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科創先鋒大賽·先鋒企業樣本②
實時監測,實時分析,億萬人臉,秒級定位……如今,在深圳,很多家長周末帶孩子出來,都會習慣讓自己的孩子在攝像頭下露個臉、走一走,因為他們聽說,只要被AI攝像頭拍到了,萬一以後孩子走丟了,就能很快地找回來。
抓拍孩子們的這些攝像頭,就是雲天勵飛在深圳搭建的全球首套城市級視覺大腦——深目。6年裡,它協助警方找回了400多名走失兒童和老人,採用區域的路面接觸性「兩搶兩盜」警情年均下降超過50%。
目前,這套系統已經在大灣區、成都、青島、上海、北京等國內外100多個城市和區域被廣泛應用,並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家兼具算法、晶片和大數據平臺等AI關鍵技術平臺的企業,斬獲了被譽為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的吳文俊獎。
成立近六年,雲天勵飛在高手雲集的AI圈實現快速發展。它的「秘訣」是什麼?未來如何衝破重重桎梏,拿下眾多訂單?
保持專注??用技術推動變革
「創業的每天都有酸甜苦辣,我時刻都在想怎麼才能活到明天。這是條荊棘密布的不歸路,最怕不專注、不聚焦。」在一次採訪中,雲天勵飛創始人陳寧這樣描述自己的創業感受。
2014年前後,成百上千家AI初創企業陸續帶著「天賦」進入安防行業,而後又紛紛折戟收場。
當創業者們都在思考到底怎麼才能活下去的時候,雲天勵飛卻決然進入。
選擇安防行業,這是所有外人包括同行都不可理解的,人們質疑、不解甚至攻擊他們。
然而沉默三年後,雲天勵飛研發出首套動態人像識別系統——雲天「深目」,通過「深目」APP,有關部門在2秒內就能精準搜索出人像目標及其活動軌跡,真正實現「億萬人臉、秒級定位」,為平安城市建設保駕護航。
目前,這套系統已廣泛應用於深圳、北京、上海、青島、成都、東莞等近百座城市,幫助全國公安系統破案數萬起,找回走失兒童和老人400多名。
2019年,耗時5年、斥資逾億元研發的「雲天初芯」面世。該晶片內置了具有自主產權的神經網絡處理器,具備高靈活、高能效、低能耗等優勢,每秒可跟蹤1200張人臉,可廣泛應用於智能安防、新商業、智慧交通、智能家居等多個領域。
憑藉一系列技術創新,雲天勵飛短短六年時間就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家兼具算法、晶片和大數據平臺等AI關鍵技術平臺的企業,並斬獲了被譽為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的吳文俊獎。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在陳寧看來,在高手雲集的AI圈,雲天勵飛之所以能夠活下來,離不開過去六年來在技術創新上的專注和深度耕耘。
據了解,雲天勵飛目前已引進30多位海外高層次人才,70%的人員都集中在研發領域,擁有超過1300項自主智慧財產權,擁有超900件國內及海外專利及專利申請(包括在申請中),發明專利佔比超80%。
深挖場景??緊抓前沿科技落地應用
可以「無接觸感應,高效率通行」,還能實現體溫異常智能預警,幾個月前,雲天勵飛推出的一款兼具人臉識別和紅外測溫功能的設備,再度成為緊俏的「防疫神器」。
相較於傳統紅外測溫儀的火災預警和防爆監測功能,這款產品搭載了雲天勵飛AI晶片,不僅能精準地感應到體溫異常,還能迅速將人員找出來。
從「深目」到AI測溫儀,近年來雲天勵飛可謂緊抓前沿科技落地應用。
作為國內領先的擁有AI算法晶片化能力的數字城市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雲天勵飛目前還承擔了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國家三大部委人工智慧晶片的重大專項課題,在人工智慧晶片領域實現了國家層面項目「大滿貫」。
與此同時,其還積極參與人工智慧行業相關標準的制定,並廣交「盟友」,共同推動行業進步。目前,雲天勵飛與深圳市政府辦公廳已展開戰略合作,共同打造深圳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高地;聯合海康威視、阿里、京東、優必選、國家超算深圳中心、深圳巴士、TCL等戰略合作夥伴共同發布人工智慧「星雲」生態戰略,推動AI向產業加速滲透。
■觀察眼
科技企業必須「兩條腿」走路
從2014年成立至今,短短6年的時間裡,雲天勵飛就從一個「不被市場看好」「大半年拿不到融資」的企業,成長為備受矚目的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小巨人。今年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雲天勵飛就完成了超過20億元的融資,足見市場和資本對它的青睞。
科技企業能夠快速發展,必須「兩條腿」走路——一條腿是技術創新,另一條腿是落地應用。技術是科技企業的安身立命之本,沒有核心技術,企業遲早會被淘汰。而落地應用是源頭活水,不在實際場景中應用,技術就不能發揮價值,企業也不能更好地優化自己的技術,最終只能落得閉門造車的下場。
雲天勵飛能夠快速發展,正是堅持了「兩條腿」走路,既重視核心技術的創新,又重視市場的需求,不斷根據市場的需求去打磨技術,形成了良好的發展閉環。
科技是酷炫的,但科研是艱辛的;創業的故事是熱血沸騰的,但守業的故事是平凡無奇的。對待科技創新,我們需要充滿希望,卻又不能急於求成,只有兼顧創新、應用、規範、可持續,科技產業、科技企業才能得到良性的發展,也唯有如此,粵港澳大灣區才能長出更多的科技小巨人,出現更多的雲天勵飛。
南方日報記者 杜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