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銜,大將候選人有15位,評上了10位,還有5個人是誰?

2021-01-11 大國將令視頻

上個世紀中前期的時候,中國遭受到了日本的侵略,並且因此遭受了長達十四年的戰火,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並沒有因此而沒落下去,反而是在戰火之中獲得了重生,建立了新中國。1955年的時候,新中國開展了授勳儀式,給曾經為中國付出血與淚的將士們授銜,期間一共有15位大將人選,不過最終只評選了10位大將,那麼剩下的這5位都是誰呢?

實際上除了戰死的那些傑出將領以外,很多將軍都有資格本評選為大將,但是大將的名額卻只有十個,因此最終還是有將軍遺憾落選。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來認識一下這些落選的將軍吧。

排在首位的就是蕭克將軍,這是一位資歷非常老的革命將領,在抗日戰爭之中幾乎參與了所有的大型戰役,並且在這些戰爭之中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但是在後來的一段時間之中,蕭克將軍沒能夠堅守住自己的政治立場,因此遺憾落選。

然後就是張宗遜,這位將領也擁有非常深厚的資歷,革命隊伍之中有很多的將領都曾經是從他手下出來的,但是這名傑出將領在一場重要的戰鬥之中作出了錯誤的決定,導致革命軍隊出現了重大損失,因此最終沒能評選為大將。

第三人是王震,王震曾經在紅軍革命隊伍之中擔任過鄭偉和旅長的職務,並且也是帶兵打仗的一把好手,為革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但是在大將評選上最終還是遺憾落選。

第四位將領是宋任窮,這名將領很早的時候就參加到了紅軍革命之中,很早就升任革命部隊的幹部,從功勳上來說完全有資格評選為大將,但是最終還是沒能夠成功當選。

第五位是周純全,周純全也是一名老革命,甚至比蕭克將軍還要更早加入革命部隊,但是他作為後勤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戰功相對而言較少,並且在以往的工作之中也曾經犯下了一定的錯誤,因此並沒能夠評選上大將。

雖然這幾名將軍最終只被評選為了上將,但是他們的功績是無從否認的,只不過在軍銜之上沒能夠更進一步,因此他們仍然是我們應該永久銘記的英雄。

或許很多人在看了這些將軍的生平之後,會覺得這些將軍沒有想像中那麼的偉大,但是我們經常說,一個人之所以偉大,並不是因為他是誰,而是因為他幹了什麼事,就憑這些將領曾經為新中國捨生忘死,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們就是我們心中的英雄。

相關焦點

  • 1955年授銜,大將候選人一共有15位,評上了10位,另外5位是誰?
    上個世紀中前期的時候,中國遭受到了日本的侵略,並且因此遭受了長達十四年的戰火,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並沒有因此而沒落下去,反而是在戰火之中獲得了重生,建立了新中國。1955年的時候,新中國開展了授勳儀式,給曾經為中國付出血與淚的將士們授銜,期間一共有15位大將人選,不過最終只評選了10位大將,那麼剩下的這5位都是誰呢?實際上除了戰死的那些傑出將領以外,很多將軍都有資格本評選為大將,但是大將的名額卻只有十個,因此最終還是有將軍遺憾落選。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來認識一下這些落選的將軍吧。
  • 1955年授銜,候選人一共有15位,評上的有10位,另外5個人是誰?
    後來對當時貢獻卓越的英雄們論功行賞,我國一共評選出了10位大將。但是在人們看來,當時大將軍銜的名額實在是太少了,很多英雄只獲得了上將的軍銜是相當惋惜的,因此有人表示,如果將大將的名額定為20個,應該會差不多。那麼如果當時我國可以評選20位大將,又有哪些人可以入選呢?
  • 原屬湖北麻城乘馬崗的9位開國將軍,為何劃歸新縣,他們都有誰?
    眾所周知,中國十大將軍縣在湖北有2個、再加1個將軍鄉。分別是紅安縣、大悟縣、將軍鄉是麻城市乘馬崗鎮。那很多人就有疑問了:麻城不是開國大將、中將、少將都有30多人也不算少,為什麼麻城卻只是將軍鄉呢?
  • 55年授銜,毛主席力辭大元帥,帶動三人辭帥,四人辭大將軍銜
    在磋商中,所有參與軍銜評定的人員都認為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也應該參與此次授銜和授勳。 而在最初的授銜中,就計劃設立大元帥軍銜,準備授予毛主席。並且元帥和大將也不是我們現在熟悉的10位,而是13位元帥,還包括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大將則是14位,還包括李先念、譚震林、鄧子恢、張鼎丞。
  • 開國少將僅剩7名,開國大校還有上百人
    詹大南隨著詹老將軍去世,至此,健在的開國少將只有7名了,1955年授銜的有3人,1961年授銜的有1人,1964年授銜的尚有3人。其中,1955年授銜的4名健在將軍分別是:原瀋陽軍區副政委鄒衍(1915)、原北京軍區工程兵政委楊永松(1918)、原南京軍區工程兵主任黎光(1914)。1961年授銜的健在少將分別是:江西省軍區原政委張力雄(1913)。
  • 1955年首次授銜,第一少將、中將、上將、大將、元帥分別是誰?
    因為在幾年的發展後,我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有了政治和物質的堅實基礎。軍銜制也因此橫空出世,第六次會議通過後,決定在這一年的9月進行首次授銜。其中元帥10名、大將10名、上將57名、中將177名、少將807名,那麼這麼多的優秀將領之中,誰又是第一呢?
  • 開國少將詹大南逝世,享年105歲 1955年授銜將軍僅剩3位
    12月天寒地凍的,詹大南所屬的部隊一路行軍,遇山要爬,遇河要過,他的腳蹬在馬鐙上,過河的時候,受傷的腳就泡在冰冷的水裡。到了目的地,腳和馬鐙早就凍在一起了,根本下不了馬,要靠鄉親用火將冰烤融了才行。火烤著詹大南的腳,頭頂冒出的細汗和著融化的水滴留下來。即便是這樣,頑強的詹大南也活了下來。數次出生入死,詹大南與徐海東在戰場上結下了生死之情。
  • 88年授銜3位河南人被授上將,2位開國少將,另一人是誰?什麼資歷
    授銜儀式結束後,激烈的掌聲傳至禮堂內外。這最耀眼的時刻,他們值得擁有,這也是新中國為他們的付出做出最好的褒獎。    33年時間轉眼而過,直至1988年,我國再次舉行授銜儀式,共授予上將17名,其中兩人是河南籍開國少將升任上將的,另一人是開國大校,那麼他們分別是誰?
  • 55授銜時,這五人主動放棄大將軍銜,他們是誰?後來如何?
    在上個世紀戰爭的時候,國家處在生死存亡之間。在這危亡之際,眾多的英雄戰士投身革命,以自己微薄的力量為祖國做貢獻。他們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憑藉著頑強的革命意志走過了數十年的戰爭時光。關於授銜的相關意見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雖然戰爭已經勝利了,但是經歷過戰爭洗禮的祖國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去建設。當年叱吒一方的將軍們,走下屬於他們的戰場,投入到另外一場戰鬥中。
  • 55年授銜結束,毛主席對粟裕說:你擔的大將銜,幹得卻是元帥活
    前言毛主席曾言:論功、論才、論德、論歷,粟裕都是可以領元帥銜;在解放戰爭中,誰人不知華東粟裕呀!粟裕是可以當元帥的1955年9月27日下午2時30分,國務院宣布將粟裕、徐海東、黃克誠等10位將領授予大將軍銜,並在同日下午5時舉行授銜儀式。
  • 1955年授粟裕大將軍銜對其他大將有什麼影響?
    1955年給粟裕評定大將對其他大將有什麼影響?一句俗話說出原因在1955年我國進行的大授銜之中,有一個將領的位置至今都存在著一定的話題,此人就是大將粟裕!因為當時很多人都認為粟裕有可能會被授予元帥的軍銜,但是等結果出來之後,發現他只不過是大將,這倒並不是說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在解放戰爭時期,粟裕的戰功是能夠排得上前三位的。對於這樣的一位高級將領沒有被授予元帥應該是很多人比較意外的一件事情,至今也有很多的說法,認為當年的粟裕是主動謙讓的元帥位置,那麼當時我們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給這樣的一位高級將領授予大將之位呢?
  • 1955年授銜,剩一人沒上臺,周總理問原因,答:沒聽到喊我名字
    所以,諸多學者認為在這裡為人民軍隊的高級將領授銜,意義更加突出。 這一天,在京的大將、上將、中將、少將齊聚一堂,餘心清主持典禮,周總理為參加授銜的將官頒授命令狀。從9人1組到10人1組,再15人1組,為了加快授銜速度,周總理決定每20人1組上臺接受命令狀。 就在授銜即將結束時,周總理看到臺下等待授銜的隊列裡,只剩下黃火星1人。
  • 《亮劍》他雖然是一名後勤部長,但1955年授銜時,卻是中將軍銜!
    《亮劍》他雖然是一名後勤部長,但1955年授銜時,卻是中將軍銜!《亮劍》這部劇大家應該很熟悉了,在劇中有一位後勤部長,也是唯一一位能夠有機會出鏡的後勤部長,他就是張萬和,與李雲龍是老鄉,都來至大別山。那麼這裡就有一個問題了,這位後勤部長到底是一個什麼級別呢?團一級?旅一級?還是師一級呢?還有,1955年他會授什麼銜呢?
  • 1965年,軍銜制改為行政級別,十位大將分別享受什麼待遇?
    十位開國大將也不例外,當時有七人被定為行政四級,享受副總理待遇,他們分別是粟裕、徐海東、黃克誠、譚政、蕭勁光、羅瑞卿、王樹聲。除了已經去世的陳賡,還有一位大將享受元帥待遇,一位享受上將待遇,那麼他們分別是誰呢?我們接著往下看。在十位大將當中,張雲逸年紀最大,級別最高,被定為行政三級。
  • 1955年授銜時,此人主動辭掉大將軍銜,後來成就更高,官至副國級
    不過,在抗戰的後期,日本改變了侵略方針,在軍事上打擊我黨的軍隊,在政治上誘降蔣介石,蔣介石的抗戰熱情下降,還製造了慘絕人寰的皖南事變,殺害了大量無辜的黨員。從此以後,我黨堅持抗日,並決定重新成立新四軍,讓陳毅擔任軍長,粟裕擔任第一師師長,譚震林擔任第四師師長。
  • 授銜時年齡最大的開國少將,賀龍有了他,就什麼都不怕了
    1955年授銜時,開國少將的平均年齡是43歲,其中最小是吳忠,只有34歲,最大的是誰呢?就是本文要說的史可全老將軍。史可全生於1892年,授銜時已經63歲了,什麼概念呢?即使在十大元帥裡面,也只有朱老總比他大,還有劉伯承跟他同齡,十大大將裡面,也只有張雲逸跟同齡,上將、中將就更不用說了,都比他小。
  • 1935年,徐海東大將支援中央紅軍5000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1935年,徐海東大將支援中央紅軍5000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在《西行漫記》中,美國記者斯諾寫道:「中國共產黨的軍事領導人中,恐怕沒有人能比徐海東更加『大名鼎鼎』的了,也肯定沒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
  • 歷史上白手起家的皇帝有7位,姓劉的佔了6位,其中5位國號為漢
    在中國歷史上,朝代更替頗為頻繁,正史所記載的就有20個王朝,這期間還不包括南北朝十六國和五代十國這兩個大分裂時期;但是在如此多的朝代中,絕大部分都是通過幾代人的積累和努力才達成目標的,比如秦朝、晉朝、隋朝、唐朝等;而這裡要盤點的是真正白手起家的七位皇帝,來看看都有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