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案例: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我

2021-01-08 濱州市心理諮詢

心理諮詢案例: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我

心理諮詢師:在人際交往中,多久的距離最為合適

婷婷,女,30歲,某企業文員。參加工作五年來,在單位的人際關係越來越差,連帶著回到家裡的情緒也不好。最近一段時間,連她最好的朋友也與她產生了矛盾。她不知道怎麼做才能改變這一切,回到家裡和老公傾訴時,老公建議她去找心理諮詢師聊聊,並幫她預約了度麥學苑心理關愛中心的一對一心理諮詢。

諮詢開始後,婷婷向心理諮詢師表達了自己參加工作以來的種種困惑。她說:「我覺得自己是個很好相處的人,對別人也很好,但是,時間長了,我發現本來和我關係很好的人會越來越遠。我想不通為什麼會這樣。參加工作五年了,我一直在這個單位。本來相處得很好的同事,現在都不願意和我在一起。特別是我最好的朋友悅悅,一個辦公室坐著,現在也對我很冷淡。」

說完,她長長地嘆了口氣。

心理諮詢師 聽婷婷說完後,問了她一個問題:「你和悅悅之間發生了什麼事?」

婷婷說:「悅悅比我來得晚,她剛到公司的時候,誰都不認識。我覺得我應該照顧一下新人,就幫了她很多忙,所以我們的關係也越來越好,成了好朋友。我對她真的特別好,幾乎什麼事都先考慮她。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前段時間,悅悅開始疏遠我。我很生氣,質問她為什麼疏遠我,她居然不承認,還說她覺得這樣挺好。」

心理諮詢師提醒婷婷:「人與人之間都需要一定的距離。你的確對別人很好,但是,如果彼此之間的距離太過親密,會讓對方感覺到自己的私人空間被侵佔,並因此感覺到不舒服而想和你保持距離。」

在接下來的諮詢中,婷婷逐漸懂得了人際交往的「距離原則」。美國人類學家霍爾博士為人際關係劃分了四種距離:公共距離、社交距離、個人距離以及親密距離。公眾距離的範圍是3.7-7.6米,適用於陌生的交談及非正式場合;社交距離的範圍是1.2-3.6米,適合於普通的工作場合或者較正式的關係;個人距離的範圍是0.45-1.2米,適合於熟悉但不太親密的關係;親密距離的範圍最小,在0.15米之內,彼此之間可能會肌膚接觸。

每個人都有自己對距離的標準和感受,並具有一定的伸縮性。在無法考慮私人空間的公共場合,人對距離的要求會相對降低,並接受當下的狀態;但是,在空間足夠的公共場合內,人對私人距離的要求就會根據自己內心的感受進行調節。

相對於外部的空間距離,內心的「空間距離」則更為重要。在外部空間,朋友之間需要保持的是「個人距離」;而在內部空間,朋友之間需要做到的就是「在尊重對方感受的前提下靠近」。

明白了人際交往的「距離」,婷婷意識到:自己雖然對別人很好,卻在交往中忽略了對方的感受,無意識地侵入了對方的「私人空間」,並引起了對方的反感。因此,她的人際關係都是「開始很好、結局不好」。

諮詢結束時,婷婷決定好好提升自己的感受力,隨時提醒自己要與他人保持適當距離。她相信,經過自己的成長和努力,一定能讓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自己。

諮詢體會:

在人際關係中,無論是外部空間還是內部空間,都需要一定的安全距離。懂得人際關係中的距離標準,學會感受和尊重他人的距離需求,就能在人際交往中避開障礙,如魚得水、遊刃有餘地收穫良性人際關係。

相關焦點

  • 「做心理諮詢,曾令我無比羞恥」|諮詢日記
    於是她向學校的心理諮詢中心求助,並在每次做完諮詢後用紙筆記錄。我們徵得她的同意,隱藏關鍵信息後將諮詢日記在此發布。這個學生時代的經歷,也許還能給已經踏上職場的年輕人們一些啟發。不妨一起來看看,小晨經歷了怎樣的痛苦和糾結,心理諮詢又是否真能給她幫助。3月30日預約諮詢一周後,我第一次見到了心理諮詢師。
  • 塔羅牌諮詢案例詳解
    塔羅牌面詳解案例:女孩的感情和事業走勢有幾天沒有更新文章了,我最近忙於個案的接待和諮詢,說實話沒太多空寫文章、分享東西。後來我想明白了:文章重在質量、不在於數量的多少。所以今後做到多分享有用的、詳細的東西,數量方面不必強求。今天刊發一個塔羅牌諮詢案例。我平時主要用的諮詢方法就是四柱命理、六爻;和西方的塔羅牌。
  • 10年心理諮詢經驗的我,建議你不要隨便找心理諮詢師
    相反,我想對有心理問題的人說:不要隨便的去找心理諮詢師。昨天我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條信息,講了三個不要隨便找心理諮詢師的原因:第一,心理諮詢不是萬能的,不能包治百病。第二,很多心理問題,心理諮詢是解決不了的。第三,心理諮詢很貴,不是隨便就能做的。儘管不是越貴越好,但是一般情況下收費,也是蠻高的。
  • 有來訪者愛上我怎麼辦?論心理諮詢中移情的發生與處理
    為什麼我在這裡用了一個詞「誤以為」?這是因為心理學家們認為,這並不是真正的愛,而是發生了移情現象,並且這一現象在心理諮詢及治療的過程中非常普遍。那麼這個移情過程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心理諮詢師等專業工作者面對這樣的移情又該做如何處置呢?偉大的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在其所著的《移情心理學》一書中帶我們一同探尋移情的真相。一、移情是如何發生的?
  • 越來越喜歡一個人獨處,不喜歡與人接觸,對未來很迷茫怎麼辦?
    有網友說:越來越喜歡一個人獨處,不喜歡與任何人接觸,感覺活著沒一點意義,對未來很迷茫,咋辦?想必這段時間的你,一定感到非常的孤獨、迷茫、無助。不知道你一直以來就是這樣一種情緒體驗呢?還是說最近受到了一些外部負性事件的刺激?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我感覺到你有希望改變的意願,但是卻無力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來,所以過得非常痛苦。
  • 如何建立對心理諮詢的信任感?
    所以,當來訪者對心理諮詢師表露出不信任,當潛在的來訪者對心理諮詢表露出不信任,這是可以理解的,不需要刻意消除它。讓時間與關係中的互動來逐漸篩選,讓效果來做出辨別,並最終建立信任.這本身就是心理諮詢師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心理諮詢行業需要接受的檢驗。從社會層面來說,當今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有似乎越來越弱了。
  • 解夢釋夢工作,如不規範化,或將淪為心理諮詢室內的測字學
    其文內描述的大致意思是,可以將人的夢境轉化成某個漢字,再依據漢字結構、含義來釋夢。在文章內作者還提供了兩個「漢字釋夢」的心理諮詢案例。現摘錄其一如下:案例一:來訪者 A,女,25 歲,在校碩士生, 在外地一家培訓機構兼職,以「不知道該不該繼續代課」前來諮詢。A 講到她印象很深刻但不知何意的一個夢。她夢到去外地代課時,老闆家養的狗一看到她就撲過去趴到她的背上。
  • 案例分享第二十二期 171229號案例
    2.同宿舍戒毒人員 具體是從2月3日會見日之後開始表現的不正常的,感覺他神叨叨地,認不得他在想些什麼,我覺得是他自己想的太多,自己把自己套進去的。 5.父親 12月3日來會見的時候就發現他情緒有些不對,說別人看不起他,反覆問我們他是不是得過失憶症,我和他母親也反覆和他說他沒有得過什麼失憶症。 他姐姐近期籌辦結婚,家裡也沒有發生過什麼重大事件。
  • 「我受不了我男朋友,為什麼他從來都不改?」
    「我受不了我男朋友,為什麼他從來都不改?」「我媽媽天天嘮叨,怎麼能讓她不那麼嘮叨呢?」「為什麼孩子天天不聽話,好好的衣服非要弄得那麼髒,說了無數遍還是不聽」「我老婆天天這麼折騰,動不動就電話轟炸!我要怎麼做才能讓她改變呢?」相信很多人都會對上述的場景非常熟悉。
  • 「男人不愛我,我為什麼要挽回他?」
    01看到標題,相信很多人覺得有道理:他愛我,才值得我去挽回,他已經不愛我了,我為什麼要挽回他? 但是,為什麼說著「他不愛我,我不想挽回」的人,卻是最放不下,且走不出來的那個人呢? 答案無他,其實內心深處還是放不下,但是又因為無能為力挽回,所以通過信誓旦旦地否定,在潛意識裡暗示自己放下。 這在心理學中,其實是通過否定和壓抑自己的情感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 我以我的親身經歷告訴你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參加社交活動
    有人認為社交很有趣,在一起吃喝玩樂聊天,而另一些人則特別害怕社交,尤其是面對一些餐桌文化,他們總覺得應付不過來。當我剛從大學畢業時,我對這個世界並不熟悉,我還認為社交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大家在一起聚在一起,交換聊天,品嘗美味佳餚,多幸福啊。後來當我工作了一段時間後,現實立刻擊中了我的臉,這讓我明白了為什麼在家工作多年的姐姐總是抱怨社交活動太多,每周在家吃飯也不容易。
  • 為什麼心理諮詢師無法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做諮詢?越親密的越不能!
    為什麼心理諮詢師無法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做諮詢?越親密的越不能!心理諮詢有「熟人不諮」的原則,心理諮詢師如果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做諮詢,會產生雙重關係或者多重關係。首先,我們來看一看「書本」上怎麼說。那麼,雙重關係/多重關係為什麼不能做諮詢呢?1. 親朋好友關係和諮訪關係的本質是不同的友情(愛情)中的溫暖和支持來自雙方的相互欣賞、陪伴和照顧。而諮訪關係是一種專業關係,即諮詢師和來訪者雙方在工作場合所形成的職業合作關係——這一工作場合是諮詢室,而合作關係是為了促進來訪者的改變。
  • 電影《溫暖的抱飽》—心理諮詢/療愈現場解析
    心理諮詢/療愈是對過往經歷的定義做出改變,以達到影響你現在的行為和信念,就像電影中描述的一樣,當抱飽對擁抱的定義等於死亡和父母的離開,那麼他就會拒絕一切的擁抱;而當他收到父母的那封信看到母親和父親對他的表達:愛可以戰勝一切,擁抱愛你的人,那是愛的力量,他的定義改變了,他敢於勇敢的擁抱了。
  • 北醫心理學教授胡佩誠:心理諮詢行業亂象怎麼破
    前不久,一則起底心理諮詢行業亂象的新聞引發關注。4年來,許先生夫婦累計花費40萬元用於心理諮詢,不僅諮詢效果甚微,諮詢師還經常故意拖延諮詢時間,一次諮詢最長達5個小時。在許先生夫婦為剩餘257分鐘爭取退款之時,諮詢師拒絕退款並以公開錄音相威脅。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有心理諮詢需求的人越來越多,但與此同時,心理諮詢行業收費無明確標準,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等現象也逐漸暴露。
  • 諮詢三字經:通過「問答贊」建立家長信任感
    各位親愛的校長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彩虹老師,你們教育路上的老朋友,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諮詢成交系統中諮詢三字經,問答贊建立客戶信任感。筆者認為,和家長建立信任感的三個核心的條件分別是:1.讚美;2.成為和家長「一樣」的人(有共同點);3.成為家長想成為的人(專業某領域的專家或者是家庭教育的專家)。 今天我們來學習其中一個點:讚美。讚美是最低價的財富,也是人際關係建立最有效的技巧,它能縮短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使人們彼此之間產生親切感。
  • 心理諮詢:我成功的催眠了你,親愛的黑法師!
    1青青坐在我對面的診療椅上,眉飛色舞的談她的花。她最近喜歡多肉,去買了很多很多盆多肉,各種各樣的。朋友們給她起了個外號:多肉殺手。青青不以為忤,反而很高興:"不養死一批,怎麼成為多肉專家哪?我現在喜歡黑法師。"她邊說,邊拿出手機,讓我欣賞她的黑法師圖片。"看,這就是黑法師,多妖豔,多美麗!
  • 我可以和心理諮詢師約會嗎?|6個常見的心理諮詢倫理問題
    1.我和心理諮詢師在諮詢關係外還可以有其他關係嗎? 通常情況下,諮詢師不會與你有諮詢關係之外的其他關係,我們也不建議這樣做。 心理諮詢原本是一條單行道,諮詢師對來訪者了解很多,但來訪者並不了解有關諮詢師的私人信息。
  • 孩子在學校被人打了,為什麼回家不敢說實話?
    原創:牛媽彭小蹦今天的案例是一位讀者的故事,我把它畫下來,希望可以幫助一些遇到同樣狀況的媽媽。所以,千叮囑,萬叮嚀,我們只需要教孩子如何正確保護自己,而不是把保護自己的責任全都推給孩子,因為幼小的孩子還承受不起這麼重大的責任!
  • 天普教育-建立心理諮詢培訓行業新秩序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心理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心理諮詢行業逐漸發展起來,心理諮詢師也成為悄然興起的朝陽職業。越來越多的人從職業發展考慮,或者從提高生活質量考慮,開始關注和學習心理諮詢師課程,今年11月份的參考人數幾乎是去年的2倍。
  • 心理學權威齊聚知乎 探討心理諮詢前進方向
    心理健康一直都是一個熱點話題,心理諮詢也逐漸受到了人們的好奇關注。雖然心理諮詢已經成為一部分人緩解心理問題的途徑,但大多數人依舊對這個「神秘行業」抱著謹慎和好奇的態度。心理諮詢真的靠譜嗎?來訪者要做什麼?從業者要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