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有聊過奇門遁甲、聊過五行、聊過四象,今天繼續深入了解周易的組成部分——八卦。這個「八卦」可不是娛樂八卦,而我們看各類影視作品中,常見提到五行八卦,在各種前幾年大火的盜墓類型的小說更是以八卦作為常見破局法。那麼現實中的八卦,究竟是什麼樣的,又有什麼用途呢?且聽傳正小二給你娓娓道來。
八卦,起源於《周易》,俗話說「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萬物。」古人用「—」表陽爻,「- -」表陰爻 ,再進行八種特殊的排列組合,來表示萬物。換個角度講,八卦也算是最早的文字符號了。
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
這裡有個問題需要提前說一下,那就是先天與後天八卦。大多數人說先天為體,後天為用。先天是世界觀,後天是方法論。據傳為伏羲所創,而後天則是周文王所創。雖然周文王將伏羲視為偶像,也根據伏羲的很多文獻進行了創作,但顯然周文王有自己的想法,也有為子民考慮,將先天八卦進行了二次創作,改動不少的同時,還由此推出了經典的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也是現今諸多預測中,常見的解卦依據。
由於先天與後天同時講,會讓很多人產生混亂記憶,因此今天我們主要講一下現在涉及面較多的周易八卦(後天),一下所提到的八卦,均為後天,如果有想了解的先天八卦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去說出自己的看法。
八卦符號
八卦分別為:乾、坤、巽、兌、艮、震、離、坎。
含義:乾 坤表天、地,艮 兌表山、澤,震 巽表雷、風,坎 離表水、火。(含義這方面,一定要注意取類比象,比如離為火,火可以是太陽,也可以表示夏天,還可以表示中年女子等。按照一定的表格記憶後,多做聯想訓練。)
符號記憶口訣: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可慢慢對應圖片來,把每個卦都記憶一下,如乾三連,就是三條都是連著的線為乾;坤六段,段是斬開才會成為段,六段就是三條線被斬斷,變成了六段;按這個思路一次記憶)
八卦之數
後天八卦重新定義了八卦的序列: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為中宮,乾六、兌七、艮八、離九。
八卦方位
後天八卦:震東,兌西,離南,坎北,乾西北,坤西南,艮東北,巽東南。古人習慣坐北朝南,因此很多方位與我們現代的方位剛好相反。如圖所示
八卦五行
在五行方面,不涉及先天八卦,因為五行是周易提出的,在先天八卦之後。因此涉及五行的都是後天八卦。具體五行為:乾兌屬金,坤艮屬土,震巽屬木,坎為水,離為火。根據八卦含義其實不難理解其五行屬性,知識有互通性。
八卦表萬物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我們也不應該帶有色眼鏡去看待易經等國學,即便涉及到預測學風水學,主旨也是為了趨吉避兇,錦上添花而已,沒有人是完成依靠在外的東西去成功,成功終究是需要自己的努力,外加一點好運氣。所謂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連韓國的國旗都涉及到了我們的八卦元素,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多加了解本國文明呢?
最後附一張八卦物象表,方便大家整理思路。
有問題可以留言討論,關注傳正國學,提升民族文化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