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杜虎符:挖到後孩子當玩具玩,上交博物館後成千年稀世國寶

2021-01-17 東方史圖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秦國的軍隊在當時是世界最強大軍隊,擁有極強的凝聚力和作戰能力。他們橫掃六國,北擊匈奴,南攻蠻族,為中國的統一做出巨大貢獻。但你知道嗎?這麼強大的秦軍調動,卻受控於一個小小的虎符,五十人以上就必須以虎符為信。虎符成為中國歷史上調兵遣將的憑證。

「符」是中國古代常用的一種信物,一般分為兩半,兩半相合就能作為憑證。我國古代兵符多製成虎形,所以被稱為「虎符」。虎符用青銅或黃金製成,劈為兩半後,一半交給了將帥,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兩個虎符同時合併使用,軍將才能聽命而動。

如今現存於世的虎符只有三個,即陽陵虎符、杜虎符和新郪虎符。而今天我們認識的就是這件杜虎符。

杜虎符屬青銅鑄造,長僅9.5釐米,高4.4釐米,厚0.7釐米,形如老虎在行走一樣。杜虎符身上刻有錯金銘文:「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雖毋會符,行也」。

由於可見,這個兵甲符,右半存於君王處,左半在杜地的軍事長官手中,凡徵調50人以上的兵士必須經國君認可。但如果遇上烽火報警的緊急情況,則不必會君王的右符。

那麼,幾千年過去了,杜虎符是如何發現的呢?故事還得從40多年前說起。

1975年冬天,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橋村的一個少年名叫楊東鋒,他在幫大人勞動時,突然在地上發現了金屬硬物。他拾起那塊裹著泥土的金屬物,磕掉泥土後,這件類似動物形狀的銅質器物讓他感到很稀奇。於是他就拿回家給妹妹當玩具玩。

杜虎符反面

三年後,這件銅質器物在孩子們的玩耍中露出了金黃色的文字。楊東鋒及家人意識到這可能是件文物,懷著強烈的好奇心,楊東峰來到陝西歷史博物館,遇見考古專家戴應新,戴應新慧眼識珠,他初步斷定這是一枚十分罕見的戰國虎符。於是這件器物成為了陝西歷史博物館一件文物珍寶。

發現虎符的楊東峰願望是希望能夠換得一套綠軍裝,由於博物館沒有軍服,因獻寶有功,楊東峰獲得了一張博物館發給的表揚信,得到了7元人民幣的獎勵金。

杜虎符正面

專家在邂逅這件珍寶後,通過對虎符文字的研究,印證和破解了眾多的歷史疑案。

然而杜虎符在發現後卻引起了爭議。有學者撰文稱該符為模仿新郪虎符而略加改動的偽作,但經過專家學者的討論,杜虎符基本被學術界肯定為戰國時期秦國虎符,只是對其年代仍存爭議。

如今,杜虎符已是著名的文物而價值連城,珍藏在陝西歷史博物館中,成為研究戰國時期政治、軍事、文字以及書法藝術的重要資料。

註: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男子挖出國寶中的國寶,家人卻嫌晦氣,主動上交後得五雙白手套
    而這篇文章所要講述的,便是一個一開始不被人們所重視的文物,堪稱國寶中的國寶!那麼,它究竟是什麼來頭呢?讓我們從這件國寶被挖掘出來的故事開始講起吧。 二、陶罐內令人毛骨悚然,令李建安家人感到晦氣 在李建安欣喜的將陶罐帶回去之後,他也了解到了村子裡的其他村民也有人挖出來陶罐。然而,當這些村民打算將陶罐清理乾淨當做一件家用的器具時,卻意外的發現了罐裡裝的竟然是人骨!對於比較迷信的村民而言,這樣的東西是非常不吉利的,於是幾乎所有的陶罐都被破壞掉了。
  • 馬未都:農家小孩把秦國虎符「玩」出原形
    我們經常聽到人們說的一個笑話,在陝西修建地鐵是個極為困難的事,你不知道下一鏟子是不是就挖到了誰家的古墓。陝西是中國的文物大省,發生在這裡的文物故事數不勝數,有因施工而挖出的唐代大墓,有農民為了打井而發現的秦兵馬俑,有初中生在路邊順腳踢出來的「皇后印璽」,有因為抓捕蜂擁而至的盜墓賊而發現的千年古墓,當然還有這件差點被當成廢品賣掉的國寶「杜虎符」。
  • 「秦杜虎符」我國現存最早的虎符,古代調動千軍萬馬的「將軍令」
    珍藏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的"秦杜虎符"就是二千多年前能調動千軍萬馬的"將軍令"。秦杜虎符"虎符"與"符合"一詞的由來在我國古代,為了保證君主在傳達命令或者調動軍隊時不出差錯,需要藉助一種信物作為憑證,這種信物便稱"兵符"。據說它最早是周朝軍事家姜子牙發明的。
  • 國家博物館副館長:十二生肖獸首並不是國寶
    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新京報資料圖 記者 薛珺 攝  對話人物  陳履生  國家博物館副館長,曾因在微博上發布言論稱「圓明園十二生肖水龍頭只是見證圓明園被外國列強掠奪、焚毀的歷史見證,一上拍賣會就被稱為『國寶』,欠妥」,引發網絡討論。
  • 國內首家大型玩具博物館深圳「掀蓋頭」,豔驚南粵
    今後帶孩子去深圳又將有個好去處了,這裡規劃佔地面積7500平方米,裡面由3D數字+實物結合展示的各種潮流玩具,可讓您和孩子享受一場沉浸式的雅玩體驗,這裡就是國內首家大型玩具博物館——深圳玩具博物館(籌)。日前,作為2019中國潮流玩具產業大會的主辦單位之一的深圳玩具博物館,在首屆深圳潮流玩具展上驚豔亮相,成為本次潮玩展上最大的亮點。
  • 13歲農村少年撿到玉璽,上交後獲20元獎勵,45年後專家再次找上門
    13歲農村少年撿到玉璽,上交後獲20元獎勵,45年後專家再次找上門。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而孔忠良在告訴自己的小夥伴自己撿到了一塊印章後,這件事情傳遍了整個村子,大家都知道了孔忠良的好運氣。不過他的父親曾經還上過幾年學,擔任過村子裡的大隊幹部,在看到這個印章後,覺得它確實有些不同尋常,於是就帶著印章來到了陝西博物館,想要請專家幫忙鑑定一下。
  • 1942年,「裘德考」盜走長沙戰國帛書,如今已是美國國寶
    而後,有參加馬王堆漢墓的「土夫子」建議重新考古挖掘長沙子彈庫戰國墓,之所以叫「重新考古挖掘」是因為這座戰國墓在民國時期曾被盜,而70年代再次考古挖出後,挖出了兩件稀世國寶,分別是人物龍鳳圖以及人物御龍圖。
  • 17歲女孩撿到小船上交國家後獲得68元,如今價值超千萬,感概不已
    ——愛默生大家都知道,中國作為古代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著上千年的悠久文化發展歷史,文化成果十分的燦爛,尤其是在現如今,我國就發現了很多古代時期的墓葬和文物,這些文物的出土為我國考古學家研究歷史提供了巨大的幫助,而且我們也能通過這些文物更加準確地去了解真實的歷史,不過現在的文物大多數都是因為意外被發現的,很多文物在長期的戰亂中也遭到了破壞,甚至已經流落到了國外。
  • 「挖鼻孔」從小挖到大的娃,長大後啥樣?專家:難逃2種結局
    文|全文共1511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你家寶寶愛挖鼻孔嗎?相信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寶寶平常總是不知不覺的就開始挖鼻孔了,看著電視挖,玩著玩具也要挖一下。雖然寶寶挖鼻孔看起來很可愛,但是經常挖鼻孔可不是一個好習慣,甚至會對孩子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擾。「挖挖挖,每天就知道挖鼻子,下次再讓我看見一次,直接拿膠布封上得了。」
  • 恐怖,哀惋與滄桑:講述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三件國寶背後的故事
    年前,我參觀了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這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位於紐約第五大道的82號大街,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是與北京的故宮、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的羅浮宮、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齊名的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目前共收藏有300萬件展品。現在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型博物館。
  • 《如果國寶會說話》12月25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首映
    百集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12月25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首映。2018年1月1日起,100件國寶將在這部紀錄片中陸續開口「說話」,為人們講述自己的傳奇故事,以全新視角帶領觀眾讀懂中華文化。
  • 天下第一法帖《平復帖》,若無此人中國又將損失一件國寶
    《平復帖》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此帖曾在歷代宮廷、豪門之間輾轉,從字上的題跋可以得知,收藏者有董其昌、張醜、溥偉等大收藏家擁有過此帖,清初在輾轉多人之手後最終流入皇宮,成了乾隆皇帝的收藏。光緒年間《平復帖》為恭親王奕訢所有,並由其孫溥偉、溥儒繼承。
  • 《國寶裡的漢字》重磅上市
    中華千年文脈,唯有珍貴的國寶與富有生命力的漢字,經歷和見證了無數的大疫大災、起起落落,仍舊熠熠生輝。法國哲學家薩特曾說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是亙古不變的,一是高懸在我們頭頂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高貴信仰。」而文物與文字就是我們永恆的文化信仰。在中華文明裡,透過文物與漢字,我們得以窺見先人留下的痕跡,感受千年文明浸潤心靈的愉悅,從歷史和文化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 火遍日本的「活」玩具,孩子愛不釋手,大人直呼「玩得過癮」
    隨即他出版了《驚掉下巴·中村開己動態紙玩具》、《紙機關精品集》、《動起來!魔法紙機關動物玩偶》等多部書籍,他的作品一面世,就廣受歡迎,深受粉絲們的喜愛,在出書的第二年,中村開己就用賺到的錢還清了債務。中村開己痴迷於摺紙藝術,別人眼中一張普通的紙,到了中村開己手中,就像是被賦予了魔法一樣,擁有了全新的生命。
  • 馬首回家,十二生肖又聚齊一件,但這些國寶仍「身首異處」
    而歷史上,被生生拆散的國寶又何止十二生肖?有些珍貴的國寶,被硬生生分成兩半,分散在不同國家,幾乎無團聚之日……屏住呼吸,與我們一起細數那些零落世界各地的國寶。颯露紫 拳毛騧02【帝後禮佛圖】龍門石窟第一浮雕,代表中國古代石刻藝術最高水平《孝文皇帝禮佛圖》文物出處:龍門石窟賓陽中洞東壁流散情況:美國紐約市藝術博物館、美國堪薩斯市的納爾遜藝術博物館《孝文皇帝禮佛圖》是中國「四大石窟」之龍門石窟內的珍貴浮雕
  • 1924年雷峰塔倒塌,2001年重建,一件稀世珍寶在廢墟中度過77年
    想當年,當這部劇演到法海騙許仙至金山,白娘子經過水漫金山奮力救許仙,結果卻被法海鎮在雷峰塔下時,我竟然毫不猶豫地站到了白娘子這隻千年蛇妖一邊,而暗暗責怪法海真是個不通人情的壞和尚。
  • 老人山上撿到把青龍寶劍,專家勸其無償上交,他卻直接磨成菜刀
    2006年,在重慶有一位姓張的老爺爺,每一天都會按時到山上去踩些野菜。某一天,張老漢突然想找一塊陰涼之處休息一會兒,就來到了一處廢棄的木屋。張老漢就想著先在木屋旁邊休息一下,但沒想到坐定之後卻發現木屋裡面有很多堅固的物體。張老漢仔細看了一下,發現有一塊鐵器長得很像電視劇裡面的劍。張老漢就將其抽了出來,發現這劍支上面已經有很多鐵鏽。
  • 1982年兩兄妹挖水管道,撿到7萬枚銀元,上交後獲一等功獎勵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青海省貴德縣,有一位年輕的姑娘,挖到的大筆銀元卻毫無私心,盡數上交國家。 青海貴德縣,因為地處黃河上遊,流經貴德的黃河水不但一點都不渾濁,而且河水碧綠清澈,如同清泉。站在貴德河岸,兩旁綠樹成蔭,遠處山巒疊嶂,優美的風景令人心曠神怡。貴德不但有「天下黃河貴德清」的美名,而且其高原風光也自有雄壯氣勢。除了好山好水,此地也有不少好人好事。
  • 男子帶「血石」鑑寶,表示用13套房產換的,專家:必須上交!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著5000年的歷史,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的祖先創造了無數的稀世珍寶,這些文物,有一些收藏在博物館裡,有一些被收藏家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