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三大軍閥當中,除了稱帝的袁世凱,你還知道誰?

2021-01-10 逗貨歷史會

民國三大軍閥當中,除了稱帝的袁世凱,你還知道誰?

在新舊社會交替的民國,有桀驁不馴的文學大師、溫柔多情的才子佳人以及性格各異的軍閥大佬。提到民國的軍閥,很多人自然就會想到北洋軍閥中的代表人物袁世凱,民國三大軍閥當中,除了稱帝的袁世凱,你還知道誰?

第一位:袁世凱

他出身於河南項城的一個大家族,叔祖袁甲三曾官至漕運總督,靠著鎮壓太平軍和捻軍起家。生父袁保中是項城縣的地主豪紳,靠捐錢捐了個同知官位。由於袁保慶無子,作為袁保中第四子的袁世凱就過繼給他們家,由嬸母牛氏(袁保慶之妻)撫養長大。年輕時候的袁世凱兩次參加鄉試都沒考中,一怒之下把詩文付之一炬,選擇從軍。

他開始發跡於朝鮮,歸國後在天津小站訓練新軍。等到辛亥革命爆發後,手握重兵的袁世凱直接逼清帝溥儀退位,順利推翻清朝統治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不久之後,正式擔任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可惜的是他不滿足現狀,選擇登基皇帝,遭到各方勢力的反對,他在當了83天皇帝後被迫下臺,之後因尿毒症不治而亡。

第二位:張作霖

他出身於奉天海城縣的一個貧苦農家,父親很早就去世了。早年曾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後來返回家中投身綠林,靠著軍隊中學到的東西,曾為當地非常大的一股土匪勢力。由於當時的清政府已無力對外徵剿,只能將其招安。吃上皇糧的張作霖協助清廷剿滅了杜立三等土匪勢力,還消除了蒙患,維護了國家統一。此時的張作霖不再是馬匪,而是一位有著官職的官員,憑藉著自己的能力和官場的打點先後擔任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等職位,東北地區名副其實的東北王。

等到張作霖成為北洋軍奉系首領後,與孫中山、段祺瑞及盧永祥等人結成同盟。在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順利進入北京,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後來因為前線戰事不利,被迫返回東北為以後的東山再起做準備。誰知他乘火車返回途中被日本關東軍預先埋下的炸藥炸成重傷,送回瀋陽帥府後當天就去世了。

第三位:段祺瑞

他生於安徽合肥,早年以優異成績考入李鴻章創辦的北洋武備學堂的炮兵科。後來以優異成績從天津武備學堂炮科畢業,之後被派往旅順督建炮臺。第二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去德國留學的機會。學成歸來後,被調往袁世凱訓練新式陸軍的天津小站,擔任新建陸軍左翼炮隊第三營統帶兼行營武備學堂代理總教習,深得袁世凱的信任。

等到袁世凱去世後,段祺瑞開始成為北洋政府的實際掌權者。擔任過四任總理和陸軍總長,一任參謀總長和國家元首,還是保定軍校的總辦。他的一生正直不阿,廉頗具有人格魅力。即便是在晚年落魄時,堅決拒絕日本人的合作要求,保持了民族氣節。

相關焦點

  • 袁世凱為何僅稱帝83天,就倒臺身死?多年後女兒道出真相
    眾所周知,清朝是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朝代,清朝滅亡之後就標誌著民國時期開始了。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清朝滅亡之後,袁世凱曾經稱帝過,而且還在皇位上坐了83天的時間,但很快就到倒臺身死了。熟悉袁世凱的人應該都知道他是晚清時期非常有名的軍閥。袁世凱出生於1895年。在家中並不受到重視。
  • 為什麼民國的軍閥叫「北洋軍閥」?
    首先要糾正一點,民國軍閥並不僅僅指北洋軍閥,還有後來國民黨的新軍閥階段,只是北洋軍閥的勢力範圍偏向當時的政治中心,所以北洋軍閥廣為人知。北洋一詞來源已久,最早出現於宋朝,到了清朝時期,北洋泛指上海吳淞口以北、包括江蘇、山東、直隸等口岸的地區。
  • 民國軍閥史(一):小站練兵,袁世凱的發家之路
    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的終結都會出現軍閥或是軍閥割據,例如東漢滅亡後的三國爭霸,西晉滅亡後的五胡十六國,唐朝滅亡後的五代十國,還有我們接下來要講的民國軍閥。今天開始,我們將通過民國軍閥時期發生的十場大戰,為大家梳理從1911年辛亥革命到1930年中原大戰這20年時間裡風雲激蕩的民國軍閥史。
  • 這個民國軍閥有多厲害?看了你就明白了,連張作霖都膽寒不已
    這個民國軍閥有多厲害?看了你就明白了,連張作霖都膽寒不已民國時候的軍閥大多具有一定的實力,可以說是擁兵自重。東北王張作霖就是其中一個,不過大名鼎鼎的東北王張作霖對他都膽寒不已,他就是亂世梟雄袁世凱。在近代中國的歷史上,袁世凱是一個充滿很多爭議的人物。
  • 民國梟雄閻錫山僅有山西一個省,為何能成為獨霸一方的大軍閥
    民國時期,群雄並起,互相舉兵徵伐,致使天下生靈塗太,百姓民不聊生。在亂世的民國時期,湧現出了很多稱霸一時的大軍閥,其中閻錫山就是典型代表。閻錫山是山西五臺縣人,在他的一生中,和各路軍閥都打過交道,他依靠的主要是山西一個省,但他能夠憑藉區區一省之力和東北軍,中央軍這樣實力強悍的軍閥對抗,那麼他靠的是什麼呢?閻錫山年輕的時候只是一個貨店的店員,在晚清末期,閻錫山受到革命思想的薰陶,加入了同盟會。1909年,閻錫山從日本士官學校畢業回國。
  • 民國軍閥走馬燈似的更替,為什麼閻錫山能統治山西38年
    從1912年當上山西都督,到1949年敗退臺灣,閻錫山統治山西時間長達38年之久,是民國時期各封疆大吏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 辛亥革命後,袁世凱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總統,在袁世凱黨政期間,閻錫山擁護袁世凱的北方政府,1912年,閻錫山被袁世凱任命為山西省都督,自此開始了他長達38年的山西統治之路。1913年閻錫山宣布脫離國民黨,後來擁護袁世凱稱帝。
  • 他是民國「詩怪」,不僅算命算準袁世凱的死,還算準了自己的劫數
    民國時期有一位著名的詩人,人稱「民國詩怪」的林庚白,他寫下了眾多民國時期有名的詩集,看上去文縐縐的林庚白不僅是當時有名的政治家之一,還竟然是「鐵血剷除團」的組織者之一。林庚白的身份眾多,其中他身上的標籤除了詩人和政治家之外還有革命家和商人,與上海建立了一支專門用來清除滿清朝廷餘害的組織「鐵血剷除團」。還在南京國民政府擔任外交部總顧問等高級職務,並且在上海創辦《長風》月刊。他的才華橫溢,不僅會作詩,政治才能突出,年輕的時候特別激進,而他最令人稱道的不是這些身份,而是他算命的本事。
  •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各路大帥的軍費給養是從哪來的
    最開始是袁世凱,袁世凱死後是段祺瑞,段祺瑞在直皖大戰失敗以後,則換成了曹錕,之後又是段祺瑞、張作霖、馮玉祥聯合主政,到最後的張作霖安國軍政府。雖然因為軍閥割據,北洋政府收不到各地的賦稅,不過這鐵路、郵電幾個部門還是收入頗豐的。此外被列強控制的關稅每年在扣除賠款和外債以後有一塊結餘,叫做關餘,也是移交給北洋政府接收。這不管誰當家,都是控制了北洋政府的財政收入。
  • 曹錕為民國直系軍閥的首領,為何在近代史上不算軍閥?
    筆者理解為必須具備兩個要點方能成為軍閥。一是要有一定的軍事實力,既要掌握大量軍隊;二是要形成割據的事實,即往往都會有自己控制的地盤,亦即勢力範圍了;二者缺一不可,一旦事實形成,則往往是不聽中央政府的節制。我們常說的軍閥,其實大多從心中是指民國時期的軍閥,常說的「直系」、「奉系」等,都是從其實際控制的地域範圍來劃分的。
  • 民國最搞笑的軍閥,連當總統,都是靠花錢買的
    民國是一個有槍就是草頭王的時代,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大多數的軍閥都是是武夫、粗人,做事不管不顧,諸如好色、貪財、吃喝嫖賭、巧取豪奪等,他們都是公開做,毫不在乎民間的輿論。這個人就是民國第五任大總統,直系軍閥的領袖曹錕。曹錕是袁世凱的親信,是北洋六鎮新軍中的第三鎮統制官。若論軍事和政治能力,曹錕在袁世凱的北洋派系中完全排不上號,比他強的人比比皆是。他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靠兩個特點傻和忠。
  • 袁世凱問算命先生:如果稱帝會怎樣?先生:八二之數,果真應驗
    對於袁世凱的大名,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了,學習過歷史的人,應該都認識這個人物,歷史上關於他的故事也有不少,曾經袁世凱就問過算命先生,我如果稱帝的話,會怎麼樣呢?算命先生回答道,八二之數,最後果真應驗。大清王朝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它的覆滅,也代表著中國封建王朝的終結,袁世凱卻想要再次登基稱帝,打破辛苦換來的民主共和,所以歷史上關於他的評價,大多數都是貶義的。當時很多的愛國人士,都批判袁世凱,竊取民主革命的果實,為了一己私慾,甚至再次登基稱帝,實在是民國最大的國賊。其實歷史上的袁世凱,還是有過很多政績的。
  • 民國時期,軍閥四起,他們幾人霸佔中國大部分領土,看看分別是誰
    導語:每個軍閥的首腦都說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但他們卻是各自為政,相互之間,為了爭奪地盤,手段用盡,有的甚至是為了私人利益,竟然出賣國家利益以傍上外國勢力,打著救國的名義,進行著賣國的交易。以現代來看,張作霖是自袁世凱之後,民國軍閥當中名氣最大的一個。
  • 軍閥都是愛國者?為何民國時期沒有一個軍閥宣布獨立?
    說起民國時期的軍閥,很多人並不陌生,加上前段時間一些無腦網紅擺拍軍閥姨太太的醜劇,民國軍閥這個特殊群體再度成為後人討論的焦點。時至今日,在洗白翻案風越刮越猛的大環境下,軍閥這個曾經被萬眾唾棄的詞彙以「還原歷史」的名義再度走到前臺,瘋狂衝擊著世人的認知。
  • 袁世凱家族有活不過60歲的魔咒,後來究竟是怎麼破除的?
    眾所周知,河南袁世凱家族是民國最大的軍閥,是北洋軍閥的創始人和帶頭大哥,是袁世凱一手創立了北洋新軍,並帶領這支隊伍開創了近代中國的諸多個第一,如近代中國第一個警察制度等。而在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由於沒有了眾望所歸的首領而分裂,分為馮國璋的直系軍閥、段祺瑞的皖系軍閥和張作霖的奉系軍閥等幾大派系大軍閥,還有山西的閻錫山等小軍閥。一時之間,舉國上下軍閥林立,民不聊生。因此有人感嘆,如果袁世凱不那麼早死,近代中國或許會是另外一種局面。的確,這種可能極有可能存在,然而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當時正值壯年的袁世凱英年早逝呢?
  • 袁世凱去世前,曾囑咐兒子:他們3人可救國,他們是誰?
    而彼時的新中國力量也早就已經掌握在了軍閥的手中。尤其當以孫中山為領導的辛亥革命爆發了之後,中國終於迎來了一段雖然短暫但是卻頗為安穩的日子。只可惜,人的欲望從來都不會消失。當中國還沒有強大,當中國人民還沒有完全崛起的時候,中國卻因為廣闊的領土,肥沃的資源,早已經成為了他人的眼中釘。 何況此時是中國的安穩,也僅僅只是表面上的,其內部錯雜的勢力較真也從未消停過。
  • 民國政府和國民政府有啥區別?北洋政府又是哪一時期?很少人知道
    民國政府和國民政府有啥區別?北洋政府又是哪一時期?很少人知道別看這四個字都一樣,但其實的含義差別是非常大的,而且這兩個詞所指的東西也是不同的。在清末時期爆發了「武昌起義」,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正式宣布南方大部分的省份將脫離清政府的統治。
  • 民國時期,有哪些軍閥勢力可位列前五?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什麼是軍閥。軍閥,其實是一個近代才提出的概念,而且是日本舶來品。不過,軍閥這種模式卻自古有之,東漢末年的群雄、唐代的藩鎮,乃至於近代民國時期的各路草莽英雄,都可稱之為軍閥。不過通常來說,軍閥一般是中央集權或中央政府衰落的產物,這些各據一地、把持了當地的政治、軍事、稅務等部門和官員任命的土皇帝們,不但不聽從中央的命令,甚至敢與中央分庭抗禮。
  • 昔日風光無限,晚景悽悽慘慘,民國軍閥們的生與死
    民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軍閥割據、戰亂頻繁、牆頭變幻大王旗,有兵便是草頭王的時代,大小軍閥你方唱罷我登場。雖然有一個名義上的「中央政府」,但各地方官員儼然就是當地的「土皇帝」,他們都有自己的地盤和勢力範圍。如果把民國這幾十年中所有的軍閥統計一下,足有上百個。
  • 民國七大軍閥,各自佔了多大地盤,你故鄉的那個省被誰佔據了?
    嶽飛作《滿江紅》表達收復山河的凌雲壯志;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尚的愛國情懷激勵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追尋華夏強國夢殫精竭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五千年民族魂,生生不息;一代代炎黃種,風雨兼程。
  • 民國軍閥「不倒翁」閻錫山手把手教你:一個小鎮青年,如何逆襲而上人生巔峰?!
    這種觀點不值一駁,悅史君也不想就這個無聊論點浪費時間,直接請出大神: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兼國防部長、主政山西達38年之久的民國軍閥「不倒翁」閻錫山,來分分鐘教他做人。1911年10月29日,閻錫山就任山西軍政府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