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博物館居然建在一座漢墓上,墓主居然是項羽的亞父範增?

2020-11-15 騰訊網

在上一篇文章裡筆者也介紹過,目前徐州已發掘的漢王墓多達8座之多。然而在這8座漢王墓葬裡,僅有一座是東漢時期彭城國王的。即土山漢墓。當然,由於這座墓葬的主墓(2號墓)尚未發掘,目前仍然無法證實它確是屬於彭城王,至今也仍然有學者提出異議。在土山漢墓被發掘之前,民間一直傳言其為項羽亞父範增之墓。不過,就主流觀點來看,土山墓葬的墓主已經被定性為東漢彭城某位藩王。

土山,顧名思義,是一座封土疊成的山丘,亦有言論稱該墓是平地起墳,即墓室在平地之上,四周及上部加蓋封土築成。由於尚未親見和精確調查,筆者這裡保留意見。不過在2號墓保護施工現場,筆者看到大量的黃腸石,這種漢代用以替代黃腸題奏的墓葬材料,確實是用以封圍墓室的。土山漢墓目前已經發掘的是1號墓葬,發現一件基本完好的銀縷玉衣,證實應該是王后墓。可惜王后墓室同樣未向外界開放,僅有部分出土文物展示。2號主墓大概是藩王墓,仍待發掘。此外,亦有3號墓,信息不多。

筆者原文《記土山彭城漢墓》

相關焦點

  • 劉邦身上有天子氣,範增早就看出來了,為什麼不幫劉邦成就帝業?
    眾所周知的鴻門宴之所以會發生,跟被項羽呼作「亞父」的範增脫不了干係,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範增,也許鴻門宴都不會發生。當時,本在巨鹿封神的項羽,率本在巨鹿作壁上觀的諸侯奔向關中,到達函谷關時方才發現,劉邦先所有人一步,從武關挺進關中,並在關中約法三章,積累了極高的人氣。
  • 江蘇又一博物館走紅,建在乾隆行宮舊址,金縷玉衣更是聞名世界!
    江蘇又一博物館走紅,建在乾隆行宮舊址,金縷玉衣更是聞名世界!中國無論城市大小,都有這個市級博物館。 此外,所有省會都有省級博物館。 在很多人的認識中,省級博物館的藏品,各方面肯定比市級豐富。 市級博物館展示的國寶數量很少,也經常被很多遊客忽視。
  • 秦滅六國時,韓信、張良、蕭何、項梁、項羽、範增都在幹什麼?
    上邊提到的這些人,蕭何、項梁、項羽、範增都是標標準準的楚國人,張良是韓國人,韓信有可能是從韓國逃亡到楚國的人。一 我們先從年紀最大的範增說起,他出生於公元前277年,生活在現在的安徽。秦始皇開始統一六國的時候,他已經五六十歲了。那麼範增為什麼沒有跳出來反對秦始皇統一六國呢?那是因為楚國是封建制國家,楚王用的人都是貴族出身的。
  • 項羽一生威武,戰場上幾無敗績,為何最終一戰就再也起不來了呢?
    項羽一生霸氣,戰場上幾乎就沒敗過,為什麼最終還是敗給了劉邦?項羽的武力值在歷史上屈指可數,除此之外,他還是名將之後,背景深厚。在秦末亂世,項羽跟隨叔父挑起反旗,一路之上披堅執銳、勢如破竹,幾乎沒有打過敗仗。劉邦的情況跟項羽正好相反,不僅出身一般,也沒有出眾的才能,甚至年齡還偏大。
  • 徐州博物館,館藏金縷玉衣,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徐州博物館徐州博物館,地處於雲龍山北麓,為國家四A級景區,不久前,徐州博物館,剛剛被入選為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可想而知,館內的文物,還是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比如,漢代時期的金鏤玉衣和銀鏤玉衣,凸顯徐州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而博物館,絕大多數為古遺址或古墓葬科學發掘出土景區線路博物館為三層建築,可依次遊覽各個展館一樓依次遊覽古彭千秋及鄧永清收藏書法館
  • 他是一個逃兵,在項羽身邊默默無聞,在劉邦身邊大放光彩
    陳平想了想,便說:「雖然項羽身邊有幾位剛直的大臣,比如,亞父範增、鍾離味、龍且、周殷等人,看起來十分團結,但是,我也有退兵之計!」「什麼計策?快快說來」,劉邦已有些迫不及待。「項羽不僅生性多疑,而且善聽讒言,您如果捨得拿出幾萬斤黃金,施行反間計,離間項羽和範增、鍾離味等人的關係,讓他們互生猜忌,他們肯定會自相殘殺,到時候,我們漢軍就可以趁機攻打他們了」,陳平細細分析道。此時,劉邦只想退敵,哪還在乎幾萬斤黃金啊,於是,當場拿出四萬斤黃金,交給陳平,讓陳平按計劃行事,並表示自己不會過問這些黃金的支出情況。
  • 秦滅六國時,韓信張良蕭何項梁項羽範增都在幹嘛,為何不幫六國?
    在政治上,秦王嬴政先是在公元前238年親政時,剿滅了禍亂宮闈的嫪毐勢力,幽禁了趙太后;其後,嬴政又逼迫呂不韋自殺,徹底解決了長期把持秦國政壇的兩大勢力,真正地確立了秦王嬴政唯一的權力中心地位。掌握了絕對權力的嬴政,在治國整軍方面,啟用了兩個關係到秦國是否能夠順利滅六國統一中國的關鍵人物。
  • 識人術,範增用親身經歷告訴你,凡是具備這個特點,均為人中龍鳳
    「 職場智謀 」 專注研究人性的規律與智慧,揭秘職場潛規則以及辦公室政治【參考書籍】《漢書》高帝紀第一上【事由】沛公左司馬曹毋傷聽說項羽發怒,想進攻沛,就派人對項羽說沛公想當關中王,讓子嬰為相,珍寶盡歸己有,想以此得到項羽封賞,亞父範增勸項羽說,沛公住在山東時。
  • 濟陽三官廟漢墓入選「考古新發現」 是濟南發現最大的漢畫像石墓
    其中章丘區牛推官南遺址、濟陽三官廟漢墓兩個濟南市考古項目分別入選。記者在發布會上還獲悉,濟陽三官廟漢墓將被改建為博物館,將以其為中心擴建文旅項目。在7月9日的發布會上,山東省考古學會理事長、山東博物館館長鄭同修表示,稷下學宮是「百家爭鳴」的發生地,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據《臨淄文物志》記載,戰國時期,臨淄城稷門外設「稷下學宮」招徠諸子百家講學。《齊乘》中記載稷門為齊城西門。「稷」字本身就是代表西這一方位。
  • 秦滅六國時,韓信張良蕭何項梁項羽範增都在幹嘛,為何不幫六國
    項羽這一年,範增已經48歲了,他也是楚國人,雖然範增很有才能,但是當時的範增是閒賦在家的,並沒有什麼門路當官。蕭何33歲,範增53歲,都是閒賦在家。項梁、項羽仍然待在楚國,開始要應對來自秦國的軍事進攻了。
  • 楚霸王項羽是怎麼敗給泗水亭長劉邦的?草根和貴族之間的較量
    今天小編就從三個方面分析一下泗水亭長劉邦是怎麼戰勝了楚霸王項羽的!其一,職場中,劉邦知人善任,項羽卻認人唯親劉邦在《史記·高祖本紀》: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道壁,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 農民撿磚頭牽出兩座漢墓 首次發現帶字漢磚(圖)
    起身回家途中,在路北側一條小路上他又發現了眾多這樣的磚頭。昨天,記者從膠州市博物館了解到,這些磚頭應該是造於2000多年前的漢代,而且兩處古磚發現地的地下,應該有兩處漢代墓葬。因帶有文字的古磚在當地是首次發現,說明兩處漢代墓葬不是普通人家所建。  古磚上刻有「大吉」  據姜先生介紹,前天上午,他和家人一起來到村子西南邊的農田收小麥。
  • 甘泉雙山漢墓主人為末代廣陵王?
    出土廣陵王璽的漢墓位於雙山,雙山即兩座漢墓的封土堆。兩墓墓主分別是誰,一直存有爭議。近日,揚州城大遺址保護中心業務部主任餘國江介紹,結合出土文物、文獻資料作出推測——甘泉山雙山漢墓墓主或為最後一代廣陵王劉荊及其兒子劉元壽。
  • 東方金字塔——龜山漢墓,至今還有許多未解之謎,無人能解
    官方統計,徐州漢代古墓的數量已經接近300多座,其中名氣最大的是「龜山漢墓」。據說,在漢朝近400多年的漫長歷史中,有13名楚王在徐州當過國王。但是現在已經確定了苗酒的身份。就是今天我們說的九山漢墓。墓主的主人是西楚王劉注與妻子的合葬墓地。如果某個墓最神秘的色彩濃厚,那就是龜山漢墓。如今,龜山漢墓已經被開發成旅遊景點,但古墓中還有很多未解之謎。
  • 項羽和劉邦都是推翻秦朝大軍中的佼佼者,但兩人的威望卻大不相同
    項羽和劉邦都是推翻秦朝大軍中的佼佼者,但兩人的威望大不相同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開始的組建項家軍,然後徵戰四方。可以說項羽是抓住了當時的天下大勢。而劉邦呢?不過是混混出身,可以說流氓的那一套他都會,不過憑著自己的一番操作,竟然也佔據了一方。項羽性格剛猛,用人也一定要自己信得過的。
  • 揚州考古專家新推論 甘泉雙山漢墓主人或為劉荊父子
    出土廣陵王璽的漢墓位於甘泉山雙山,雙山即兩座漢墓的封土堆。兩墓墓主是誰?至今存在爭議。近日,揚州城大遺址保護中心業務部主任餘國江撰文,結合出土文物、文獻資料作出推測——甘泉山雙山漢墓墓主或為最後一代廣陵王劉荊及其兒子劉元壽。還原歷史漢代最後一位廣陵王葬於此揚州西北的甘泉山一帶,分布著大量兩漢時期的墓葬。
  • 為一塊磚、一片瓦,建一座博物館,這12座專題博物館在收藏什麼?
    寫小眾博物館推薦的時候,洛陽古墓博物館的呼聲很高。它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古墓博物館之一,同時也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館。它還有一個稱號是:」世界上最陰森博物館「。實際體驗感受如何,可以看看以下的反饋,給大家做參考:
  • 貴州興仁市漢墓出土一枚「官印」,相當於墓主人「身份證」
    重慶三峽博物館的同行致電,希望複製黔西南州博物館的一級文物「巴郡守丞」印,原因是「巴郡」地區通過考古發掘,至今都沒有發現漢代帶「巴郡地標」官銜的印章。這的確是一個讓人困惑的問題,一枚「巴郡」的印章怎麼會出土在貴州黔西南?
  • 整天不務正業,遊手好閒的他卻是歷史上最具有傳奇色彩的「帝王」
    整天不務正業,遊手好閒的他卻是歷史上最具有傳奇色彩的「帝王」,關於項羽和劉邦的性格差異,我們可以通過一件事就能看出來,秦始皇在位時期曾三次東巡,一次當秦始皇巡遊至項羽所在的會稽縣時,項羽被秦始皇威風凜離的隊伍所驚訝,但是同時項羽又表現出一種不屑的神情,並向身邊的項梁說道:「無甚稀奇,彼可取而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