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逆轉時空交錯的炫酷 也掩蓋不住《信條》存在的物理硬傷

2021-01-13 新華網客戶端

電影《信條》近期在國內影院上映。被這部電影「燒糊了腦子」的觀眾不計其數,其實電影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就是大反派想用逆轉時間的殺傷性武器毀滅現世,不過一系列和時空逆行相關的科學概念以及非線性敘事,直接把觀眾繞懵。在電影《信條》當中,出現了兩個時間表述,分別是正向的時間和逆向的時間,時間有方向嗎?電影裡設定的熵減能夠逆轉時空,理論上真是這樣的?電影裡出現的單電子宇宙、祖父悖論又是怎麼回事?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看懂電影,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天津大學理學院量子交叉研究中心主任呂宏教授,讓他談一談這些「高冷」的物理學概念。

也許100年後穿越到未來並不難

《信條》用影像呈現了時間命題。影片中的人物通過旋轉門製造出的逆向時間可以讓人物和未來的自己偶遇,但穿越人物的一切運動軌跡是逆向的,視覺上是倒帶的效果,展示了逆向時間和正向時間交織。

「什麼是時間?一般人們會認為時間是很容易理解的概念,因為生活中經常運用時間,但是仔細一想,又好像什麼也說不清,其實就連最頂級的物理學家也說不清楚到底什麼才是時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呂宏認為,之所以說不清,是因為時間這個概念,不像可以拿在手上研究的物質。空間也有相似的特質,但至少人們可以停留在某個地方,或者可以重複到訪這個地方,概念就更直觀一點,但時間連這點都做不到。

呂宏表示,在哲學上有兩種時間的概念:一種是現實論,認為所謂的過去和未來都不存在,只有現在這個點才真實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說時間穿越不可能實現,因為沒辦法穿越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東西;另一種是永恆論,認為時間像空間一樣永遠存在,我們沒法回到過去,但並不意味著它不存在。這兩個只是哲學觀點,很難說哪個對哪個錯。不過,現在的時空理論,無論是狹義相對論還是廣義相對論,基本上都更加支持永恆論。

「既然是永恆的,就有時間穿越的可能性,因此有其在理論或哲學上探討的必要性。這就涉及到時間有方向的問題。從基礎物理的理論來看,時間往未來走的是一個方向,往過去走的是另外一個方向。」呂宏舉例說,觀看桌球在空中飛行的視頻,一般情況下人們無法區別視頻是否倒放,但觀看玻璃瓶從桌子上掉下去摔碎的視頻,視頻倒放時,沒有人相信這是自然發生的事情。在基礎物理理論中,時間完全可以像視頻一樣倒放,但是在現實的複雜系統中,人們沒有觀測到時間可以倒流的經驗。

呂宏說:「其實,時間穿越到未來,在相對論框架下完全可以做到。比如乘坐一架足夠高速的飛行器離開地球,根據相對論的運動物體時間延緩效應,在飛船上只過了一年,而我們在地球上可能已經過了100年。當再回到地球的時候,就相當於穿越到了未來;或者通過生物學或醫學手段,把自己冷凍起來,100年以後解凍,也就等於直接穿越到100年以後了。穿越到未來,從技術上來說並不困難,目前技術可能還做不到,但是我相信100年後完全可能做到。」

電影中時間倒流情節不可能實現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信條》,那就是:決定人類終極命運的根本不是核戰爭,而是一場時間之戰。電影劇情引入的第一條法則就是「熵減」,當「熵增」變成「熵減」,神奇的時間逆轉也就發生了。

「物理上用『熵』表示一個系統的自由度和無序化程度。」呂宏介紹,比如操場上有100個人站隊,站得很整齊,這就意味著系統自由度很低,每個人只能站在某個位置,但是如果這些人可以隨意走動,系統的自由度就越來越大,隊伍肯定會越來越混亂。這就是從低自由度往高自由度發展、越來越混亂的熵增過程。

在一個封閉系統中的熵必隨時間而增加,這是物理學的一個基本定律。如果在一個開放的局部系統中,系統外面還有一個更大的系統,熵是可以減少的。這是人們能活著的原因。活著,就是保持身體的秩序,心臟跳動、大腦思考……之所以能夠維持這個秩序,是因為我們處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中,通過進食補充負熵,使身體更有秩序。

「在一個封閉的系統中,熵會越來越大,時間的方向就是熵增加的方向,這就把時間跟熵增或者熵減概念聯繫起來了。」呂宏舉例說,一個瓶子掉下來摔碎,變成一地玻璃碎片,這顯然是一個熵增加的過程,但假如逆轉,就變成熵減了。物理學告訴我們封閉系統內的熵是不能減少的。唯一能實現的途徑,只能是時間反演。因此在任何封閉系統內的逆熵可以等價於該系統的時間倒流。

但這部電影中的情節在現實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宏觀世界無法形成一個不與外界交換的封閉系統。在電影裡,主人公身處正向時間,通過旋轉門就來到逆向時間的熵減空間。於是汽車倒著開,子彈也是反著飛,所有的運動都是反的。呂宏質疑:「假如一個人處在那種狀況,人體的新陳代謝是按正向時間進行的,但人以外的世界又處於逆向時間。人還在正常的變老,但是衣服外面的世界卻越來越年輕。這樣的話兩種空間就會有個界面分割開,但人整體是一個多粒子系統,怎麼去分割?這種情節設計在宏觀系統上不可能成立。」

不過,電影《信條》也有創新之處,跟普通穿越劇不太一樣。普通穿越要麼是穿越回過去,要麼就是穿越到未來。「這部電影的穿越是進行性穿越,過去和未來兩個世界同時放在一起,這是很有意思的遊戲角度,但是現在從物理上來說不太可能實現。」呂宏說。

單電子宇宙和祖父悖論

單電子宇宙這個概念是物理學家約翰·惠勒最早提出來的,惠勒想像,宇宙也許只有一個電子,電子可以在時空中隨意來回走動,電子沿正時間方向運動,就是普通的電子;沿逆時間方向運動,就是一個正電子,也稱反電子。

呂宏介紹,惠勒提出單電子宇宙理論,可以解釋量子力學中一個奇怪的現象,即宇宙中的所有電子,除了所在位置、速度等這些外在性質不同外,都具有相同的質量、電荷數,它們的本質都是一樣的,所有的電子都是全同的。但是單電子宇宙理論有一個缺陷,它無法解釋電子和正電子在數量上的巨大差異。顯然單電子宇宙中,電子和正電子應該數量相當,但事實截然相反,正電子數量很少。

祖父悖論是時空旅行中的著名理論。如果你能進行時空穿梭,並回到過去,見到了兒童時代的祖父,由於種種原因,你要殺死自己的祖父,這種操作是否可行?如果你能殺死自己的祖父,那麼你又如何在未來出生?無法在未來出生,那麼又如何穿越回到過去殺死自己的祖父?

「在廣義相對論裡,由於時空彎曲等原因,理論上可以存在一些封閉的時間曲線,但在封閉的時間曲線裡,不允許有違背因果關係的存在,即使有時空穿梭,也必須要滿足因果關係的對稱的自洽性。」呂宏說。

祖父悖論還有另一種解釋:進行時空穿梭,到達的其實是另一個平行宇宙,殺死的也是平行宇宙中的祖父,與自己所在的初始宇宙沒有任何關聯,因此祖父是可以殺死的。對此,呂宏表示,如果時空穿越是從一個宇宙穿越到另外一個(平行)宇宙。從這個意義上說,時間線並沒有閉合,理論上有可能。

呂宏表示,第一種理論是基於廣義相對論的推論結果,而平行宇宙理論在得到實驗或想像實驗加以證實前,還只是一種純猜測。(記者 陳 曦)

相關焦點

  • 《信條》曝3分鐘全長預告 諾蘭再度燒腦 大玩時空逆轉
    從該支預告來看,《信條》繼承了諾蘭導演一貫的「燒腦」傳統,並大玩同時存在正向與反向的時空逆轉,各種炫酷的逆轉動作戲及精心設計的細節都令觀眾印象深刻、大呼過癮。《信條》計劃於2020年7月17日在北美上映。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是現今好萊塢最具影響力、創造力和掌控力的名導之一,其作品深受中國觀眾喜愛。
  • 《信條》深度解析:諾蘭的時間詭計(下)——隱藏劇情和原理
    上個小目錄做導讀:一、兩個關於時間的小問題二、諾蘭的《信條》世界三、《信條》中的難理解的橋段和隱藏劇情一、兩個關於時間的小問題在拆解劇情之前,我們先來解決幾個問題:1:《信條》中是否存在平行空間?2:時空穿越和時間逆轉有什麼區別?
  • 影視劇丨諾蘭「時空三部曲」最後一部《信條》來了,9月4日上映
    最近,諾蘭的燒腦神作《星際穿越》《盜夢空間》已相繼在影院上映,雖然是重溫,但依舊夠勁兒,不過這些都是給大家的開胃菜,9月4日,正餐正式接棒——令人備受期待的諾蘭「時空三部曲」最後一部《信條》將登陸院線,諾蘭迷們可以無縫銜接,連刷諾蘭時空三部曲,持續開啟頭腦風暴!而《信條》也將成為影院復工復產後上映的第一部好萊塢大片,將攜手戰爭巨製《八佰》共同助力電影市場急速回暖。
  • 《信條》女主的時間故事線解析 《信條》的時間線故事線解析
    《信條》的世界,存在一種時光逆轉機器,簡稱為逆轉門,逆轉門分為紅色和藍色兩部分,從紅色門進去以後,你就會從藍色的門出來,然後進入到一個時間逆轉的世界,也就是說,進入到一個什麼都是倒著進行的世界,這個倒著進行的世界就是從你進入逆轉門開始那一刻倒著進行,這個世界中發生的事情的流程和你進入逆轉門之前的流程一模一樣(在你不做任何影響行動的前提下,這點很重要,以後會重點說明),只不過是倒過來的。
  • 《信條》:逆轉時間的人
    細數這幾年的科幻,《降臨》、《湮滅》、《星際穿越》,都是好幾年前的電影了,看到諾蘭的《信條》上映,內心是有點小期待的。從影院出來,果然不負我望,只看懂了一點點,但是看不懂的大部分,剛好可以下來再仔細回想,我很喜歡這樣的解謎過程,很好玩。經過一個晚上、一個早上的思考以及結合別人的影評,對《信條》的理解七七八八,跟想要觀影以及觀影后的大家分享。
  • 《信條》的時間線解析 開啟了全新的時空概念
    《信條》的時間線解析《信條》的男主受命從一個被恐怖分子挾持的歌劇院中,救出美國要員。再被人用槍指著時,一個神秘人救了他。男主寧死不屈,通過了測試,加入了拯救世界的信條行動。
  • 圖解《信條》四大難點,看懂《信條》的時間邏輯線
    具體的時間線解析,看下圖可知:3.安德烈的時間鉗形戰略在安德烈奪取釙241的過程中,安德烈是如何通過時間鉗形戰略獲取到釙241的呢?本片依舊是諾蘭導演最為擅長的操控時空的戲碼,從《盜夢空間》的嵌套,到《星際穿越》的穿梭,再到《信條》的逆轉,時空的玩法,斧鑿的花樣越來越新奇,設定也愈發的具有深度。尤其是這次的正向時間線和逆向時間線兩者重疊,多線結合在一條線中敘事,真的可以說讓觀眾大開眼界。2.
  • 《信條》炸了,諾蘭式燒腦公式,逆熵倒轉時間!
    時間線的扭轉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在科幻題材的小說和影視劇作品中了,《終結者》中康納和莎拉為了阻止天網系統誕生而不斷在未來和過去中穿梭、《神秘博士》中博士與裡芙·桑之間「你的未來是我的過去」產生的愛恨糾葛等,都在從某個角度闡釋者時空扭轉的奇妙法則。而在《信條》,扭轉的已經不只是時空。
  • 可推演萬物逆轉時空 活躍在物理殿堂的四大神獸技能逆天
    這四大神獸的能力並不弱於傳說中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芝諾的烏龜能縮地成寸,拉普拉斯獸明察大道推演萬物,麥克斯韋妖操控萬物逆轉時空,薛丁格的貓能製造宇宙超越生死。縮地成寸芝諾龜芝諾龜的的主人就叫芝諾,這是一隻在賽跑中無論什麼誰都追不上的烏龜。
  • 諾蘭《信條》裡男二的時間線全梳理 諾蘭的電影是如何玩轉時間線的?
    別著急,今天時光君就奉上一篇不劇透的簡單補課帖,從諾蘭在新片中的「時間逆轉」設定,講到諾蘭過往作品中的時間線剖析。希望這節預習課能帶給你一點點的啟發,get到在電影中導演是如何玩轉「時間」概念的。《信條》中的逆轉時間在電影史上,熱衷於把玩敘事時間遊戲的導演數不勝數,克里斯多福·諾蘭正是這其中的佼佼者,這個屬於他自己的創作標籤,一次又一次被影迷津津樂道。到了最近的《信條》中,諾蘭的野心更大了。他提出了一種更為新鮮的時間概念——時間逆轉,並賦予了時空正向和逆向的雙重屬性,伴隨的是難以想像的視覺奇觀,和充滿陌生感的觀影體驗。
  • 《信條》的時間逆行
    可人沒辦法逆時間的隧道而行。 諾蘭偏要逆時間而上,他幻想了一個時空機器,熵也罷,反物質也好,反正用幻想+物理的思維,以此為基調構建了電影《信條》。 諾蘭設計的好簡單,有機器,進去,出來就逆時間而行。可我覺得,人逆河水而上都很難,何況整個身體逆時間而行,最起碼比逆風而行要難吧,諾蘭給個氧氣面罩似乎就把這些全部淡化了。
  • 信條的結局什麼意思?電影信條結尾彩蛋是什麼?
    信條這個組織的成立在未來,也就是電影結束處之後的未來,成立者是未來的男主。電影《信條》結局是什麼意思信條大結局看不懂怎麼辦未來的男主並沒有停止時空穿越,而是回到過去招募了尼爾,這也是為什麼尼爾說他們認識很多年了。其實這個電影的全故事都是故事的一半,或者說是任務的後半段,也就是男主的前半生。而任務的前半段則是男主的後半生。
  • 知乎直播多角度解讀《信條》「時間線」
    來源:中國經濟網原標題:諾蘭新作《信條》上映 知乎直播多角度解讀「時間線」隨著好萊塢重磅新片《信條》電影熱映,影迷的觀後感大多為「看不懂」和「沒看夠」。同時,關於電影本身以及導演諾蘭的討論在知乎上不斷衝擊平臺熱榜。
  • 《信條》的時間逆向是怎麼設定的? 如何看懂信條的時間邏輯線?
    《信條》的時間逆向是怎麼設定的?一、電影的逆向理論設定設定這個東西,沒有任何必要去槓符不符合科學,電影設定就是設定,認可就好了。電影關於「逆向」的設定說得很複雜,我給大家翻譯成好理解的人話。
  • 《信條》沒看懂?來看全方位劇情解析!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片《信條》剛上映,不少觀眾都大呼沒看懂。素以高智商和燒腦著稱,這部新片的難度絕不亞於他以往的任意一部前作,甚至可能是最晦澀難懂的一部。該片從「時間逆轉」的概念出發,討論了這項來自未來的技術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本文將帶著讀者重新梳理一遍劇情,並把故事中可能出現的細節和疑點整理出來,方便理解電影。
  • 想看懂《信條》?首先你得理清「時間線」和「因果律」這兩個概念
    關於《信條》中如此曲折繁複、高溫炙燒鹽烤腦細胞的諜報戰與故事線,已有許多智力超凡的能人對此進行拆解;讀者們盡可自行參考。於此,我們更有意專注於《信條》複雜情節背後的隱喻之上。舉例:記得電影主角首次面見女科學家,學習逆轉技能的場景嗎?主角訝異發現,這世上居然真有「逆轉子彈」之存在,大惑不解,遂向女科學家提出疑問:「原因不是該先於結果嗎?」
  • 《信條》才不燒腦!看懂科幻神作《降臨》,逆向時間就是小菜一碟
    在《信條》中有一句一語雙關的臺詞,「不要去理解它,感受它」!當男主角第一次看到「反時間物質」時,女科學家告訴她了這一「理解」逆時間的方式。重要的是,感受並非感性的,而是一種高於線性時間思維的高級理性。看懂《信條》,你需要跳出線性時間、因果邏輯,用超越現在既定語言和闡釋基礎去理解時間和事件之間的關係。
  • 《信條》沒看懂?建議這種燒腦片除了以下星座不要看
    很多人去電影院看完《信條》表示,除了記得「暮光男主」(羅伯特·帕丁森)很帥,其他的沒看懂。羅伯特·帕丁森電影《信條》主要講了什麼?電影的官宣劇情簡介是這樣寫的: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信條」一詞是唯一的線索與武器。主人公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並完成一項超越了真實時間的神秘任務。這項任務並非時間之旅,而是【時空逆轉】。時空穿梭?沒看過的問:哆啦A夢?盜夢空間?月光寶盒?復仇者聯盟?
  • 沒人能一遍看懂的燒腦大片《信條》,這篇解答你的所有小問號
    娛理微博關於《信條》能不能劇透的小調查有人問,《信條》算是《盜夢空間》的精神續作嗎?算,也不算。你乾脆可以說《信條》是《記憶碎片》+《致命魔術》+《盜夢空間》+《星際穿越》,再加上諾蘭沒接手的《007》,是一場應接不暇的時空遊戲,是一次傳遞薪火的人類冒險。
  • 雙魚座的有些弱點,越是拼命掩蓋,越是掩蓋不住
    在十二星座裡面,每個星座都有想要隱藏起來的軟肋和弱點,可有些弱點越隱藏就越明顯,讓我們一起看看雙魚座都有哪些無法掩蓋的弱點吧!與其說雙魚座掩蓋不住自己的弱點,不如說他們壓根兒沒去刻意掩蓋,尤其是對待熟悉親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