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
最近兩年,不僅有「最強豬周期」,還有「最強雞周期」。然而,養豬龍頭牧原股份市值突破3000億元,養雞龍頭市值卻少了一個「0」:後者剛站上風口就重重摔落,雞價從歷史最高到歷史低谷不過匆匆幾個月。股價走勢也反映了資本市場對養雞業狀況的判斷。
有業內人士說,去年2~3個月時間就可以買一輛奧迪A6L,今年1個月則可虧掉兩輛奧迪A6L。有人開玩笑,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臟病的人不適合養雞:價格漲了容易爆血管,價格低了心臟受不了。
這些生動的故事都說明了養雞行業當前的風險。不過商品產業自有經濟規律,養雞行業的價格波動也同養殖效率、供需關係等有關。關心雞價走勢的,除了養殖戶,還有資本市場。從6月月報數據來看,相關上市公司已走出了最差時刻,銷售收入開始環比增長。
去年火爆:17年未遇的行情,一年賺了三年的錢
最近兩年,史上最強「豬周期」風口正盛,價格巔峰期,養一頭豬最多可以賺3000元。
與「豬周期」相伴,同樣也有一輪史上最強「雞周期」。多位養殖戶不約而同地說:「這輩子還沒有見過這樣的行情,百年難遇!」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2019年10月30日,肉雞價格達到歷史最高的13.5元/公斤,是2016年周期低谷4.2元/公斤的三倍多……
這還是白羽肉雞,黃羽肉雞的價格更高。根據黃羽雞龍頭公司立華股份披露的月報數據,去年11月,公司商品肉雞銷售均價達17.32元/公斤。
「去年最兇的時候差不多賺了五六百萬(一個月),平時就是百把萬。」成都巨星禽業有限公司種雞場任場長回憶起去年雞市的火爆行情。
任場長說,一隻商品雞的成本是5~6元/斤,價格巔峰期甚至可賣到10多塊錢/斤,商品雞每斤的利潤都是4~5塊錢,「我養雞17年從未遇到過這種行情」。
四川四海三聯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小雞。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胥帥 攝
「養2萬隻雞賺七八十萬!」一位雞苗孵化場員工「啪」的一聲狠狠拍了桌子,直直地比起兩根手指,「2~3個月時間就可買一輛奧迪A6L!我還知道去年有雞場掙了(收入)1000萬!」他繪聲繪色地講述行業細節,有些誇張,但足見這場財富盛宴給人的巨大衝擊力。
今年反轉:雞苗虧本沒人要,2月跌至歷史低點
周期更迭,高點變低谷,最強「雞周期」剛剛站上風口便又重重摔落。「現在雞苗2~3塊/只,前段時間就賣1塊多,虧本賣沒人要!」7月下旬,某養雞場老闆每天工作的主題基本就一個:怎麼把雞苗賣出去。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2019年11月7日,山東菏澤的817雞苗價格達到3.9元/羽的歷史新高。但今年2月13日,這一價格已跌至歷史低點0.15元/羽。就算是坐「過山車」,途中總會有一段反彈。但雞價從歷史高點跌至歷史低點僅用時不到3個月,呈90度直線下跌。
「雞苗成本一塊五(一隻)左右,售價現在只有2塊。」有些品種的雞苗保持微弱盈利,有一些雞苗只能虧損賣。
按照去年高點12元/只,現在的雞苗售價僅是當時的1/6。因為養殖成本差異,行業分歧在於目前價格是否已全行業虧損。
「今年的活禽交易市場在縮小,但選雞都愛選活雞,雞冠亮不亮、雞有沒有活力都會影響消費者的選擇。」業內認為,現在人們還沒有適應雞產業的標準化屠宰,這同樣影響消費量。
反轉探因:養雞周期短,行業集中度高
養雞的門檻低,給了散養戶和跨界者機會。去年行情火爆,養豬的養雞、做飼料的也養雞,養雞的更要養雞,新增產能導致商品雞出欄量在某個時間點出現爆發式增長,供需失衡導致價格大幅下跌。
不過在新增產能的供給結構中,散養戶供給量的貢獻比例卻並不高。因為養雞行業的產業集中度高於養豬,早早實現了專業化養殖。
生態環境部曾披露了2011年~2015年規模化肉雞養殖場數量,總養殖戶五年增長率為7.95%,其中,年產5萬~10萬隻(不含)規模養殖場五年增長率為1.34%;年出欄10萬隻~50萬隻(不含)規模養殖場五年增長率為19.45%;年出欄50萬隻~100萬隻(不含)規模養殖場五年增長率為32.81%;年出欄上百萬隻以上的規模養殖場五年增長率高達155.34%。
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數據,2019年,中國排名前10的黃羽肉雞企業年出欄量佔國內黃羽商品代肉雞出欄量的40.31%,其中溫氏股份和立華股份共計佔據約26%的市場份額。
價格回暖:上市公司積極擴產
養殖戶最關注的還是未來價格,好在近期雞價有所回升。「消費回升,其實今年價格也可以回到6元/斤。」某雞場場長說,前段時間的低價不可持續,現在價格已開始回升。
但多位受訪人士表示,今年雞價不太可能回到去年「最強雞周期」時的水平。
「不可能再回到去年的那種情況。」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消費品研究總監、農業行業首席分析師趙金厚表示,這主要看雞肉消費的需求。
去年高價買雞苗賭一波的人已經歷了市場的風險教育,這部分相當於被擠出的產能,「投進去一批雞苗要虧好多年的錢,辛辛苦苦養幾年賺了錢,可能一波就虧光」。
但無論是白羽肉雞、雞苗還是黃羽肉雞,養雞業的頭部企業都在積極擴張產能。
最近一段時間,益生股份與仙壇股份籤訂《合資協議書》,擬成立山東益仙種禽有限公司,主營父母代種雞養殖、飼料加工、雛雞孵化及銷售等。該項目擬投資總額2億元。
立華股份表示,公司未來黃羽雞板塊將繼續保持每年5%~10%的增長目標,同時加大一體化養雞公司配套屠宰產能的建設進度。
民和股份在今年7月披露了定增募資預案,擬募資6.5億元用於年存欄80萬套父母代肉種雞養殖園區項目、年孵化1億隻商品代肉雛雞孵化廠建設項目等。
後市展望:養雞股走震蕩行情還是困境反轉?
同樣是養殖,養雞概念股的市值比養豬的基本上少了一個「0」。
今年一季報顯示,養雞股業績普遍低迷。半年報或業績預告顯示,低迷有加劇之勢。
記者採訪多家上市公司人士發現,隨著雞價企穩,養雞上市公司部分已走出了「最壞時候」。
民和股份有關人士表示,現在基本上還是盈利。益生股份有關人士則強調還存在季節性因素,「每年6月的季節趕上特別熱的天氣,是雞消費淡季」。
從6月月報銷售數據看,養雞股回升勢頭強勁。益生股份6月雞苗銷售收入環比增長16.97%;民和股份環比增長31.86%……
目前的一季報和半年報業績(或業績預告),養雞產業交出了最近兩年的最差業績,多家上市公司淨利潤大幅下滑。但另一方面,股價下探走勢又反映出業績利空,當雞價回升後,這也埋下預期反轉的伏筆。
來源:每經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