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天勵飛: AI關鍵技術的創新「突圍術」

2020-12-01 大眾網

  ■粵港澳大灣區科創先鋒大賽·先鋒企業樣本②

  實時監測,實時分析,億萬人臉,秒級定位……如今,在深圳,很多家長周末帶孩子出來,都會習慣讓自己的孩子在攝像頭下露個臉、走一走,因為他們聽說,只要被AI攝像頭拍到了,萬一以後孩子走丟了,就能很快地找回來。

  抓拍孩子們的這些攝像頭,就是雲天勵飛在深圳搭建的全球首套城市級視覺大腦——深目。6年裡,它協助警方找回了400多名走失兒童和老人,採用區域的路面接觸性「兩搶兩盜」警情年均下降超過50%。

  目前,這套系統已經在大灣區、成都、青島、上海、北京等國內外100多個城市和區域被廣泛應用,並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家兼具算法、晶片和大數據平臺等AI關鍵技術平臺的企業,斬獲了被譽為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的吳文俊獎。

  成立近六年,雲天勵飛在高手雲集的AI圈實現快速發展。它的「秘訣」是什麼?未來如何衝破重重桎梏,拿下眾多訂單?

  保持專注??用技術推動變革

  「創業的每天都有酸甜苦辣,我時刻都在想怎麼才能活到明天。這是條荊棘密布的不歸路,最怕不專注、不聚焦。」在一次採訪中,雲天勵飛創始人陳寧這樣描述自己的創業感受。

  2014年前後,成百上千家AI初創企業陸續帶著「天賦」進入安防行業,而後又紛紛折戟收場。

  當創業者們都在思考到底怎麼才能活下去的時候,雲天勵飛卻決然進入。

  選擇安防行業,這是所有外人包括同行都不可理解的,人們質疑、不解甚至攻擊他們。

  然而沉默三年後,雲天勵飛研發出首套動態人像識別系統——雲天「深目」,通過「深目」APP,有關部門在2秒內就能精準搜索出人像目標及其活動軌跡,真正實現「億萬人臉、秒級定位」,為平安城市建設保駕護航。

  目前,這套系統已廣泛應用於深圳、北京、上海、青島、成都、東莞等近百座城市,幫助全國公安系統破案數萬起,找回走失兒童和老人400多名。

  2019年,耗時5年、斥資逾億元研發的「雲天初芯」面世。該晶片內置了具有自主產權的神經網絡處理器,具備高靈活、高能效、低能耗等優勢,每秒可跟蹤1200張人臉,可廣泛應用於智能安防、新商業、智慧交通、智能家居等多個領域。

  憑藉一系列技術創新,雲天勵飛短短六年時間就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家兼具算法、晶片和大數據平臺等AI關鍵技術平臺的企業,並斬獲了被譽為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的吳文俊獎。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在陳寧看來,在高手雲集的AI圈,雲天勵飛之所以能夠活下來,離不開過去六年來在技術創新上的專注和深度耕耘。

  據了解,雲天勵飛目前已引進30多位海外高層次人才,70%的人員都集中在研發領域,擁有超過1300項自主智慧財產權,擁有超900件國內及海外專利及專利申請(包括在申請中),發明專利佔比超80%。

  深挖場景??緊抓前沿科技落地應用

  可以「無接觸感應,高效率通行」,還能實現體溫異常智能預警,幾個月前,雲天勵飛推出的一款兼具人臉識別和紅外測溫功能的設備,再度成為緊俏的「防疫神器」。

  相較於傳統紅外測溫儀的火災預警和防爆監測功能,這款產品搭載了雲天勵飛AI晶片,不僅能精準地感應到體溫異常,還能迅速將人員找出來。

  從「深目」到AI測溫儀,近年來雲天勵飛可謂緊抓前沿科技落地應用。

  作為國內領先的擁有AI算法晶片化能力的數字城市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雲天勵飛目前還承擔了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國家三大部委人工智慧晶片的重大專項課題,在人工智慧晶片領域實現了國家層面項目「大滿貫」。

  與此同時,其還積極參與人工智慧行業相關標準的制定,並廣交「盟友」,共同推動行業進步。目前,雲天勵飛與深圳市政府辦公廳已展開戰略合作,共同打造深圳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高地;聯合海康威視、阿里、京東、優必選、國家超算深圳中心、深圳巴士、TCL等戰略合作夥伴共同發布人工智慧「星雲」生態戰略,推動AI向產業加速滲透。

  ■觀察眼

  科技企業必須「兩條腿」走路

  從2014年成立至今,短短6年的時間裡,雲天勵飛就從一個「不被市場看好」「大半年拿不到融資」的企業,成長為備受矚目的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小巨人。今年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雲天勵飛就完成了超過20億元的融資,足見市場和資本對它的青睞。

  科技企業能夠快速發展,必須「兩條腿」走路——一條腿是技術創新,另一條腿是落地應用。技術是科技企業的安身立命之本,沒有核心技術,企業遲早會被淘汰。而落地應用是源頭活水,不在實際場景中應用,技術就不能發揮價值,企業也不能更好地優化自己的技術,最終只能落得閉門造車的下場。

  雲天勵飛能夠快速發展,正是堅持了「兩條腿」走路,既重視核心技術的創新,又重視市場的需求,不斷根據市場的需求去打磨技術,形成了良好的發展閉環。

  科技是酷炫的,但科研是艱辛的;創業的故事是熱血沸騰的,但守業的故事是平凡無奇的。對待科技創新,我們需要充滿希望,卻又不能急於求成,只有兼顧創新、應用、規範、可持續,科技產業、科技企業才能得到良性的發展,也唯有如此,粵港澳大灣區才能長出更多的科技小巨人,出現更多的雲天勵飛。

  南方日報記者 杜豔

相關焦點

  • 安防界的「鯰魚」雲天勵飛:AI初創浪淘沙,開啟A股...
    2020年,雲天勵飛半年內累計完成超過20億元融資。並且,雲天勵飛進入了上市輔導期,即將登陸資本市場,而距離陳寧創立雲天勵飛僅僅過去六年。2014年,雲天勵飛成立,陳寧帶領雲天勵飛先後搭建Arctern算法平臺、Moss晶片平臺和Matrix大數據平臺三個AI技術平臺,構建了完整的AI技術鏈路,主攻AI視覺,切入安防賽道。
  • 雲天勵飛,正式起飛
    從算法到晶片、從安防到城市,他帶著雲天勵飛用了6年時間親歷了一個新興技術從孱弱到璀璨的過程。   與大多創業公司稍稍激進的發展策略有所不同,雲天勵飛的成長路徑酷似陳寧低調且穩健的性格氣質。   當深度學習等技術尚未成熟便被匆匆推向市場時,他們不急不躁、潛心沉澱。   當AI技術觸達成熟度閾值亟需變現時,他們已落地良久、賦能各界。
  • 前瞻思考運籌帷幄,雲天勵飛振翅高飛
    從算法到晶片、從安防到城市,他帶著雲天勵飛用了 6 年時間親歷了一個新興技術從孱弱到璀璨的過程。與大多創業公司稍稍激進的發展策略有所不同,雲天勵飛的成長路徑酷似陳寧低調且穩健的性格氣質。當深度學習等技術尚未成熟便被匆匆推向市場時,他們不急不躁、潛心沉澱。
  • 打造自進化城市智能體,雲天勵飛打造「1+1+N」生態聯盟
    活動上,雲天勵飛董事長兼CEO陳寧重磅發布「自進化城市智能體」。陳寧表示,未來 10 年是新基建的關鍵 10 年,是基於自進化城市智能體發展的關鍵 10 年,也是AI技術自進化學習的關鍵 10 年,雲天勵飛願攜手合作夥伴,共同打造群智、群創、群享的自進化城市智能體生態。
  • 兩次斬獲「吳文俊獎」,雲天勵飛做對了什麼
    「吳文俊獎」被譽為「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旨在獎勵在智能科學研究中取得重要發現,著力實現原始創新與突破,或在人工智慧領域攻克關鍵技術,推動科學技術進步取得重大進展,創造巨大經濟社會效益或者生態環境效益的單位或個人。「吳文俊獎」迄今已成功召開九屆評審及表彰活動,今年已經迎來第十屆。
  • 喜遷新址 青島雲天勵飛舉行揭牌儀式
    陳寧對青島雲天勵飛成立兩年來取得的突飛猛進的發展給予充分認可,同時寄語青島雲天勵飛抓住機會,將雲天勵飛打造成為青島人工智慧產業的新高地。2019年10月,青島成為繼上海之後的全國第二個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雲天勵飛是最早一批投身青島的人工智慧企業。
  • AI賦能上海最大購物中心 雲天勵飛打造智慧商業新標杆
    除了擁有巨大的商業體量外,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還有不少亮點,比如上海首店及品牌全新概念店佔比超過40%、創新性地將生態植物園「搬」到商場、半小時交通輻射圈內人口逾400萬……最重要的是,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有一顆智慧的「商業大腦」,既能幫助商戶實現數位化運營,又能夠為消費者帶來更人性化的星級服務體驗。
  • 以共生謀全行業發展,雲天勵飛謀劃城市智能新篇章
    從算法到晶片、從安防到城市,他帶著雲天勵飛用了6年時間親歷了一個新興技術從孱弱到璀璨的過程。與大多創業公司稍稍激進的發展策略有所不同,雲天勵飛的成長路徑酷似陳寧低調且穩健的性格氣質。 當深度學習等技術尚未成熟便被匆匆推向市場時,他們不急不躁、潛心沉澱。
  • 對話雲天勵飛CEO陳寧:算法晶片化,不等於「算法+晶片」
    就在上個月剛剛過去的深圳特區40周年紀念之際,雲天勵飛董事長兼CEO陳寧入選「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一同入選的還有騰訊CEO馬化騰、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等人。陳寧說,科創板、註冊制改革給科技創新類公司帶來了面向資本市場的助力工具,包括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等行業都在把握機會,擁抱上市。雲天勵飛比較特殊一點,是其中的一家融集成電路和人工智慧於一體的跨界公司。
  • AI天空最亮的星!2020年度AI生產力創新獎評選徵集中
    其中以寒武紀為代表的公司已經登陸科創板,亦有曠視、依圖、雲天勵飛、雲知聲、雲從等公司正在IPO的關鍵進程。▲首屆AI生產力評選部分獲獎項目2020年,我們走過了非同尋常的一年,新冠疫情讓整個世界打了個趔趄;而人工智慧為代表的先進技術,不僅沒有停止發展,還成為了照亮我們堅定前行的明燈。
  • 成都雲天勵飛與電子科技大學籤署產學研用合作協議
    近日,雲天勵飛全資子公司成都雲天勵飛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雲天勵飛)與電子科技大學籤署產學研用合作協議。通過多形式、多層次的科學技術和產業化推廣合作,共同構建產學研用聯盟的新體系,有效推進企業的技術創新,提升院校的科研教學實力和技術成果轉化推廣應用能力,實現「校企深度合作、產學研用共贏」。根據協議,雙方將在智慧物聯、人工智慧等領域展開聯合科技攻關和研發,進行科技研發。在平臺合作方面,聯合搭建智慧物聯AI平臺,建立測試平臺與數據標準集,聯合制定技術標準等。
  • 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啟動會在深召開 雲天勵...
    12月24日,由雲天勵飛牽頭的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面向人工智慧應用的神經網絡處理器關鍵標準與驗證晶片」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深圳順利召開。  雲天勵飛申請的「面向人工智慧應用的神經網絡處理器關鍵標準與驗證晶片」項目主要研究神經網絡計算指令集及處理器架構、神經網絡表示和壓縮標準等關鍵技術,解決AI晶片訓練與推理指令集「不高效」、神經網絡表示和壓縮標準「不統一」、
  • 上市輔導完成後衝刺科創板,AI晶片「四小龍」之一雲天勵飛今年融資...
    近日,深圳雲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天勵飛」)的上市輔導工作已於日前全部完成。同時,雲天勵飛將很快正式衝刺科創板。本次上市輔導的完成,同樣表明雲天勵飛有望先於商湯科技、曠視科技、雲從科技登陸科創板。
  • 國家「大禮包」喜降深圳,雲天勵飛為先行示範區建設注入新動能
    通過《方案》不難發現,新時代先行示範區的建設,將充分引入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技術應用,最終通過技術加持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對於專注人工智慧領域的雲天勵飛來說,先行示範區建設將成為其大展拳腳的全新舞臺。一方面,雲天勵飛是在深圳土生土長的企業,天然便具有「主場優勢」。
  • 專注AI技術研發 獨角獸雲天勵飛IPO總募資30億元
    在此前不到半年內,雲天勵飛已完成超20億元融資,並在9月啟動上市輔導。本次雲天勵飛募集的30億元主要用於城市 AI 計算中樞及智慧應用研發項目、面向場景的下一代 AI 技術研發項目、基於神經網絡處理器的視覺計算 AI 晶片項目等。雲天勵飛主營業務涉及數字城市運營管理和人居生活智慧化兩大方向。
  • 高額股權激勵致虧損擴大 雲天勵飛研發下滑「芯」事重重
    2020年12月8日,深圳雲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雲天勵飛」)申請科創板上市獲受理。招股書顯示,雲天勵飛成立於2014年8月,2020年7月變更為股份公司,主營業務為研發和銷售AI產品及提供解決方案,註冊資本為2.66億元,實控人為陳寧,持有33.70%的股份。
  • 雲天勵飛的又一力作:為全上海最大的購物中心裝上智慧的大腦
    除了擁有巨大的商業體量外,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還有不少亮點,比如上海首店及品牌全新概念店佔比超過40%、創新性地將生態植物園「搬」到商場、半小時交通輻射圈內人口逾400萬……最重要的是,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有一顆智慧的「商業大腦」,既能幫助商戶實現數位化運營,又能夠為消費者帶來更人性化的星級服務體驗。打造這顆「AI商業大腦」的,就是雲天勵飛。
  • 申建軍王汝芳許澤瑋:京津冀協同創新關鍵是科技創新
    中國網記者 張寧銳 江玲 北京報導近日,北京市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召開,中國網政協頻道特別推出系列微視頻《北京關鍵詞》,現場採訪政協委員,為深刻影響北京發展的關鍵問題建言。圍繞「科技創新」,申建軍、王汝芳、許澤瑋等三位嘉賓做客中國網政協頻道演播廳,從不同角度建言獻策。
  • 2020 年度十大 AI 安防話題人物 | 年終盤點
    譬如,集中網際網路的數據、政務的數據、社會的數據,提供一個雲計算服務,可以提升政府效率、加速企業創新。  智慧城市系統之中,匯集了各類各樣的數據,其中有90%左右的數據都與圖像、視頻相關聯,如何處理好圖像和視頻數據,在城市大腦系統中是非常關鍵的要素。
  • 科研創新:為刑事技術插上騰飛的翅膀 記首屆刑事技術「雙十計劃...
    科研創新:為刑事技術插上騰飛的翅膀記首屆刑事技術「雙十計劃」攻關創新大賽決賽參賽民警正在現場演示。張錚 攝 當今世界,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為了深入貫徹全國公安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公安部黨委科技興警戰略和開展全警實戰大練兵的部署要求,積極適應新時代打擊犯罪新形勢、執法辦案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新期待,今年刑事技術部門首次以「科研創新」為主題,舉辦首屆刑事技術「雙十計劃」攻關創新大賽,不斷提升公安機關現場勘查、檢驗鑑定、技術信息化水平,為加強法治中國、平安中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