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最著名的四首詞,詩筆老妙,歌詞乃其餘事

2021-01-10 賞詩品詞

張先(990—1078),字子野,吳興人,天聖八年進士。工詞,內容大都描寫詩酒生活和兒女戀情。與蘇軾唱和,蘇軾稱他「詩筆老妙,歌詞乃其餘事」,有《張子野詞》傳世。

減字木蘭花·林鐘商

垂螺近額。走上紅裀初趁拍。只恐輕飛。擬倩遊絲惹住伊。

文鴛繡履。去似楊花塵不起。舞徹伊州。頭上宮花顫未休。

此詞描摹舞姿之曼妙,詞採流麗宛轉。「垂螺」二句,先聲奪人。「只恐」二句,極寫舞伎身姿之輕盈,攝人心魄,用典使事渾如不覺。

「文鴛」二句,動極而靜,纖塵既不起,則觀者之忘情可知矣。然靜中實又有動,頭上宮花尚自顫動不休,實指曲闌舞終,而餘韻嫋嫋不盡。尋常聽歌賞舞之作,乃著力經營至此,允稱佳構。

謝池春慢·玉仙觀道中逢謝媚卿

繚牆重院,時聞有、啼鶯到。繡被掩餘寒,畫幕明新曉。朱檻連空闊,飛絮無多少。徑莎平,池水渺。日長風靜,花影閒相照。

塵香拂馬,逢謝女、城南道。秀豔過施粉,多媚生輕笑。鬥色鮮衣薄,碾玉雙蟬小。歡難偶,春過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調。

上片看似描寫玉仙觀的暮春之景,實則蘊藏深意。「繚牆」三句,謂縱使重門深院的玉仙觀,亦有啼鶯的鳴叫聲傳入,勾起女道士的春情。「繡被」二句,襯其不甘孤冷。「朱檻連空闊」五字,蘊其望聘之心。「飛絮無多小」,春色將闌也。「徑莎平」二句,狀秋景也。蓋謂自春徂秋,心事如結。「日長」二句,又謂春日漸長,閒照花影,更增怊悵。

過片轉寫詞人乍逢謝媚卿的心理活動。極寫其膚色之秀豔,氣質之雅致,更及其衣飾之鮮麗雅潔,堪稱活色生香。「歡難偶,春過了」以下,乃詞人內心的想像。謂萬人中見此一人,而不得相知相得,便覺春意一霎成秋。縱使再聽琵琶遣興,也覺弦間指上,流出的都是相思的怨恨。

一叢花令·傷高懷遠幾時窮

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濛濛。嘶騎漸遙,徵塵不斷,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橈通。梯橫畫閣黃昏後,又還是、斜月簾櫳。沈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詞寫自家傷逝之悲,卻句句由對方切入。首二句以重拙之筆直言情愫,未嫌質實。蓋「離愁」以下六句,運清空之筆,足以濟之。

「離愁」三句,切傷高之慨,「嘶騎」三句,不寫佳人懷遠,而懷遠之情自見。過片以往事畫面逆入,「梯橫」二句,蒼涼蘊藉,意在言外。結以「沉恨細思」,謂桃杏猶得及時而開,己則迫於環境,不得與所歡長相廝守。

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依時間順序,當為「午醉醒來愁未醒,水調數聲持酒聽」,倒言則筆力雄健。「送春」以下四句,由流光飛逝,春闌世易之慨,轉至未赴府會,獨自向隅,只能追憶往日、期盼後會的孤寂,隱藏著對人生離多會少、歡娛短暫的感嘆。

過片二句,純系想像之辭。暝色四起時,沙禽雙宿,本該萬籟俱寂,而月穿雲隙,花枝弄影,無情之物亦似有情之人,百無聊賴,不得不做些事體。「重重」三句,始是實寫,蓋病眠之人,殊無掛起簾幕、走出庭院之興,只願擁燈而臥。結句又轉虛寫,落花之滿徑,是因「風不定」而起之念,仍寓傷春感逝之悲。

相關焦點

  • 長壽詞人張先:北宋詞壇的風流人物,寫盡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
    「張三影」——最會寫「影」在張先的所有詞作中,「影」字出現頻率最高,高達29詞,約佔全部詞作的六分之一,他本人也因「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柳徑無人,墮風絮無影」這三句得名「張三影」。《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
  • 浣花溪畔,大唐才女薛濤看透了風花雪月,留下了《春望詞四首》
    薛濤曾在彩箋上寫下了著名的《春望詞四首》,來表達她內心的世界。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攬草結同心,將以遺知音。春愁正斷絕,春鳥復哀吟。風花日將老,佳期猶渺渺。不結同心人,空結同心草。那堪花滿枝,翻作兩相思。玉箸垂朝鏡,春風知不知。我們知道,薛濤不僅相貌出眾,而且才思敏捷,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文藝女青年。
  • 張先的一首詞,被譽為「長調中純用小令作法」
    據說有一次,宋代著名詞人張先,在前往玉仙觀隨喜的時候,半路遇到一位十分漂亮的姑娘,於是他心生愛慕,便讓僕人前去打探,原來那位美麗的女子是才女謝媚卿,於是「子野(即張先)才韻既高,謝亦秀色出世,一見慕悅,目色相接」。得知風流倜儻的張先關注自己,謝媚卿也十分高興。
  • 蘇軾的四首詞,恰合馮友蘭的人生四重境界,詩酒趁年華是第一重
    著名的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曾把人生分為四重境界,分別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其中「自然境界」,混沌未開;「功利境界」,追名逐利;「道德境界」,精神自由;「天地境界」,萬物皆備於我,我與宇宙同一。而在宋代大文豪蘇軾的詩詞中,恰有四首詞與這四重境界相合。第一重:自然境界——詩酒趁年華。
  • 張先:弱水三千,我一瓢一瓢飲
    ——張先張先是個很特殊的文人,他的特殊不是在文學造詣上,而是在經歷。大多詩人詞人身世沉浮,坎坷,境遇都不怎麼樣。可是張先例外,他一生都富貴,仕途也得意,可以說是一帆風順到底。詩作多是詩酒之樂和男歡女愛,其餘描寫的很少。張先原本就是個風流種子,年輕的時候,他在郊外遇見一個美貌年輕的小尼姑,於是跟這個尼姑好上了。
  • 「一枝梨花壓海棠」的張先與他的《天仙子》
    「一枝梨花壓海棠」的張先與他的《天仙子》說到宋朝的著名詞人,很多人想到的是:蘇軾、歐陽修、王安石、辛棄疾、柳永……這些出現在九年義務教育語文書中的人物。不過,教科書中所摘取的只是一部分代表的詞人,在那個詞學盛行的時代,這樣的詞學大家還有很多。
  • 詩以載道
    近日讀了著名書法家、詩人沈鵬先生詮釋阿Q這一經典藝術形象的四首詩,平淡樸實,生動傳神,耐人尋味。詩云:(一)土谷祠中一短工,畢生命運豈徒窮。    第一首詩,採用白描手法清晰地勾勒出一幅阿Q「精神勝利法」的肖像。「土谷祠中一短工,畢生命運豈徒窮」句,交代阿Q是一位無來歷、沒家室、靠出賣勞力活著、住在土谷祠中一短工。「畢生」指其近40年的混沌生涯中,卑微低賤是他背上最醒目的一枚標籤。詩中「豈」字為反詰語,在追問、責問、隱喻阿Q內心深處的不甘,點出阿Q「精神勝利法」的情緒堆積與誘發源泉。
  • 宋代最長壽詩人的一首詞,開篇就引人入勝,其中10字千年無人超越
    張先是北宋著名的詞人。他是晏殊的門下,與歐陽修同年及第,雖然官運不算亨通,但他性情疏放,流連風月,賞舞聽歌,一生過得很是愜意。享年89歲,是宋代最長壽的詞人。今天我們欣賞的這首詞是他的代表作,一首享譽古今的佳作。《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
  • 四首描繪雪景的古詩詞,白雪陽春即將到來,背下來不吃虧
    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四首描繪雪景的古詩文, 白雪陽春即將到來,背下來不吃虧哦!第一首,洪升所作《雪望》寒色孤村幕,悲風四野聞。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雲。鷗鷺飛難辨,沙汀望莫分。野橋梅幾樹,並是白紛紛。洪升,清代著名的詩人,《雪望》這首詩是冬雪詩,此詩前四句告訴我們時間是冬日的黃昏,地點是一座孤村,隨後又從聽覺方面交待出風聲很急,之後又採用虛實結合的手法描繪出一個「雪」景,詩文後半段具體的描繪出雪景,拿出沙鷗和鷺鷥在雪景中難以辨認,此詩形象生動,乃詠雪詩中純屬描寫雪景之代表作之一,可見洪升的才華並非一般!
  • 80歲朋友娶18歲小妾,蘇軾忍不住寫首詩調侃,不料尾句成千古名句
    《清平樂》蘇軾劇照80歲朋友娶18歲小妾,蘇軾忍不住寫首詩調侃,不料尾句成千古名句蘇軾調侃過張先,那時候張先八十五歲,卻納了個年輕的小妾,蘇軾寫《張子野年八十五尚聞買妾述古令作詩》:錦裡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鬢眉蒼。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柱下相君猶有齒,江南刺史已無腸。平生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後堂。
  • 張先半路與才女一見鍾情,回家後失魂落魄寫下這首詞,句句有水平
    明明是個才氣縱橫的文人,卻偏偏因多情而出名,蘇軾的一句「一樹梨花壓海棠」讓張先為許多人所熟知,卻總是忽略了他在詞壇的地位。《石林詩話》用這9個字概括了張先的文筆:「能詩及樂府,至老不衰」。張先的婉約詞在當時影響很大,人稱「張三影」。
  • 乾隆年均創作六七百首詩歌 上一次廁所寫四首詩
    但是,我們真的有好好讀過乾隆的詩嗎,今天,就跟著專家來品一品吧。  神一樣的速度  上一個廁所,寫了四首詩  四萬三千六百三十首詩歌,什麼概念?  乾隆活了89歲,實際執政63年,無論壽命和執政時間,都是最久的。
  • 這四首詩詞,你能看懂其中一首,便可看大徹大悟,領悟人生真諦
    在中國有四大名著,四大名著中又有四首開篇詩,每一首詩,都是一部人生。這四首詩詞,每一篇,都可以說是一種人生境界,一種人生感悟。第一首《三國演義》開篇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 最經典的一首古箏詞,與《琵琶行》有異曲同工之妙,作詞人是誰?
    然古箏在大多詩詞當中都顯得悽婉哀涼,今天要賞析的這首《菩薩蠻》為描寫彈奏古箏的佳作之一,通過對女主人公彈琴技巧的側面描寫,突出其情思愁緒,與白居易的《琵琶行》有異曲同工之妙。菩薩蠻·哀箏一弄湘江曲宋代·晏幾道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纖指十三弦,細將幽恨傳。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
  • 因為一首詞,他被稱為紅杏尚書,因為一個字被清人李漁批為粗俗
    宋祁是北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詞人,歷任翰林學士、龍圖閣學士,天聖年間,與兄長宋庠於仁宗天聖二年(1024)進士及第,人稱「二宋」。禮部定其名次是宋祁狀元、宋庠探花。送請聖載之時,垂簾聽政的劉太后卻認為做弟弟的不應當高於兄長,金口玉言:宋庠為狀元郎,宋祁卻成了第十名。皇太后發了話、橫插一槓,宋祁縱然不滿也只有徒喚奈何。
  • 中國古代最著名十首敘事詩
    中國古代最著名十首敘事詩用詩句講故事的詩,就是敘事詩。作為古代詩歌中,敘事詩相對冷門的一個詩歌類別,雖然也源遠流長,但影響力遠遜於抒情詩。因為要講故事,敘事詩往往篇幅較長。因為要講故事,敘事詩的題材大多以寫人物的愛情、家庭、命運等現實生活內容。最初的敘事詩,大多是民間詩人的口頭創作並流傳,並廣泛見於《詩經》與《樂府》。到了詩歌高度繁榮的唐代,隨著白居易、杜甫、元稹等著名詩人的加盟,敘事詩變得更有個性。唐朝的敘事詩,往往在敘事的同時,融入抒情與議論,其藝術性和感染力變得更強。
  • 秦觀那首著名的《鵲橋仙》妙在哪裡
    秦觀以詞名著稱於世,但實際上他是個多面手,文章、辭賦、詩歌樣樣精通,他自己對此也是頗為自負的。元豐七年,他自編《淮海閒居集》,甚至完全沒有把詞列入編內,認為它們文辭鄙陋,不足傳世。如果你穿越到那個時代,在他的新書發布會上,對他表示一個粉絲的景仰之情:「秦先生,您的歌詞寫得太好太好了,我最喜歡的,就是《鵲橋仙》那首。您是我們全家最喜歡的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