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富貴生死,皆由命嗎?

2021-01-08 把書讀薄

宋代呂蒙正說:「若天不得時,則日月無光。地不得時,則草木不生。水不得時,則波浪不靜。人不得時,則命運不通。若無根本八字,豈能為卿為相。一生皆由命,半點不由人。」

楊絳百歲之時在《走到人生邊上》探討人生是否由命運決定。

「走到人生邊上」,這個名字,我乍看不明所以,及至明白,淚溼眼圈。

她寫道:「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往前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正站在人生的邊緣邊緣上,向後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後看,我已經活了一輩子,人生一世,為的是什麼呢?我要探索人生的價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麼都沒有了嗎?」

唉,我們都是這個世界的過客。

人在年輕的時候,沒有多少信命的,因為那時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天不怕地不怕,覺得自己單槍匹馬就能改變世界。

等到經歷了些許世事,心境就不一樣了,可能會由完全不信命到開始信命。詩人顧城說:「人很小,人對人生一點兒辦法也沒有,我很小的時候就有這個感覺。」

在書中,楊絳講了幾個算命的故事,算命算得很準的故事。

上海有個極有名的星命家,抗日勝利前夕,盛傳上海要遭美軍地毯式轟炸。避難上海的又紛紛逃出。這位專家算定自己這年橫死。算命的都妄想趨吉避兇,他就逃到香港去,以為橫死的災厄已經躲過。有一天在朋友家吃晚飯,飯後回寓,適逢戒嚴,他中彈身亡。這事一時盛傳,許多人都驚奇他命理精確。楊絳評論道:但既已命定,怎又逃得了呢?

楊絳的大弟剛去世時,忽聽得牆外算命瞎子彈弦從牆外走過,楊絳的二姑媽就請算命瞎子進來算命。

二姑媽報了大弟的「八字」。瞎子掐指一算,搖頭說:「好不了,天克地衝。」我們懷疑瞎子知道我家有喪事,因為那天大門口搭著喪棚呢。其實,我家的前門、後門之間,有五畝地的距離,瞎子無從知道。可是我們肯定,瞎子是知道的,所以一說就對。我們要考考他。我們的三姐兩年前生的第一個孩子是男孩,不到百日就夭折了。他的「八字」二姑媽也知道。我們就請瞎子算這死孩子的命。瞎子掐指一算,勃然大怒,發作道:「你們家怎麼回事,拿人家『尋開心』的嗎!這個孩子有命無數,早死了!」瞎子氣得臉都青了。我和弟弟妹妹很抱歉,又請他算了爸爸、媽媽、弟弟和三姊姊的命——其他姐妹都是未出閣的小姐,不興得算命。瞎子雖然只略說幾句,都很準。

但也有算不準的,算命先生說錢鍾書「六旬又八載,一去料不返。」

可是錢鍾書活了八十八歲,楊絳寫道:「足足多了二十年,而且在他坎坷一生中,運道最好,除了末後大病的幾年。不知那位『鐵板算命』的又怎麼解釋。」也就是說,多活那二十年,錢鍾書生活還很不錯,生活穩定了,且名利雙收。

楊絳坦言:

我認為命運最不講理。傻蛋、笨蛋、渾蛋安享富貴尊榮,不學無術的可以一輩子欺世盜名。有才華、有品德的人多災多難,惡人當權得勢,好人吃苦受害。

可怪的是我認為全不講理的命,可用各種方式計算,算出來的結果可以相同。這不就證明命有命理嗎?沒有理,怎能算呢?精通命理的能推算得很準。

楊絳認為,雖然大的環境或是大的命運背景改變不了,但是,有時人還是可以自己做主的。並不完全聽憑命運的安排。

但,總的來說,楊絳還是認為,這世上,是存在冥冥之中的註定的。

因為她寫道:

造化小兒的胡作非為,造成了一個不合理的人世。但是讓我們生存的這麼一個小小的地球,能是世人的歸宿處嗎?又安知這個不合理的人間,正是神明的大自然故意安排的呢?如果上天神明,不會容許造化小兒統治人間。孔子不止一次稱「天命」,不僅僅稱「天命」,還說「君子有三畏」。第一就是「畏天命……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季氏十六》)。這是帶著敬畏之心,承認命由天定。

世間,可能並非人的歸宿,這亦可能只是一次歷練?這種論調有些意思。

相關焦點

  • 佛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至於壽夭,皆是因果
    生死乃尋常之事,當持平常心看待,死去是只是身體,靈魂猶存,死亡為往生,所以無生無死,只是輪迴。而因有六道輪迴,所以我們在世之時應多修功德少作惡。人生苦短,生死無常,於是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珍貴,求佛給予正覺解脫,離苦得樂。死亡是每個人都無法避免了,所以也成了這世間絕對公平的一件事。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 世人皆知「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其實後一句更加經典,你知道嗎
    大家只知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卻不知道還有更經典的下一句。我國古代有很多知名的學派,他們在不同時期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就我們所熟知的儒家而言,他們在不同的朝代發展趨勢都是不同的。按照歷史發展的時間順序來說,在先秦時期,統治者們為了儘快的強大起來,都十分重視法家學說。
  • 楊絳走了,「我們仨」團圓了
    在李文俊看來,楊絳早已將生死看透,他和錢鍾書曾經討論過生死問題,「討論的結果是,錢先生先走,挺好,要是她先走了,錢先生的生活誰來照顧?而且她還可以把錢先生沒出版的東西整理出版。」李文俊說,楊絳先生並不希望外界紀念她,他聽傳言說,她想樹葬,但這個說法也許並不確切。
  • 路豔霞:楊絳走了,「我們仨」團圓了
    楊絳昔日在社科院外文所的同事、翻譯家張佩芬說,每年過春節她都要去楊絳家拜年,今年春節前去看望時,楊絳身體還好好的,而且還在堅持工作,真沒想到她這麼快就走了。「我們的老同事都走了一半了。」老人家哀嘆道。  事實上,也有朋友覺得楊絳亦是解脫了。
  •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古人眼中5大富貴命,你有你也是富貴命
    老祖宗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句話是出自於《論語·顏淵》,用來泛指人無法控制自己的生死富貴,凡事盡力而為就好。出處子夏是孔子晚年收下的最得意的弟子,不管孔子提出怎樣的問題,他都能對答如流,而且與孔子的三觀始終保持一致。所以也很受孔子的喜愛,這也讓其他師兄弟十分羨慕。
  •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古人眼中5大富貴命,你有你也是富貴命
    老祖宗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句話是出自於《論語·顏淵》,用來泛指人無法控制自己的生死富貴,凡事盡力而為就好。一天,司馬牛感慨道:「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安慰司馬牛道:「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 俗語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啥意思?許多人不知其深層含義
    俗語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啥意思?許多人不知其深層含義很多人常說語言是門藝術、說話是門藝術,同樣的一句話用不同的語氣說出來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放在不同的語境裡意思可能也是不一樣的。正因如此,我們在聊天或者讀書的時候如果不聯繫特定的情景,那麼可能會曲解某些話的意思,甚至可能與其本意背道而馳,就像老話說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很多人都沒理解到它真正的意思。
  • 莫把生死等閒看,你我皆是過路人
    倉央嘉措的一首詩: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閒事。夢淺情深,蹚不過去的河留給來生,繁花錯落有序,我被一頁一頁地誤傷,而窺視我的人,轉眼便立地成佛……」人啊,還是想開點,人生格局要開,肚量要開,修為要開,活的通透點,一切都是浮雲。
  •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人們常常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是真的嗎?又有人說,「人定勝天」,到底哪一種個說法更可靠呢,其實人的一生,由幾個因素構成,易學界常說道,「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功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十一擇業與擇偶,十二趨吉要避兇」。
  • 古人云「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下句才是精華,很多人不知道
    我們可能都知道孔子的《論語》中講到「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認為這是一句很經典的話,至今都有人把這一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但是下一句才是精華,很多人卻不知道。《論語》可以說是一部集儒家精華的書籍,裡面涵蓋了許多的人生哲理和治國理念,並且至今都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除了「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句話外,其實《論語》中還記載了很多關於孔子和他弟子之間的「經典名言」。
  • 楊絳曾勸費孝通別「知難而上」
    (圖片來源:資料圖)多年來,楊絳曾先後出版了《幹校六記》《我們仨》等大量記敘性的回憶文章,但吳學昭通過三年刨根究底式的發問,仍挖掘出許多楊絳此生難忘的回憶:就讀東吳大學時期,楊絳曾以「洋囡囡」的綽號聞名全校;與錢鍾書交往前後,她還有過一個「緋聞男友」費孝通。至於初見錢鍾書,則是楊絳此前從未敘說過的「一見鍾情」。
  • 面對親人即將要去世,楊絳寫出了一段很真實感受的語錄,惹人淚下
    ——楊絳《我們仨》這一段是老夫老妻之間的生死別離,不像我們身上發生的太突然,太意外。這樣的老夫老夫生死離別,楊絳寫的很細膩入微,從骨肉如柴,到沒有力氣說話,卻強睜眼的招待,再到送一程又一程,說一聲再見,又說一聲。這樣的生死別離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楊絳自己也算不清,但是只想陪著,越走越遠。
  • 古話「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下半句才是經典,能體現古人大智慧
    古話「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下半句才是經典,能體現古人大智慧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每個句話都蘊含多重含義,仔細推敲琢磨,你會發現有些話如果沒有看下半句是一個意思,但是看了下半句話又變了另一層意思。古話「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下半句才是經典,能體現古人大智慧我們來看「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句話,它所表達的意思,其實很容易理解,從字面我們就能夠讀懂它的意思。就是每一個人的生或死亡,都是上天註定好的。每一個人,是貧窮還是富貴,也是上天註定好的,不是用人力就可以去改變的。
  •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究竟是什麼意思?你理解的可能是錯的
    但是我們都知道中國漢字博大精深,很多詞語並不是表面上的意思,比如說萬人空巷,曾經有一個空調廣告,就是萬人空巷搶美的,這個廣告也很容易讓人誤認為萬人空巷,是非常熱鬧的意思,但是並非如此,萬人空巷的本來意識指的是沒有一個人街道上很冷清的意思,還比如說差強人意,這個詞很容易讓人以為很不滿意的意思,但是這個詞實際上是一個褒義詞,他的意思基本上指的是令人滿意的意思,所以好多成語,都可能不是他本來的意思,那麼,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靜夜思丨楊絳:人生有命
    文/楊絳
  • 楊絳給錢鍾書一字情書:慫!錢鍾書也寄回一個字,楊絳感動落淚
    在中國文壇上有一對非常出名的模範夫妻——楊絳和錢鍾書。兩人都是文壇上非常出名的作家學者,不管是《圍城》,還是散文隨筆《我們仨》,都是備受歡迎的文學作品。兩人有著同樣優秀的才華,在命運的安排下相遇了。楊絳和錢鍾書是在清華大學中相識的,年輕時候的楊絳不僅僅長相貌美,還有著出眾的學識,在學校中更是不乏追求者。
  • 楊絳,這個時代最惦記的隱士
    美國首任駐華辦事處主任洛德的夫人讀了《幹校六記》後,提出要見楊絳,楊絳見了他們夫婦一次。以後美使館請喝茶、請看電影、請吃飯,不斷拉攏,楊絳只去了一次茶會。再後來,洛德夫人請楊絳為她的作品寫一篇書評,楊絳婉言拒絕了。「她對國家對民族有很深的感情,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很清醒。」鄭土生說。
  • 易薦|楊絳: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太少而想得太多
    用這句話來形容楊絳先生,我覺得是再適合不過了。105年的歲月,她堅強,優雅地走了過來,過著令人羨慕的一生。雖然楊絳先生已經逝世三年,但她堅強獨立的生活氣息,依然留在人們心中。兩人一見鍾情,錢鍾書是富有詩書氣自華的才子,而楊絳也毫不遜色。1935年,錢鍾書24歲,楊絳23歲。他們在蘇州廟堂巷舉辦了一場婚禮,不知不覺,兩人就攜手走了六十多年的歲月。兩個人的愛情,至始至終,平淡卻不平庸。楊絳曾經說過:「從此以後,我們再無生離,只有死別。」
  • 楊絳先生今晨北京病逝 世間再無「我們仨」
    楊絳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臺長達六十多年,2014年還在公演;楊絳93歲出版回憶一家三口數十年風雨生活的散文隨筆《我們仨》,風靡海內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冊,96歲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102歲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
  • 錢鍾書病逝,楊絳送客時說了一句話,費孝通就徹底「死心」了!
    錢鍾書病逝,楊絳的愛慕者費孝通便多次登門拜訪,楊絳深知用意,送客時說了一句話,費孝通就徹底「死心」了。楊絳說:「樓這麼高,今後你就知難而退吧!」很多人知乎楊絳情商太高了,當時楊絳住在高樓,那時她和費孝通都不再年輕,這句看似平淡的話,卻是一語雙關,她希望費孝通不要「知難而上」,因為在她心中只有錢鍾書一人,不管是誰,再也走不進她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