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筆記》可以說是一部風靡全國的盜墓題材的小說,這一部小說書寫的東西非常的詭異神秘,但其中的內容都是取材於現實考古以及傳說。如上古玉匣的原型就是漢代的金縷玉衣,秦嶺神樹就是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神樹,總而言之,很多文物、古墓都是取自現實,甚至其中的一個重要人物「裘德考」的原型也是來自民國時期一位來華販賣走私文物的美國人「考克斯」。此人在長沙盜走無數文物,其中一件名為「戰國帛書」的古老文物如今已是美國人的國寶,這對於中國人來說無疑是悲痛的。
眾所周知,湖南長沙在考古挖掘馬王堆漢墓時是邀請了非常多的「土夫子」前來幫忙的,出土了大量的帛書、帛畫,但這都是漢代的文物。而後,有參加馬王堆漢墓的「土夫子」建議重新考古挖掘長沙子彈庫戰國墓,之所以叫「重新考古挖掘」是因為這座戰國墓在民國時期曾被盜,而70年代再次考古挖出後,挖出了兩件稀世國寶,分別是人物龍鳳圖以及人物御龍圖。
這兩幅戰國時代的帛畫堪稱中國最古老的畫卷,不過,考古家在1973年挖出這兩件文物後絲毫沒有高興,反而非常的沮喪。這不是因為在考古過程中遇到什麼變故,是因為考古家都想到了民國時代這一座古墓被盜的一件文物,這件文物除了是中國最古老的帛書之外,還是中國最重要的戰國文物之一,堪稱戰國時代的稀世國寶。可惜的是,因為盜墓,被《盜墓筆記》中裘德考的原型考克斯走私到美國,如今很難追回,已經成為了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國寶級文物。
這件「戰國帛書」到底有什麼來歷呢?中國專家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參觀研究後發現,這件文物不叫「國寶」真的是對不起這件文物。戰國楚帛書上下高38.5釐米,左右寬46.2釐米,中間共有800多字,而帛書的四周則畫著12個怪異的神像,這12個神的名字與周人文獻《爾雅》中的12個月名是相同的。整件帛書包含了中華先秦時代的思想,包括天象、災變、陰陽五行、天人感應,遠古神話傳說等,不僅是孤品,而且及其珍貴罕見,堪稱奇蹟。
如此重要的一件國寶到底是怎麼被「裘德考」盜掘到美國的呢?1942年,中國各界都非常的動蕩,不過,越是動蕩長沙的「土夫子」越是興奮,因為動亂時期才是他們的天下。這些盜墓者在看中這座戰國墓後,抄起洛陽鏟立馬下手,盜掘出了非常多的青銅器、木漆器等珍貴文物。當時長沙的文物保護專家蔡季襄聽說後立馬趕到現場,但盜墓者早已滿載溜走,而蔡季襄也在盜洞附近無意間發現了一揉皺「紙張」。
夜裡回到家的時候,蔡季襄發現這並非紙張,而是一件「戰國帛書」,其歷史意義非常重大。在研究出土帛書的內容,寫成《晚周繒書考異》後,蔡季襄立馬趕到南京,進呈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由於當時國家、民族生存都是危機,蔡季襄得到回覆是「今國難當頭,你這個發思古之幽情的作品,就免開尊口吧」。後來,來華販賣文物的考克斯·亨德烈想方設法說要資助蔡季襄一些先進設備,以方便研究戰國帛書,而考克斯·亨德烈(裘德考原型)的要求是將文物放在他拿讓他研究一陣子,並且給了蔡季襄壹萬元美金作為押金。但誰也沒有想到,戰國帛書到了美國人手中後一去不復回,如今已經是美國的國寶級文物,也成為了中國人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