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組建內閣引矛盾,共和黨人借題發揮,參議院打響報復第一槍?

2021-01-09 排頭國際

當地時間本周二,川普終於讓步,準備交接權力。而幾乎在同一時刻,拜登內閣團隊也閃亮登場,雖然有聲音認為,拜登選人的風格過於老派,但不得不說,經過兩周多的拉鋸戰,拜登的新團隊一掃川普帶來的烏煙瘴氣,給美國政壇帶來了一陣新風。

伯尼-桑德斯競選經理菲茲-夏琪爾表示,拜登選擇安東尼-布林肯做國務卿絕對是「明智之選」;正義民主黨的執行董事亞歷山德-羅哈斯表示,她對拜登任命約翰-克裡為總統氣候特使表示「強烈贊同」,而參議員伊莉莎白-沃倫表示,拜登的新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將會非常「出色」。

儘管還有很多職位需要填補,但到目前為止,拜登挑的人都得到了不錯的評價。這些人大都符合這樣的模式:既多元又保守,既不會引起進步人士的不滿,同時又不會過於激進,而且還得保證,這些人不會過於跳脫,不會脫離民主黨的大致方向。可以說是拜登相當堅定地選擇了中庸之道。然而就是這樣審慎的選人方針,依然遭到了很多人詬病,似乎也點燃了不滿已久的共和黨人清算行動的導火索。

據《政客》雜誌報導,本周二,共和黨參議員盧比奧表示,他將會反對確認拜登的國家安全團隊。盧比奧是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和情報委員會的成員,此番表態,預示著如果共和黨人繼續保持對參議院的控制,那麼參議院可能會打響反對拜登大戰的第一槍。盧比奧指出,拜登的人選 「將是美國衰落的守望者」。

「拜登內閣的人選,大部分都是常春藤盟校出身,履歷光鮮。雖然他們有禮貌,他們講秩序,但這些人會眼睜睜看著美國衰落下去,他們會成為美國衰落的見證者。」 他在推特上說。「我支持的是那個偉大的美國,而不是那個處處依賴別人的國家。」盧比奧的想法代表了為數不少的群體,特別是在共和黨內,這種觀點尤為盛行。

最近幾天,拜登接連宣布計劃提名安東尼-布林肯為國務卿,提名琳達-格林菲爾德為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等等,而這些人選的正式履職都需要經過參議院確認。

布林肯、格林菲爾德和沙利文與其他一些高調的提名人,比如前國務卿約翰-克裡都是老面孔了。雖然其中一些人可能會聲名不顯,但更多人則是歐巴馬政府的老手和資深政客。拜登尚未宣布他的國防部長人選,國防部長是國家安全機構的核心,人們普遍猜測這一職位將由米歇爾-弗盧諾伊擔任。

而盧比奧曾在2016年競選總統,至今仍然是GOP最高調的議員之一。這位佛羅裡達參議員是古巴移民後裔,因此他在外交政策相關的問題上特別有發言權,他對美國與中國關係的擔憂,與川普的基本國際關係宗旨是保持一致的。

拜登不但要面臨很多發展中國家,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挑戰,同時還必須與川普在外交事務上的非常規做法說不。尤其是對美國的傳統盟友,川普有時會疏遠和哄騙他們,而拜登必須安撫他們的情緒。

但鑑於共和黨人在參議院的微弱優勢,拜登的被提名人可能需要他們的支持才能得到確認。所以當選總統在挑選那些需要參議院批准的政府職位時,必須慎重選擇,避免擦槍走火。雖然一些共和黨參議員表示願意籤署拜登提名的內閣人選,但他們同時警告說,將會排除那些不符合政治主流的提名人。

也許是被川普拖了太久,拜登顯然有些等不及了。近日他還催促參議院開始為他的內閣選擇進行聽證會。接下來就要輪到共和黨參議員們發威了,這些人借題發揮的機會還在後面。

相關焦點

  • 一文看懂拜登的新內閣
    所以可以看到,拜登新任命的內閣名單,基本都是其競選團隊成員。美國的總統內閣名單有15個,拜登本周只任命了外交和國家安全領域的內閣成員名單,在經濟領域的名單則還沒有公布。已經公布的拜登新內閣名單如下。除此之外,布林肯還是一名跟隨拜登20年的「老臣」。布林肯是在1994年加入白宮,成為柯林頓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職員。到2002年,布林肯獲委任為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 ...建制派集體回歸」,拜登的外交內閣人選對中國和世界意味著什麼?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記者白雲怡李司坤】拜登23日宣布了首批內閣成員名單,主要集中在國家安全和外交領域。其中,安東尼·布林肯被提名擔任國務卿,傑克·沙利文被提名擔任國家安全顧問。同日,美國總務管理局已通知「當選總統」拜登贏得總統大選,該機構準備啟動正式的過渡進程。分析人士24日對《環球時報》表示,拜登的內閣人選名單顯示出傳統、專業、平衡三個特點。
  • 佩洛西力挺拜登應對女下屬侵犯指控做法,被斥:雙標,偽君子
    日前,拜登被前女下屬塔拉·裡德指控侵犯,拜登競選團隊矢口否認,拜登本人卻不作回應。針對此事,佩洛西說,她對拜登應對侵犯指控的做法感到滿意。對此,眾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卡錫指責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是「偽君子」。綜合美媒4月30日報導,這位加州共和黨人認為,佩洛西對拜登使用的標準與她對包括最高法院法官布雷特·卡瓦諾在內的其他人提出的類似指控不同,「她是個偽君子,她跟塔拉·裡德談過嗎,她調查過嗎?」前參議院助理塔拉·裡德上個月指控拜登在1993年對她進行了侵犯,當時拜登是德拉瓦州的參議員。
  • 拜登對策:不理他
    幾代以來,美國總統都是優雅地讓出權力,將總統職位交給反對黨的繼任者,即使是那些在第一屆任期後連任失敗的總統也不例外。但川普的態度造成了現代史上最尷尬的權力交接,並有可能在拜登面臨一長串危機時削弱他的力量。曾連任八屆紐約州民主黨國會議員、康奈爾大學政治與全球事務研究所主任史蒂夫·伊斯雷爾說:「這是前所未有的情況,我們從未見過一位前總統如此致力於他的繼任者的失敗。」
  • 【熱點消息回顧盤點】美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承認拜登勝選...
    【熱點消息回顧盤點】美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承認拜登勝選,二人將很快會面;① 美國勝選總統拜登周二與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通話,並稱雙方同意很快會晤。此前麥康奈爾承認拜登贏得大選,打破了他一直以來對總統競選結果的沉默。
  • 美國政府開始權力過渡,但新總統拜登還有三關要過
    美國總務管理局23日最終確定,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為2020年美國大選的「贏家」,並通知其可以啟動過渡進程。這意味著拜登已經基本掃清權力交接道路上的障礙。就在同一天,拜登公布了首批內閣成員名單,包括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耶倫、首位女性情報總監海恩斯以及首位拉美裔國土安全部長馬約卡斯。但川普並未公開認輸,他在推特上表示將戰鬥到底。
  • 他打響辛亥革命第一槍,半個世紀後溥儀誠請一見,稱他蓋世英雄
    107年前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辛亥革命,首先在湖北武昌爆發,而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的,正是熊秉坤。熊秉坤生於1885年,湖北江夏人,早年喪父。他少時當過商店學徒、碼頭搬運工,後入湖北新軍第八鎮工程第八營當兵,1909年加入革命團體日知會。
  • 美眾議院正式宣布彈劾,參議院這卻打起太極
    其中明確對川普提出指控並要求"審判",這也是國會彈劾與內閣罷免的最大不同之處,彈劾有具體罪名,一旦成功就不僅是下臺那麼簡單,還意味著要被法律審判並接受懲罰,其嚴重性不可同日而語。因此眾議院的彈劾法案通過後,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了,擁有最終決定權的參議院這裡。據CNN的最新消息,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已明確表示:在拜登宣誓就職前,參議院不會對川普彈劾案進行審判。
  • 所有人都對川普落井下石,拜登反而拒不配合,背後另有深意?
    拜登雖然已經不止一次地譴責國會暴亂、譴責川普,但相比較他的民主黨同僚們,拜登顯然在有意的保持溫和。 事實上國會暴亂事件徹底點燃了民主黨人的怒火,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以及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查克·舒默,共同於7日喊話副總統彭斯,督促彭斯援引美國憲法第25修正案,將現任總統川普趕下臺。
  • 好日子到頭了,連接失去參議院和眾議院,共和黨陷入尷尬境地
    他心愛的推特也被封禁了,而共和黨的好日子也到頭了,連接失去參議院和眾議院,共和黨陷入尷尬境地。共和黨投票失利據環球網報導,就在全球吃瓜群眾還在回味美國國會上發生的那一幕的時候,即將改變美國未來方向的一場投票正在緊張的進行之中。在美國民眾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很快就選出了適合的人選。這場機會關係到拜登未來兩年內能不能順利實施有關政策的投票,就是國會參議院的最後兩個席位。
  • 希望拜登兌現承諾,如有補償就能重修於好
    據媒體方面報導稱,伊朗總統魯哈尼近日在每周一次的內閣會議上針對美伊之間的關係發表樂觀言論,稱只要拜登堅持兌現此前在競選美國總統時候做出的承諾,那麼解決美伊之間的問題就會變得非常容易。針對美伊兩國所存在的問題,魯哈尼和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兩人態度不同,在哈梅內伊看來,雙方之間的矛盾並沒有那麼容易得到解決,和其相比,魯哈尼的態度明顯沒那麼強硬,其對外釋放出了極大的善意,不過從魯哈尼的表態能看出來,能否調解美伊矛盾主要還是看拜登的態度。
  • 拜登新官上任準備連燒12把火 刺激法案規模或縮水 市場仍看空美元
    該方案的一部分可能足以吸引溫和的共和黨人投票支持參議院,包括4000億美元的抗疫情和經濟重啟措施,以及從每人600美元增加1400美元的直接現金分配。 拜登提出的其他一些措施可能會導致兩黨爭鬥,比如將聯邦最低工資提高兩倍以上,達到每小時15美元,向州政府提供大規模援助,並提供補充失業救濟,直至9月底。
  • 拜登接種疫苗後神情十分痛苦!美國總統繼位順序科普貼!
    美東時間1月11號,拜登接種第二劑疫苗後胳膊有所不適,稍後恢復正常後發表演講,假如拜登健康狀況不足以支撐到其上任,那麼該由誰來接任呢?、眾議院議長、參議院臨時議長及主要內閣成員依以下的順位依序遞補,而內閣的排名順序基本上以內閣職務的成立時間為準。
  • 2021年1月拜登政府上臺後 即將面臨四大科技問題
    以下是拜登面臨的一些重大科技政策問題,以及他的政府將如何處理這些問題。01PART內容審核(Content moderation)拜登對一項被認為是現代網際網路基石的法律持非正統立場,他在今年早些時候表示,應「立即」撤銷《通信規範法》第230條。
  • 拜登再次口誤稱自己「在180年前就當選參議員」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在當地時間26日發表講話時再次出現口誤,他稱自己「早在180年前就已進入參議院任職」。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此前在多次公開講話中已不僅時常前後矛盾,而且口誤頻出,美國總統川普藉此抨擊拜登的精神與健康狀況不適合擔任總統。
  • 土美或就S-400矛盾組建聯合工作組
    土耳其外交部長梅夫呂特·恰武什奧盧2020年12月30日說,土耳其與美國政府已經開始討論組建聯合工作組,以應對土耳其購買俄制
  • 拜登的對華政策你了解多少 曾直言中國是美「最大的競爭對手」
    日前受訪的美國學者普遍認為,與川普政府相比,拜登在對華經貿、外交和安全政策上都會更強調盟友、規則和價值觀因素,並且將解決國內問題、重塑美國聲譽和實力作為對華政策的基石。競選時曾直言:中國是美「最大的競爭對手」拜登在2009年出任副總統前曾擔任德拉瓦州聯邦參議員長達36年,並兩度擔任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可以說拜登在整個政治生涯中親歷了與中美關係的變化發展。
  • 國會山暴亂後,白宮內閣打算將川普免職
    據美國共和黨內傳來的最新消息稱,白宮內閣成員正在就援引《憲法25號修正案》的事情進行討論,而使用該法案的目的只有一個,即免職現任總統川普。 美國憲法25號修正案中明確指出,副總統和內閣可以判斷總統是否能夠繼續履行職責,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可以向參眾兩院提出免職總統,繼而由副總統代理。 這種情況放在平時幾乎不太可能會發生,尤其是川普的任期僅僅剩下兩周不到,但6日當天發生在華盛頓特區的事情足以載入史冊,兩黨對川普的怒火正在推動這一事情發生。
  • 拜登「決定」川普命運?
    2019年12月,川普也曾經被批濫用權力和阻礙國會運作而面臨彈劾,但參議院最終在去年2月否決彈劾議案。不過,雖然面臨民主黨議員要求彈劾總統的壓力,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依然行事謹慎。她在周五表示,除非川普立即辭職,不然民主黨人「將保留任一選擇」迫使川普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