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的時間逆向是怎麼設定的? 如何看懂信條的時間邏輯線?

2021-01-13 中華網娛樂頻道

《信條》的時間逆向是怎麼設定的?

一、電影的逆向理論設定

設定這個東西,沒有任何必要去槓符不符合科學,電影設定就是設定,認可就好了。

電影關於「逆向」的設定說得很複雜,我給大家翻譯成好理解的人話。

你可以這麼去理解:

1.我們都是魚。

2.我們遊在一條湍急的河流裡,河流的方向滾滾向前,永不改變,魚也只能隨著河水向前。(時間方向)

3.有一個科學家(科學魚),發明了一種裝置,可以消除魚的阻力,這樣魚就可以不受河流的推力影響,反過來遊,就是這隻魚學會了調頭。

4.這樣,正常的魚眼中,這隻「掉頭魚」一切都和自己是相反的了!魚是倒著遊的。

5.而掉頭魚眼中,其他的魚也是反的,因為他的參考系也變了,其他正常的魚也是反著遊的。

以上就是「逆向」。

如何看懂信條的時間邏輯線?

1.烏克蘭歌劇院混戰的勢力劃分

在歌劇院混戰中,一共有三股勢力。

第一股勢力是中情局特工,麵包車裡的烏克蘭人司機和包括男主角在內的四位假特警,以及身處歌劇院包廂中的美國外交官,他們之間是用暗號交頭的,這股勢力參與混戰的目的:營救已經被烏克蘭軍方發現身份的外交官同夥,以及拿回神秘金屬盒子釙241。

第二股勢力是恐怖分子,他們一開始出現在歌劇院製造出極大的混亂,他們的背後應該就是俄羅斯寡頭安德烈,因為之後男主角在餐桌上僅僅提到歌劇兩個字,就讓安德烈回心轉意,說明安德烈參與其中,這股勢力的目的也很簡單:搶奪神秘金屬盒子釙241。

第三股勢力是烏克蘭官方勢力,包括軍方和特警,烏克蘭軍方實際上已經在包廂裡控制中情局特工外交官,而烏克蘭特警前往歌劇院的目的:一個是對抗恐怖分子,另一個則是趁機除掉外交官,在消息有可能洩露的情況下,設置炸藥炸毀烏克蘭歌劇院毀滅現場。

理清楚這三股勢力劃分,即可知道歌劇院混戰的整個過程:

恐怖分子控制歌劇院,烏克蘭軍方前往對抗,並要趁亂除掉外交官,男主的中情局特工小隊偽裝特警進入包廂,除掉了烏克蘭軍人,營救出外交官並取得金屬盒子釙241。

在撤退過程中,男主和另一位特工決定回去取走炸藥拯救歌劇院無辜性命,另一波特工帶著金屬盒子離開歌劇院。

帶著金屬盒子的特工最後肯定是被烏克蘭官方給攔住了,金屬盒子在混戰中被烏克蘭官方所獲得。

男主和另一位特工也被烏克蘭軍方特警發現了偽裝,所幸有人用逆向子彈救了他。他和特工逃出歌劇院,回到車裡卻發現司機烏克蘭人反水,將他們帶到偏僻地方進行拷問,最後男主角服藥自盡,後被中情局救回,表示其通過考驗,正式邀請他加入組織「信條」。

最後提一句,通過發射逆向子彈的特警隊友背包的掛飾可以推測,這個時候救走男主角的應該是逆向的尼爾。

2.高速飆車戲碼的時間線

男主和尼爾在正向時空裡成功奪取釙241,在路上遭遇已經等待多時的逆向安德烈,逆向安德烈脅迫男主交出釙241,男主將空盒子扔給了逆向安德烈,將釙241扔給了銀色車輛裡的逆向自己,然後救回女主Kat,接著便被正向的安德烈手下抓獲,進入倉庫,遭遇逆向安德烈的審問,審問後正向安德烈也進來暴揍男主,這時候男主隊友及時趕到救援,正向安德烈走向機器進入逆向時空,男主也進入了逆向時空。

具體的時間線解析,看下圖可知:

3.安德烈的時間鉗形戰略

在安德烈奪取釙241的過程中,安德烈是如何通過時間鉗形戰略獲取到釙241的呢?

安德烈是最先進入機器的,這個時候逆向的安德烈在在拷問正向的男主,而正向的安德烈監聽對話知道了未來男主將會得到釙241進入高速,這個時候正向安德烈便安排司機送女主Kat(正向)回高速等待逆向的安德烈開車前來,同時安排正向的手下在高速口準備堵住男主等人。

男主從逆向安德烈手裡救回正向女主Kat,卻被正向安德烈手下抓獲進入倉庫接受拷問,正向安德烈從逆向安德烈口中得知男主給的信息錯誤,暴怒進入房間毆打男主,之後男主隊友進入,正向安德烈走進儀器。

具體的時間線解析,看下圖可知:

4.加州鷹山之戰時間線

男主參與的是正向紅隊,而尼爾參與的是逆向藍色部隊,需要注意的是尼爾中途是走進機器重新變回正向,營救了正向男主,正向三人組分解了算法之後,尼爾又將自己的算法給了男主,重新回去進入了逆向,逆向到通道門前,替男主打開了門,當然,那具屍體就是逆向的尼爾,尼爾犧牲。

相關焦點

  • 圖解《信條》四大難點,看懂《信條》的時間邏輯線
    他和特工逃出歌劇院,回到車裡卻發現司機烏克蘭人反水,將他們帶到偏僻地方進行拷問,最後男主角服藥自盡,後被中情局救回,表示其通過考驗,正式邀請他加入組織「信條」。最後提一句,通過發射逆向子彈的特警隊友背包的掛飾可以推測,這個時候救走男主角的應該是逆向的尼爾。2.
  • 《信條》才不燒腦!看懂科幻神作《降臨》,逆向時間就是小菜一碟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大作《信條》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但令人遺憾的是,這部影片應該是諾蘭最「失敗」的一部作品。看懂《信條》並不難,它的燒腦並非在於懸疑伏筆、並非在於高概念,僅僅是玩弄了電影的敘事技巧。影片高潮部分,多條故事線同時推進,而且不明確告訴觀眾幾條線的人物狀態,這是依靠剪輯、甚至可以說要求觀眾高超記憶力的一種「偷懶」。
  • 《信條》女主的時間故事線解析 《信條》的時間線故事線解析
    一、故事設定這個很重要,就像盜夢空間一樣,如果沒有設定,沒有搞懂設定,你是沒法理解裡面所有的計劃方案的,就是說,不知道設定,你就看不懂電影,你就是一臉懵逼。懂了設定,你就只需要看懂影片情節,然後代入設定就OK了。設定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
  • 《信條》炸了,諾蘭式燒腦公式,逆熵倒轉時間!
    而在《信條》,扭轉的已經不只是時空。01看懂電影,先要理解中心概念在介紹所有劇情之前,需要了解一個概念——逆熵。在目前的正常自然法則中,事物遵循的是「熵增」原理,構成事物的粒子從有序向著無序發展。由於逆熵的產生,《信條》並非扭轉時空,而是由於人物被逆轉以後,周圍的一起事物都呈現出倒行的狀態,正向的時間線在其看來是逆向而已。同時,逆向化的物質與正向時空中與它的本體對撞,會引起粒子抵消,兩者都將消散。軍火商安德烈·薩塔爾正是在想要利用對撞即毀滅的性質,集齊某種核能鈽元素,利用其巨大威力引發世界的對撞毀滅。
  • 《信條》:逆轉時間的人
    細數這幾年的科幻,《降臨》、《湮滅》、《星際穿越》,都是好幾年前的電影了,看到諾蘭的《信條》上映,內心是有點小期待的。從影院出來,果然不負我望,只看懂了一點點,但是看不懂的大部分,剛好可以下來再仔細回想,我很喜歡這樣的解謎過程,很好玩。經過一個晚上、一個早上的思考以及結合別人的影評,對《信條》的理解七七八八,跟想要觀影以及觀影后的大家分享。
  • 時間逆轉時空交錯的炫酷 也掩蓋不住《信條》存在的物理硬傷
    電影《信條》近期在國內影院上映。被這部電影「燒糊了腦子」的觀眾不計其數,其實電影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就是大反派想用逆轉時間的殺傷性武器毀滅現世,不過一系列和時空逆行相關的科學概念以及非線性敘事,直接把觀眾繞懵。在電影《信條》當中,出現了兩個時間表述,分別是正向的時間和逆向的時間,時間有方向嗎?電影裡設定的熵減能夠逆轉時空,理論上真是這樣的?
  • 萬字長文解讀《信條》,如何快速看懂這部史上最燒腦的諜戰神作?
    但是,《信條》跟很多時間穿越電影不同的地方在於,諾蘭在《信條》中呈現的時間感是截然不同且非常顛覆的,它帶給觀眾前所未見的體驗與感受。偏偏影片的顧問又是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他也是《星際穿越》的科學顧問,所以電影以目前物理學可以解釋的方式,讓主角可以通過一種虛構裝置操弄時間,讓未來的人可以介入過去。
  • 5分鐘看懂《信條》,時間鉗形的概念並不高深
    千呼萬喚,克里斯多福·諾蘭終於帶著他的新作《信條》上映了。這位出生於1970年的英國導演自從進入好萊塢開始就備受關注,以獨樹一幟的風格和極度燒腦的劇本讓眾多影迷為之瘋狂。而且在如今這個數字電影大行其道的時代,他依然堅持用膠片+實景的拍攝方式也頗具傳統感,可以說柯達這種老式的膠片公司全靠諾蘭和昆汀這樣固執的電影人才得以存活的。
  • 諾蘭《信條》裡男二的時間線全梳理 諾蘭的電影是如何玩轉時間線的?
    而另一方面是對於物體,這個就有點搞了,我覺得電影裡的那句不要嘗試理解要感受就是針對逆時間的物體的,因為理論上來說,只有一顆子彈逆向了以後,僅僅只有那個子彈是逆熵的,比如電影裡機場裡主角第一次遇到逆向的自己跟他打的時候,有個鏡頭給到了有彈孔的玻璃,在正向的時間裡是往外碎的,但是被逆熵的子彈打了之後,那個玻璃,還有之前彈孔外面的灰塵,以及以後倒著開的車,它們都沒經歷過逆熵化,但是它們都發生了逆熵的事情,
  • 沒人能一遍看懂的燒腦大片《信條》,這篇解答你的所有小問號
    時間鉗形運動下的《信條》時間線,圖源水印3,祖父悖論,也叫外祖母悖論,由法國科幻小說家René Barjavel在40年代提出。即假如你穿越回過去殺死了自己的祖父,那麼你又是如何出生的?沒有你了,你又怎麼能殺死他?這個悖論沒有結論,是個類似雞生蛋蛋生雞的無解題。片中男主替觀眾向帕丁森提出疑問:如果未來的人們想消滅現在的人類,那他們不也就沒了?
  • 《信條》深度解析:諾蘭的時間詭計(下)——隱藏劇情和原理
    上個小目錄做導讀:一、兩個關於時間的小問題二、諾蘭的《信條》世界三、《信條》中的難理解的橋段和隱藏劇情一、兩個關於時間的小問題在拆解劇情之前,我們先來解決幾個問題:1:《信條》中是否存在平行空間?2:時空穿越和時間逆轉有什麼區別?
  • 《刺客信條:起源》獅身人面像怎麼解密?
    導 讀 刺客信條起源剛發售不久,就引來大批玩家入手,但是有大部分玩家都卡在獅身人面像的任務裡,都不知道該如何解謎
  • 知乎直播多角度解讀《信條》「時間線」
    來源:中國經濟網原標題:諾蘭新作《信條》上映 知乎直播多角度解讀「時間線」隨著好萊塢重磅新片《信條》電影熱映,影迷的觀後感大多為「看不懂」和「沒看夠」。同時,關於電影本身以及導演諾蘭的討論在知乎上不斷衝擊平臺熱榜。
  • 《信條》除了時間線,這些信息點你都看懂了嗎?
    原創 見文末 果殼《信條》上映一周,關於熵和時間逆回的討論你都捋清了嗎?如果覺得這兩個問題太難,那以下這些隱藏在電影裡的信息點,你一定可以看得懂。 鈽-241是什麼?鈽貫穿了《信條》全片,這是一种放射性元素。
  • 《信條》的時間逆行
    可人沒辦法逆時間的隧道而行。 諾蘭偏要逆時間而上,他幻想了一個時空機器,熵也罷,反物質也好,反正用幻想+物理的思維,以此為基調構建了電影《信條》。 諾蘭設計的好簡單,有機器,進去,出來就逆時間而行。可我覺得,人逆河水而上都很難,何況整個身體逆時間而行,最起碼比逆風而行要難吧,諾蘭給個氧氣面罩似乎就把這些全部淡化了。
  • 【嚴重劇透】《信條》電影故事線完整復盤解析(中)幫你看懂《信條》
    (此時他們在愛沙尼亞的塔林,沒搞清時間(地點)線的請回顧下)  羅伯特·帕丁森:這不是愛沙尼亞語,這是逆向語言。    2、怎麼理解全片的核心——「時間逆轉」和「發生的已經發生」  答:如果大家覺得「時間逆轉」不好理解,其實可以先通俗理解為「時間倒流」(只為理解得更直接一些)。  時間倒流是個什麼場景,大家腦海中都想得出來吧。  如果想不出來,那就想想生活中的「監視器/錄像機」。
  • 《信條》沒看懂?來看全方位劇情解析!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片《信條》剛上映,不少觀眾都大呼沒看懂。素以高智商和燒腦著稱,這部新片的難度絕不亞於他以往的任意一部前作,甚至可能是最晦澀難懂的一部。該片從「時間逆轉」的概念出發,討論了這項來自未來的技術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本文將帶著讀者重新梳理一遍劇情,並把故事中可能出現的細節和疑點整理出來,方便理解電影。
  • 《信條》的時間線解析 開啟了全新的時空概念
    《信條》的時間線解析《信條》的男主受命從一個被恐怖分子挾持的歌劇院中,救出美國要員。再被人用槍指著時,一個神秘人救了他。男主寧死不屈,通過了測試,加入了拯救世界的信條行動。
  • 《信條》有多燒腦?看完這篇解析就全明白了!
    本文較長,但乾貨滿滿,力爭做到使您看完本文就不需再花時間看其它分析了。劇透前會有預警,請您放心閱讀。先列個目錄:《信條》應該怎麼看?故事梗概影片的關鍵設定劇情線梳理被無數次拯救的世界一、《信條》應該怎麼看?《信條》是我自新冠疫情發生之後的半年以來,首次回到電影院觀看的新片,並且一看就連著看了三遍。
  • 《信條》沒看懂?建議這種燒腦片除了以下星座不要看
    很多人去電影院看完《信條》表示,除了記得「暮光男主」(羅伯特·帕丁森)很帥,其他的沒看懂。羅伯特·帕丁森電影《信條》主要講了什麼?電影的官宣劇情簡介是這樣寫的: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信條」一詞是唯一的線索與武器。主人公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並完成一項超越了真實時間的神秘任務。這項任務並非時間之旅,而是【時空逆轉】。時空穿梭?沒看過的問:哆啦A夢?盜夢空間?月光寶盒?復仇者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