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算諾蘭粉,但算是科幻粉。細數這幾年的科幻,《降臨》、《湮滅》、《星際穿越》,都是好幾年前的電影了,看到諾蘭的《信條》上映,內心是有點小期待的。
從影院出來,果然不負我望,只看懂了一點點,但是看不懂的大部分,剛好可以下來再仔細回想,我很喜歡這樣的解謎過程,很好玩。
經過一個晚上、一個早上的思考以及結合別人的影評,對《信條》的理解七七八八,跟想要觀影以及觀影后的大家分享。倒是不用擔心劇透,因為按照豆友的說法,劇本完完全全拿給你,也需要想幾天才能明白導演究竟要講啥。
1. 首先打分
打分打的不高,3顆星吧。
從觀影效果上來說,觀影感覺太差。不是說打戲不精彩、劇情不抓人,實在是作者太不考慮大家的觀影感受了。我覺得劇情缺乏完整性,給觀眾鋪墊的東西很少,銜接起來有難度。很多東西我都是從豆友的萬字長評裡面獲取的,就是讓觀眾自己腦補的地方太多了。
從表現形式來看,缺乏一個讓我一下沉浸進去的畫面。可能對於科幻迷來說,科幻畫面很重要。這部不像《星際穿越》那麼精彩,缺少一些畫面,直接一下子攫住你的心。
從劇情內容上來說,我覺得導演還是很厲害的。因為關於時間這個事兒,它本來就是比較複雜的。他敢於用故事的形式去闡述這個內核,我覺得他很棒。
2.關於五維空間
之前看過一本科普書,叫《宇宙的琴弦》,作者B.格林在書中說,科學家說這個世界有很多維度,最多沒記錯的話是十維。當然我的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只能理解到五維。
首先一維是點、二維是線、三維是體這很好理解。
我們生活的世界,多了一個單向時間,我們是三維生物。但是四維生物看三維的話,他看到的就是一整條時間線,從出生到去世的每個時間點在他們看來都是固定的,每個人的人生軌跡就像一個長長的蟲子。
再上升到五維空間,我們每個選擇對應的不同時間線形成的世界層層疊疊疊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平行時空。意思是每個人在面對早餐選麵包牛奶和豆漿油條的不同選擇都會有未來不同的人生,從而分裂成兩個平行時空。
那麼,這部電影裡面討論的是四維時空的話題,就是我的時間線還是固定的,只是有可逆的過程。
那麼在四維空間裡面所有的一切都是註定的,這部劇也是,開頭就是結尾。開頭的劇院襲擊和結尾的拯救世界是一個時間點,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3.關於時空旅行
我們對時空旅行的概念大部分停留在哆啦A夢的時空隧道,穿越之後就來到了過去的某個時間點,但是諾蘭的設定可不是這樣的。
他藉助物理學第二定律的概念,不可逆熱力過程中熵的微增量總是大於零。在自然過程中,一個孤立系統的總混亂度(即「熵」)不會減小。總而言之,就是我們這個世界的熵總是在增加,這個也代表了時間流逝的方向,總是從因到果。
但是這個故事的設定,是有一個旋轉門,進入到裡面經過一通改變,把你變成一個熵減的個體,那麼從這個門出去,你跟世界就是逆向的。
假設你是1點鐘從旋轉門出去,時間是反方向流逝的,從1點變成12點,但是你現在還是逆向的,跟這個世界是格格不入的。
那麼假設你是想回到過去辦事情,比如劇情裡面的neil,他需要從旋轉門裡面進去,然後等待時間倒流十幾年這種,然後他再從旋轉門裡面出來,好了,他現在是一個熵增的個體,同時穿越回了過去。
我認為這是這部影片藉助物理定律演示的一個時空旅行的方法。
4.關於正粒子和負粒子
觀影的時候有一個比較疑惑的地方,就是當熵增的主角和熵減的主角同時相遇,竟然沒有湮滅!!!
想了很久,大概是因為這個熵減的主角他穿戴了比較特殊的裝置,讓正向和負向的自己沒有正面接觸。
但是在物理學裡面,正粒子和負粒子相遇是一定會湮滅的。就是二者同時消失且會有一定的能量釋放。
關於我們是一個二元世界,總有正負、總有陰陽,這很神奇,但是相遇之後就會湮滅,徒剩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這也很神奇。
5. 作者勇氣可嘉
我以為敢於講述這樣的話題是比較有勇氣的,人類對於認知極限的探索,就相當於一個盲人試圖去理解世界的色彩,一個聾啞人試圖去理解聲音。
對於四維、五維生物來說,這些高維世界的運行原理非常簡單,而對於三維生物的我們來說,想要理解無異於以上類比。這是超越我們五感、超越我們認知極限的模式。所以整個影片在闡釋這個原理的核心片段不無意外的讓大家都看懵了,因為超越感官,完全憑藉腦子的推理去理解的話,很難跟上作者敘事的速度。
但是這個世界的本質啊,真的讓人好奇,也讓人著迷啊。
所以還是期待有更多更多這樣的作品,讓我們一起思考世界、宇宙的奧秘啊!
最後有一些擴展閱讀,包括之前寫過的一些書評和影評,科幻類以及量子力學類科普書。
經豆友安利,準備看下《時間的秩序》,是對時間的闡述,希望看完了再跟大家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