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聰明機智的人很多,能被稱為明朝第一大才子,可謂是好大的風頭。然而此人聰明才智了得,卻不擅長為官之道,最終因為自己的直言被加害。
謝縉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永樂大典》的總編輯。歷經朱元璋、朱允炆和朱棣三朝。最終因為參與國本之爭,最後活活的被埋在大雪中凍死。
謝縉是洪武21年的進士,被朱元璋看中。朱元璋對於他的喜愛,情同父子般。曾經跟他說:「我和你名義上是君臣,但實際上關係就像父子,你應該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謝縉一聽,皇帝這麼看重我,我要盡職盡責的為皇帝辦事。結果就是看誰有問題,就去參一本,誰錯了就寫奏章,搞得朝堂上下人人自危。把一群人都得罪了,朝堂上就沒有被參過的,如果有,那就是他自己,畢竟朱元璋也得罪了。最終被貶,讓其回家看書十年。
謝縉當時初出茅廬,也不怪他,畢竟老朱的道行,沒有幾個能夠玩過他,不然也不會成立錦衣衛。
當第八個年頭時,朱元璋駕崩,朱允炆接替皇位。此時的謝縉屁顛屁顛跑回京城,求官。那些大臣們可不願意,畢竟這小子當年做的那些事不地道,所以被派往廣西當官。於是求救自己的好友董倫,讓其周旋將自己調回北京,董倫也夠義氣,後謝縉被調回翰林院。
身為大才子的謝縉在翰林院當個 待招也挺不錯,適合他。可惜的是,朱棣反了,發動了「靖難之戰」。都說投降最快的人就是讀書人,謝縉很快擁抱朱棣這位大腿。不僅更改了《太祖實錄》,還是總編。內容改的使得朱棣相當滿意。
得到朱棣賞識的謝縉,老毛病又犯了。朱棣對謝縉說,「你看我兩關係非同一般,我又對你信任有加,你可要盡職盡責,暢所欲言啊!」
謝縉當年在朱元璋時期,已經吃過一次虧,按理說應該學聰明了。謝縉以為皇帝要跟他推心置腹,跟他溝通時,讓他點評眾官員,知無不言。在其三位皇子上,太子朱高熾與漢王朱高熙的整治,這個就等於站隊,並且數落皇帝的不是。
觸怒皇帝的謝縉再次被貶,而且被連續兩次貶黜。永樂八年,謝縉回京述職,朱棣不在,向太子述職,不成想呲牙必報的漢王向朱棣搬弄是非,謝縉被收押。
永樂十三年,錦衣衛指揮使紀綱拿著花名冊見朱棣,朱棣問了句:「謝縉還活著啊!」作為朱棣的心腹如何聽不懂老上司的意思,心領神會。當天好酒好菜招待,將謝縉灌醉,最終被活埋在雪地裡,活活凍成「人棍」。
謝縉由此一遭,也是咎由自取,不懂得官場圓滑,並且幫助朱棣做了這麼多事,還捅出簍子,能不被朱棣就地正法嗎?
參考資料:《明史》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