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萬年中國簡史

2020-11-29 騰訊網

《五萬年中國簡史》這部書放在書店的書架上,封面是很唬人的,這是「讀客圖書」的一貫調性,這家圖書機構跟「華與華」是兄弟公司,老闆都是華杉、華楠兄弟,前幾天我上「華與華方法與案例史」直播課,華杉說「讀客」馬上就要上市了。華杉華楠兄弟倆寫的《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一書裡,說 「超級符號方法」,就是讀客和華與華共同的專業技術。讀客對書籍的包裝和推廣,跟在超市賣醬油沒多大區別,《五萬年中國簡史》封面是醒目的明黃色,在書店裡擺成堆頭極為醒目,「五萬年」碩大無匹,豎放的時候像機場的戶外汽車廣告。我這裡根本沒有貶義,其實我很欣賞很認可「讀客圖書」這套做法,酒香也怕巷子深,書要是不直接杵到讀者眼前,誰會看呢?

書是講稿修訂的

《五萬年中國簡史》的編者是姜鵬,他是我很喜歡的老師。2019年3月我上沃頓商學院的CHAMP班,同學們裡很多都是房地產行業的大佬,開學第一節課破冰,為了增進同學們的互相了解,美國教授讓大家說一下去年(2018年)各自收穫最大的一件事是什麼,有同學說他創業轉型了,有同學說他公司上市了,輪到我,我說是跟姜鵬學了一年的《資治通鑑》,讓我對這部經典有了全新的認識。同學們都不知道姜鵬是誰,但都知道《資治通鑑》,大家不明覺厲,起敬未必,但挺肅然。也忘了同聲傳譯當時是怎麼給外方教授們翻譯《資治通鑑》這四個字的,History as a Mirror?

姜鵬自稱課代表,邀請了9個歷史學者,在「喜馬拉雅」上開設了一個名曰「中國歷史大變局」的音頻課,從遠古到明清,一共講了230集,累計有470多萬的播放量,是喜馬拉雅上的熱門課程,雖然這些歷史學家有的人普通話不是那麼普通,但我全聽完了,很有意思,推薦大家去聽聽。這個課不是把中國歷史給你捋一遍,而是跨越朝代,講幾個關鍵節點。這部《五萬年中國簡史》,是根據音頻節目講稿修訂的。我猜這個書名是「讀客」取的,因為《五萬年中國簡史》比《中國歷史大變局》要猛,一般我們習慣說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看到《五萬年中國簡史》就懵了,啊?!我們有五萬年的歷史啊!是五千年的十倍。還有90%我都不知道?趕緊買來看看。

中國和中國人的來歷

全書分為9個學者講述,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姚大力,負責「中國的誕生」部分,這是全書的導言。主要講中國人的起源。第一批智人踏上中華大地, 是五萬年前,這也是書名的由來。

姚大力上來就一句話,北京猿人不是我們的祖先,因為他們是直立人,200萬年前走出非洲,30萬年前已經絕種了。現在全世界的人類,是現代智人,7萬年前走出非洲,走啊走啊,走了2萬多年,在四五萬年前,終於有一幫人走到了東亞大陸,他們才是我們中國人的祖先。這些研究成果都是有「分子生物學」研究支撐的。最初進入中國大陸的有兩支隊伍,一支從緬甸沿著山谷走到雲南,另一支沿著東海黃海的海岸走,大家一路向北,一路繁衍,又走了幾萬年,終於遍布東亞大地。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現存最早的實物證據,是鑄於西周初期的青銅器「何尊」的銘文,周成王記錄他爸爸周武王的話「餘其宅茲中國」,意思是我就在這裡為中心管理大家,中國那時候指的是洛陽周邊。現在洛陽成了四五線城市,房價每平米萬把塊錢,跟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不能比,但洛陽以前是「洛州無影」,全天下的中心城市。

姚大力是民族史、蒙元史、邊疆史專家。他說中國的人口遷徙,先是從南往北,後來是從北往南。北方因為自然資源比南方匱乏,人群需要更好的協作互動,因此華北文明變得越來越發達,人口越來越多,對南方形成壓倒性的優勢,但是由於華北九百年間出現了三次大戰亂,西晉末期的五胡亂華,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亂,北宋末期的靖康之難,北方人民紛紛南渡,極大改變了中國南北人口分布格局。在這個過程中,北方漢人不斷和北族融合,南方漢人不斷和土著融合,最終形成了中華民族。

變法,為了贏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李山,負責「先秦」部分,從公元前10000年-221年,主要講中華文明的氣質來源。殷商時期的鬼神觀念特別強烈,喜歡喝酒,喜歡殺人殉葬。周代時期有了天下觀,周王把跟自己有血緣關係的族群,分到不同地方「封建」,用婚姻關係聯繫大家。西周滅亡也是因為周幽王婚姻關係出了亂子,不是因為褒姒「烽火戲諸侯」,甚至有沒有褒姒都不一定,就是一次權力鬥爭,周幽王廢了前王后申後和太子宜臼,申後跑回娘家申候,聯絡繒國、西戎一起討伐西周,宜臼成了周平王,把國都從豐鎬遷往洛陽。春秋五霸逐鹿中原,搞到後來三家分晉,田陳篡齊,到了戰國階段。

李山把255年的戰國分為5個階段,第一階段的主角是魏國,魏文侯魏武侯父子把魏國管理成一流強國。第二階段齊國崛起,魏國打擊齊國,龐涓跟孫臏的恩怨就發生在這時期,馬陵之戰後,魏國元氣大傷。第三階段秦國崛起,商鞅變法把秦國改造成了戰爭機器,跟齊、楚等國惡鬥。第四階段秦昭王上位,就是羋月的兒子,遠交近攻,兼併了義渠等區域,跟崛起的趙國長平大戰。秦統一天下,殺了160多萬人,白起一個人就殺了90多萬(見《自殺的戰神》)。第五階段,秦滅六國。

在各國激烈的競爭中,各類思想層出不窮,大家都在變法,什麼是贏,怎麼才能贏,各家有各家的解釋。李山是啟功先生的弟子,中國文化史專家。他說秦國靠法家思想,把民眾當成戰爭工具,它做得最好,最後得到天下,但是依然讓民眾用軍事原則生活,於是迅速崩潰。李山說這樣的王朝是沒有活力的,也是沒有前途的。這讓我不可抑止的想到了幾十年前的事情。

為啥跳不出怪圈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武黎嵩,負責「秦漢」部分,這個時期搭建了中華帝國的框架。秦漢帝國留下來漢語、漢字、漢人。中國為什麼跳不出改朝換代的怪圈?因為從秦帝國開始,確立了「父系集團傳承最高皇權」,皇帝用上古時代的宗法氏族制度傳承,但是國家管理任用官僚集團。皇權是皇帝個人的私產,又代表國家公共意志,有雙重合法性。官僚有退出機制,皇帝沒有退出機制。成為一個好皇帝,高度依賴皇帝個人的修養和克制(這也是《資治通鑑》的寫作目的)。人們沒有辦法糾正皇權的錯誤,因為否定皇帝個人就是叛國,那就只好摧毀這個帝國,重建新的皇權。

武黎嵩是秦漢史學者,中國文化史、思想史專家,他提出一個觀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不是被挑中的,而是因為儒家壟斷了教育資源,漢武帝不得不跟儒家合作。孔子被稱為萬世師表,就是因為他是一個大教育家,能把自己的思想,編在《尚書》《詩經》裡,成了民間教育的識字課本。儒家最後把生活在中國廣袤土地上的人,變成了有共同認知、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信仰、共同的生活方式。誰掌握了教材的編撰權力,誰就掌握了這個帝國的未來。

武黎嵩說,歷史是一面鏡子,明了歷史的人會變得聰明,而想讓別人變得不聰明,那就讓他不了解歷史,或者是編一套說辭告訴他被扭曲的歷史。

世家門閥的底色

復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仇鹿鳴,負責「魏晉南北朝」部分,這個時期是民族與思想大融合。仇鹿鳴寫的《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絡》,是我寫《高平陵事變》一文的重要參考文獻,仇鹿鳴說這次政變是比輪盤賭還冒險的孤注一擲。

從東漢開始,政權就是豪族聯合政權,家族的政治力量非常大,大家往往注意保全一家一姓的地位,缺少忠於朝廷的觀念。用人制度主要是「察舉制」,官僚職位都是大族說了算,於是形成了府主與故吏的關係,老領導跟老部屬的關係是終身的,故吏一直有回報府主的義務,這個跟君臣關係是並列的。這是割據勢力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

仇鹿鳴是魏晉南北朝史專家,他說在皇權的轉移中,如何恰當的表現「天命所歸」的正當性,其意義不下於對實際權力的操控。喪失道德合法性的政治權力,是沒有辦法長期維持的。這一點我寫《資治通鑑》系列文的時候也注意到了,即使背後的權力鬥爭多麼無情無恥無義,從東漢到五代,改朝換代都是要搞一個「禪讓」典禮的。哪怕禪讓之後,前皇帝被毒死呢,這個面上的活,還是要幹。

文明互相交融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錢文忠,師承季羨林先生,是佛教文化研究學者。他額內容在本書中篇幅不大,錢文忠介紹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特徵,就是東西方文化的不斷交流,中國各地古墓裡面出土的金銀器,上面有「青金石」裝飾的,這種寶石都來自阿富汗。青海西寧出土過薩珊波斯時代的銀幣,粟特人在中原當高官,法顯西行求法,達摩東來傳禪。中國四大石窟,比如敦煌莫高窟,在山崖上開鑿洞窟的行為,就是受到伊朗的影響,

錢文忠說,海陸交通的發展,推動了東亞「漢字文化圈」的形成,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都長期使用漢字。大家如果去這些地方旅遊的話,可以注意一下他們的古廟,匾額上寫的都是繁體漢字。

你還是別用我名字了

陝西師範大學教授於賡哲,負責「隋唐五代」,中華第二帝國的盛放與凋殘。我也上過於賡哲的課,於老師口才非常好,很幽默很有梗。前段時間馬伯庸寫小說《長安的荔枝》,想讓書中一個角色叫於賡哲,於賡哲知道故事情節後,果斷的轉了馬親王5塊錢紅包,打消了馬親王這個念頭。

於賡哲說隋煬帝有極強的戰略前瞻性,已經預料到經濟中心將南移,開挖了大運河,在歷史上起到了極大作用,戰略意義怎麼估計都不為過。但是隋煬帝又有極差的執行力,做事衝動,易走極端,比如共打高句麗。

我看過於賡哲寫的《唐開國》《平衡的失敗 唐玄宗的得與失》,於賡哲說安史之亂,深層次原因是均田制崩潰的結果,也因為唐玄宗太迷信自己的平衡手腕,最後玩脫了。安史之亂後的藩鎮割據,使得河北三鎮胡化色彩比較濃重,這也是後來遼帝國能控制燕雲十六州的原因之一,長期的割據戰爭也造成文人集團對武人集團的敵視,這都影響了宋朝的國策。

於賡哲是隋唐史專家,他說中國的政治中心,自五代開始從長安轉向了汴梁,這是因為長安有三門峽這個腸梗阻,雖然有了大運河,可以把江南和華北的財富運到長安,但是漕運代價巨大,朱溫把都城定在河南,一方面這裡是自己政權起家的大本營,另一方面是為了隔絕河東李克用和淮南楊行密,受威脅的方向在哪裡,中央就在哪裡鎮守。

好自由啊

知名宋史研究者,專欄作家吳鉤,負責「宋朝」部分。吳鉤的普通話如此普通,以至於喜馬拉雅音頻出了2個版本,一個版本是吳鉤原聲,一個版本是專業的播音者代述。文字則沒有口音這個問題。吳鉤說宋朝是現代的「拂曉時刻」,無論是人的自由程度,還是商業的自由程度,宋朝跟現代都很像,反而元朝跟宋朝割裂,用的那套制度主要繼承自金、遼,以及唐朝的一部分制度。朱元璋驅除韃虜後,並沒有恢復宋朝的制度,而是全面繼承了元朝的制度遺產。清朝又繼承了明朝。因此,宋朝在中國歷史上尤其顯得難能可貴,很多人說如果可以穿越的話,寧願穿越到宋朝。

吳鉤是宋代社會生活史專家,他說宋朝經濟發達,建立了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救濟制度,有公租房,女性有財產權和離婚權,有報紙,有經濟開發區,皇家園林向市民開放,有專業消防隊,宋朝海外貿易規模巨大,非常有錢,2年的鑄幣量超過明朝200年的鑄幣量。非洲都有出土宋朝銅錢。宋朝官府拍賣官地,用的是「撲買」制度,類似現在的招拍掛,價高者得,還有明標(明狀添錢)和暗標(實封投狀)兩種方式。平民可提立法建議,法官須經司法考試。司法程序繁複嚴密,根本不可能出現包拯審案現場拿狗頭鍘當場把犯人咔嚓的事情。

到底什麼是民資英雄?

除了導言部分,姚大力也負責「元朝」,這是中華版圖的重構時期。西藏被納入中央王朝的版圖,始於元朝。雍正說過,中國之一統始於秦,塞外之一統始於元,而極盛於我朝。姚大力認為,蒙古帝國是一個世界性帝國,不能單獨涵蓋在當今世界上任何一個現代國家的歷史之中,元朝是蒙古帝國分裂中產生的一系列繼承國家之一。我們不能說,只有漢族出身的皇帝,才有權力在歷史上統治包括漢族及其他少數民族在內的中國。

元朝以前,官僚機構對君權的約束性是很大的,皇帝的命令,一定要通過宰相機構才能下達,到了宋代,甚至有士大夫與君主共治天下的概念,宋朝是中國歷史中臣下約束君權的最後時代,因為到了元朝,從草原上帶來的調性,是把臣僚當成奴婢看待的,當然也不要把它想得那麼殘酷,有些蒙古主人跟老奴婢之間,有極親密的個人關係,但當堂打爛大臣屁股這種做法,是從元朝開始的。

文天祥寧死不屈,跟民族主義也沒有關係,文天祥曾提出,只要不給元朝當官,自己出家當道士,他也是可以給元朝當顧問的。但是元朝不同意,說要麼你當大官,要麼你當烈士。文天祥雖然自己選擇為宋王室殉命,但他不反對二弟在新潮做官,文天祥的兒子也接受了元朝的官職。

姚大力說,「民族」是由民族認同這種意識塑造的,不是血緣共同體,而是文化共同體。民族分傳統時期的民族和近現代民族兩種不同的形態,近現代民族是近代民族主義思潮的產物,這個思潮已經過時了。單一民族國家,不是現代國家的典型形態,多民族國家才是現代國家最普遍最正常的形態。

所以,不要輕易說某個歷史人物是「民族英雄」,大家以為的那個人,跟真實的那個人,可能不是一回事。但無所謂,大家一邊嘲笑曉明哥,一邊奉「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為圭臬。

位置怎麼才能坐穩?

江西師範大學教授方志遠,是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負責「明代篇」。方志遠說明朝為了隔絕盤踞在濟州島等地的元朝餘孽「蘭秀山民」,還有防範內戰失敗的日本武士變身的「倭寇」,明朝採用了「海禁」政策,這種統治者覺得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遺患無窮,因為這違背了人類生存的規律,沿海居民為了生存照樣出海打漁,沿海官軍則把禁令當成勒索工具,不適應時代的法律,成了腐敗依據,為了對抗勒索,漁民和海商半漁半盜,亦漁亦盜,半商半盜,亦商亦盜。這些人組織嚴密,跟海外聯繫緊密,能買到先進武器,日本的倭刀鳥銃,葡萄牙的火炮火槍,都先行購買,比官軍的裝備都先進。甚至「倭寇」的領袖都是中國大商人,團隊裡「真倭」只佔30%,反而是「假倭」們的僱傭兵。

平息倭寇,除了戚繼光,還有「隆慶開海」的政策改變,大家可以合法出海捕魚做生意了,能活命,幹嘛鋌而走險?方志遠說,明朝兩大禍害之一的「倭患」,很大程度是「禁海」政策造成的,一個好的政府,一個強有力的政府,不是如何防範民眾出海,而是如何保護民眾出海。

浙江巡撫朱紈曾經說過「去外國盜易,去中國盜難,去中國瀕海之道猶易,去中國衣冠之盜尤難」。

說到戚繼光,搞定了倭寇後,戚繼光北上鎮守薊州十六年,修了山海關到八達嶺的幾百公裡長城,招募軍隊,鑄造兵器,使得邊防安謐。戚繼光能夠坐穩位置,除了自己的天賦和努力,方志遠說還靠徐玠、高拱、張居正等朝中大佬支持(大咖支持),靠身邊一群幕僚給他出謀劃策打勝仗搞好和上級的關係(大牛支持),靠一批文化人將戚繼光從軍事將領轉變為文化人,向社會各界傳播戚繼光的個人魅力和重要貢獻(大V支持)。

戚繼光鞏固邊防事業需要花錢,孝敬皇帝、內閣、司禮監、兵部和都察院,需要花錢,養幕僚需要花錢,文人朋友來了也需要花錢,於是戚繼光只能四處弄錢,時人對他的操行表示懷疑,說他不是個清官,但是後來大家又對戚繼光弄錢表示理解和支持,因為他讓邊境安靜,不知道省了國家幾千百萬錢糧,保護了邊疆幾千百萬老百姓。戚繼光花的錢,比他省下的錢,可以忽略不計。

他跟他媽關係可好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研究生院教授馬勇,負責「晚清」,這一段時期是世紀末大恐慌。馬勇是晚清史學者,中國近現代史專家,我看過很多他寫的書,《晚清啟示錄》《甲午戰爭十二講》《國變》《維新》《重尋近代中國》《容忍歷史不完美》等等。馬勇說中國文明邊疆的擴張,自秦漢建立之後,一直沒有停止,到了乾隆年間,中國的屬國已經達到45個,北到貝加爾湖,南到印度洋,東到太平洋,到處都是認清朝為老大的國家,晚清史,就是這些屬國以各種形式分崩離析,甚至連中國本土都差點被瓜分的過程。

馬勇的許多觀點,都跟主流有所不同。他對甲午戰爭、戊戌政變抽絲剝繭的分析,既有史料支持,也充滿了戲劇性。比如他說甲午之後,德國參與德法俄三國幹涉還遼,自覺有功,想要一個小港口,清政府拖延,不肯兌現諾言,後來兩個德國傳教士在山東被殺,德國皇帝大喜,以此為藉口拿下膠州。中德談判,中方賠償損失,希望德軍撤離,但德國提出參照香港模式,割讓膠州灣,清政府擔心背上賣國罵名,後來有人出主意,既然割讓不行,那不能長租麼?於是租100年的政策出現,德國負責租界的投資開發,中國可以收稅,並提供勞動力、市場和周邊配套。這個政策後來也給了法國,法國租借了廣州灣;給了俄國,俄國租借了旅順港。清政府覺得這個政策很正面很有深遠意義,總比割讓強,還促進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但是譚嗣同、康有為、梁啓超認為,這是瓜分狂潮,是中國毀滅的開始,因此就在自己辦的報紙上進行抨擊,後來他們逐漸形成團隊,開始推動變法維新。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馬勇認為慈禧跟光緒的關係,沒有康有為等人形容的那麼差,甚至娘倆還很團結,互相支持,只是光緒變法的時候做事急躁了些,被慈禧吐槽了幾句,光緒根本沒有讓康有為想辦法救他,找袁世凱發動兵變的也是譚嗣同自己的主意,康有為疑神疑鬼,認為慈禧要廢掉光緒,覺得上頭要抓他,跑路了,步軍統領衙門發現一貫活躍的康有為幾天都不露面,就派人去康有為家裡找他,找到了康廣仁,以為他是康有為,把他關押。康廣仁自作聰明,以為自己不說自己不是康有為,就是保護哥哥,保護哥哥就是保護維新事業,保護維新事業就是保護皇帝和大清國。但是被關押幾天後,康廣仁崩潰了,說出了他們準備圍頤和園抓太后的英雄故事,還說這是皇帝的想法。審訊的人聽傻了,既然皇帝參與其中,當然這個消息得繞過皇帝,直接報給了慈禧。

慈禧當即發動「政變」,其實也沒什麼技術含量,就是從頤和園回宮,對光緒和大臣們又哭又罵。慈禧責罵光緒要害他,光緒從太后的罵聲中發現,原來康有為、譚嗣同這些人竟有這樣的謀反計劃,光緒亂了方寸,下令把這些人殺掉。人一死,就徹底說不清了,光緒又羞又怒,病倒了,因為他沒有子嗣,慈禧和光緒一起找接班人,端親王載漪的兒子傅儁當了大阿哥,但是國外列強和國內的新興資產階級,擔心換人之後換路線——康有為、梁啓超在海外一直就是這麼說的,於是外國人不認大阿哥,把端親王載漪推成了排外主義者,載漪等人開始利用義和團,最後導致不到三月遍地紅,華北大亂,公使館被包圍,於是列強出兵,從天津出發去北京救人,這就是八國聯軍,最後辛丑條約。全國人民每人賠一兩銀子。因為列強有權力在北京附近駐軍,這也是七七事變爆發的直接原因之一。

馬勇認為,光緒之死,跟慈禧沒有關係,他是自然病死的。雖然近年國家清史委員會對光緒陵墓中的靈柩、衣物進行化驗,發現大量砒霜成分,但是馬勇認為這是光緒死亡之後,有關人員為了保護遺體,以毒攻毒。因為光緒死的時候才38歲,還沒有來得及修陵墓,因此遺體得先保存著。這個當然是馬勇的一家之言。我個人還是覺得確實是慈禧毒殺了光緒。因為國家清史委員會的研究發現,靠近光緒胃部的衣料等織物,砒霜含量格外高,難道是為了保護遺體,在胃部位置多撒一點砒霜?

什麼是真相?

《五萬年中國簡史》是根據音頻課的講稿修訂的,文字淺顯易懂,而且姜鵬邀請的這些歷史學家,都是所在領域的大牛,看了這本書,你們就知道啥叫「深入淺出」啥叫「舉重若輕」了,把一件事情講得複雜不難,講得簡單才難。雖然上下兩冊加起來800多頁,但是涵蓋了5萬年呀,已經夠簡單了。

我越來越覺得,歷史就是作者意識的產物,你用什麼世界觀價值觀組織材料,展現在你面前的,就是維度角度不一樣的「真相」。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大量閱讀,看不同的歷史學家怎麼擺弄那些史料,講一個他們的觀點,這其實是一種有趣的智力遊戲。

那我們該信哪個歷史學家呢?

誰也不要信。信自己。

相關焦點

  • 以時間為經,以故事為緯,用歷史特寫演繹2萬年人類簡史
    近幾年,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通過《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刷新三觀,顛覆認知,在全球掀起了讀史熱潮。然而,如何讓兒童也能輕鬆看懂宏大而繁雜的人類歷史呢?德國作家迪特·博格,攜手德國插畫家博爾德·莫爾克-塔瑟爾,共同創作的《猛獁爺爺:寫給孩子的人類簡史》,打破閱讀壁壘,讓兒童讀史變得簡單易行。
  •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一部人類歷史的說明書
    ——赫拉利《人類簡史》距今135億年,物質原子出現,物理學、化學出現,距今45億年,地球形成,距今38億年,有機生物形成,生物學開始出現,距今250萬年,非洲人屬開始演化,距今30萬年,人學會使用火,距今1.2萬年,農業革命開始,距今5000年,出現最早的王國,距今200年工業革命開始
  • 學習《中國哲學簡史》對我的人生有什麼作用和意義?
    中國哲學史是中國歷史的主要組成部分。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也是中國哲學不斷進步發展的歷史。學習《中國哲學簡史》可以更好了解學習中國社會的發展歷史。哲學是人們對世界的根本看法。哲學是一門古老的學問。《中國哲學簡史》主要講述了中國哲學的精神、歷史背景和以儒家為主的包括道墨法佛名陰陽等多家哲學的起源發展以及對中國社會政治歷史文化的影響。我通過學習《中國哲學簡史》對我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重要作用和意義。下面我找幾個重要的真善美方面的影響。一、以儒家為主和多家並存的哲學影響我講仁義禮智信家國天下。很多觀點: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大一統思想。義利並舉。
  • 《婦女簡史》:專注當下女性生命史
    12月26日,由作家出版社舉辦的「以小說記錄當下女性命運」——艾偉《婦女簡史》新書分享會在京舉行。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評論家、作家李敬澤,浙江省作家協會主席、作家、《婦女簡史》作者艾偉,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副研究員、評論家嶽雯,共同分享了閱讀《婦女簡史》的感受。
  • 讀《商業簡史》我明白了,在中國發財的人都掌握了「三個秘訣」!
    劉潤《商業簡史》,我花了三個晚上才讀完,然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中國發財的人,往往都掌握了「三個秘訣」!當然就需要多賺錢了,而賺錢的本質又是一種商業的交換,而有一本書就講透了此中的玄機,這本書就是《商業簡史》!
  • 有著五萬年歷史的古老節日元旦的六個來歷:中國元旦只有72年歷史
    (公元前5萬年,古埃及的農耕文明,根據尼羅河漲水的規律,確立了新年的開始,也就是元旦的雛形)今天元旦,是2021年的第一天,也是新一年的開始,而在中國曆法中,陰曆的正月初一才是新年的第一天,元旦是世界公曆的新年,而春節是中國農曆的新年,農曆新年在中國存在了幾千年,那么元旦這個公曆(陽曆)新年是怎麼來的呢
  • 《乾坤萬年歌》預言中國出聖人?姜子牙萬年歌預言到哪一年?
    他著作的乾坤萬年歌更是被譽為古代預言書中的經典之作,其中對於後來的歷史趨勢都展現出了精準的預測。據說姜子牙萬年歌預言中國出聖人是真是假?萬年歌預言到哪一年?下面小編來為大家講述下吧!  姜子牙,被尊稱為姜太公,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  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 什麼是中國?一部震撼的極簡史
    Ⅰ6500萬年前印度板塊與亞歐板塊開始碰撞青藏高原劇烈隆起逐漸抬升至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的隆升時間仍有學術爭議;從太空拍攝的青藏高原,可以看出白色的喜馬拉雅及土黃色的青藏高原顯著突出於地表正如著名地理學家葛德石(George Cressey)所說(轉引自《中國環境史》)▼「中國景觀上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土壤、植物或氣候,而是人民」Ⅱ
  • 艾偉新作《婦女簡史》:以小說記錄當下女性命運
    人民網北京1月7日電 由作家出版社舉辦的「以小說記錄當下女性命運」艾偉《婦女簡史》新書分享會近日舉行。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評論家、作家李敬澤,浙江省作家協會主席、作家、《婦女簡史》作者艾偉,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副研究員、評論家嶽雯,共同分享了閱讀《婦女簡史》的感受。
  • 「十二時辰」簡史
    原標題:「十二時辰」簡史 在引發觀劇熱潮的《長安十二時辰》中,導演在片頭巧妙地利用日晷指示時間,既突出了劇中主題,又渲染了緊張氣氛。大家對這日晷所指示的「十二時辰」有多少了解呢? 青年君今天給各位梳理中國古代的「時間簡史」,全文約2700字,可能需要花費您60個「彈指」、或1200個「瞬傾」、或24000個「剎那」的時間閱讀。
  • 霍金的《時間簡史》到底講了什麼?
    《時間簡史》就是這位英國物理學家的代表作,要想踏入霍金的世界,首先要讀一讀《時間簡史》。這本書是霍金在1988年編寫的,書中主要描寫宇宙的起源與命運。在這本書裡,霍金為我們介紹了什麼是宇宙以及宇宙是如何誕生的。霍金認為,宇宙是有開端的,大爆炸是宇宙的開端,同時也是時間的起點。在說明宇宙的開端之後,作者又對宇宙發展的狀況和宇宙的本質進行了說明,系統地闡述了時間和空間的關係。
  • 《時間簡史》中文譯者將為霍金作翻譯
    現在這種擔心可以免除,經本報牽線搭橋,霍金的學生、《時間簡史》等科普名著的中文譯者吳忠超教授將擔任公眾演講的翻譯。        霍金答應8月15日作公眾演講,浙江大學非常珍惜這樣的機會,即將成立的浙江大學數學研究中心負責人之一陳恕行教授通過電子郵件與霍金的秘書保持著熱線聯繫,各項準備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但有一個難題擺在組織者面前,由誰來擔任霍金的翻譯?
  • 艾偉新作《婦女簡史》專注於女性生命史,女性的情感生活纖毫畢現
    10月13日晚,寶石山腰的純真年代書吧,著名作家、浙江省作協主席艾偉攜新作《婦女簡史》做客錢報讀書會。由中年男作家來打開一部女性的生命史,會是怎樣的生命圖景?作者艾偉和他的好友,特地從南京趕來的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畢飛宇,還有作家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編顏慧、評論家興安一起,暢談關於這一部《婦女簡史》的點點滴滴。
  • 讀《商業簡史》,想到一句話,說中多少發大財、幹大事人的特質!
    劉潤《商業簡史》,我越讀越有啟發,敬佩之心猶如「滔滔江水」,想到一句話,說中多少發大財、幹大事的人的特質!《商業簡史》,顧名思義就是介紹商業發展的歷史,雖然說是簡史,但內容卻並不簡單,而且非常深刻,就跟「時間簡史」這本書一樣,說著簡單,但能看懂的人還並沒有幾個,而這本書當然也沒有這麼難,不過我們能通過這本書學習到商業的本質和商業的規律,了解了這些東西就能讓我們看透未來商業的發展方向,進而抓住這其中的機會,這樣就有助於我們能賺到更多的錢,甚至發大財並成就一番大事!
  • 《未來簡史》智神的崛起
    《未來簡史》分為序章:人類的新議題。新議題包含:①:戰勝死亡 ②:永久幸福③:人成為神。③新的宗教之科技人文主義④新的宗教之數據主義①包含:自由意志 和 個人主義②包含:人的自主性科學的回應 和 算法掌控世界,人類失去神聖性③解釋了人文主義的興起和沒落④包含:經濟系統 政治系統 全人類系統化 信息自由至善解釋 如何改變了權威和意義的來源強烈推薦《未來簡史
  • 中國(南京)軟體網際網路峰會:中華萬年曆母公司獲獎
    近日,伴隨著「雙創」深入產業的發展趨勢, 2017 第二屆中國(南京)軟體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峰會在南京軟體谷盛大舉行。在此次的峰會上,中華萬年曆母公司隨身雲(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斬獲 2017 中國(南京)軟體谷雙創「銳力之星」。
  • 2017年中共十九大時政熱點:歷屆黨代會簡史——中共十六大
    廣東公務員考試網提供以下事業單位招聘信息:2017年中共十九大時政熱點:歷屆黨代會簡史——中共十六大。更多關於中共十九大熱點,公務員熱點新聞,廣東公務員考試的內容,請關注廣東人事考試/廣東公務員考試。
  • 華漢萬年中文是人類文明最早傳承至今的文字
    ,更加讓人驚嘆的是一字成書的漢字「六書」文化竟然出現了詞組,舞陽賈湖遺址出土的詞組「巧匠」二字更讓人嘆為觀止……北京山頂洞人的鯇魚上眼骨之「開天目」與舞陽賈湖遺址的「龜『目』」均屬於《爾雅、釋魚》系列,而「鯇」也音「獾」同為「野豬與手掌印」地支十二(十二:王)亥豬天地之主的傳續一致,舞陽賈湖遺址的「巧匠」就是世界萬年首創王國/中國的主政「大工(大弓/大宮/長老/法老)」,亦即蚌埠雙墩的陶塑童面之「八神
  • 五分鐘,秒懂懂中國白酒發展史!
    關於白酒的起源則是眾說紛紜至今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今天為大家整理了這篇「中國白酒簡史」讓大家秒懂中國白酒!首先,跟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白酒?白酒是中國酒類(除了果酒、米酒外)的統稱。中國白酒,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澱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製而成的各類酒。
  • 周易萬年曆
    周易萬年曆 生活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