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易經的人都有這樣一個疑惑:先天八卦為什麼是乾兌離震後排巽坎艮坤四卦,而不是繼續按逆時針方向坤艮坎巽排呢。我思來思去,夜不能寐,後來終於想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兩儀是陰陽兩儀,因為是天地定位後,才有天象和地形的變化,故太極生兩儀,就是傳說中的伏義氏一畫開天之意,清輕之氣上揚為天的乾卦,沌重之氣下沉為地的坤卦。
天為至陽,因為萬物生長靠太陽,世上沒有比天上的太陽能量巨大了,並且太陽每日東升西落,從不懈怠;日夜更替,寒來暑往、四季輪迴,也是剛健不已,所以易經用三個陽爻來表示天之陽能巨大,排在第一當之無愧。在先天八卦圖中位置最南,也是太陽直射北回歸線,離我國最近的太陽輻射最強,陽能最高點。
與天相對的地,最大的特點就是順從、包容。人類不管對它做什麼,它都不聲不響,修山開道、廣植農桑、修牆築城、建墓修墳 ,至陰至柔。尤其是坤卦在太極圖的正北方,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前後,是太陽輻射最弱,陽氣最弱,陰氣至盛點,所以用三個陰爻表示。對地球來講,天地是最大的陰陽兩儀,八卦中的震與巽、坎與離、艮與兌皆是被乾坤這一對天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後內含的小兩儀。
冬至後太陽越來越高,白晝越來越長,陽氣越來越足,氣溫(陽能)越來越高,從震卦一陽爻到離卦和兌卦兩陽爻到乾卦三陽爻,是陽氣熱能逐漸升高的表現,乾兌離震四卦排序代表陽能逐漸減少,也就是陰能逐漸增高。
過了乾卦位是夏至一陰生,從巽卦一陰爻到坎、離二卦兩個陰爻,到坤卦三個陰爻,正是由夏至秋、冬兩季太陽高度漸低,黑夜越來越長,氣溫越來越低,陰氣越來越重的時節。所以按陽氣越來越弱,陰氣越來越重的排法是巽坎艮坤。
這裡關鍵點是巽卦更靠近乾卦,震卦更靠近坤卦,而且震卦只有初爻一個陽爻,巽卦是二爻和三爻兩個陽爻,為什麼巽卦還排在震卦之後。究其原因,是因為震卦初爻一陽始生,巽卦初爻是一陰始生,三個爻的八經卦初爻能量至少佔全卦能量一半以上的緣故,初爻能量最大,中爻次之,三爻最小,所以八卦中震卦只初爻一個陽爻而陽能大於二爻和三爻均是陽爻的巽卦。
同理可知,同為一個陽爻的震、坎、艮卦,震卦陽能最大,坎卦次之,艮卦最小,同為一個陰爻的巽、離、兌卦,而巽卦陰能最大,離卦次之,兌卦最小。
到此,我想大家該會明白,如果按陽能減少,陰能增加排列,就自然是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了。
有人說先天八卦為宇宙先天之體,暗合西南多風,東南多湖海,東北多雷電,西北多高山,太陽東升,江河水從西發源之貌,當然也不無道理。但先天八卦圖無論是從一年四季輪迴還是一日的晝夜更替 ,從陰陰二氣能量場的轉換和增減角度看最為科學。
你同意我的先天八卦排序是按陰陽二氣能量等級來排序的理解嗎?
本文由作者原創,歡迎廣大易學者討論、關注、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