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範智林
來源 | 華人世界周刊(ID:wcweekly)
美國大選,已經塵埃落定。
與拜登志得意滿相反,川普愁得一夜白頭。
在權力的遊戲中落敗,心情沮喪在所難免。
然而,川普的煩惱,並不僅僅是失去總統寶座這麼簡單。
一個令他倍感尷尬的事實是,他「退休」之後,很可能會被總統俱樂部拒之門外。
這件事情,足夠讓他失去最後的一點顏面。
畢竟,加入「總統俱樂部」,是幾乎每一位卸任總統都會享受的「政治待遇」。
▲ 從左至右:美國前總統老布希、歐巴馬、小布希、柯林頓、卡特
而且,這個俱樂部的會員,可以對美國政局繼續發揮巨大的影響力。
這個神秘俱樂部是什麼來頭?
川普究竟幹了什麼,讓他被俱樂部強烈排斥?
在美國,總統卸任後都會進入一個秘密俱樂部——總統俱樂部。它是現任總統和前總統形成的一種聯盟。
這裡的每一位會員,都曾掌控過美利堅合眾國的最高權力。
當新總統上任之後,大多都會虛心向這裡的「老前輩」們請教經驗。
當國家遇到重大危機的時候,俱樂部成員也會給總統指點。
任何一種政治模式,歸根到底都是要通過人去執行。
通過對現任總統的影響,這些卸任的老總統們繼續影響著美國的至高決策。
▲ 隨著老布希的去世,美國前總統俱樂部成員如今只剩下卡特、柯林頓、小布希和歐巴馬
他們也因而被稱為「影子總統」。
總統俱樂部,使他們即使退下了寶座,也不會從權力的遊戲裡出局。
這個神秘俱樂部,也被民眾私下取了個綽號:美國最高權力「兄弟會」。
那麼,是誰創建了這個俱樂部?
這得從1953年艾森豪當選美國總統說起了。
▲ 德懷特·戴維·艾森豪,第34任美國總統(1953—1961)
艾森豪「即位」的時候,美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一邊是來自紅色帝國蘇聯的虎視眈眈,一邊是韓戰的泥潭。
而國內的行政問題和經濟問題,也波濤暗湧。
但是,艾森豪卻感到無從下手。
這不是他個人能力有問題,而是由美國的政治體制所決定的。
美國總統由選舉產生,他在成為總統之前,可以是軍人、商人、農民……
一個沒有豐富政治經驗的人,只要贏得了選舉,就可以成為這個世界第一強國的領袖。
這種制度的缺陷在於:
如果沒有足夠的經驗,當選總統之後,怎麼迅速開展工作?
艾森豪從軍校畢業之後,一直在軍隊任職,他是憑藉人們對英雄的崇拜而贏得選舉的,並不精通政治。
▲ 艾森豪(左一)
正在艾森豪憂慮不已的時候,有人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那就是胡佛和杜魯門。
▲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美國第31任總統(1929—1933)
這二位,都是美國的前總統。
而且,所謂「同行是冤家」,這兩個都幹過總統的人,互看對方不順眼。
但是,在美國面臨危機的時候,他們卻自願與對方和解了。
胡佛和杜魯門一起站出來,為艾森豪提供幫助。
尤其是杜魯門,他是艾森豪的前任,韓戰就是在他手裡發動起來的。
▲ 杜魯門,美國第33任總統(1945—1953)
雖然他的決策讓美國深陷戰爭泥潭,但比起剛上任的艾森豪,好歹他對很多信息掌握得比較全面,可以給出很多參考建議。
胡佛則對行政機構的改革輕車熟路,這更是幫了艾森豪大忙。
在胡佛的規劃和參謀下,總統對行政機構的掌控更加有力。
無論之前有著怎樣的嫌隙,在這次同舟共濟之後,艾森豪都充滿了感激。
1957年,艾森豪作出了一個重大決定。
他通過了國會法案,讓總統俱樂部成為一項制度。
總統俱樂部的成員們,不僅享受退休金和津貼,還擁有辦公場所。
這並不純粹是投桃報李,而是為了美國政治的良性發展。
從此之後,每一位新總統,都能得到前總統的經驗傳授。
哪怕他們來自不同的政黨,曾經因為政治觀點撕得天昏地暗,但是身為總統有一個目標是一致的:
維護好美國的國家利益。
為了這一共同目標,此後的幾十年裡,總統俱樂部運營得非常順利。
在甘迺迪總統遇刺之後,美國差一點就要陷入混亂。
▲ 甘迺迪總統遇刺前
幸好幾位前總統及時挺身而出,幫助副總統詹森處理好複雜的局面。
當時,艾森豪連夜奔赴白宮,給詹森提供建議。杜魯門也積極出謀劃策。
而在處理越戰問題的時候,艾森豪又充當了老師的角色。
詹森曾感激地說,艾森豪是他「最好的參謀長」。
總統們之間的這種守望互助,逐漸成為了美國政治的一種傳統。
卸任總統會成為俱樂部成員,也成為了不成文的規矩。
他們通過俱樂部成為「影子總統」,繼續參與國家大政。
直到一個人的出現,打破了這個規則。
那就是川普。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當川普從美國總統任期結束卸任後,他將不會被納入「美國前總統」俱樂部。
總統俱樂部有一條潛規則,所有的成員都心照不宣:
不得侮辱自己的前任。
無論以前有著怎樣的紛爭,在成為總統之後都要拿出應有的氣度。對於前任的政策,可以有理有據進行批評,但是不能攻擊侮辱。
俗話說,「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川普卻對此不屑一顧。
川普的「大嘴巴」眾所皆知,而且他在亂說話這方面「一視同仁」。
前總統們,無一例外,都逃不過他的吐槽和攻擊。
他幾乎把所有在世的前總統都冒犯了一遍。
對歐巴馬的狂轟濫炸,已經不必贅言。
▲ 2016年川普勝選後訪問白宮
在推特上,川普轉發推文,暗指柯林頓和愛潑斯坦之間關係不一般。
愛潑斯坦是臭名昭著的戀童癖,死因也非常離奇,川普的言外之意,無異於柯林頓參與策劃了愛潑斯坦之死。
這怎麼可能不令柯林頓暴跳如雷?
至於本來就不招川普喜歡的小布希,當然也沒逃過川普的轟炸:
「入侵伊拉克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決定!」
甚至連「老好人」卡特,也遭到了川普無情的嘲諷:「他是一個好人,但是他是一個糟糕的總統。」
▲ 吉米·卡特,美國第39任總統(1977—1981)
柯林頓曾經說過:「前總統是資產,是現任總統可以利用的資產。」
在川普眼中卻完全不是這樣。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川普的心境,最傳神的可能就是:「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他曾公開揚言:「白宮就是一個垃圾場!」
在他擔任總統的這四年,從來沒有向前總統們尋求過建議和幫助。
對於美國政壇來說,川普是一個異類。
即使是再偏激的政客,在登上美國總統寶座之後,也會克制自己的脾氣。哪怕是偽裝,也要裝出一副尊重前輩的樣子。
因為這是權力的遊戲中另一條規則:
對於政治對手,哪怕再不認可,也要報以應有的尊重。這是大人物該有的樣子。
川普卻像是那個打上天庭佔了玉皇寶座的弼馬溫,為所欲為。
他把一切規矩打得粉碎,絲毫不給天庭眾神一點面子。
這就註定了,他會被「天界眾神」所排斥。
對於總統俱樂部的成員來說,根本就不願意和川普有什麼往來,更別說培養私人感情了。
即使是同屬共和黨的小布希,也對川普深惡痛絕。
▲ 2018年12月,老布希葬禮
《五人小組:川普時代的總統俱樂部》一書,對川普和前總統的矛盾揭露得很徹底。
川普卸任之後會被俱樂部排斥,幾乎是板上釘釘。
令人詫異的是川普對這件事的態度:
他不僅不在乎,而且為此感到自豪。
在他眼裡,那裡不過是一些政界精英抱團的地方,不值得與其為伍。
這倒真有孫悟空反抗天庭的那股味了。
然而,這種不管不顧的精神,對於個人來說,這是富有浪漫氣質的英雄主義;對於國家而言,卻是極大的災難。
更可怕的是,「豪橫」的川普,竟然贏得了很多底層選民的支持。
即使是在敗選已成定局的情況下,依然有人為了他上街示威。
對於美國而言,這或許真的是一個撕裂的年代。
漂亮國的燈塔,確實不怎麼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