〗寒則點刺出血或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生理解剖〗有足背靜脈網;第一趾背側動、靜脈;腓神經的蹠背側神經分為趾背神經的分歧處。
  • 丑時肝經:人臥則血歸於肝
    丑時,就是凌晨一到三點,這個是肝經最旺的時候,人臥則血歸於肝。  人臥則血歸於肝,所以丑時我們應該是在深度睡眠之中,就能夠讓肝血推陳出新,讓肝順利地排毒,順利地藏血,《黃帝內經》上面說:「肝為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肝氣足的人就思維敏捷,反應就靈敏,所以養肝很重要,我們前面也講了,如果你每一天都是凌晨一點醒來,凌晨三點又能夠睡,這中間睡不著,連續兩年,那你就要小心,這個是肝癌的前兆。
  • 肝不好的人,手上會有3處變化,若沒有,說明肝臟還算健康
    肝主筋,爪為筋之餘。而指甲,是筋的一部分。  所以,肝臟的好壞,也可以用過指甲來判斷。油炸類的食物,如炸雞、漢堡、炸薯條等,雖味美,卻有害無益。  陽陵泉穴: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桂花不僅有養血功效,可以幫助養肝血。同時,也起到調和作用。  四者搭配在一起,可清肝火、排肝毒,保肝護肝作用明顯。  3、一份心情
  • 足厥陰肝經】經絡穴位圖講解
    一側有14個穴位(左右兩側共28穴),主治肝膽病症、泌尿生殖系統、神經系統、眼科疾病和本經經脈所過部位的疾病。以下詳解足厥陰肝經穴位圖的位置、作用、主治功效等。  足厥陰肝經穴,歸屬於足厥陰肝經的腧穴。
  • 想要冬季養肝?常記8字,提前了解一下,或許可以幫到你
    肝臟好不好,看這三處,冬季養肝,少食二物,記住8個字一看眼睛肝臟和眼睛是相通的,一個人的肝臟若是健康的那麼眼睛也是清澈明亮的,如果肝臟出現問題,眼睛也會受到影響,就會出現乾澀,酸痛,視線模糊等情況。肝火過旺會導致眼睛出現紅腫布滿紅血絲的情況。
  • 肝好命就長!這些護肝小竅門,不學你就虧了…
    二、常揉這些穴位  小編教你幾個養肝的動作:  1、推肝經(大腿內側)  肝經起於大腳趾的大敦穴,也就是膽經結束的穴位,然後沿腳背向上,然後由小腿內側一直進入人體會陰部,環生殖器一周,進入小腹,然後從胃旁向上,通過鼻咽,到達頭頂百會穴,直接與督脈相交。
  • 手腳出現這5種信號,或許是提醒你肝病「登門」,最好一個也沒有
    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只要努力,就不愁吃喝。然而也有更多的人,因生活壓力增大,從而染上了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在大魚大肉、常年熬夜、吸菸喝酒等行為的影響之下,肝臟的解毒和代謝負擔也越來越重。肝臟作為一個無痛感神經的器官,不能及時地向人們傳遞其不適的反應。
  • 肝好,一切都好,送你一套「養肝經」,護肝更健康!
    肝好,身體就好。中醫也說:肝是將軍之官。可見肝臟的重要性!然而,生活中我們很多生活及飲食方式,都嚴重傷肝,是我們的肝臟千瘡百孔!因此,很多查出肝臟有問題的人都打算養肝,卻無從下手!今天,小編就比較全面的給大家介紹一下養肝的禁忌、方法和技巧。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