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體溫有幾種方法?原理是什麼?

2021-01-08 騰訊網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使得今年農曆新年相對比較冷清,在中央主樓值班的門衛師傅卻不清閒。來往的人員不僅需要登記,還有一項重要的過程,就是使用手持紅外測溫儀測量體溫。

人的體溫會因為很多狀況(病症)而發生變化,測量體溫可以來發現和記錄異常情況。

正常體溫是大多數人在正常情況下的平均體溫,大約在37°C(98.6°F)。每個人體溫會在此正常值上下浮動1°F(0.6°C)。

正常體溫的變化與你的活動量和一天的時間有關係,也和體內荷爾蒙激素的分泌有關係。比如當女人排卵或者來例假時體溫會有更大的升高和降低。

人體內的溫度也各不相同。直腸或者耳朵鼓膜溫度要比口腔溫度高0.3~0.6°C,而腋窩處溫度要低0.3~0.6°C。

使用普通的水銀體溫計一般需要在口腔、腋窩保持3~5分鐘。通過紅外方法測量體溫相對比較快捷,測量前額、耳朵鼓膜溫度則只需幾秒鐘時間。

使用紅外測溫傳感器測量溫度似乎很簡單。對準、按動按鈕、讀出溫度數值。然而,如果不掌握測量原理和方法,測出的溫度結果則會出現很大偏差。

測量溫度方法可以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大類。接觸式的傳感器包括熱電偶、熱敏電阻、RTDs和半導體溫度傳感器等。這類傳感器輸出的信號實際上是反映了它們自身溫度的變化,需要將它們與被測溫物體充分接觸,使得它們溫度達到一致。

在有些情況下,使用接觸式溫度傳感器會遇到麻煩,比如:被測物體或者媒介在遠處,或者危險環境,不容易接觸到;被測物體在運動過程中;被測物體很小,溫度會受到傳感器的影響。使用非接觸式測溫方法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紅外溫度計屬於非接觸式測溫,它是利用物體熱輻射與物體溫度之間的關係來工作的。

熱量通常由熱傳導、對流、熱輻射三種方式來進行傳遞。熱輻射本質上是一定波長的電磁波,波長範圍在0.7~1000微米。實際使用紅外溫度計測量熱輻射波長範圍在0.7~14微米,大多數物體在這個範圍內輻射最強。

物體吸收能量(包括熱能)會引起溫度上升,從而也會輻射熱能。在熱平衡時,吸收的熱能(Wa)等於發送的熱能(We)。物體溫度會通過兩種形式反映在輻射熱能上。

一種方式就是熱能總量與物體絕對溫度呈現四次方的關係:

We:熱輻射能力;E:物體輻射係數; σ:Stefan-Boltzmann常數。T:物體絕對溫度;A:發射面積。

通常情況下,被測物體的E,A,σ都是常量,所以可以通過測量We反過來求得物體溫度。這種方法需要事先通過標定確定E、A等參數。

第二種影響方式是物體輻射能量密度與紅外波長關係會受到溫度影響。溫度越高,輻射能量曲線峰值就越短。下圖顯示了黑體相對輻射能量在兩種溫度下的頻率曲線。

紅外測溫儀測量兩個不同波段輻射能量,通過計算獲得物體的溫度。這種方法簡便,但會受到物體表面輻射係數影響。

紅外測溫儀可以基於上述兩種原理來測量物體的溫度。通常包括有光學透鏡、紅外檢測器,信號放大和調理、ADC、結果顯示和操作界面等部分。其中紅外線傳感器是傳感器的核心。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溫度檢測;一類是光電檢測。

吸收紅外線引起傳感器的溫度變化,進而影響檢測器的電學性能。比如熱電堆改變極化電壓;熱電偶產生熱電壓;熱輻射傳感器改變電阻等。

基於光電檢測的傳感器響應速度很快。使用矽半導體製作紅外光傳感器,受到紅外線照射後會產生自由電子,進而改變導電性能。

測量環境中的空氣、水蒸氣以及其它遮擋物也會改變物體輻射曲線。通常在紅外溫度計中的光學部分增加不同的濾波片,只選擇特定頻率紅外線進行檢測,可以減少這類影響。

在紅外溫度計中,視野範圍(Field of View)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溫度計顯示的數值反映了在視野範圍內的平均溫度。

紅外溫度計一般會給出視測量距離與視野半徑之間測比值。這個比值越大,在同樣的測溫距離下,測溫視野越小,反映測溫位置也精確。

在測量物體溫度時,需要根據距離以及估計出相應的視野範圍,保證物體的被測區域大於視野範圍。否則就會受到周圍環境溫度的影響導致測量數值不準確。

手邊有一款AR802B紅外測溫儀,它標註的測量距離與視野大小比D:S=12。在測量距離12釐米的距離,視野的尺寸也就是1釐米左右。

同樣有一塊半導體製冷片,它的邊長為4釐米。施加12V電壓之後,表面可以產生-10攝氏度 。它可以當做室溫環境中的一個溫度校驗塊,測試一下紅外測溫儀中的測量範圍。

使用AR802B在不同的距離對準製冷片進行掃描,可以間接測量得它的測溫視野範圍。

下圖顯示了在距離從1釐米到41釐米四種距離下,AR802B對準製冷塊方向,水平移動。在不同的橫向偏移量情況下,紅外測溫儀的讀數顯示的曲線。

在1釐米到20釐米測量範圍內,在製冷塊邊緣處,讀數從室溫降低低於0 攝氏度,水平位移距離大約是1釐米。這反映了手持測溫儀在這個距離內,它的視野尺寸保持恆定,大約是1釐米見方。

由於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在不同的距離所測量得到的最低溫度有差異。隨著距離的增加,最低溫度增大。

當測量距離在41釐米時,AR802B的視野就達到了4釐米左右。此時所讀出的製冷片低溫溫度誤差就增加很多。

下圖反映測量溫度低於不同溫度,測溫儀水平移動的距離,反映了被測製冷塊的寬度。

由於紅外測溫儀是根據物體輻射來測溫,是反映了物體表面的溫度,對於物體內部的溫度則無法測量。

即使物體是透明的,內部溫度和外部輻射溫度還是有很大區別。使用AR802B測量熱水壺在加熱之後溫度的變化。同時使用熱電偶伸到熱水壺內部,直接測量水溫。對比一下測量得到的溫度結果。

下圖顯示了加熱過程,兩種測量方法所得到的溫度變化。

通過紅外測溫儀中讀取的溫度要比熱電偶直接測量結果小五攝氏度左右。

如果是降溫,則紅外測溫儀中所得到的數值比內部要低。

將上面的開水泡方便麵,AR802B測量面碗內的溫度要比實際熱電偶測量內部的溫度低30~40°。

使用手持測溫儀測量體溫時,距離身體需要在20釐米之內。如果需要得到身體的真實溫度,最好是靠近耳朵,測量耳蝸內的溫度。當然,測量前需要將耳朵掏乾淨了。

原文題目:測量體溫

來源:TsinghuaJoking

編輯:米老貓

相關焦點

  • 抖音iphone用Siri測量體溫怎麼弄 Siri量體溫設置方法教程
    抖音iphone用Siri測量體溫怎麼弄 Siri量體溫設置方法教程 最近在抖音上出現了很多視頻,都是跟iPhone用siri量體溫的,很多玩家還不清楚到底是怎麼設置的,下面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抖音
  • 體溫多高算是發熱?關於測量體溫,一次講清楚!
    體溫多高算是發熱?關於測量體溫,一次講清楚!但是對於測體溫這件事,很多人其實並不太明白,比如:體溫多高算是發熱?以 37 攝氏度劃分健康和發熱合理嗎?體溫怎樣測比較準確呢?其實,在很多情況下,體溫上升不一定代表發熱。雖然人類是恆溫動物,但在正常情況下,我們的體溫也會所有波動。01哪些因素會影響體溫?
  • 智能手錶心率檢測的原理及不同方法的優劣
    智能手錶、手機、耳機都能檢測心率,目前心率識別的原理方法有幾種?各自的優勢和應用是什麼?有哪些已經應用到可穿戴設備上,他們和醫療領域的應用相比怎麼樣?
  • 嬰兒體溫多少算正常?提醒:三個部位溫度不一樣,教你正確測量
    對於如何判斷寶寶體溫是否正常,怎麼給寶寶測體溫算是正確,新手爸媽有必要了解以下的內容了。一、嬰兒體溫多少算正常新生兒的體溫是不能和成人相提並論的,因為新生兒的體溫是會比成人高一點。在春、秋、冬這三個季節時,嬰兒的腋溫在上午和下午有所不同,上午是36.6℃,下午是36.9℃。而在夏季時,腑溫會高一點,上午是36.9℃,下午是37℃。
  • 一個大拇指就可以測量距離?電視裡的拇指測距法是什麼原理?
    在近代的戰爭片裡,可能經常會看到這樣的鏡頭,士兵或軍官豎起一個大拇指舉在前方,然後閉著一個眼睛來測量敵人的距離,這是什麼原理呢?這樣測距準確嗎?科學嗎?它其實是利用了一個很簡單的幾何原理,我們初中就學了:相似三角形兩條對應邊的比例相同。
  • 額頭、手腕、耳道…哪種測量更準確? 了解紅外線體溫計的「一二三」
    但是,由於很多使用者並沒有正確掌握使用方法,導致篩查體溫成為一種形式,沒有真正發揮防控疫情的作用。今天,人民網邀請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藥學部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藥學部的三位專家,帶您更加深入的了解紅外線體溫計的各項特點。
  • 37℃體溫已成為歷史:目前人類體溫普遍偏低,這意味著什麼?
    新冠病毒疫情仍在持續中,口罩、消毒液、量體溫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備的物品。現在無論出入哪裡都需要測量體溫,但是有時體溫在37攝氏度左右,有時候卻只有35度多,這是為什麼呢?體溫低的原因有是什麼?體溫的高低對人體的影響有哪些?
  • 體溫多少度算發燒?
    臨床上通常以口腔、直腸或腋窩的溫度代表體溫。通常測量體溫的常規方法有口測法、腋測法、肛測法。所用體溫計有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近年來還有耳測法、額測法,所用體溫計為紅外線體溫計;耳測法是使用紅外線耳式測溫計測量鼓膜的溫度,此法多用於嬰幼兒;額測法是使用紅外線測溫計測量額頭皮膚溫度,此法僅用於體溫篩查。使用水銀體溫計測景體溫常用的三種方法。1、口測法:將消毒過的體溫計頭端置於患者舌下,囑其緊閉口後,用鼻呼吸,5分鐘後取出並讀數。正常值為36.2-37.2℃。
  • 體溫怎麼測才準確?超過多少度算發熱?提示:不同溫度計標準不同
    受到新冠病毒的影響,現在只要是去公共場合,基本都需要測量體溫。有很多人即便不出門,也會在家主動測量體溫。測量體溫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若是一些細節沒有注意到的話,很容易出現測量不準確的情況。測量體溫的設備有多種,包括水銀溫度計、電子溫度計、額溫槍。
  • PM2.5有什麼危害呢?具體的測量方法是?氧風新風系統有用嗎?
    測量方法PM2.5的測量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1、重量法重量法就是將PM2.5直接截留到濾膜上,然後用天平稱重。因為濾膜並不能把所有的PM2.5都收集到,一些極細小的顆粒還是能穿過濾膜,所以只要濾膜對於0.3微米以上的顆粒有大於99%的截留效率,就算是合格的。損失部分極細小的顆粒物對結果影響並不大,因為那部分顆粒對PM2.5的重量貢獻很小。重量法是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是驗證其它方法是否準確的標杆。然而重量法需人工稱重,程序繁瑣費時,自動化程度低,不適合進行遠距離監測。
  • 為何不能同時測量位置與速度?測不準原理是世界的本質
    上篇文章已經和大家講解過了:基於宏觀物體而進行的實驗,是無法驗證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的,無法驗證的原因在於:因不確定性原理造成的測量誤差實在是太小了,小到以至於在宏觀物體上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既然不確定性原理是基於微觀粒子提出的,那麼我們如何能在微觀粒子的身上驗證不確定性原理呢?
  • 行星的質量是如何測量出來的?科學家給出了幾種方法,每種都實用
    因此,實現這一任務的唯一方法是通過理論方法來測量。聽起來有點難……有多少求知慾強的人自願承擔這個宇宙任務?圖解:木星的大小比太陽小一個數量級(×0.10045),但仍比地球大一個數量級(×10.9733),大紅斑大約有二到三個地球大(數量級相同)。這個理論方法由物理學組成。事實證明,這個方法非常簡單,幾乎完全取決於地心引力。
  • 相位噪聲基礎及相位噪聲測試原理和方法
    G0qednc相位噪聲好壞對通訊系統有很大影響,尤其現代通訊系統中狀態很多,頻道又很密集,並且不斷的變換,所以對相位噪聲的要求也愈來愈高。如果本振信號的相位噪聲較差,會增加通信中的誤碼率,影響載頻跟蹤精度。相位噪聲不好,不僅增加誤碼率、影響載頻跟蹤精度,還影響通信接收機信道內、外性能測量,相位噪聲對鄰近頻道選擇性有影響。
  • 正常體溫是多少?37度算發燒?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受到新冠病毒的影響,每天測量體溫是我們的日常操作,現在也有不少人復工了,進單位前或回家時或都需要測體溫。很多細心的人就發現了測量額頭、手腕和耳後,得到的溫度有所差別,那麼人的正常溫度到底是多少?測量哪裡更為準確呢?超過多少度才算是發燒?
  • 6種經典實用的相位噪聲測量方法(圖文解析)
    如圖 2 所示,將被測件 (DUT) 的信號輸入頻譜儀/信號分析儀,將信號分析儀調諧到被測件頻率,直接測量振蕩器的功率譜密度 (f)。由於該方法對頻譜密度的測量是在存在載波的情況下進行,因此頻譜儀/信號分析儀的動態範圍對測量範圍有較大影響。雖然不太適合測量非常靠近載波的相位噪聲,但該方法可以非常方便地快速測定具有相對高噪聲的信號源質量。
  • 武漢全民測體溫,專家細說體溫那些事兒,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9日訊 在越來越多的市民在關心體溫升高的同時,「在線問診」後臺監測到,宅家這半個月以來,超過800條的市民提問,問的是:體溫在36℃以下怎麼辦?這正常嗎?換在半個月之前,後臺編輯部的同事們之間互相調侃,宅久了,體溫變低了,會不會有什麼事?
  • 你了解人體體溫嗎?專家: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2月6日,武漢開啟全民測量體溫。最近,「在線問診」後臺監測到,超過800條的市民提問:「體溫在36℃以下怎麼辦?這正常嗎?」針對市民對體溫的諸多疑惑,長江日報邀請相關醫學專家,細說體溫那些事兒。1月31日,漢陽區龍陽街辦事處,保安給工作人員測體溫 長江日報記者金思柳 攝體溫多少為正常?
  • 華為手機新專利曝光:不用溫度計就能測體溫
    11月23日消息,據天眼查顯示,近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公開了一項名為「帶溫度測量及顯示結果圖形用戶界面的手機」的專利,專利類型為外觀專利。 摘要中顯示,該專利是「通過手機、平板的攝像頭掃描人體或物體後,主視圖界面中部顯示測量的人體或物體的溫度信息」。 該專利於2020年3月31日申請,11月17日正式公開。
  • 如何給蝴蝶翅膀「量體溫」?這回溫度計可不好使了
    在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的研究者們分享了一種普通人大概很難想到的新技術:如何給蝴蝶測量體溫。確切地說,他們精確地測量了蝴蝶翅膀上各個部分的溫度。 不過首先,人們怎麼會想到給蝴蝶量體溫呢?其實,科學家們是想要了解蝴蝶翅膀散熱的秘密。
  • 額頭OR手腕,哪個測出的體溫更準?聽聽醫生怎麼說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急診科張卉主治醫生介紹,目前我們接受體溫檢測主要是手持的紅外線體溫儀,它通常被設計成槍型,拿它對著額頭隔空點一下就能安全和迅速測出體溫。但額溫槍的弊端也很明顯:一來容易受到氣溫、風速的影響而產生測量誤差(比如寒冷的大風天,在室外使用額溫槍就可能影響測量準確度);二來暴露在外的額頭皮膚溫度並不穩定,一個健康的人剛跑完5公裡,額溫槍測出來的皮膚溫度很可能偏高,在風中被吹了半小時,測量數值可能偏低,要是被測者的額頭被頭髮、汗水、油脂汙垢蓋住,也會影響額溫槍度數的可靠性,想要又快又準,不是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