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戶,在大部分人印象裡應該就等同於暴發戶,大家都覺得只要一碰到拆遷,每個被拆遷戶至少都是上千萬的身價,甚至是上億的都有。
作為被拆遷戶,沒有過多的歡喜,卻有些許的憂傷。有何憂傷呢?
首先,最讓你有不想拆遷念頭的是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搬家絕對是會讓你感到恐懼的。
有太多的過去,小時候的記憶,都會在整理的過程中一一的出現在你的眼前,往往是一邊整理一邊懷舊,到了天黑才發現,今天又沒整理多少東西,盡沉浸在回憶中了。然後隨之而來的就是憂傷與不舍。
還有就是在整理的過程中兩代人會產生各種的矛盾,雖然很多東西都承載著全家人的共同回憶,有很多東西現在在套房的生活中已經用不到了,但老一輩人都會不捨得扔,寧願搬到小小的套房裡佔一個地方,也不捨得把它們丟棄。搬著雖累,但也只能順從他們,畢竟對他們來說這些東西都是曾經財富的象徵,只希望他們會慢慢發現這些東西現如今只能是在佔用寶貴的空間而毫無價值。
原本的老房子,雖然說不上青山綠水,但至少遠離喧囂,空氣清新。單門獨戶,有天有地,WiFi沒設密碼也不用當心有人趁網,因為左鄰右舍都在WiFi信號的範圍之外。雖然交通不是那麼方便,但住的卻是那麼的愜意、安靜。
而現在因為要拆遷,安置房要建在原地,所以只能出去租房,房租雖然有過度費補償,但一想到要在外面租房還不知道要租多久,沒有家的感覺不說,套房牢籠式的環境實在是不能適應,進了小區還不算到家,只有進了家門才能算真正的到家,而且還要時刻注意在家的舉動,生怕吵到左鄰右舍,樓上樓下。就連WiFi密碼也不得不設一個讓自己都記不住,只能拿個本子記著的複雜程度。雖然有諸多的不適應,但想到以後的生活也將是這樣子,心裡也就慢慢的接受了。
在這裡告訴大家一個很現實的事實。以中國的發展速度,全國幾年才有一個地方進行改造,或一年之內只有一個地方在進行改造嗎?顯然是不可能的事。那些能上新聞的改造地只是全國大改造中的鳳毛麟角,而且都是眾多因素綜合在一起的結果,並不是放在哪裡都能成立的。
更多地方的拆遷補償,一般都是跟你原來的房產等價的補償,或是高出原來一點。開發商也是商人,雖然不會虧待被拆遷戶,但也不會對你太好,畢竟拿出來的是紅彤彤的票子。
所以拆遷在中國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而能成為暴發戶的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多。該搬磚的還是要搬磚。現在只能希望安置房儘早完成,讓被拆遷戶們能夠脫離「在外漂泊」的生活,早日回歸自己的家園。雖然有太多的不情願,但在補償合理的前提下,還是要配合政府的工作,順應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