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下遊幹流超警12天,太湖超警19天……雨下不停,淮河也將漲水!

2021-01-08 中國青年網

今年梅雨季入梅偏早

出梅偏晚也已成定局

據統計,1951年以來,歷史上入梅最早的日期是5月25日,入梅最晚為6月26日,出梅最早6月23日,最晚為8月4日;梅雨季節時間最長的為1954年59天,也正是梅雨「超長待機」的那一年,長江流域發生了歷史性的特大洪水。

01

暴雨不停,江河水滿

▲近日,湖北遭遇多輪強降水,長江水位上漲,江心島上的鄂州觀音閣被洪水淹沒大半。圖/馮光柳

截至7月16日,長江中下遊幹流超警戒水位已持續12天;

截至7月17日,「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已在長江上遊形成,太湖水位超警已連續19天,17日7時平均水位漲至4.65米,達到保證水位,太湖發生流域性大洪水;

江西洪水紅色預警已連發9天,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局繼續發布洪水紅色預警,安徽省水文局繼續發布洪水紅色預警,湖北武漢、黃石、荊州、鹹寧洪水紅色預警中……

▲圖片來源:全國水雨情信息網

值得注意的是,長江上遊強降雨繼續的同時,雨帶東段北抬,淮河流域強降雨也開始發展起來,且強降雨帶之後又將不斷南壓!水利部預測,淮河幹流將出現一次明顯漲水過程,上中遊幹流王家壩至正陽關河段可能超警!

長江、太湖、淮河防汛形勢進一步發展,需重點關注未來降雨情況!

02

今夜起迎雨勢最強時段

今夜開始,雨勢開始明顯加強,將迎此輪降雨最強時段!

預計今天夜間到周末,貴州北部、湖南西北部、重慶東部、湖北大部、河南南部、安徽中北部、江蘇中北部、山東南部將有大範圍的大到暴雨,部分地區有大暴雨;

19日之後,強降雨帶略有南壓,隨後東段降雨將明顯減弱,但西段的廣西北部、湖南中部、江西西北部等地仍有大到暴雨。

短暫休整之後,南方入汛來第10輪大範圍強降雨又將拉開序幕!

21-23日,四川盆地東部、西北地區東南部、江漢西部、黃淮、江淮大部地區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區暴雨或大暴雨;

展望中長期,24-26日,四川盆地、西北地區東南部、江漢東部、江淮及江南東北部還將有明顯降水。

對於淮河流域來說,6月中旬以來淮河上中遊、大別山區等部分地區的降雨量已較常年同期偏多1~2.5倍,而未來一周淮河上中遊等地又將迎來強降雨過程,未來幾天,四川盆地至淮河流域一帶防汛壓力驟增!

此外,北方近期雨水也比較頻繁,預計17-18日華北地區將有一次降水天氣過程,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局地大雨或暴雨,降雨同時還會伴隨強對流天氣,以短時強降水為主,局地雷暴大風、冰雹。

其中17-19日,北京多雷陣雨或陣雨天氣,降雨具有間歇性、局地性、雨量分布不均、短時雨強大等特點,主要降雨時段出現在17日夜間至18日。

(來源:中國天氣網)

相關焦點

  • 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超98年同期 未來3天仍有強降雨
    6月份以來,強降雨都集中在長江、太湖等流域,累計降雨量比常年平均要多5成到1.6倍。尤其在江西婺源,降雨量達1966毫米。「北京年平均降雨量是630毫米,婺源這一個點6月以來已經下了北京三年的雨量。」洪水集中。今年6月以來,珠江的西江、北江以及黃河上遊、長江和太湖都發生了1號洪水,全國有433條河流超警,佔了今年以來的96%。
  • 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超1998年同期
    6月份以來,強降雨都集中在長江、太湖等流域,累計降雨量比常年平均要多5成到1.6倍。尤其在江西婺源,降雨量達1966毫米。「北京年平均降雨量是630毫米,婺源這一個點6月以來已經下了北京三年的雨量。」  洪水集中。今年6月以來,珠江的西江、北江以及黃河上遊、長江和太湖都發生了1號洪水,全國有433條河流超警,佔了今年以來的96%。
  • 三峽水庫連續兩日調減出庫流量 減輕長江中下遊防洪壓力
    楚天都市報7月9日訊(記者潘錫珩 通訊員嶽鵬宇 劉霄 攝影李輝)7月8日、9日,長江委滾動會商最新雨情汛情,調度三峽水庫出庫流量兩連降,全力減輕長江中下遊防洪壓力。,當日長江中下遊水位持續上漲,幹流監利以下全線超警。
  • 長江、太湖防汛告急!江蘇這個城市總淹水,都是王安石的鍋?
    今年,從6月2日開始到7月12日,中央氣象臺連續40天發布暴雨預警,自入汛以來,截至7月10日,我國南方共出現15次大範圍強降雨過程。江西鄱陽湖漫過1998年洪水位7月12日零時,江西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內,湖水漫過一道紅色標記——「1998年洪水位22.52M」,這標誌著我國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有水文紀錄以來的歷史極值。
  • 受近幾日連續降雨影響 淮河幹流王家壩水位回漲
    新華社合肥7月25日電(記者 蔡敏)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揮部25日通報,受近幾日連續降雨影響,淮河幹流王家壩水位自25日4時從27.52米開始起漲,淮南以下河段在高水位上基本停滯,呈現持平狀態。    淮河幹流王家壩站水位受降雨影響自25日4時從27.52米開始起漲。至15時,王家壩水位27.63米,超警戒水位0.13米;正陽關水位25.38米,淮南水位23.34米,蚌埠吳家渡水位21.16米.正陽關以下河段超警戒水位0.8米-1.3米。    據氣象部門預報,25日安徽淮北有中等陣雨和雷雨,部分地區暴雨,局部大暴雨;江淮之間大部分地區有陣雨或雷雨。
  • 9月20日黑龍江省7條河流超警戒水位 19座大中小型水庫超汛限水位運行
    截至8時40分,有19座水庫超汛限0.04~0.65米運行。其中:有5座大型水庫超汛限0.06~0.64米;有8座中型水庫超汛限0.04~0.65米;有6座小型水庫超汛限0.04~0.28米。 黑龍江水位:與警戒水位相比,同江至撫遠高1.13~1.31米,其他江段低0.31~4.03米;與歷年同期相比,整體高0.56~4.45米。撫遠站流量29800立方米/秒。
  • ...水利部已於今天(7月12日)11點將水旱災害防禦Ⅲ級應急響應提升...
    【國家防總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據水利部消息,針對當前的汛情形勢,依據《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應急響應工作規程》,水利部已於今天(7月12日)11點將水旱災害防禦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7月4日以來,212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72條河流超保,19條超歷史紀錄,太湖持續15天超過警戒水位。
  • 三峽水庫減少下洩流量 緩解長江中下遊防洪壓力
    按照長江水利委員會最新調度令要求,7月6日22時起,三峽水庫關閉洩洪孔,下洩流量從35000立方米每秒減少至31000立方米每秒,相當於一天內多攔蓄約2.9個武漢東湖的水量,有效緩解長江中下遊防洪壓力。
  • 等溫線、年降水量線北移,地緣經濟在變,淮河還能劃分南北嗎
    隨著地理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一月0℃等溫線、800毫米年降水量線已經北移,加上新的地緣經濟因素,淮河還能劃分南北嗎?淮河發源於河南南陽桐柏山太白頂西北河谷,原本獨流入海,成了古代「四瀆」之一;淮河幹流全長2000裡,幹流總落差約200米,流經河南、安徽和江蘇,所以流域主要為河南、安徽、江蘇,而後才納入了湖北和山東一些地方,流域總面積約27萬平方公裡。
  • 2020年3月28日我國進入汛期 較平均入汛日期提前4天
    水利部依據我國入汛日期確定有關規定,宣布今年我國入汛日期為3月28日,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4月1日)提前4天。  據預測,2020年我國氣象水文年景總體偏差,極端事件偏多,澇重於旱。進入汛期意味著進入了強降水集中期,降雨將強度更大、歷時更長,突發洪澇災害事件隨時可能發生。
  • 1998年,是誰保住了武漢,保住了長江中下遊?
    最近,南方洪災的形勢非常嚴峻,從6月初進入汛期以來,大雨已經下了一個多月,已經有300多條河流發生了超警以上的洪水,中央氣象臺發布了90多次暴雨預警。截止到7月10日,洪澇災害已經造成27個省3385萬人受災,141人死亡失蹤,直接經濟損失695.9億元。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高考那天還因為暴雨不得不推遲了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