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惡魔?
在惡魔的世界裡,如果說只要「撒旦」無疑這樣的認知是膚淺的。宗教的世界裡對於善的執著,不但體現在字面上大量的對於完美字眼的使用(如光輝、榮耀、神聖等),而且也不忘了用文學上的」」反證法」」來襯託出神學的絕對。撒旦,可以說是這一切反神聖的集合,可以說一切正義的行為都是踩著撒旦罪惡走過去的,他就只是一個代罪羔羊,沒有理由的被取了這個名字,腐朽思想無止盡地啃蝕著這個名詞。
惡魔這個詞在英文中有很多同意詞,如Demon;Devil;Familiar;Diablo;各有其自己的語源,而Satan(撒旦)這個字對現在人其實也已經是一個惡魔的代稱,在英文更是如此普遍的認定,這種字源學的論證就如同中文的惡魔最早是來自於佛教的修羅一樣,兩個字已經密不可分的相關了。希伯來語中原意為『敵對者』,在《失樂園》中,大天使拉斐爾對亞當說:『撒但是他現在的名字,他當年在天上的名號已失迭。』,早期在編撰舊約聖經的時候,猶太教還沒有惡魔的概念,當時的撒但比較接近試驗者的意味(或是檢察官;可見舊約《約伯記》第一章第二節),後來衍生出一種版本,認為撒但是嚴格追求真理的天使,無法容忍違背真理的行為(現在又不是逆向思維的小說也提及到這點)。
在古巴比倫俘虜時期,因為接受了其他宗教的影響,有部分的異教神被當成了天使;而有些則被當成了惡魔。撒但吸收了一些異教邪神的形象特點,才演變成邪惡的古龍(,這個不是武俠小說的古大師……大古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聖經新約-啟示錄第十二章第三節》明白寫到:『….有一條大紅龍,七頭十墮,七頭上戴七個冠冕。他的尾巴拖拉著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摔落在地上。……在天上就有了爭戰,米迦勒同他的使者與龍也同他的使者去爭戰。並沒有得勝,天上再沒有他們的地方。最終他被摔在地上,他的使徒也一同被摔下去。第二十章中提及,撒但被捆綁一千年和末日審判的事情。(之前解釋的是較早的撒但,近代惡魔學中的撒旦經過多次演變,已經完全不同了。)
之後誕生了惡魔學和天使學,這種善惡分明的二元論最早是于波斯盛行的拜火教,而有的概念,拜火教的神話中就將神祉明白的分成了善惡的二個陣營,這種教義很明顯的影響到了後來的猶太教,而撒但會是位墮天使,無非就是和至高的神作對,而墮天的理由卻在傳到後世變得不明?當然如果這是一個神話故事,他的重點將放在撒但(罪惡)對抗神(正義)而被毀滅,至於過程,大可以用會達到此寓意目標的故事來搪塞,我們最清楚的莫過於撒但他是位誘惑亞當和夏娃的狡猾之蛇,其中這段故事雖然常聽,仍僅見聖經偽典《亞當與夏娃的生平》篇章中。人對於蛇的恐懼是與生俱來的,古人亦是,因此神話中蛇常常用來代表文明未開的狀態,撒但的第一個形象就用蛇套上了,但蛇小的有點讓神話精彩不起來,一誇大蛇就變成了龍,也是人類恐懼的終點。
當擬人化的故事開始流傳過後,人形的撒旦也出現了,本來是帶著羽翼的光輝熾天使(熾天使;聖經作撒拉弗Seraphim,是神的使者中最高位者,不過極少從事任何勞動,唯一的使命就是歌頌神。),因為對於人類付出過多的同情而在和神的立場相反抗,被神的首席戰將米迦勒連同他手下三分之一的隨從永遠踢出了天界,(甚至故事傳出撒但原有的榮耀是米迦勒也比不上的,在撒旦失敗後米迦勒才由大天使升格成為熾天使。)因此只有到地獄去作他的大魔王。和撒旦名字同時會時常出現的還有七位墮天使,他們屬於撒旦團隊,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路西弗,《失樂園》記述的其實就是路西弗。其餘六位是亞巴頓(Abadon)、薩麥爾(Samael)、比列(Beliel)別西卜(Beelzubub)、阿撒茲勒(Azazel)、莫斯提馬(Mastema)。(到底誰才是真正撒但的身份,到此還是沒有一個定論,如果是因為路西弗的名號產生了誤會,那他也只能算是小說裡的主角而已。)
在這裡不得不提的還有一位惡魔,撒旦葉(Satanael/Satanial),他是於10世紀前半於馬其頓(今保加利亞、南斯拉夫一帶)興起的Bogomil教派所引入的惡魔名號。《以諾書》也提過這個名字,不過是說他是看守天使的一員。不該為同一人,但確信的是有關這個惡魔的檔案即是繼承了薩麥爾的身份加以放大。Bogomil教派否定教會的組織,將世界分為絕對善和絕對惡的二面,持有非常禁慾的極端思想,他們眼中的三位一體乃指神,子及惡魔;父神是一切的支配,而子持有天上的支配權,另外惡魔乃持有地上一切的支配權。說撒但葉和基督是神的雙生子,撒但葉成為天使中最崇高的天使,坐於神的右席。因為想更進一步取得和神平等的地位而和追隨他的三分之一天使一齊被逐出天界。既當不成天界的神,就想自己創造一個自己的天地來當這個新天地的神。於是創造了物質的世界,又和父神達成停戰承諾制一同造出了亞當和夏娃等等。神允許他支配這個天地。但在夏娃出生的同時,撒但葉化身成蛇和夏絓生下了該隱,之後該隱會殺了自己的兄弟,一切罪惡都來自撒但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