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天幹地支」二十二字詳解之「醜」

2021-01-08 廣老師講國學

《說文解字》之十二地支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第二講:醜

今天,我們依然講兩個話題:

第一個:甲骨文是如何產生的?它的製作過程是怎麼樣的?

第二個:解讀十二地支的第二位:醜。

第一個話題:甲骨文是如何產生的?它的製作過程是怎麼樣的?

我們現在知道的工藝大概是這樣的:先在準備用來佔卜的這個「甲骨」(主要是烏龜的腹甲和牛的肩胛骨)的背面鑽出一個小洞,把這叫做「鑽鑿」;然後放到火上去烤,使甲骨表面產生裂痕,這種裂痕就叫「兆」。

《說文解字》解釋:「兆,被灼灸的龜甲的裂痕。」

然後從事佔卜的「巫師」就可以根據這個「兆」來判斷吉兇。

甲骨文上刻寫記錄的文字叫做「卜辭」,就是佔卜的結果。在這些動物的龜甲上,先用「筆」蘸上硃砂,寫上那些祝願或者祈禱的詞句,然後再用刀子一類的硬物按照書寫的筆畫來雕刻。有少數的甲骨上,我們現在還可以看到它上面書寫的文字,這些文字沒有經過雕刻,只有硃砂字跡。

另外那種刻好的,在上面鑿個小坑或者鑽一個小孔,放在火上烤。經過火烤之後,甲骨上就出現裂紋,裂紋有長有短。(「卜」字就是這些甲骨上裂紋的象形。)然後看這些裂紋通到哪一行、哪一個字,這樣的就可以根據它來判斷吉兇,這大概就是「佔卜」的原始再現了吧!

曾經有這樣的一塊甲骨,上面有二十幾條關於「雨」的「卜辭」,那麼可以肯定,這塊甲骨就是在當時用來佔卜天什麼時候下雨的。通過這塊甲骨上面的圖案和文字,我們就可以想像到這樣一個場景:乾旱的大地上,有一群盼望著要下雨的人群,在虔誠的舉行著佔卜的儀式。

所以欣賞甲骨文,也是一種美,是一種藝術的享受,希望大家有時間的能夠到「中國漢字博物館」去看一看。

我們接下來講今天的第二個話題,解讀十二地支的第二位:醜。

「醜」字的甲骨文字形,像一隻伸出的手,這個手有三根手指頭,而且還留著長指甲,它和「爪」字非常的相似。郭沫若先生就認為,「醜」字實際上就是一個「爪」的形象。

《說文解字》裡也說:醜字象手之形。就好像一個新生的小孩,伸出他的小手一樣。

在古籍裡邊,與「手」組成的詞很多,而且它和現代的意思還不太一樣。

比如說「手刺」這個詞。什麼叫「手刺」呢?,他不是手上扎一個刺,而是古代拜見高官、尊者時用於介紹自己的「名帖」,就像我們今天的 「名片」。

再比如:「手談」,指的是下圍棋;

「手筆」,不是指自己親手書寫的文字,而是指「排場」、「場面」。

那麼「醜」字這隻伸出的手是幹什麼的呢?

《說文解字》的許慎說:醜,紐也。

是指纏繞並結成一束的意思。他表示有一隻伸出去的手,又想彎回來的樣子,有「欲作又止」的意思。

「醜」代表什麼呢啊?

古人主要用它來代表地支的十二月,因為十二月天氣寒冷,人的手也是想伸也伸不出來,不容易有所作為的狀態。

醜,在一天的十二時辰裡,它代表「丑時」,就是夜裡的1:00-3:00,因為這個時候正是人體安眠的時候。或許你在夢裡正唱歌跳舞,但是身體卻動彈不得呢!

我們上一講談到「子時一陽生」,那麼「丑時」就是「陽氣開始生長」的時候,也算是「陰陽交替」的一個樞紐。

再看12月,雖然陰氣固結,但是陽氣已經開始生發,這種從「固結」到「解開」的狀態,所以「樞紐」一樣(大家可以想像一下現如今高速公路的出入口、或者交匯處的樣子),既交織在一起,又有序的發散開來,所以「醜」就解釋為「紐」。另外,在漢字的古音韻裡,「醜」和「紐」的韻是相同的,而不是像我們現在的這個「醜」的讀音,是同「紐」的韻。

在十二生肖裡,醜屬牛;(紐和牛的韻又相同)

在五行裡邊他屬土和木發生了關聯。

另外,不得不再講一下:這個「醜」字和現在我們常用的「美醜」的醜,原先不是同一個字。原先表示「美醜」「醜惡」的是這個「醜」字(讀音也是「醜」)。在今天我們把它簡化成同一個字了。

美醜之醜

「醜」字,我們來分解一下就知道它的本意了:左邊是一個表示「酒罈」的「酉」字,右邊是一個「鬼」字。什麼意思呢?大概就是指酒鬼喝醉以後的那種醜態吧!

後來引申的意思就是指品行不好、相貌難看等等的那些與「美」相反的形態。

結語:

醜,本來是指的一隻伸出來的彎曲的手,他代表「欲作又止」的那種彎彎曲曲的狀態。許慎解釋成「紐」,既交織在一起,又循序漸開的樣子。(想像一下城市交通樞紐處的樣子)

「醜」與「醜」本意不同,注意區別。

希望通過此講,能讓大家更了解漢字中蘊藏的奧秘,更喜歡漢字。歡迎大家點讚、轉發與收藏。

相關焦點

  • 神秘的「天幹地支」二十二字詳解之「戊」
    《說文解字》之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第五講:戊古人讀書應試,並不完全是單純的個人行為,一個讀書人肩負著的往往是他整個家族的共同願望,背後是他整個家族的財力與物力的支持。這種情況下,動力和壓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讀書之人大都有其精神上的信仰作支撐。這種信仰,大抵有兩個:一個叫做文神信仰,一個叫做文字信仰。
  • 神秘的「天幹地支」二十二字詳解之「乙」
    《說文解字》之十天幹甲乙丙丁 戊己庚辛 壬癸第二講:乙漢字的本質是象形,世界上各民族最早使用的也都是象形字。比如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聖書字、瑪雅文字等等。但這些民族都先後放棄了「象形文字」而改用「拼音文字」。因為拼音文字書寫簡單,易於推廣、學習。像英語,就只有26個字母,怎麼變也只是這些字母的組合變化。
  • 神秘的天幹地支二十二字詳解之「寅」
    《說文解字》之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第三講:寅今天,我們依然講兩個話題:第一個:研究「小學」的大師黃侃。第二個:解讀十二地支的第三位:寅。第一個話題:「小學」大師黃侃,以及他與胡適之間的趣事。傳統的國學文化,分「小學」 和「大學」兩大類。
  • 神秘的「天幹地支」二十二字詳解之「甲」
    《說文解字》之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第一講:甲這一講,主要有兩個話題: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說文解字》這本書。詳細解讀「十天幹」的第一位:甲第一個話題: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說文解字》這本書。《說文解字》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字典,是漢代經學的產物,是為研究漢代的「六經」而編著的。
  • 神秘的「天幹地支」二十二字詳解之「十天幹的總結」
    《說文解字》之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第十一講:十天幹的總結(天道輪迴的秘密)大家好,今天這一講我們做一下「十天幹」的梳理,包括原始文字筆畫的梳理和其哲學內涵的梳理,儘量能讓大家做到「融會貫通」。這一講主要分兩個部分:第一:先總結「一、丨、十」三個字的內涵關係;第二:解讀總結「十天幹」中所蘊含的輪迴「天道」。通過這兩項內容的總結,我們就能體會到老祖先造字時的「大智慧」,對於人生的悟道或許也有一定的幫助。第一部分:總結「一、丨、十」三個字的內涵關係;首先講「一」,我為什麼要先講「一」呢?因為我想帶大家更好的理解「十」。
  • 神秘的「天幹地支」二十二字詳解之「巳」 從三字經中看國學
    《說文解字》之十二地支系列 第六講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本講的兩個話題:第一個:如何系統的學習國學第二個:解讀十二地支的第六字:巳第一個話題:如何系統的學習國學有很多網友問,如何才能系統的學習國學呢?什麼叫「系統」呢?
  • 天幹地支和算法詳解!
    天幹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幹;地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稱十二地支。1.幹和支的含義:幹支是天幹,地支的合稱。幹指天幹,共有10個符號: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支指地支,共有12個符號: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2.幹和支組合後用於紀年。即:將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按順序搭配組合成幹支,用於紀年。
  • 天幹地支詳解
    就好比你要讀書就必須要知道這個字怎麼讀。那麼天幹地支具體是哪幾個,他們分別代表著什麼呢?當然萬物皆有陰陽,天幹地支自己分別也有自己的陰陽劃分。而隨著時間的發展,大概在殷商時期,天幹地支逐漸就變成了一個時間單位。分別是由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組成的六十甲子一說,而我們經常所在電視中看到的一甲子,一般都是六十年,其主要來歷也就是天幹地支一輪迴。
  • 「天幹地支」中的刑衝合害詳解
    天幹地支五行陰陽的基礎知識上回已經說過這次來說的是天幹地支的延伸知識即:刑衝合害如何理解記憶大家應該聽說過合婚的話題吧?,有人認為合則為吉地支六衝子午衝 醜未衝 寅申衝 卯酉衝 辰戊衝 巳亥衝 如何記憶地支數到七為衝,也就是180度,為衝,為克醜土是金的墓庫,未土是木的墓庫,所以是衝剋而辰為水庫,戌為火庫,也是衝剋子開始為一數,數到七是午,醜開始為一數,數到七則是未子為正北與午的正南衝
  • 算命先生經驗之談:天幹地支的關係詳解
    地支的多種關係1)、地支陰陽屬性寅、辰、巳、申、戍、亥為陽地支子、醜、卯、午、未、酉為陰地支相信很多讀者看到這樣地支陰陽分法,一定會對此表示疑問或不理解,但上述的分法就是餘的日常之使用者,此原理、是以地支所藏天幹的陰陽為陰陽
  • 10天幹,12地支,十種命性格詳解
    】:甲(jiǎ)、乙( yǐ )、丙(bǐng)、丁(dīng)、戊(wù )、 己(jǐ )、庚(gēng)、辛(xīn )、壬(rén )、癸(guǐ);【地支讀音】:子( zǐ )、醜(chǒu)、寅( yín )、卯(mǎo)、辰(chén)、巳(
  • 「十二地支」的含義與詳解
    「十二地支」的含義與詳解古嶽丘壑十二地支最早是和月份有關的,後來引申到年和時辰。因為古人觀測朔望月時,發現兩個朔望月之間是大約59天的概念。12個朔望月大體上是354天多(與一個回歸年的長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個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記法(十天幹),產生陰陽合曆,發展出現在的天幹地支;較為成熟時應該是在夏商周三代。
  • 天幹地支的起源,也許沒那麼神秘
    皇帝想要阻止血河的流淌,於是齋戒沐浴,築壇禱告天地,天上降下了十天幹十二地支,皇帝將十天幹排成圓形,十二地支排成方形,對應天圓地方,那些橫流的血液慢慢凝固下來。大撓氏把天幹和地支配合到一起於是有了六十花甲子,黃帝建國那天據說是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在這個故事中天幹地支都是天上的神將下凡。
  • 十二地支講解:天幹地支最正確的算法
    古時候的人們對天幹地支是了如指掌,計算天幹地支那是手到擒來。那麼問題來了,天幹地支的真確算法是什麼樣的呢?  本期的十二地支為你講解:天幹地支最正確的算法。  天幹地支計算方法  一、年幹支計算公元後年份的口訣是:  「公元年數先減三,除10餘數是天幹,基數改用12除,餘數便是地支年」。  以2010年為例,年份減3得基數2007,除以10得餘數7,對查天幹次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 為什麼天幹是十個而地支是十二個?
    五行分兩儀現,有五陰和五陽,合即十天幹,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根據《說文解字》的天幹釋義: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陽在內而被陰包裹。乙: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屈曲。丙:炳也,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皆炳燃著,見而光明。丁:草木成長壯實,好比人的成丁。戊:茂盛也,象徵大地草木茂盛繁榮。
  • 什麼叫天幹地支?天幹地支又有多少個?
    天幹地支起源於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又被稱為幹支,正如天幹地支這四個字所表述的,幹支是由天幹與地支所組成。其中天幹有十個,地支有十二個。十個天幹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幹中,甲乙攜帶風氣,丙丁攜帶火氣,戊己攜帶溼氣,庚辛攜帶燥氣,壬癸則攜帶了寒氣。由此表明五行之氣遵照了五行相生的規律演化,也表明了十天幹是以一種獨特的方式運行。
  • 八字學堂:詳解八字命理地支相破、地支之墓
    地支之墓有如下原則: 1、寅、申、巳、亥四大長生點,見其各自的墓庫為入墓,子、午、卯、酉見其墓一般不作入墓看,當拱局看,只有其極弱的情況下,見墓才入。 2、多而墓之,即只要是天幹地支合在一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見墓即入如辛酉柱見醜,即辛酉入醜墓,不論酉醜拱局;再如兩酉見一醜,論兩酉入墓,不論拱局。
  • 天幹地支,紀年
    遠古時代古人以天幹地支來作為載體。天幹承載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載的是地之道。
  • 天幹地支紀年法之——算卦!
    之前西方的十二星很感興趣,最近看發現我們天幹地支紀年法比他們更神奇。其中天幹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包括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如果「天幹」以「甲」字開始,「地支」以「子」字開始順序組合,就可以得到:01.甲子02.乙丑03.丙寅04.丁卯05.戊辰06
  • 天幹地支五行屬性
    天幹地支產生炎黃時期,天幹地支紀年法以立春作為一年的開始而不是以農曆的正月初一。在中國古代的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生辰八字五行是指八字的天幹地支五行。天幹地支根據中國五行理論,字的五行屬性分為金、木、水、火、土共五種五行屬性,每個漢字對應一種五行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