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去過雲南旅遊的朋友都一定會去大理,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就在與大理相距僅52公裡的地方,還有著一座古樸、寧靜,鼎盛時期甚至被稱為「小上海」的小城,這裡就是被譽為「雲南的最後一片可以靜靜的發呆的淨土」,也是古南詔文化的發祥地、彝祖故裡的大理巍山古城。

也許有些人只知道這裡有座巍寶山,卻不知道在這默默無聞的深山裡也藏著久遠的歷史和文化。估計很多人都從武俠小說裡聽說過「南詔國」,在唐初的雲南洱海地區有六個比較大的部落,統稱為六詔,而位於洱海南邊的蒙舍詔,在唐朝的支持下,統一了六詔並建都於巍山,這便是「南詔國」,因此巍山古城也就成了南詔國的發祥地。

巍山古城是茶馬古道南線的重要驛站!這裡有20多個回民自治村,其中東蓮花村就是最具代表性。這裡的伊斯蘭民族文化風情極為濃鬱,街道兩旁也有著《古蘭經》的聖訓標語。這裡最繁盛的時候村內馬幫雲集、商人如織一片繁榮景象,因此又被稱之為「古道名邨」和「小上海」。

海拔2568米的巍寶山是中國的道教名山之一,這裡是蒙舍詔祖庭所在地,每到祭祖時節和巍寶山歌會,當地彝族同胞便歡聚於此熱鬧非凡。站在巍寶山頂遠眺綿延起伏的群山,回首那傳奇的南詔古國,不禁感嘆千百年的歷史波瀾,如今也只是山空雲淡逝者如斯。

巍山民風淳樸、厚重、優雅、傳統,特別是被稱為世外桃源的彝族村落的啄木郎村,由於這裡尚未通車,村裡的人們也大多不通漢語,至今仍完整保留著南詔國時期濃厚的彝族原生態文化,積澱著厚重的南詔國農耕文明,古舞古樂與鮮豔的民族服飾等南詔遺風猶存。

雲南的紅河就是發源於巍山縣永建鄉米鹿麼村,紅河從源頭出來經峽谷流入巍山盆地,並環繞著巍寶山經過一個大圓形包圍圈後向東南流出巍山。作為紅河源頭的巍山,充滿了自然和歷史文化的奇特景象。

來到巍山,切不可錯過當地的美食,小米糕、王記耙肉餌絲、蘇老三一古面、牛乾巴、玫瑰米凉蝦,都可以讓你一飽口福。
(碼字不易,喜歡請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