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一座「低調」的千年古鎮,曾出兩個成語,古樸滄桑遊人稀少

2021-01-09 網易

2020-06-26 11:55:05 來源: 娛樂淺淺談

舉報

  南通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境內有很多古蹟和古鎮,每一處都彰顯這個城市古老的印記,最近在南通的走街串巷中,感受到這座城市給人的真實和古樸,讓人的內心平和寧靜,而今天我們走進的這個古鎮,又是另一個打開心扉的地方,它也將再次燃燒我們探尋南通古鎮那顆火熱的心,這個古鎮就是餘西古鎮。

  

  

   從餘東古鎮到餘西古鎮,探尋南通的古老歷史文化

  相信看過我前面文章的朋友一定還記得我們有一期專程寫了餘東古鎮,沒錯,在不遠處的地方還有一座餘西古鎮,餘西古鎮位於南通市通州區二甲鎮長江口北岸,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江蘇傳統村落,餘西古鎮始建於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歷史上它曾被叫做餘慶(慶餘),而且從唐到宋再到明清時期,一直繁榮昌盛,只是到了近代才稍顯落後。

  餘西古鎮是通州第一個鹽埠,是我國藍印花布的發祥地,如今的餘西早已不再繁盛,古鎮上的很多房屋已經破敗不堪,有些房簷上的瓦片看似就要掉落,但是中國古建築卻總是給人意外的驚喜,即使牆面塌了,房屋結構依然屹立不倒,只要重新裝飾下還是可以繼續住人的。

  

  

   餘西古鎮:通東第一鎮

  如今的餘西依然保存著明清時期的房屋,大多數古建築群都還算完整,古鎮中城河相擁,粉牆黛瓦,古蹟眾多,有「通東第一鎮」之稱,在古鎮的老街上,完全想像不到這裡是發達的江蘇,破舊的道路兩旁是破舊的房屋,時而能看到一些翻新的建築,但是大多數都是老宅,地上有青草,門前有籬笆,碧綠的葉,堅挺的杆,仿佛告訴世人這裡是有人居住的。

  
還沒完全商業化的餘西,你喜歡嗎?

  餘西古鎮經過千年時間的積澱,已經擁有非常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它濃鬱的地方特色和古樸的古鎮風情,被人們譽為「江北的周莊」,如今的古鎮還沒完全商業化,古鎮保存很完整,很具有古韻,但難能可貴的是沒有沒過度開發,這裡的遊客也很稀少,名氣甚至都不如如皋水繪園,但是這樣也許才是一個古鎮該有的樣子,古樸、平淡、簡簡單單。

  

  

   古鎮文化交融、古蹟眾多

  餘西古鎮屬於原餘慶場,在歷史上場鎮規模相當大,分為餘西場、餘中場、餘東場,在清朝時期,餘中合併到餘西,讓古鎮一度繁華異常,餘西因鹽而興,因水而存,底蘊非常深厚,在這裡聚集了鹽文化、佛教文化和古建築文化,「因鹽成邑」的餘西古鎮,它見證了餘西千年的繁榮到衰落,也反應了在一定時期這裡的經濟高潮。

  

  

   餘西古鎮也是人傑地靈、人文薈萃之地

  餘西曾也是人文薈萃、文人聚集之地,擁有精進書院、錢氏牌坊、朱理治故居、朱家大院等歷史保護單位,還有孝子坊、孔廟、大悲殿、宗祠等文化遺蹟,有天生堂藥店、王復興染坊、宋泰華書薄店及裱畫、木板年畫等老字號店鋪,還有柳敬亭、周維藩、曹秀生、曹星谷、李同、張馨谷、陳西洋、任煥文等眾多文人志士,他們共同見證餘西的悠久歷史和濃鬱的江海風情。

  

  

  餘西的遊人很少,喜歡清靜的人一定會愛上這裡的,這裡有一塊節孝牌坊,上面鐫刻著「百年貞操冰霜厲,千載徽音日月昭」,鎮上有很多古院落,還有一些感覺就快消失的老房子,杜義茂綢布莊、曹恆興油坊、永泰和茶葉店、曹家酒店、朱家肉鋪、馬家燒酒坊,它們就像一段段故事上演之後就將落幕,這裡有他們的奮鬥史,也有他們的感人故事。

  

  

  餘西古鎮的居民很淳樸,沒有都市人的勾心鬥角,來到這裡,你可以隨意拍照,合影,好客的人還會邀請你到家中坐一坐,有些人家門前還張貼著老式對聯,「鵬程萬裡春,鴻途大展年,人勤百家旺,家和萬事興」,一張張福字倒掛在門上,他們祈福平安,也享受幸福。

  

  

   古鎮地區出了兩個著名的成語「一諾千金」和「青出於藍」

  一諾千金

  「一諾千金」這個成語想必每個中國人都知道什麼意思,它就出自這個地方,一諾千金講述的是,通州餘西場季氏:一諾堂的始祖、西楚霸王項羽的名將季布說話算數講信用的故事。直到如今,這裡的餘西季氏宗祠「一諾堂」的堂號,源自語本《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青出於藍

  「青出於藍」又是一個高頻成語,通州餘西等地所在的地區為蓼藍的種植創造了有利條件,是我國主要的蓼藍產地,「南通藍印花布」已成為餘西等地的特產、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出於藍的「藍」就是蓼藍之類可作藍色顏料的草,而青就是靛青,靛青是從蓼藍等草中提煉出來的,但顏色卻比蓼藍等更深,比喻後人勝過前人。

  

  

  結束語:漫步在餘西街頭,沒有都市的繁華,只有舊時的淳樸,走在青石板的路上仿佛能穿越回來過去的慢慢時光,街道窄窄的、長長的,沒有太多的小橋流水,沒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的幽深效果,只有一些老舊建築、庭院,它低調淡定的不像蘇浙晉徽古鎮那樣的喧譁熱鬧,它如同小家碧玉般就這樣安安靜靜的矗立在南通這個城市的一角,不為外人所打擾。

  逛了好些時候,在古鎮上難以找到其他古鎮特有的酒吧、咖啡廳、網紅店,它能完全讓人沉醉在粉牆黛瓦、長長窄窄的小巷子裡,安逸的生活就是這麼簡單美好。

  

  

  旅行攻略:南通市區到餘西古鎮32公裡,可乘坐612公交車,車程約50——60分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66張照片,10個休閒好去處,給你①個愛上南通的理由!
    城市盛景、山川湖海、歷史人文……南通整座城市的魅力都在這66張照片中得以詮釋不出南通,就可以看海長江之尾、東海之頭身在南通這座江海之城想看海不再是奢望啟東圓陀角、海上威尼斯、呂四漁港、如東小洋口晴朗的天空、翻滾的海浪、無盡的海岸不出南通,滿足你對大海的所有想像
  • 浙江年味最濃的千年古鎮!上過《舌尖上的中國》,年味從美食開始
    一葉烏篷,漂過二千五百年的滄桑;黃酒社戲,演繹著尋常巷陌的風俗百態;魏晉遺風,賦予了擲地有聲的江南風骨……古城紹興,一直都是旅居人心中「白月光」的存在。縱使千年的時光流逝,本地居民們仍像祖先一樣延續著最原生態、最自然的古鎮生活。在安昌,不管你腳踩哪一座小石橋,手撫哪一塊破壁的石牆,哪怕隨便走入一條小巷,你都能感受到一種濃濃的夾雜著歷史與文化的氣息,不必刻意,不用費力。
  • 上海這個古鎮「不接地氣」,環境古樸無商業,老上海人才知道這裡
    在上海這樣快節奏的城市當中,好像要找一些古鎮景點是比較困難的,大家去上海也總是喜歡開一些現代化的城市面貌。而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一個古鎮,卻是實實在在位於上海青浦區的一座古鎮。它之所以獨特,是因為這一座古鎮跟上海本地有一些「不接地氣」,它的地理位置在上海的西南方向,是陳雲同志的故鄉,而這座古鎮最大的特色在於無商業化元素,一直保持著古樸寧靜的氛圍。它就是練塘古鎮。
  • 江蘇低調的古鎮,擁有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是淮揚菜的重要發源地!
    在眾多城市中,淮安是我的最愛,說起淮安在國內知名度不高,但確實是一座有內涵的低調城市,因為地處淮河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正好在「秦嶺-淮河」南北分界線上,擁有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也是淮揚菜的重要發源地。來淮安一定要去看看河下古鎮,因為它是淮安古文化的縮影。古鎮形成於周朝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 密雲千年古鎮村民說話"露八分":只說成語前三字
    密雲千年古鎮村民說話"露八分":只說成語前三字 2008年05月18日 09:40 來源:新京報 發表評論   日前,一種全國獨一無二的語言「露八分」,在密雲千年古鎮古北口河西村被發現,指的是說話時,只說一句成語的前三個字,把最後一個字藏起來。  今年60歲的村書記張玉山介紹,「露八分」的使用範圍非常的廣泛,且也分褒義、貶義和中性。如王姓,褒義是「佔山為」,貶義是「家破人」;何姓,中性是「無可奈」,褒義是「氣壯山」。所以,同一個東西可有好幾種「露八分」的說法。
  • 周邊小眾遊|距西安100公裡的陳爐古鎮,千年窯址別樣文藝
    抵達陳爐古鎮的路途不算很順利,天氣不好,古鎮又在山上,我們跟著導航一路上行,途中遇到大霧,向山坳下看去,竟有種騰雲駕霧的感覺。快要抵達的時候,沿途的村落已經開始有瓷窯的影子,路邊有陶土的大花盆整齊地堆放著,告訴遊人離景區已經不遠了。
  • 恰入人間仙境,言語似也無法闡述出古鎮的景色
    中國的建築大多歷史悠久,而能夠保留到現在的一定是元老級別的古建築了,在重慶有一座中國保留最完整的古鎮,同時也被譽是為中國最美的古鎮。它位於重慶的合川區東北處,從宋代就已經初具鎮子的形狀了,它就是淶灘古鎮。
  • 推薦| 2019年古鎮旅行月曆
    2月安昌古鎮著名的千年江南水鄉古鎮安昌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著名江南水鄉古鎮。石板鋪砌的三裡老街,店鋪林立,兩廊相連,行著成群的"氈帽"飄揚著社戲的曲調,座座造型各異的石橋下穿梭著烏蓬船,那水是碧綠深邃,微波不興,仿佛陳年的老酒,蕩漾著往事,瀰漫著鄉緒……3月前童古鎮比周莊烏鎮更加古樸前童古鎮是浙東地區保存至今的一座最具儒家文化古韻的小鎮。
  • 神垕:河南十大古鎮之一,千年來世代燒窯,成就「活著的古鎮」
    泱泱華夏五千年,古鎮遺蹟常可見。但神垕古鎮的美是獨一份的。現今很多古鎮是仿建的,神垕老街多是原始建築,百靈翁廟已經屹立幾百年;仿建古鎮多是鋼筋混凝土結構,這裡多是老磚老瓦老梁檁。當然它並不精緻唯美,沒有眼花繚亂的驚豔感,但沁進土壤的滄桑和渾樸總讓人產生是不是穿越了的錯覺。
  • 雅安雨城區有座別具一格的古鎮,依山傍水,卻顯得格外寧靜
    中國的古鎮很多。從北到南,從東到西的一個個各具地方特色的古鎮數不勝數。我去過北方山西的平遙古城,也去過南方麗江古鎮等等具有代表性的古鎮。但我唯一鍾情的還是這成都平原邊一個不起眼的小鎮-上裡古鎮,其位於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境內,是四川歷史文化名鎮,也是四川省十大古鎮之一。
  • 閩南千年古鎮晉江安海秀特色端午民俗「嗦囉嗹」
    閩南千年古鎮晉江安海秀特色端午民俗「嗦囉嗹」   2015-06-20 18:33:4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福建隱匿了千年的最美古鎮,低調得令人神往!
    崇武也是咱們中國僅存的一座比較完好的明代石頭城,也是中國海防史上一個比較完整的史記,崇武古城的主要景點有開源寺,惠安女民俗服飾展館。其中,開元寺也是福建省內最大的寺廟,有天王殿,拜亭等建築。寺內的東西塔是泉州的標誌性建築。
  • 江蘇有一座千年古鎮,擁有14座保存完好的古橋,還是首批5A級景區
    江蘇有一座千年古鎮,擁有14座保存完好的古橋,還是首批5A級景區蘇州在古時候又別稱平江、姑蘇,同時是我們國家很有名氣的旅遊城市,其中,境內總面積達到近8657.3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數量統計有1072.17萬人,蘇州是一座有著2500年歷史的古城,是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並且有著人間天堂這樣的美稱
  • 古老的廣西大圩古鎮,幽靜而古韻猶存,神秘的七星古墓群讓人著迷
    在廣西的灕江東岸,有一座桂林的歷史文化古鎮,大圩古鎮。古鎮始於北宋初年,趣興於明清,盛於民國,距今己有千年歷史,遠在六百年前,大圩以其「大」,成為廣西四大圩鎮之一。古老的大圩老街順著灕江綿延,青石板路見證大圩鎮的古老。明清時,大圩已是南北商賈雲集之地,各種商行應有盡有,極盡繁華。
  • 中國最靈驗的寺廟,一座古樸千年古廟,為何竟斷香火30多年
    現在很多寺廟增加了商業氛圍,不僅僅是燒香的地方,但是,中國四川省有一座古老的寺廟,幾百年來一直被無視,但是寺廟裡的寺廟卻保持著平常的氛圍,另外,這座寺廟作為我國最具靈驗性的寺廟而聞名,這個寺廟的名字是石經寺。
  • 廣州八百年古鎮,古民居長兩個大耳朵好特別,現藏在郊區少人知
    穿行神州,欣賞過無數古鎮,卻總是錯過身邊的美麗,這大概是很多旅行愛好者的通病。曾經有外地朋友問我:「廣州有古鎮嗎?」,答案是有的,最有代表性的是番禺區的沙灣古鎮,它離番禺區中心和廣州中心城區都很近,雖然外地遊客極少,不過偶爾會有一些本地人,或在廣州工作的外地人過來觀光拍照。
  • 千年官道——茅竹嶺
    是古代永強去往溫州的陸上主通道,更是一條歷經滄桑的千年古道!在白樓下村茅竹嶺古道入口處,有兩座金碧輝煌、雕梁畫棟的宗教建築緊挨在一起,分別是二聖觀和太陰宮。太陰宮站在嶺頭處,回看白樓下村。在綠樹掩映中,古道蜿蜒曲折,陽光穿過綠樹縫隙,投射在刻著圖紋的石板古道上,透著歲月的滄桑!性空亭緣起亭行走在茅竹嶺古道,行人稀少,偶爾會看見有一兩個人提著山泉水下山。
  • 吳越文化的發祥地,千年水鄉古鎮
    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歷史文化的古鎮,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吳越兩國的相交之地。故有「吳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稱。西塘與其它水鄉古鎮最大的不同在於,古鎮中臨河的街道都有廊棚,總長近千米,就像頤和園的長廊一樣。西塘以「橋多、弄多、廊棚多」的三大特色而贏得廣大遊人們的青睞。
  • 浙江又一座古鎮強勢回歸,江南水鄉,古色古香,趕緊去體驗一下吧
    江南古鎮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這麼富有詩情畫意,生活氣息。浙江,吳越文化和江南文化的發源地,江南水鄉,風光秀麗,浙江的古鎮透露著江南特有的細膩的文化內涵,給人一種怡然自得,可以把一切煩惱拋諸腦後的特有氣質。典型的浙江古鎮有烏鎮,西塘古鎮,龍門古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