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逆轉時間的人

2021-01-13 嘎吱哥鑑書

我不算諾蘭粉,但算是科幻粉。細數這幾年的科幻,《降臨》、《湮滅》、《星際穿越》,都是好幾年前的電影了,看到諾蘭的《信條》上映,內心是有點小期待的。

從影院出來,果然不負我望,只看懂了一點點,但是看不懂的大部分,剛好可以下來再仔細回想,我很喜歡這樣的解謎過程,很好玩。

經過一個晚上、一個早上的思考以及結合別人的影評,對《信條》的理解七七八八,跟想要觀影以及觀影后的大家分享。倒是不用擔心劇透,因為按照豆友的說法,劇本完完全全拿給你,也需要想幾天才能明白導演究竟要講啥。

1. 首先打分

打分打的不高,3顆星吧。

從觀影效果上來說,觀影感覺太差。不是說打戲不精彩、劇情不抓人,實在是作者太不考慮大家的觀影感受了。我覺得劇情缺乏完整性,給觀眾鋪墊的東西很少,銜接起來有難度。很多東西我都是從豆友的萬字長評裡面獲取的,就是讓觀眾自己腦補的地方太多了。

從表現形式來看,缺乏一個讓我一下沉浸進去的畫面。可能對於科幻迷來說,科幻畫面很重要。這部不像《星際穿越》那麼精彩,缺少一些畫面,直接一下子攫住你的心。

從劇情內容上來說,我覺得導演還是很厲害的。因為關於時間這個事兒,它本來就是比較複雜的。他敢於用故事的形式去闡述這個內核,我覺得他很棒。

2.關於五維空間

之前看過一本科普書,叫《宇宙的琴弦》,作者B.格林在書中說,科學家說這個世界有很多維度,最多沒記錯的話是十維。當然我的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只能理解到五維。

首先一維是點、二維是線、三維是體這很好理解。

我們生活的世界,多了一個單向時間,我們是三維生物。但是四維生物看三維的話,他看到的就是一整條時間線,從出生到去世的每個時間點在他們看來都是固定的,每個人的人生軌跡就像一個長長的蟲子。

再上升到五維空間,我們每個選擇對應的不同時間線形成的世界層層疊疊疊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平行時空。意思是每個人在面對早餐選麵包牛奶和豆漿油條的不同選擇都會有未來不同的人生,從而分裂成兩個平行時空。

那麼,這部電影裡面討論的是四維時空的話題,就是我的時間線還是固定的,只是有可逆的過程。

那麼在四維空間裡面所有的一切都是註定的,這部劇也是,開頭就是結尾。開頭的劇院襲擊和結尾的拯救世界是一個時間點,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3.關於時空旅行

我們對時空旅行的概念大部分停留在哆啦A夢的時空隧道,穿越之後就來到了過去的某個時間點,但是諾蘭的設定可不是這樣的。

他藉助物理學第二定律的概念,不可逆熱力過程中熵的微增量總是大於零。在自然過程中,一個孤立系統的總混亂度(即「熵」)不會減小。總而言之,就是我們這個世界的熵總是在增加,這個也代表了時間流逝的方向,總是從因到果。

但是這個故事的設定,是有一個旋轉門,進入到裡面經過一通改變,把你變成一個熵減的個體,那麼從這個門出去,你跟世界就是逆向的。

假設你是1點鐘從旋轉門出去,時間是反方向流逝的,從1點變成12點,但是你現在還是逆向的,跟這個世界是格格不入的。

那麼假設你是想回到過去辦事情,比如劇情裡面的neil,他需要從旋轉門裡面進去,然後等待時間倒流十幾年這種,然後他再從旋轉門裡面出來,好了,他現在是一個熵增的個體,同時穿越回了過去。

我認為這是這部影片藉助物理定律演示的一個時空旅行的方法。

4.關於正粒子和負粒子

觀影的時候有一個比較疑惑的地方,就是當熵增的主角和熵減的主角同時相遇,竟然沒有湮滅!!!

想了很久,大概是因為這個熵減的主角他穿戴了比較特殊的裝置,讓正向和負向的自己沒有正面接觸。

但是在物理學裡面,正粒子和負粒子相遇是一定會湮滅的。就是二者同時消失且會有一定的能量釋放。

關於我們是一個二元世界,總有正負、總有陰陽,這很神奇,但是相遇之後就會湮滅,徒剩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這也很神奇。

5. 作者勇氣可嘉

我以為敢於講述這樣的話題是比較有勇氣的,人類對於認知極限的探索,就相當於一個盲人試圖去理解世界的色彩,一個聾啞人試圖去理解聲音。

對於四維、五維生物來說,這些高維世界的運行原理非常簡單,而對於三維生物的我們來說,想要理解無異於以上類比。這是超越我們五感、超越我們認知極限的模式。所以整個影片在闡釋這個原理的核心片段不無意外的讓大家都看懵了,因為超越感官,完全憑藉腦子的推理去理解的話,很難跟上作者敘事的速度。

但是這個世界的本質啊,真的讓人好奇,也讓人著迷啊。

所以還是期待有更多更多這樣的作品,讓我們一起思考世界、宇宙的奧秘啊!

最後有一些擴展閱讀,包括之前寫過的一些書評和影評,科幻類以及量子力學類科普書。

經豆友安利,準備看下《時間的秩序》,是對時間的闡述,希望看完了再跟大家做分享。

相關焦點

  • 時間逆轉時空交錯的炫酷 也掩蓋不住《信條》存在的物理硬傷
    電影《信條》近期在國內影院上映。被這部電影「燒糊了腦子」的觀眾不計其數,其實電影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就是大反派想用逆轉時間的殺傷性武器毀滅現世,不過一系列和時空逆行相關的科學概念以及非線性敘事,直接把觀眾繞懵。在電影《信條》當中,出現了兩個時間表述,分別是正向的時間和逆向的時間,時間有方向嗎?電影裡設定的熵減能夠逆轉時空,理論上真是這樣的?
  • 圖解《信條》四大難點,看懂《信條》的時間邏輯線
    他和特工逃出歌劇院,回到車裡卻發現司機烏克蘭人反水,將他們帶到偏僻地方進行拷問,最後男主角服藥自盡,後被中情局救回,表示其通過考驗,正式邀請他加入組織「信條」。最後提一句,通過發射逆向子彈的特警隊友背包的掛飾可以推測,這個時候救走男主角的應該是逆向的尼爾。2.
  • 《信條》女主的時間故事線解析 《信條》的時間線故事線解析
    《信條》的世界,存在一種時光逆轉機器,簡稱為逆轉門,逆轉門分為紅色和藍色兩部分,從紅色門進去以後,你就會從藍色的門出來,然後進入到一個時間逆轉的世界,也就是說,進入到一個什麼都是倒著進行的世界,這個倒著進行的世界就是從你進入逆轉門開始那一刻倒著進行,這個世界中發生的事情的流程和你進入逆轉門之前的流程一模一樣(在你不做任何影響行動的前提下,這點很重要,以後會重點說明),只不過是倒過來的。
  • 《信條》曝3分鐘全長預告 諾蘭再度燒腦 大玩時空逆轉
    從該支預告來看,《信條》繼承了諾蘭導演一貫的「燒腦」傳統,並大玩同時存在正向與反向的時空逆轉,各種炫酷的逆轉動作戲及精心設計的細節都令觀眾印象深刻、大呼過癮。《信條》計劃於2020年7月17日在北美上映。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是現今好萊塢最具影響力、創造力和掌控力的名導之一,其作品深受中國觀眾喜愛。
  • 《信條》深度解析:諾蘭的時間詭計(下)——隱藏劇情和原理
    上個小目錄做導讀:一、兩個關於時間的小問題二、諾蘭的《信條》世界三、《信條》中的難理解的橋段和隱藏劇情一、兩個關於時間的小問題在拆解劇情之前,我們先來解決幾個問題:1:《信條》中是否存在平行空間?2:時空穿越和時間逆轉有什麼區別?
  • 信條的結局什麼意思?電影信條結尾彩蛋是什麼?
    信條這個組織的成立在未來,也就是電影結束處之後的未來,成立者是未來的男主。電影《信條》結局是什麼意思信條大結局看不懂怎麼辦未來的男主並沒有停止時空穿越,而是回到過去招募了尼爾,這也是為什麼尼爾說他們認識很多年了。其實這個電影的全故事都是故事的一半,或者說是任務的後半段,也就是男主的前半生。而任務的前半段則是男主的後半生。
  • 《信條》炸了,諾蘭式燒腦公式,逆熵倒轉時間!
    在這種逆熵狀態下,事物的運動狀態會變為與常規相反的狀態,溫度可以從冷傳遞向熱,熱感也會變成冷感,人會倒行,做出射擊的動作會讓子彈回到彈夾。因此逆轉狀態下的人物由於無法適應常規狀態下的氧氣,要時刻戴著特製面罩,這也成為了區分人物正、逆向狀態的一個重要標誌。
  • 知乎直播多角度解讀《信條》「時間線」
    來源:中國經濟網原標題:諾蘭新作《信條》上映 知乎直播多角度解讀「時間線」隨著好萊塢重磅新片《信條》電影熱映,影迷的觀後感大多為「看不懂」和「沒看夠」。同時,關於電影本身以及導演諾蘭的討論在知乎上不斷衝擊平臺熱榜。
  • 《信條》的時間線解析 開啟了全新的時空概念
    《信條》的時間線解析《信條》的男主受命從一個被恐怖分子挾持的歌劇院中,救出美國要員。再被人用槍指著時,一個神秘人救了他。男主寧死不屈,通過了測試,加入了拯救世界的信條行動。
  • 《信條》不是燒腦子,是繞腦子,比《盜夢空間》還略遜一籌
    這種故事在美國大片中經常有所見,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情了,只不過這次諾蘭拍攝的《信條》是有些不同,一改《007》、《碟中諜》的模式,添加了新穎的「逆轉時間」。 《信條》不是燒腦,是繞腦子 相信觀看該片的觀眾有大部分人是被諾蘭的名號所吸引去的,影片也是長達150分鐘,
  • 《信條》才不燒腦!看懂科幻神作《降臨》,逆向時間就是小菜一碟
    在《信條》中有一句一語雙關的臺詞,「不要去理解它,感受它」!當男主角第一次看到「反時間物質」時,女科學家告訴她了這一「理解」逆時間的方式。重要的是,感受並非感性的,而是一種高於線性時間思維的高級理性。看懂《信條》,你需要跳出線性時間、因果邏輯,用超越現在既定語言和闡釋基礎去理解時間和事件之間的關係。
  • 《信條》的時間逆向是怎麼設定的? 如何看懂信條的時間邏輯線?
    《信條》的時間逆向是怎麼設定的?一、電影的逆向理論設定設定這個東西,沒有任何必要去槓符不符合科學,電影設定就是設定,認可就好了。電影關於「逆向」的設定說得很複雜,我給大家翻譯成好理解的人話。
  • 《信條》沒看懂?來看全方位劇情解析!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片《信條》剛上映,不少觀眾都大呼沒看懂。素以高智商和燒腦著稱,這部新片的難度絕不亞於他以往的任意一部前作,甚至可能是最晦澀難懂的一部。該片從「時間逆轉」的概念出發,討論了這項來自未來的技術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本文將帶著讀者重新梳理一遍劇情,並把故事中可能出現的細節和疑點整理出來,方便理解電影。
  • 沒人能一遍看懂的燒腦大片《信條》,這篇解答你的所有小問號
    在電影裡,未來的一位不知名的女科學家(「未來的奧本海默」)發明了可以逆轉物體熵的技術,從而可以將一些物體和人進行「逆向化」。子彈能倒射,爆炸會結冰。《信條》海報2,時間鉗形運動,也稱時間夾擊,就是一伙人按正常時間前進,另一伙人從未來逆轉回來,告訴過去的人未來會發生什麼事,使過去的人獲得更多經驗。
  • 諾蘭《信條》裡男二的時間線全梳理 諾蘭的電影是如何玩轉時間線的?
    ,這些特警應該就是反派安德烈的人知道消息把數據包截胡了,主角經歷拷問後吞假藥溜了。別著急,今天時光君就奉上一篇不劇透的簡單補課帖,從諾蘭在新片中的「時間逆轉」設定,講到諾蘭過往作品中的時間線剖析。希望這節預習課能帶給你一點點的啟發,get到在電影中導演是如何玩轉「時間」概念的。
  • 想看懂《信條》?首先你得理清「時間線」和「因果律」這兩個概念
    關於《信條》中如此曲折繁複、高溫炙燒鹽烤腦細胞的諜報戰與故事線,已有許多智力超凡的能人對此進行拆解;讀者們盡可自行參考。於此,我們更有意專注於《信條》複雜情節背後的隱喻之上。舉例:記得電影主角首次面見女科學家,學習逆轉技能的場景嗎?主角訝異發現,這世上居然真有「逆轉子彈」之存在,大惑不解,遂向女科學家提出疑問:「原因不是該先於結果嗎?」
  • 影視劇丨諾蘭「時空三部曲」最後一部《信條》來了,9月4日上映
    據悉,《信條》由克里斯多福·諾蘭根據自己的原創劇本進行拍攝,故事講述的是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信條」一詞是惟一的線索與武器。主人公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並完成一項超越了真實時間的神秘任務。這項任務並非時間之旅,而是「時空逆轉」。諾蘭說:「《信條》不是講時間穿越的,它涉及時間和時間運轉的不同方式。
  • 《信條》有多燒腦?看完這篇解析就全明白了!
    我相信大多數觀眾在第一次觀看《信條》的時候,都很難把握住電影中的細節,這主要是因為第一遍觀看,光是消化電影時間逆行的設定就需要一番功夫,這就導致初看《信條》之後,一般都是似懂非懂、一臉懵逼的狀態。不同人的區別只是懵逼的程度不同,有的理解的多點,有的理解的少點,一遍能全看明白的人應該很少。所以,想要真正看懂《信條》,我推薦一定要二刷。
  • 《信條》為啥黑人男主沒有名字?他的信息保密是最重要的!
    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看完了諾蘭導演的《信條》,不知道大家發現一件事情沒有,由約翰·大衛·華盛頓飾演的「黑人男主」,也就是在未來建立《信條》組織的人,整部電影都沒有提到他的名字。在這部電影的介紹中,約翰·大衛·華盛頓扮演的就是「The Protagonist」(主角),非常奇怪。
  • 【嚴重劇透】《信條》電影故事線完整復盤解析(中)幫你看懂《信條》
    SUV窗戶搖下來,逆轉的肯尼斯·布拉納用槍指著高妹的頭,逼小華盛頓交出鈽241。  這裡傳遞了一個信息——  片中幾乎所有逆轉的人都是戴面罩(氧氣罩)的,我認為這也是諾蘭為幫助大家理解和區分「正向」和「逆向」而專門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