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規範執法培訓:涉查身份證、處置「醫鬧」等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9日電 據公安部網站消息,公安部1月9日舉辦第二期全國公安機關規範執法視頻演示培訓會。70分鐘的演示片梳理出查驗居民身份證、對「醫鬧」事件的處置、對群眾圍觀拍攝民警現場執法的處置、電動自行車通行秩序管理等10餘個具體執法情形,涉及治安管理、刑事偵查、交通管理等多個方面,通過一線優秀民警的視頻實戰演示,對於民警在一線執法時「應該怎麼做」、「如何規範做」,給予直觀清晰的解答,提出明確規範的要求。

  培訓會緊緊圍繞公安民警現場執法環節,緊密結合執法實踐,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實戰實用實效,選取若干最常見、最容易出問題的情形,精準剖析、明確規範,進一步完善執法細則、處置流程,通過直觀演示、示範指導,為基層一線民警提供更加健全、完備、可操作的執法指引,解決執法實踐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提高執法質量和執法公信力,切實把執法為民理念和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要求落實到每一項執法活動、每一起案件辦理中。

  這是公安部繼2016年7月26日舉辦第一期全國公安機關規範執法視頻演示培訓會後,再次通過視頻演示對全國百萬公安民警進行集中培訓。首期視頻演示培訓在公安機關內部和社會各界引起熱烈反響,取得了明顯成效。公安部再次舉辦全國公安機關規範執法視頻演示培訓會,就是在第一期的基礎上,緊扣現場公開執法這一關鍵環節,聚焦基層一線需要重點防範的執法風險,從法律要求、處置流程、言行舉止、策略技巧等方面,在深化規範上做文章、在狠抓落實上下功夫,著力形成細化實化的規範流程,並切實落實到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

  公安部高度重視此次規範執法視頻演示培訓會的組織籌備工作。部領導全程參與、直接指導視頻演示片的製作,廣泛進行調研,多方聽取意見,仔細審看完善樣片,重慶、山東濟南和廣西南寧公安機關分別組織拍攝相關內容。演示片體現了領導機關和基層一線的緊密配合,專家與民警的密切協作,是各方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

  70分鐘的演示片梳理出查驗居民身份證、對「醫鬧」事件的處置、對群眾圍觀拍攝民警現場執法的處置、電動自行車通行秩序管理等10餘個具體執法情形,涉及治安管理、刑事偵查、交通管理等多個方面,通過一線優秀民警的視頻實戰演示,對於民警在一線執法時「應該怎麼做」、「如何規範做」,給予直觀清晰的解答,提出明確規範的要求,可以有效解除一線民警的執法困惑;同時,也進一步明確了需要群眾依法支持配合的方面,讓群眾明白面對民警執法時自己「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共同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社會環境。

  對居民身份證的查驗。公安機關查驗居民身份證,是打擊違法犯罪、維護公共安全、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居民身份證法》也明確規定了民警可以查驗居民身份證的五種情形。一方面,民警要依法依規進行查驗,明確查驗範圍,增強針對性,減少隨意性;另一方面,公民有配合查驗的法定義務。對公民沒有隨身攜帶居民身份證的,民警可讓其提供居住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也可以讓其提供公民身份號碼、姓名、住址、工作單位等信息,供民警通過手持終端等方式查驗。群眾對查驗居民身份證工作不理解的,民警應使用文明規範用語,做好解釋工作;若查驗對象拒不配合民警查驗情節嚴重,涉嫌阻礙執行職務,或者涉嫌其他違法犯罪的,可以依法傳喚到公安機關處理;有違法犯罪嫌疑而身份仍然不明的,依法帶回公安機關繼續盤問;對實行現場管制時拒絕查驗身份的,可以依法強行帶離現場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對「醫鬧」事件的處置。近年來,醫患矛盾較為突出,一些本可以通過正常法律途徑解決的醫療糾紛,卻發展成以「醫鬧」來解決的怪現象,嚴重幹擾正常醫療秩序,威脅醫務人員人身安全,損害廣大患者就醫權益。對暴力傷醫等違法行為要堅持「零容忍」,在處置「醫鬧」事件時,出警時要配備必要的出警裝備,對正在發生的暴力傷醫和破壞醫療辦公設施設備的違法行為要堅決果斷制止,堅決防止在民警到達現場後仍繼續發生傷害或公然侮辱醫務人員的情況。在患者親友等滋事擾序的違法行為未得到制止前,不得進行案件調解。

  對群眾圍觀拍攝民警現場執法的處置。民警在現場處置中,既要增強自覺接受監督的意識,習慣在「鏡頭」下執法,又要堅持依法依規正常執法,維護執法權威。對交警道路交通執法、民警治安巡邏、一般性執法等公開執法,群眾可以拍攝,但拍攝者不得幹擾民警執法,也不得影響他人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拍攝者與現場需保持一定安全距離,一般情況下應保持3米以上距離,最近不能少於兩臂距離(約1.5米),不得越過警戒線拍攝,不得進入巡邏檢查中心區域進行拍攝。對以監督執法為名拍攝,幹擾、挑釁民警執法的,民警按既定程序執法,同時對拍攝者予以口頭警告,警告無效的依法傳喚到公安機關處理。對涉及國家秘密、警務工作秘密、恐怖活動等案(事)件現場,或者涉及他人隱私、未成年人保護執法活動的,不得拍攝(包括利用無人機拍攝),民警要通過口頭、廣播、舉牌等形式明確告知圍觀群眾不得拍攝;群眾已經拍攝、獲取的上述音視頻、圖片等資料,不得外洩、傳播,可自行刪除,也可交與警方,擅自傳播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對電動自行車通行秩序管理常見問題處置。當前電動自行車已經成為廣大市民出行的重要代步工具。一些地方電動自行車騎行人交通安全意識淡薄,交通違法行為普遍,造成交通秩序混亂,交通事故多發。開展電動自行車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前期宣傳發動要廣泛到位,整治工作要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對闖紅燈、逆行等嚴重交通違法或多次違法的堅決查處並罰款處罰,對確實不了解通行規則或違規搭載兒童等輕微交通違法和老弱病殘孕的違法當事人則以教育為主。視頻演示會還規範體驗式教育必須堅持合法、自願、科學的原則(不傷害人格尊嚴,不傷及人體健康),採取觀看警示片(圖片)、抄寫交通法規、現場學習講解和交通安全體驗式再教育等方式進行。

  一個個典型案例剖析、一場場實戰場景模擬,內容豐富、針對性強的演示片為百萬公安民警上了一堂生動直觀、很接地氣的執法課。深入推進執法規範化建設,既是長期任務,又是緊迫課題,永遠在路上。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機關要按照部黨委關於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大力推進「四項建設」的決策部署,緊密結合本地實際,持之以恆地狠抓執法規範化建設,堅持久久為功,大力推進、全面深化,繼續通過視頻演示等豐富多樣的形式,堅持從嚴從細,強化實戰培訓,不斷提升執法能力和執法水平,在打擊犯罪、維護穩定、服務群眾和各項安保任務中展現出良好的執法素養和職業形象。

  視頻演示培訓會通過視頻系統開到公安基層所隊,全國公安機關除值班備勤外的全體民警參加。

相關焦點

  • 公安部:公民應主動配合警察查驗身份證,拒不配合最高可刑拘
    依法查驗為保民平安 配合查驗是法定義務公安部有關部門負責人就人民警察查驗居民身份證等問題答記者問近期,社會輿論高度關注人民警察查驗居民身份證等問題,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戶政管理研究中心負責人就此接受了記者專訪。1、問:公安機關查驗居民身份證能發揮什麼作用?
  • 公安部詳解5種情形可查身份證 未攜帶可報身份號碼姓名供查驗
    近期,社會輿論高度關注人民警察查驗居民身份證等問題,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戶政管理研究中心負責人就此接受了記者專訪。焦點一公安機關查驗身份證能發揮什麼作用?查身份證5個月抓上萬逃犯公安機關查驗居民身份證,是打擊違法犯罪、維護公共安全、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這是長期實踐的經驗總結,也是保民平安的現實需要。人民警察認真負責地依法查驗居民身份證,是職責所在,也是人民警察事業心、責任心的體現,得到了廣大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 公安部制定「姓名字庫」規範起名
    收錄其中的8105個漢字成為中國首批擁有「身份證」的方塊字。專家介紹,此次字表的制定,收集了18個省市的戶籍調查資料,許多大家喜愛的人名用字都在新的《通用規範漢字表》中「轉正」,例如「喆」、「堃」等。以往一些人辦理登機牌時需要用「?」來代替打不出的漢字,如今有了「合法」身份。
  • 「金木水火土」執法經!嚴厲打擊市場監管領域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積極端窩點、追源頭、查案件、懲頭目,加強行刑銜接,加大執法辦案力度,當好民生權益保障的「堅強後盾」。 有力規範助復工,加大轉供電環節收費行為清理規範力度,根據《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收費優惠政策落實情況專項檢查的通知》的工作部署,一方面組織召開掃黑除惡工作推進暨轉供電環節收費專項整治工作會議,對轉供電環節收費行為進行專項檢查培訓;另一方面科所聯動對轉供電主體開展雙隨機抽查。
  • 凌鋒委員:關注打擊醫鬧8年,最驕傲這兩個字被寫進刑法
    當年4月22日,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原國家衛計委5個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依法懲處涉醫違法犯罪維護正常醫療秩序的意見》。南都:當年五部委的這份《意見》對「醫鬧」的懲戒力度有多大?南都:你剛才說,為了懲戒醫鬧,在政協委員的職務上前前後後忙了8年,最初的起點是什麼?凌鋒:最早的開始是原衛生部和公安部聯合發布的一份《關於維護醫療機構秩序的通告》(發布於2012年5月1日)。這份通告是所有立法最早的前奏,沒有這份通告,後面的事情可能都做不成,這是我覺得最驕傲的一件事情。
  • 公安部:2016「四項建設」築牢公安事業堅實根基
    在此基礎上,2016年江西公安又提出「全警情錄入+」,明確了在維護穩定、規範執法、管理服務、隊伍管理和保障支撐等5個方面38個項目的對接拓展,強化數據的整合應用,真正讓基礎信息為公安工作帶來「加速度」,推動公安工作更加適應新時期社會治理新特點。
  • 坐地鐵不戴口罩咋處置?上海民警「教科書式執法」背後,是他們給了...
    原創 翟夢麗 上海法治報說起上海民警,規範文明是第一印象,「教科書式執法」就始於2018年上海民警的一段執法視頻。規範執法不僅提升了公安機關的執法公信力,也帶給了上海市民更高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 公安部制定「姓名字庫」 8105個方塊字被收錄
    原標題:公安部制定「姓名字庫」規範起名
  • 花錢消災縱容「醫鬧」 法治思維重塑醫患關係
    例如,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威脅、危害醫療衛生人員人身安全,侵犯醫療衛生人員人格尊嚴;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醫療衛生人員不得利用職務之便索要、非法收受財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國家建立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機制,妥善處理醫療糾紛,維護醫療秩序……這些條文不僅有維護醫生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的宣示性規定,還明確了「醫鬧」的法律責任;同時對醫生、地方提出了要求,國家也將會建立相關預防和處理機制
  • 公安部:加快推進居民身份證與健康碼、老年卡等信息互聯
    公安部:加快推進居民身份證與健康碼、老年卡等信息互聯 2021-01-08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男子誤闖執法現場沒帶身份證被打斷7根肋骨
    因為有急事回家取東西,住在廣東東莞東城下橋某小區的李先生,直接從制服人員執法現場穿過,卻被東城下板橋派出所的執法人員攔下,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時,已被四五個穿著制服的男子扣住,綁住了雙手多次毆打,之後被拖上車帶回了派出所。事發後第二天,李先生到醫院檢查出被打斷了7根肋骨。
  • 公安部部長建議:刑法修正案中單獨規定襲警罪
    其一,公安執法規範化直接關係到執法公信力,公安機關曾經因為執法不規範的問題,受到過不少質疑。2019年6月,《法治日報》就在一篇文章中直陳,有一段時間,公安機關存在有案不受、受案不立、立案不偵、違規立案、隱案瞞案等問題。
  • 公安部:電信網絡詐騙無論案值大小一律立為刑事案件
    在江蘇南京召開的全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推進會上,公安部要求,今後各地公安機關接到群眾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報案後,一律都立為刑事案件,按照刑事案件立案要求採集各類信息。公安部認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都是系列案件、團夥案件、跨區域案件,無論案值大小,都符合立案條件。
  • 拒絕出示身份證配合查驗被罰款200元,男子把派出所告上了法庭 2020...
    當楊某被要求出示其身份證配合查驗時,楊某不予理睬。民警多次告知其正在執法,楊某拒不配合。於是,民警對楊某口頭傳喚。楊某情緒激動,表示有本事將我抓到公安局。隨後,因涉嫌阻礙警察執行職務構成違法,公安機關對楊某作出罰款人民幣200元的處罰決定。楊某不服該決定,提起行政複議,又對複議決定不服,提起行政訴訟,認為民警沒有出示證件,無權對其進行身份查驗。
  • 身份證查詢 三成查保姆(圖)
    昨天,記者從公安部全國公民身份號碼查詢服務中心獲悉,從2月10日本報刊發《簡訊可查假身份證》後,在個人查詢部分,有三成簡訊核查的是自家欲僱、已僱保姆的身份證,遠遠高於交友、租賃等方面的核查信息。保姆真實身份中介公司不管  記者昨天在全國公民身份號碼查詢服務中心的電話記錄裡看到一條反映虛假身份保姆偷東西的案例,並於下午2時約見了家住宣武某商住兩用公寓的事主張小姐。
  • 為執法規範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加入公安隊伍後,她先後經歷了一線偵查部門、刑事案件監督部門崗位,如今在法制總隊一支隊任中隊長,主要從事執法規範化建設工作。建立公職律師制度,是北京警方深入推進法治公安和執法規範化建設的重要舉措。2018年7月,北京市公安局首批百名公職律師正式上崗。兩年多時間裡,公職律師們為公安執法決策建言獻策,參與執法培訓、普法宣傳等工作,為公安執法規範化貢獻著智慧和力量。
  • 4.68億個人信息洩露:2 塊錢就可以查你的身份證,還能帶照片!
    我們知道在坐火車或者坐飛機的時候需要驗證身份,這個時候我們會出示我們的身份證,工作人員核驗過後就可以繼續出行了,這種形式叫身份驗證。身份核驗的權限最終都來自中國公安部,以及有公安部授權的各個有資質的機構或者企業。比如徵信公司、酒店、支付公司的商戶入網,金融公司的用戶信息審核等等。
  • 「天眼查」遭質疑 查企業信息竟顯示高管身份證號
    今年3月份剛剛完成1.3億人民幣A輪融資的「天眼查」是全國知名企業工商數據查詢系統。通過該系統,網友可以查詢到企業背景、企業發展、經營風險、經營狀況等40種維度數據信息。  近日,卻有網友發現,通過「天眼查」查詢部分四川企業,會直接顯示企業高管、工作人員等的個人信息,包括手機號、身份證號、郵箱、住址等。
  • 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規範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贓款贓物收益可...
    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規範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贓款贓物收益可適當發還被害人 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袁定波 編輯:嚴歡 2014-11-06 10:43:33》(以下簡稱規定),規範執行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 大安區舉辦2017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第三版)》專題培訓
    為更好貫徹執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第三版),為新規範的推行提供有效的專業技術保障,確保我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達到國家、省、市工作要求,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指標任務,6月7日至8日,大安區舉辦2017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第三版)》專題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