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很有意思的詩,全詩無一風字,卻寫出了唐詩中最有情有義的風

2021-01-10 美詩美文

讓王勃,字子安,唐代著名文學家,初唐四傑之一。很多人對於他的印象應該是兩篇作品。一首是《滕王閣序》,全文不計標點洋洋灑灑共寫了717個字,「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等金句,讓世人見識到這個一個25歲年輕人的驚世才華。另一首是《送杜少度之任蜀川》,「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寫出了唐詩中最打動人心的送別,讓世人知道原來送別也能送出這樣的大格調,從此這10個字被廣泛運用。

然後這樣一身才華的王勃,卻只活了26歲,就因不幸溺水而亡,留給了世人無限遺憾。甚至後世不少人覺得,若是他不死,李白的唐詩第一也得讓三分!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王勃年輕時的一首詩,年輕的詩人渴望功名,有著一顆濟世之心,於是便寫下了這首很有意思的《詠風》。這是一首絕妙小詩,全詩無一「風」字,但卻寫出了唐詩中最有情有義、最無私的風。下面就來和筆者一起走進這首詩。

《詠風》

肅肅涼景生,加我林壑清。

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

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這首詩起首兩句便讓人似乎感到微微涼風起,而且這風一路吹過樹林和山溝,無論哪裡,都會送去清涼的慰藉,十分無私。而緊接著「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則是描寫清風吹進山澗底部的人家,將霧靄全部吹散,讓被大霧籠罩的房屋顯現,這風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於世間萬物都是公平的。這樣平等普濟的品德其實和宋玉《風賦》中的「夫風者,天地之氣,溥暢而至,不擇貴賤下而加焉」有異曲同工之妙,在這裡這風被賦予生命,似乎變成有情有義之人。

而「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則是描繪出風吹拂時的狀態來去無蹤,但是動息之間卻給人以清涼的慰藉,似乎有情一樣,在這兩句中風的來去無蹤已然不是自然規律而是風的主觀選擇,是不求回報的表現,在施惠於人時卻又不遺餘力,令人欽佩。風在白天為人們帶來清涼的慰藉,到了晚上山水都安靜了下來,這個時候的風又為忙碌了一天的人們奏起陣陣悅耳的松濤之聲,讓人內心舒緩。

這首詩單從字面意思理解會覺得很奇怪,在詩人筆下沒有生命的風似乎有了靈魂,而它的吹拂似乎也變成了主觀的選擇。不過這是一首詠物言志詩,將詩中的風換成詩人自己,便一下子簡單明了了。詩人也希望自己能夠像風一樣,可以濟世,能夠人們帶去幫助,無論高低貴賤,自己都願意去給他們帶去益處,這樣普濟天下蒼生的情懷令人不由折服。

宋代計有功在《唐詩紀事》中評價這首詩和王勃:「最有餘味,真天才也」。讀完這首詩,細細品讀其中詩人普濟蒼生的政治理想和夾雜的生活情趣,發現這個評價真可謂一語中的。對於王勃這首有意思的詩,大家有什麼看法?

相關焦點

  • 王勃的一首詠風詩,全詩沒有一個風字,卻讓風在詩歌中無處不在
    正因為如此,在古代有許許多多的文人墨客為「風」留下了無數優美的詩句。譬如虞世南的那句「動枝生亂影,吹花送遠香」,又或是一代明君李世民的那首充滿王霸之氣的《詠風》,都算是此類的佳作。而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首歌頌「風」的詩歌。詠風王勃肅肅涼景生,加我林壑清。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 十五首描寫風的詩詞:大風起兮雲飛揚,風中有寒冷,風中亦有柔情
    此詩寫出了將士作戰環境之艱險,節奏急促有力,聲調激越豪壯,寫出了大漠行軍最真切的感受。秋風引【唐】劉禹錫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此詩借秋風孤雁抒發詩人此刻的孤獨之感與思鄉之情。北風行【唐】李白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 古代有首詩,題目只有一個字,全詩沒一個風字,卻每一句都在寫風
    李嶠是個非常聰明的人,在年少之時便有才名,十五歲精通《五經》,二十歲考中進士,舉制策甲科,從此進入仕途。在後面的日子裡,李嶠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多有升遷,並最終官至宰相。當然,李嶠的文化水平也是不錯的,以文辭著稱,與蘇味道並稱「蘇李」,又與蘇味道、杜審言、崔融合稱「文章四友」,晚年成為「文章宿老」,明代胡震亨說:「巨山五言,概多典麗,將味道難為蘇」(《唐音癸籤》)。
  • 王勃的一首經典離別詩,別具一格,傷感離愁之間卻滿含溫情!
    在我們之前的文章中,送別詩佔到了多數,送別詩同樣是古詩詞中的一個大類。很多經典佳句均是來自詩詞作家在送別友人或者告別友人、親人時有感而發。一部《全唐詩》,送行贈別的詩佔了很大的百分比。在以往的文章中,小編為大家介紹過很多文學大咖的送別詩: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意境優美,最後7字為千古名句,人人皆知!
  • 唐詩裡一首描寫風的詩作,通篇都是風,但是卻沒有一個風字!
    唐朝有很多的詩人,可能名氣並不大,但是他們的詩作,則是完全不一樣,往往可能一詩成名,人們比較容易能夠記住的還是詩作本身,反而對於詩人,卻是少有了解;其實對於現代人來說,無論是讀古人的詩歌,還是古人的文章,那都應該除了精讀之外,還有就是對於詩人的生平,也要有去細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理解詩作中的精髓
  • 唐詩中最有禪意的一場雪,來自李商隱,無一生僻字卻美得令人心醉
    詩詞的美有兩重境界,一重是字句本身的美,一重是意境之美。能做到第一重的不少,但能做到第二重的卻少之又少。最讓人無奈的是,不少人為了追求意境之美,連字句本身的美都放棄了,卻終究達不到第二重。而晚唐的李商隱則是一個二者能同時兼顧的大詩人,他一次又一次地向世人證明了唐詩的美是由外至內全方位的。
  • 王勃的另一首離別詩,與「天涯若比鄰」相比,究竟誰更勝一籌
    正是因為離別為每一個人的內心都帶來了深深地震撼,所以從古至今才會有無數的文人墨客從中醞釀出濃鬱的離愁別緒,也才會出現無數感人至深的,描述離別之情的詩詞作品。譬如王勃的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就是其中的翹楚。而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雖然不如上述那首詩有名,但其中的點睛之筆絲毫不遜色於「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別薛華王勃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悲涼千裡道,悽斷百年身。
  • 唐代一首與眾不同的邊塞詩,短短20個字無一生僻,卻令人不寒而慄
    唐代的邊塞詩可謂群星璀璨,王昌齡、岑參、高適,不勝枚舉。當然唐代的邊塞詩,經典也極多,「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雄渾和自信;「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曠遠和悲涼;「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瀟灑和豪邁,都驚豔世人。
  • 王勃憑藉此詩足以碾壓李白,可惜天才英年早逝,不然詩仙位置不保
    可是我們的天才詩人王勃,卻是寫下了《滕王閣序》這種洋洋灑灑的千古美文,讓我們感受到了他過人的才華,還有獨特的才情,整篇文章每一句都美得令人驚豔。如果王勃不是英年早逝的話,他的成就一定可以超越李白,很有可能李白詩仙的位置不保,當然歷史沒有如果,我們也只能是替王勃惋惜。他的才華在初唐四傑中最突出,無論是詩歌,還是文章,那都是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
  • 北宋著名詩僧一首夏日詩,短短28字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流傳千年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便是詩人最神乎其神的表現手法。唐詩和宋詞可以說是我國古代詩海當中兩朵最璀璨的浪花,然而宋詞與唐詩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宋詞更加重視於對詩中畫意的表達。《臨平道中》宋代:道潛風蒲獵獵弄清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臨平山下路,藕花無數滿汀州。遠遠望去,水邊上的青蒲長得是又嫩又長,一陣微風吹來,蒲葉也是來回的不停地搖曳著,不斷地發出獵獵的聲音,賣弄著他那十分輕盈的身姿和嫵媚的舞蹈。此時,一隻蜻蜓飛了過來,想要在蒲草的葉尖之上停留那麼一會,但是卻不能自由自在地站在上面。
  • 「詩骨陳子昂」詩作8首,看詩中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
    《登幽州臺歌》是一首弔古傷今的生命悲歌,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孤獨遺世、獨立蒼茫的落寞情懷。此詩通過描寫登樓遠眺,憑今弔古所引起的無限感慨,抒發了詩人抑鬱已久的悲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中那些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遭受壓抑的境遇,表達了他們在理想破滅時孤寂鬱悶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會意義。
  • 被冠為七律之首的《登高》歷代詩話中又是如何評價的?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登高丨杜甫杜甫《登高》一詩,歷代名家批評無數,大體都作激賞之態,但總歸分成兩派。
  • 「一起讀詩詞」「西出陽關無故人」致敬那些藏在詩詞中的友情
    我們誦讀古詩時,其實誦讀的就是這些詩人的愛恨情仇,唐詩中有很多都是寫詩人間的友情的,左左老師挑選了一些小學友們熟悉的詩人的作品,我們來品讀一下吧。一、《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李白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賞析】首聯是寫李白"聞王昌齡左遷"時的暮春景象 。"楊花落盡"寫出了春光消逝時的蕭條景況。
  • 此人稱得鬼谷子真傳,寫的詩也別具一格,短短28字寫出最無情的雲
    做為我國最具神秘色彩的奇人,鬼谷子在2000多年來被兵家稱為聖人,被謀略家稱為謀聖,被道家稱為祖師。他通徹天地,似乎沒有他想不到,沒有他不知的事,以至後世有人說戰國風雲變幻,不過是他左右手下的一盤棋局。
  • 楊巨源的一首詩,驚豔了整個春天,溫柔了歲月,美醉了流年
    縮了一個冬天的手腳,終於可以舒活舒活筋骨,盡情地伸展四肢,整個身心有說不出來的大,總之心情舒暢,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這如詩如畫的風景召喚著我們,讓人忍不住要去欣賞它,擁抱它。唐代詩人楊巨源就寫出了人們的這種心理活動。
  • 賀知章回到家鄉寫下兩首詩,有情感的文字,寫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還記得,幾年前曾經有一篇風行網絡、被人們在朋友圈競相轉載的文章《願你》嗎?文章中的「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引起了多少人的共鳴。又有誰能想到,文章是出自北京四中一位初二學生的手筆。《願你》以流暢的文筆、溫馨的語言,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這是一篇既有靈感又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功底的文章。南宋詩人陸遊在《文章》一詩中寫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 杜牧唐詩「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個「郭」啥意思
    春天遠去,但是寫春天的經典唐詩卻長久地留在我們心中。唐代詩人杜牧筆下有最為明麗的春天,一句「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將千裡江南的春日盎然展現在眼前,令人沉浸其中,如痴如醉。而後面的兩句唐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更是呈現出了江南的煙雨濛濛,朦朧之美溢於言表。這一首唐詩很容易理解,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比較搞不清楚的是第二句,也就是那句「水村山郭酒旗風」。按照字面意義的理解,這句唐詩的意思是「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
  • 杜牧的千古名篇,詩中意境美得令人迷醉
    杜牧是晚唐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他的詩清麗俊爽,深受後人的喜愛,今天小樓賞析他最著名的一首詩《清明》。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的這首《清明》,可以說是傳唱度最廣的唐詩之一,詩中沒有用一個典故,沒有一個難字,十分明白曉暢,但卻營造了令人迷醉的意境。清明時節雨紛紛,開篇七字仿佛脫口而出,完全是對時節氣候真實的描寫,但卻不覺地將人拉入一種悽迷的意境中。「紛紛」二字,形容雪時是指大雪,形容雨時卻是小雨,是「無邊絲雨細如愁」那樣的小雨。
  • 詩詞|一首詩,驚豔千年
    詩作僅四句,但多有轉折。從內容看,由寫景物轉入詠禮俗;從空間看,由皇城轉入御苑,又由皇宮轉入權貴門第;從時間看,由白天轉入日暮;從感情看,由平和轉為莊重。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這多重轉折,使得本詩尺幅興風、盆水生波,在簡短的篇幅中跌宕起伏,引人尋味。《批點唐詩正聲》:禁體不事雕琢語,富貴閒雅自見。
  • 唐詩中的12星座,你是哪首詩?
    在唯美的唐詩裡尋找十二星座,在你的星座上尋找一首專屬你的詩,文化的混血將呈現怎樣的美?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詩詞君:金牛座,陰性的土象星座。「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性格上很保守,喜歡穩定,一旦有什麼變動就會覺得心裡不踏實,性格也比較固執、慢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