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中寫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對於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的熟悉,而寫出這句話的人,名為趙振開。
為文學而生,無論什麼也無法阻止他成為詩人
一代朦朧派詩人趙振開,也許你對趙振開這個名字並不是太熟悉,但是要是說起北島的話,相信你就認識了,而「北島」就是趙振開的筆名。
和他的原名一樣鮮為人知的,還有他的一首「一字詩」,雖一字卻話盡人間所有,僅一言卻說完世上滄桑。他的一首詩,全文只有一個字,卻直擊每個人的心靈,令人不得不服!
說北島是為文學而生,這絲毫不過分。他的父親和母親一個從事金融,一個作為醫生。但是,這便是這樣,也都沒能讓他對理工類學科產生好感。從小數學就是他嗯弱項,他獨獨只愛文學詩詞。
他在高中畢業後,就做了建築工人,並且一幹就是十一年。但是,這樣的經歷,不影響也不會改變他對文學的愛。在21歲的時候,他和朋友在頤和園裡划船,當時,他第一次接觸到了食指的詩歌,當時的他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從此便開始嘗試寫詩。
一字成詩,一字傳神
後來,北島創作了一首一字詩——《生活》,了解這首詩的人實在是太少了,「生活」的範圍很廣,含量巨大,但北島卻僅用了一個「網」字便開啟全詩,也收束全詩。生活如網,籠絡滄桑浮華。
「網」作為這首詩的內容,首先給人以衝擊的,是它的形象。那種空間上的廣延性,包羅萬象的特點,以及網內部的紛錯繁密的特點,無一不給人以強烈的視覺以及想像衝擊。生活的意義也真是如網一般,紛繁錯雜,無端無緒,總是令人琢磨不透。
很多聽過這首詩的人對其大加稱賞,認為它一字傳神,道出了現代人之共同感受,是真正現代詩歌藝術的精華。
因此,後來就有許多人追仿其簡潔傳神,寫出了兩字一句,三字一節,甚至是一字一節的詩句。留下大片空白在稿紙上,還有點傳統寫意畫的味道,卻把讀者推入了五裡雲煙。
生活就是一張網,每個人都是網上的一個結
可以說,生活本身就是一張網,有親情之網,同時也有仇恨之網;有互助之網,同時也有破壞之網;有善良之網,同時也有罪惡之網;有幸福之網,同時也有痛苦之網。就這樣密密麻麻的相互交織,構成了一種複雜多樣的圖景。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網上的一個結,也不管願意不願意,你都和其他人有著千絲萬縷的、無法割捨的緊密聯繫,誰也不可能擺脫或是超脫這種生存狀態。
我們牽著親人、朋友、師長、同事以及所有熟悉的、不熟悉的人的手,而別人也同樣會牽著我們的手。就這樣,我們手拉著手,織就了一張更親密、更和諧,並且更有凝聚力的網。
北島的智慧:生活如網
「網」可以理解為生活的形狀,同時也可以看作生活的枷鎖,更能當成生活的範圍。也許每個人對這首詩的解讀不一,但是這單單一個「網」字,便如同行星撞地球。
生活如網,在生活裡的人,就像是大網覆蓋的魚,想要自由,談何容易呢?但是,同時我們又像極了蜘蛛,被約束在網裡生活,但卻又依賴著網而存活著。
北島的智慧,是一種平靜的智慧,沒有矯情與激動,沒有喧譁與質疑,只有寧靜的心靈以及樸素的語言交相輝映,絲絲縷縷,觸及到了有關時間與生命的永恆真理。
所以,北島高度概括「生活」,用一個「網」字,便揭示了芸芸眾生的生命狀態,帶有寓言般的深沉與精確。
小結
北島曾說過:「詩人應該通過作品建立自己的世界,這是一個真誠獨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義和人性的世界。」
也許你會覺得,北島和其詩充斥著低沉和壓抑之感,但是實際上這是一種生命的覺醒,同時也是一種人性的吶喊。人生如網,籠罩著一切的浮華煙雲,覆蓋所有的榮辱與共。
作為大網裡的遊魚,我們仍需砥礪前行,只希望網裡能夠少點滄桑,多點歡樂,讓我們能夠一起好好的聽聽人生這首詩歌。
參考資料:《回答》、《生活》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