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德湖戰役:史上最牛氣戰役,孟子的天時地利人和簡直是天才想法

2021-01-10 壺山居士

引言

13世紀40年代有一場奇異的戰爭爆發了,這場戰爭打破了人類的極限,過去兵戎相見,叫戰爭,因為要流血;放在和平為主要趨勢的現在,我們可以把它展現為互相追逐的冰上運動。一個是黑暗,一個是光明,之間的區別卻是力量的拼搏。那場奇異的戰爭,就是日耳曼騎士團和羅斯公國(俄羅斯的古稱)間的戰爭。

楚德湖戰役

戰爭的爆發,一個很俗的原因

日耳曼騎士團為了霸佔羅斯公國的領土,糾結重兵對羅斯公國發起了猛烈的攻擊。羅斯公國的一些貴族領主們勾結侵略者暗中裡外策應,日耳曼騎士團結果不費吹灰之力就攻下了羅斯公國的重鎮普斯科夫城,直接威脅著諾夫哥羅德城。為了抵抗侵略者的入侵,保衛家園,諾夫哥羅德城的大公號召全國軍民拿起武器一起來抵抗侵略者,將侵略者趕出家園。

諾夫哥羅德大公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劇照

在大公的號召下,全國軍民積極參戰,很快一支諾夫哥羅德軍隊就成立了。大家在大公的率領下和日耳曼騎士展開了終極之戰。這場激戰就發生在了楚德湖上。楚德湖位於今俄羅斯和愛沙尼亞的邊境。當大公的軍隊將日耳曼騎士追擊到楚德湖上時,日耳曼騎士大為惶恐,慌慌張張地擺開了陣列迎戰大公的軍隊。

楚德湖戰役

當時是春季時節,湖面上雖結著冰,但只是薄薄的一層,不甚堅固。大公的軍隊和日耳曼騎士就在這種環境下兵戎相見了。雙方的戰士,或騎高頭駿馬,或步行於冰上轟轟烈烈地戰鬥了起來。本就薄弱的冰層在人馬的踩壓下吱吱作響,冰面劇烈晃動起來,場面十分驚險。戰士們就好像坐著船在海面鬥爭一樣,手拿武器顫顫悠悠的,非常滑稽。雙方激戰的太猛烈了,漸漸地一些冰層相繼塌陷了。

楚德湖戰役騎士圖

這樣一來,許多正在鬥爭的士兵還沒弄清是怎麼一回事就掉入了冰湖中。軍隊的陣列被突來的塌陷冰層徹底弄亂了,人馬頓時喊叫嘶吼成一片,整個楚德湖上刀光劍影,人馬仰翻,冰層斷響,浪水四濺,氣氛熱鬧緊張。

金戈鐵馬的將士們

最後的硝煙

日耳曼騎士團被這種情況弄得狼狽不堪,無心戀戰了。大公的軍隊雖也遭受了這種厄境的折磨,但他們為了保衛家園仍然沒有失去戰鬥的意志,越戰越勇。最終大公的軍隊戰勝了日耳曼騎士團,凱旋而歸。史上將這一次的戰爭稱為「楚德湖冰上之戰」,這樣的戰爭在歷史上是少有的。即使在今天看來,也是極其精彩奇特的。

楚德湖戰役

尾言

戰爭某種意義上,是一種恃強凌弱的方式,不管是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拼搏的還是力量與智慧。區別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楚德湖戰役,其實是一場很滑稽的戰役,也是很有智慧的戰役,滑稽在於其中一方的表現,在我們今天看來很愚笨,智慧在於勝利的一方充分利用了人為條件和自然條件。這就是亞聖孟子說的,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能很好地利用起來將創造勝利的曙光。

相關焦點

  • 《孟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有做到人和才能成功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裡之城,七裡 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 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老師,您說錯了
    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的天時不如有利的地勢,有利的地勢不如眾人齊心協力。)孟子「天時」則指用兵作戰的時機、氣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險要、城池堅固等;「人和」指人心所向、內部團結等。孟子認為戰爭的勝負首先在於人心,其次在地利,最後才是天時。
  • 從孟子到現代職場:天時地利人和!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虎嘯龍吟》天時地利人和,你認為哪個最重要?
    但是守,只有更加死路一條,出去也許還有機會,所以諸葛孔明拼命要往外突破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的確,好像孔明運氣是不太好,每一次都是功敗垂成,總有一些地方不如預料,最後只能「出師未捷身先死」,似乎冥冥之中,總有一些缺失的東西.......所以,天時、地利、人和,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 天時地利人和是什麼意思?
    我們常聽說一句話:       天時地利人和,到底是什麼意思?且聽國家高級培訓師--武當玄緣子為您解答:                      天時地利人和是什麼意思 天時地利人和是什麼,天、地、人三者的關係問題古往今來都是人們所關注的,我們也經常聽到人們用天時地利人和來總結企業成功因素,下面讓我們了解一下天時地利人和是什麼意思?
  • "天時地利人和"用英語怎麼說?
    在成功之路上,中國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指「opportune time」,地利指「geographic advantage」,人和指「 unity of all ranks; popular support」。這一概念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意思是「有利的氣候條件不如有利的地理條件,有利的地理條件不如人的齊心協力」。
  • 【每日一詞】天時地利人和
    在成功之路上,中國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指「opportune time」,地利指「geographic advantage」,人和指「 unity of all ranks; popular support」。這一概念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意思是「有利的氣候條件不如有利的地理條件,有利的地理條件不如人的齊心協力」。
  • 中國「天時地利人和」,能培養出下一個牛頓級的科學天才嗎?
    古人有云,得天時、地利、人和之勢者,戰必勝也。軍事競爭是如此,人才培養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人才的培養,也需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基於此,或許也能夠解答,為什麼古代中國沒有出現像愛因斯坦、牛頓、伽利略一樣的天才級科學家,同時也能夠推測,21世紀的今天,下一個天才科學家會不會出現在中國。
  • 一課譯詞:天時地利人和
    [Photo/pexels] 在成功之路上,中國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指「opportune time」,地利指「geographic advantage」,人和指「 unity of all ranks; popular support」。 這一概念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意思是「有利的氣候條件不如有利的地理條件,有利的地理條件不如人的齊心協力」。
  • 天時地利人和與煙臺經濟發展
    「走近山東創造」系列評論八十二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是奶奶最早教給我的一句話。這句話,出自於古文《孟子.公孫丑下》,我專門查閱了一下。文章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遞進,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最後文章以「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作結,將人和的重要性論說的十分透徹。
  • 成功的3個要素:天時、地利、人和
    《孟子·公孫丑下》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孫臏兵法·月戰》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解釋:成功之路中,天時地利人和為三要素,它涵蓋了成功之路的一切,天時是成功之路的伯樂、機遇;地利是成功之路的環境、條件;人和是成功之路的綜合實力。
  • 天時地利人和中的「地利」有多重要?看看定都長安的唐朝你就知道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上面這句話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孟子認為在作戰中,有利的時令和氣候不如有利的地勢,有利的地形不如得人心。但是這句話不僅僅只對戰爭適用,它可以應用於方方面面,包括個人的成功與國家的強盛。
  • 天時地利人和俱備 搜狗崛起躋身搜尋引擎前三甲
    據業界相關人士分析,天時地利人和俱備是搜狗搜索持續穩步增長的重要原因。  天時——搜狗搜索借力搜狗拼音輸入法  三國演義中,曹操佔據天時,所謂天時,按照小說的理解指有利於攻戰的自然氣候條件,但在商場則指有利於商業開拓與發展的市場環境。搜狗搜索所謂的天時恰恰是借力搜狗拼音輸入法,這表現在時機和形式兩個方面。
  • 好遊戲標準——現象級遊戲,需要怎樣的「天時、地利、人和」
    而且這其中的區別,就十分像《孫臏兵法·月戰》中說到的"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要想成為一款現象級的遊戲,絕不僅僅是一款優秀的遊戲就夠了,所以現象級遊戲一定是好遊戲,但好遊戲不一定是現象級遊戲。
  • 預測與天時地利人和神助
    關於天時地利人和神助的理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但大體上是相同的。天時,就是時間因素,地理就是地域因素,人和就是人與人的因素,那麼神助呢?很多時候,這個神助就是一個容易誤解的地方,什麼是神?我的理解民族影響就是神,當然神一般都說的是已經去世的人。
  • 成功的投資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成功的融資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同樣投資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鹹淡哥在撮合投資者投某獨角獸時,也經常發生項目方看不起資金方的時候,這時聽聽項目方的解釋就是;「之前我向他們提交過BP,被否決了」 什麼是天時地利人和 第一,「天時、地利」是投資初期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成功的投資者,都是擅長把握機遇和利用環境的具有強烈進取心的冒險家、實幹家。
  • 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天時地利人和」
    《孟子·公孫丑下》中曾提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意思是作戰中,有利的時令和氣候不如有利的地勢,有利的地形不如得人心。成功之路上,天時地利人和為三要素,它涵蓋了成功之路的一切,天時是成功之路的伯樂、機遇;地利是成功之路的環境、條件;人和是成功之路的綜合實力。
  • 天時,地利,人和,最要緊的是什麼?蕭紅回答得真好,讓人嚮往!
    我們很多人做事,創業,選日子,都喜歡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喜歡看日子。那麼天時,地利,人和最要緊的是什麼呢?我們無不想起了三國裡的魏蜀吳,很多人都認為魏國佔了天時,挾天子以令諸侯,有人說吳國得地利,是佔了天險之地,赤壁。但吳國跟蜀國比起來,地利卻又不及蜀國的蜀道,劉備和孫權都有人和,國家都治理得很好,很愛國。
  • 俗話說,成事在天,謀事在人,說明天時地利人和哪個重要?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意思是:古時候古人們認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出處節選】《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