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祇——四瀆龍神

2021-01-21 上清閣




瀆」者:水溝,小渠也,泛指江河。

 

「四瀆」者:江,河,淮,濟,也,即長江,黃河,淮水,濟水。《爾雅.釋水》:「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

 




從上古黃帝開始,到中華歷代帝王,都喜歡遊覽華夏,高山大澤,究其原因:一者是帝王出於對華夏山川大地的熱愛和敬畏,再者就是帝王有意向四海八方彰顯自己的文治武功。帝王在遊覽名山大川的時候,為了彰顯自己的功績,同時也處於對華夏名山大川的敬畏,往往會,對一些名山,大川進行封賜,而且還會讓國家專門掌管祭祀的部門,歲時,對自己所封的名山,大川進行祭祀。以彰顯自己的功德和敬畏!


 



《禮記.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對河流山嶽的崇拜,起源很早。漢宣帝時始正式以五嶽 四瀆為國家禮典中山川神的代表。《禮記.王制》中記載:皇帝詔令有關部門祭祀天下的名山大川時,將五嶽按照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的待遇進行祭祀;將四瀆按照諸侯的標準進行祭祀。說明,五嶽,四瀆的地位很高。


 



《舊唐書丨禮儀志四》: 「河瀆封靈源公,濟瀆封清源公,江瀆封廣源公,淮瀆封長源公。」宋仁宗康定元年,詔封江瀆為廣源王,河瀆為顯聖靈源王,淮瀆為長源王,濟瀆為清源王。元代沿襲宋制。長江為南瀆,黃河為西瀆,淮水為東瀆,濟水為北瀆。對五嶽四瀆的奉祀崇拜,源於古代中國人民對山川的自然崇拜,以後逐漸被封建統治階級制度化、人神化,成為國家祀典的制度固定下來。


 



四瀆龍神:即掌管,長江,黃河,淮水,濟水的神靈。中華神仙文化當中,江有江神,海有海神,河有河神。水族以龍為尊,有著呼風喚雨的本領,所以上天就賜封龍為水中尊神,掌管水族生靈,負責興雲降雨的職責,所以掌管四瀆的神靈,就是龍啦,固稱四瀆之神,為四瀆龍神。


 



相傳上古時期,洪水滔天,並有妖獸作怪,民不聊生,舜帝,令禹,疏浚九州以洩洪水,然而,水中有妖獸作怪,使洪水,不僅不退反而大漲,黎明死傷無數。其中有一個水怪,名叫:「無支祁」更是在洞庭湖興風作浪害死無數黎民。無計可施的禹遂向天禱告,請求幫助,接到禱告的天帝,憂民於惡浪洪水中不能自拔,責令東海龍王前去支援禹,東海龍王遂派自己的小兒子前去協助禹降妖治水。小龍王,不畏艱難,英勇的殺死了水怪——無支祁,幫助禹疏浚九州。天帝念小龍王治水有功,遂封小龍王為,四瀆龍神,掌管,長江,黃河,淮水,濟水。置府衙於洞庭湖,並接受世代供奉!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道教四瀆龍神指的哪位神仙,與四海龍王有何區別?
    道教四瀆龍神指的哪位神仙,與四海龍王有何區別?中華神仙文化當中,江有江神,海有海神,河有河神。水族以龍為尊,有著呼風喚雨的本領,所以上天就賜封龍為水中尊神,掌管水族生靈,負責興雲降雨,所以掌管四瀆的神靈,就是龍啦,固稱四瀆之神,即四瀆龍神。
  • 和田玉守護神之四瀆龍神
    (道教四瀆龍神畫像)可哪知多年之後,這水怪死灰復燃,又開始禍害當地百姓,鄱陽湖妖風四起,整日整夜大風大浪,難以平靜,以漁業為生計的百姓根本沒辦法下湖捕魚,民不聊生。東海龍王得知此事之後,當機立斷派自己最為青睞的太子前去降妖,小龍王不負眾望,將水怪降服,並還得一方百姓安寧。
  • 道教中四瀆聖王和四海龍王分別是哪幾位尊神?掌管人間的什麼禍福
    四瀆龍神,中國道教和民間信仰中掌管長江、黃河、淮河、濟水四大水脈的水神,居住於鄱陽湖中。山嶽以五嶽為尊,水域則以四瀆為長為神聖的載體。四瀆者,指中國古代四條獨流入海的大河,即長江、黃河、淮河、濟水。四瀆神源於中國古代對河流的崇拜,古人認為河流給人們豐富的水源,有可供人們食用的各種魚類,但也有威脅人類生命的各種怪物,於是對之產生敬畏之情,立廟祀之。
  • 道教信仰|四瀆聖王和龍王|五嶽和五鎮
    山嶽以五嶽為尊,水域則以四瀆為長,經道教的宣傳,山水都衍化為神聖的載體。四瀆者,指中國古代四條獨流入海的大河,即長江、黃河、淮河、濟水。與四瀆聖王一樣,龍王在中國民間亦受到廣泛的崇拜。《說文》中說「龍」是鱗蟲之長,能細能巨,能長能短。所謂「龍王」,就是龍屬之王。道教謂龍王的職責是管理海洋河流中的生靈,並在人間司風管雨,因此在水旱災多的地區,遇到大旱或大澇的年景,百姓就認為是龍王發威懲罰眾生。大龍王有四位,掌管四方之海,稱四海龍王。他們分別為南海廣利王敖明,東海廣德王敖光,北海廣澤王敖吉,西海廣順王敖順。
  • 四瀆龍王
    四瀆龍神,中國民間傳說中掌管長江、黃河、淮河、濟水四大水脈的水神,居住於鄱陽湖中。
  • 道教中的「四海龍王和四瀆神」指的是哪幾位?何為「龍生九子」
    龍王,民間所信仰的神祇之一,並在發展過程中受到道教神仙譜系的影響。因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日本亦有信奉。被認為具有掌管海洋中的生靈,在人間司風管雨,因此在水旱災多的地區常被崇拜。大龍王有四位,掌管四方之海,稱四海龍王。小的龍王可以存在於一切水域中。龍王形像多是龍頭人身。
  • 何處望神州——四瀆
    四瀆是我國古代對四條獨流入海的大河的稱呼,即「江、河、淮、濟」,(長江、黃河、淮河、濟水)。《爾雅·釋水》載:「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也。」按《水經注》:「自河入濟,自濟入淮,自淮達江,水徑周通。」故有四瀆之名。
  • 「五嶽四瀆」中的「四瀆」具體是指哪四條河,你知道嗎?
    「五嶽四瀆」在古代為天子祭祀的對象,現在泛指天下的名山大川。「五嶽」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四瀆」具體是指哪四條大河呢?「四瀆」是我國古代對四條獨流入海的四條大河(江、河、淮、濟)的統稱,是我國古代河流神的代表,據《爾雅·釋水》載:「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也。」「江」指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自西向東橫貫我國中部,流經我國青海、西藏、雲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等11個省份,流域人口達4億以上。
  • 佛教觀音菩薩和道教慈航真人是一回事嗎?
    鑑於鮮有介紹兩位神祇的不同,本文我們主要通過神祇造像、基礎信仰和信仰根本分析兩位神祇的不同。一、神祇造像不同在大多數人看來,佛教的觀音菩薩造像和道教的慈航真人造像是差不多的。比如都手持楊柳枝和玉淨瓶,身邊都侍從童男童女。其實從宗教的教義來看,兩者在造像上還是有區別的。1、巾冠佛教的觀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補處佛,冠戴阿彌陀佛。
  • 道教中的5大女神仙,你聽說過幾個?
    在道教的神職是掌管山嶽土地變化及諸山神、地祇和三山五嶽大帝等大神,並節制劫運之事。2、女仙之首——西王母西王母又稱瑤池金母、王母娘娘,在道教的神職是女仙之首,凡間女子在得道成仙,升入天界時,首先要去拜謁西王母,然後方可拜會玉皇大帝等先天尊神。
  • 道教的四位女神仙,這些才是真正的女神
    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同時道教又奉行「一陰一陽之謂道」,提倡男女平等,在諸多的神仙之中既有男神仙也有女神仙。本期就來跟大家聊聊道教著名的四位女神仙。太陰元君自遠古時期,人們就對月亮產生崇拜,他們認為月宮之中有神仙的存在。
  • 六十甲子本命元辰和六十甲子太歲神屬於不同的神祇
    在道教信仰中,本命元辰還有星官的說法。《北鬥經》指出:人的性命五體悉屬本命星官之所主掌。本命真官降駕,眾真悉來擁護。本命真官,每歲六度降在人間,降日為本命限期。這裡的本命星官和本命真官是同一位神祇,不同於第一講所講的本命星君。本命元辰第二講我們主要講述本命星官和元辰星官的信仰。
  • 關於道教雷神的五個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傳統的道教是一個典型的多神信仰的宗教,其內部的神仙體系非常龐大,除了以三清、玉皇、四御為最高主神以外,道教的神仙體系還分為多個神部,其中就有雷部神系。早在遠古時期,古人對於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產生畏懼和敬畏之心,尤其是雷電帶給古人強烈的震撼,他們認為這是上天在發怒,進而就有了雷神的崇拜,道教則是在此基礎上完善了雷神信仰。雷部的雷神有許多位,影視作品中出現的雷公電母也都屬於雷神,那麼雷部最高神是哪一位神祇?雷部的機構是如何劃分的?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道教雷神的五個冷知識。一、雷部最高神是誰?
  • 道教神話傳說中的月神和太陽神分別是哪位神仙?看完長知識了
    道教自張道陵天師正式創立以後,吸收了民間的自然崇拜,將日月星辰、山川河嶽等神格化為道教的神明。道教將月亮神格化為月神太陰星君,將太陽神格化為太陽神太陽星君,他們兩位神祇與水德星君、火德星君、木德星君、金德星君和土德星君構成了古代漢民族神話傳說的七曜,後來又將印度傳入我國的計都星君和羅睺星君一起構成了九曜星君。
  • 道教四瀆水帝與五嶽並列,受歷代帝王詔封,千年不絕!
    本期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道教的四瀆水帝,地位與五嶽並列,且受歷代帝王詔封,千年不絕!何為道教四瀆水帝河流崇拜同山嶽崇拜一樣,起源很早,而且在華夏文化中幾乎每條江河都有自己的主宰神靈,但其中影響最大,實力最強的當屬道教四瀆水帝。他們分別主管長江、黃河、淮河、濟水這四大河流。瀆,意為通,有大川之意。
  • 紫微大帝有時候指的是不同的神祇
    本文摘自隨方設教,作者為尚德Shand,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紫微大帝,統臨三界,掌握五雷,總錄萬星,鬥中之主,執掌天經地緯,率普天星鬥,節制鬼神與雷霆。
  • 諸天萬界,道教曰天有三十六層
    種民天是修持道教法門有成就的修士所居住。四民天之上又有三清勝境。即玉清聖境清微之天、上清真境禹餘之天、太清仙境大赤之天,分別由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三位天尊主宰,三清勝境,玉清境十二聖位,上清境十二真位,太清境十二仙位,隨修道者的修持程度獲得相應的果位。三清天之上名大羅之天,即是元始大道生化之處,勝境之極。
  • 「五嶽」「四瀆」
    「四瀆」,即「江」「河」「淮」「濟」四水,也就是長江、黃河、淮河、濟水。《爾雅·釋水》:「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也。」後來《水經注》也曾補充:「自河入濟,自濟入淮,自淮達江,水徑周通。」故有四瀆之名。據《史記·殷本紀》,「四瀆」按照方位依次有:「東為江,北為濟,西為河,南為淮,四瀆已修,萬民乃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