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天幹地支二十二字詳解之「寅」

2021-01-10 廣老師講國學

《說文解字》之十二地支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第三講:寅

今天,我們依然講兩個話題:

第一個:研究「小學」的大師黃侃。

第二個:解讀十二地支的第三位:寅。

第一個話題:「小學」大師黃侃,以及他與胡適之間的趣事。

傳統的國學文化,分「小學」 和「大學」兩大類。「小學」的內容包括: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

「小學」的內容,是打開中國文化大門的鑰匙。所以我們應當將這些內容重新撿拾起來,加以弘揚,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在文化領域為國家的建設添磚加瓦。

近代研究「小學」最有名的人士是黃侃先生,他是國學大師章太炎的學生。

黃侃先生在經學、文學、哲學等多個方面都造詣頗深,尤其在傳統"小學"的音韻、文字、訓詁方面更有卓越成就。

人們將他與章太炎、劉師培並稱為"國學大師";稱他與章太炎是"乾嘉(指清朝乾隆和嘉慶年間)以來小學的集大成者"、"傳統語言文字學的承前啟後人"。

他主張中國傳統語言文字學的研究應以《說文解字》和《廣韻》 兩書為基礎,他特別重視「小學」內容的系統性和條理性,強調從形、音、義三者的關係中研究中國語言文字學,以音韻貫穿文字和訓詁。廣老師自己也很贊同黃侃先生的這個理念,並處於實踐當中。

他曾發願50歲以後再寫書,可惜的是在他50歲生日剛到的時候就不幸早死。

他在北大講課的時候,經常在講到一個最要緊的地方時就說:「這裡有個秘密,專靠北大的這點薪水,我還不能講給你們聽,你們要想我講,就得另外請我吃飯。」這也是一種調侃吧!

他與辜鴻銘、劉師培並稱為「北大三怪傑」。

可惜的是,黃凱先生沒留下自己的專著,他只批註了《十三經》、《文心雕龍》等文獻,他的弟子,根據他的講述提綱,還有隨筆整理了一些他的論述。

第二個話題:解讀十二地支的第三位:寅。

「寅」,本是象形字,甲骨文的字形,就像一支箭。箭在古代念作「矢」。演變到了「金文」的字形時,左右就多了兩隻手,表示用雙手捧著箭,叫做「奉矢」,表示恭敬的意思。

到了小篆,這個「箭頭」就變成了一個「寶蓋兒」,變成了一個房子,這就完全失去了原來「雙手奉矢」表示尊敬的這個意思。

那麼如果我們根據小篆的字形來解字,它的意思可能就跑偏了,離造字的本意就遠了。所以許慎在《說文解字》裡說:

「髕也。正月,陽氣動,去黃泉,欲上出,陰尚彊,象宀不達。」

這很費解,我們暫不作多解釋,因為這裡有時代的原因,許慎也是被誤導了的。

段玉裁注:「髕,字之誤也,當作濥。」意思是說,許慎註解中的這個「髕」字是個錯別字,應當寫成「濥」。

總而言之,我們只要記住:「寅」字是象形字,據甲骨文考證為矢形,小篆訛變,本義表示恭敬就可以啦。既然「寅」字的本意是指雙手捧著箭,箭的方向一定要向前射出,箭要射出去才有意義,所以它就有「射進」、「前進」、「演進」的意思,

比如這個「演」字,它就是一個「寅」加上「三點水」就是指水向前進的意思。比如「演繹」,就是指表達出來,像箭一樣射出去了。

《爾雅》裡講:寅,敬也。這就和前面講的甲骨文的原意「恭敬」對應上了。

另外我們經常看到「寅吃卯糧」這個詞,是因為農曆以「幹支」紀年, 「寅」是地支的第三位,「卯」是地支的第四位「寅年」就吃了「卯年」的糧,用來比喻入不敷出,青黃不接的意思。

「寅」字被用於地支的專用字,這是「假借」的一種用法,怎麼樣假借的呢?

我們把「寅」當成一個會意字來拆解。上面是一個寶蓋頭,可以代表廣義上的宇宙(宇宙二字,都是寶蓋頭);底下是一個「黃」字去掉上面的草字頭。

《千字文》開篇第一句就講:「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這一句可以換一種讀法,叫:「天玄地黃,宇洪宙荒。」從這個角度來解,「寅」字是天地的結合體,把天看成一、地看成二,那麼「寅」便是「三」。所以把「寅」放在了地支的第三位。

我們前面的兩講說了,子時指深夜11點-1點,丑時指深夜1點-3點,那麼以此類推,寅時就是指3點-5點。在一年裡邊,它又指陰曆的正月。因為「子」是從十一月開始計算的。

在十二生肖裡,寅配虎。唐伯虎,因為他生於寅年寅月寅時,故取名「唐寅」,因為他又是長子,寅為虎,故又取字「伯虎」。(伯仲叔季,分別代表排行老大、老二、老三、老四)

在五行裡,寅屬木,在東方。《西遊記》中說:「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這說明此時是黎明前最黑暗的那段時光,到了下個「卯時」太陽就從東方升起了,所以「寅」也在東方,在東方則屬木了。古人還有個詞叫「點卯」這個我們留在下一講裡細說。

關於「寅」字就講這麼多,不足之處歡迎大家來補充。

希望通過此講,能讓大家更了解漢字中蘊藏的奧秘,更喜歡漢字。歡迎大家點讚、轉發與收藏。

相關焦點

  • 神秘的「天幹地支」二十二字詳解之「戊」
    《說文解字》之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第五講:戊古人讀書應試,並不完全是單純的個人行為,一個讀書人肩負著的往往是他整個家族的共同願望,背後是他整個家族的財力與物力的支持。這種情況下,動力和壓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讀書之人大都有其精神上的信仰作支撐。這種信仰,大抵有兩個:一個叫做文神信仰,一個叫做文字信仰。
  • 神秘的「天幹地支」二十二字詳解之「乙」
    《說文解字》之十天幹甲乙丙丁 戊己庚辛 壬癸第二講:乙漢字的本質是象形,世界上各民族最早使用的也都是象形字。比如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聖書字、瑪雅文字等等。但這些民族都先後放棄了「象形文字」而改用「拼音文字」。因為拼音文字書寫簡單,易於推廣、學習。像英語,就只有26個字母,怎麼變也只是這些字母的組合變化。
  • 神秘的「天幹地支」二十二字詳解之「甲」
    《說文解字》之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第一講:甲這一講,主要有兩個話題: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說文解字》這本書。詳細解讀「十天幹」的第一位:甲第一個話題: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說文解字》這本書。《說文解字》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字典,是漢代經學的產物,是為研究漢代的「六經」而編著的。
  • 神秘的「天幹地支」二十二字詳解之「醜」
    《說文解字》之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第二講:醜今天,我們依然講兩個話題:第一個:甲骨文是如何產生的?它的製作過程是怎麼樣的?第二個:解讀十二地支的第二位:醜。第一個話題:甲骨文是如何產生的?它的製作過程是怎麼樣的?
  • 神秘的「天幹地支」二十二字詳解之「十天幹的總結」
    《說文解字》之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第十一講:十天幹的總結(天道輪迴的秘密)大家好,今天這一講我們做一下「十天幹」的梳理,包括原始文字筆畫的梳理和其哲學內涵的梳理,儘量能讓大家做到「融會貫通」。這一講主要分兩個部分:第一:先總結「一、丨、十」三個字的內涵關係;第二:解讀總結「十天幹」中所蘊含的輪迴「天道」。通過這兩項內容的總結,我們就能體會到老祖先造字時的「大智慧」,對於人生的悟道或許也有一定的幫助。第一部分:總結「一、丨、十」三個字的內涵關係;首先講「一」,我為什麼要先講「一」呢?因為我想帶大家更好的理解「十」。
  • 神秘的「天幹地支」二十二字詳解之「巳」 從三字經中看國學
    《說文解字》之十二地支系列 第六講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本講的兩個話題:第一個:如何系統的學習國學第二個:解讀十二地支的第六字:巳第一個話題:如何系統的學習國學有很多網友問,如何才能系統的學習國學呢?什麼叫「系統」呢?
  • 天幹地支詳解
    就好比你要讀書就必須要知道這個字怎麼讀。那麼天幹地支具體是哪幾個,他們分別代表著什麼呢?當然萬物皆有陰陽,天幹地支自己分別也有自己的陰陽劃分。而隨著時間的發展,大概在殷商時期,天幹地支逐漸就變成了一個時間單位。分別是由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組成的六十甲子一說,而我們經常所在電視中看到的一甲子,一般都是六十年,其主要來歷也就是天幹地支一輪迴。
  • 天幹地支和算法詳解!
    天幹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幹;地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稱十二地支。1.幹和支的含義:幹支是天幹,地支的合稱。幹指天幹,共有10個符號: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支指地支,共有12個符號: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2.幹和支組合後用於紀年。即:將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按順序搭配組合成幹支,用於紀年。
  • 算命先生經驗之談:天幹地支的關係詳解
    地支的多種關係1)、地支陰陽屬性寅、辰、巳、申、戍、亥為陽地支子、醜、卯、午、未、酉為陰地支相信很多讀者看到這樣地支陰陽分法,一定會對此表示疑問或不理解,但上述的分法就是餘的日常之使用者,此原理、是以地支所藏天幹的陰陽為陰陽
  • 「天幹地支」中的刑衝合害詳解
    天幹地支五行陰陽的基礎知識上回已經說過這次來說的是天幹地支的延伸知識即:刑衝合害如何理解記憶大家應該聽說過合婚的話題吧?,所以巳申化水地支三合申子辰化水 亥卯未化木巳酉醜化金 寅午戌化火三合的原理是取,生 旺 墓 三者合局寅申巳亥為四長生也是每一季的起點第一個月子午卯酉為四正也是每一季的第二個月最旺的時候辰戊醜未為四墓(四庫)也就是每一季的最後一個月取三者之一而合局,所以叫做三合三合常用於合作合婚
  • 十二地支講解:天幹地支最正確的算法
    古時候的人們對天幹地支是了如指掌,計算天幹地支那是手到擒來。那麼問題來了,天幹地支的真確算法是什麼樣的呢?  本期的十二地支為你講解:天幹地支最正確的算法。  天幹地支計算方法  一、年幹支計算公元後年份的口訣是:  「公元年數先減三,除10餘數是天幹,基數改用12除,餘數便是地支年」。  以2010年為例,年份減3得基數2007,除以10得餘數7,對查天幹次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 10天幹,12地支,十種命性格詳解
    );【地支讀音】:子( zǐ )、醜(chǒu)、寅( yín )、卯(mǎo)、辰(chén)、巳( sì )、午(wǔ)、未( wèi )、申(shēn)、酉(yǒu )、戌( xū )、亥(hài);
  • 什麼叫天幹地支?天幹地支又有多少個?
    天幹地支起源於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又被稱為幹支,正如天幹地支這四個字所表述的,幹支是由天幹與地支所組成。其中天幹有十個,地支有十二個。十個天幹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幹中,甲乙攜帶風氣,丙丁攜帶火氣,戊己攜帶溼氣,庚辛攜帶燥氣,壬癸則攜帶了寒氣。由此表明五行之氣遵照了五行相生的規律演化,也表明了十天幹是以一種獨特的方式運行。
  • 為什麼天幹是十個而地支是十二個?
    五行分兩儀現,有五陰和五陽,合即十天幹,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根據《說文解字》的天幹釋義: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陽在內而被陰包裹。乙: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屈曲。丙:炳也,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皆炳燃著,見而光明。丁:草木成長壯實,好比人的成丁。戊:茂盛也,象徵大地草木茂盛繁榮。
  • 天幹地支,紀年
    遠古時代古人以天幹地支來作為載體。天幹承載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載的是地之道。
  • 八字學堂:詳解八字命理地支相破、地支之墓
    三刑包括三垣之字,三刑中缺一字不成立、空亡不成立;在命局中必須三字相鄰;若命局出現兩字,大運再出現一字則為刑,命局中有兩字,流年再出現一字,則不構成刑 1:三刑字中,天幹有相通字,為主動刑(天幹有苗) 如:戊 子 子午卯構成三刑,子通於癸, 癸 卯 則子主動刑
  • { 傳統文化學習 } 十二生肖之天幹地支、時辰詳解
    如今漸漸演化成中國人的習俗。是中國和東亞地區的一些民族用來代表年份和人出生的年號。  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生肖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十二地支呈現一一對應關係,分別為:  子(zi)鼠、醜[chǒu]牛、寅[yín]虎、卯[mǎo]兔、辰[chén]龍、巳[sì]蛇、午[wǔ]馬、未[wèi]羊、申[shēn]猴、酉[yǒu]雞、戌[xū]狗、亥[hài]豬。
  • 「十二地支」的含義與詳解
    「十二地支」的含義與詳解古嶽丘壑十二地支最早是和月份有關的,後來引申到年和時辰。因為古人觀測朔望月時,發現兩個朔望月之間是大約59天的概念。12個朔望月大體上是354天多(與一個回歸年的長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個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記法(十天幹),產生陰陽合曆,發展出現在的天幹地支;較為成熟時應該是在夏商周三代。
  • 天幹地支五行屬性
    天幹地支產生炎黃時期,天幹地支紀年法以立春作為一年的開始而不是以農曆的正月初一。在中國古代的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生辰八字五行是指八字的天幹地支五行。天幹地支根據中國五行理論,字的五行屬性分為金、木、水、火、土共五種五行屬性,每個漢字對應一種五行屬性。
  • 地支藏遁,詳解地支五行與地支藏天幹的具體內容
    地支藏遁是什麼意思?地支藏遁是指地支藏天幹的意思,地支藏遁中「藏遁」即隱藏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