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個人地位尷尬,是指什麼意思?
大抵是此人的名聲、頭銜聽上去很大,但實際上地位和權力不咋的,這樣才會有一種尷尬的感覺。這種事大多發生在官員、明星身上,比如說被架空權力明升暗降的官員、以前名氣很大但現在過氣的明星,他們如果參加各種會議和活動,就會常常遇上尷尬的時候。
再比如說《西遊記》裡的孫悟空,被封為齊天大聖,以為官高爵顯,不想連參加蟠桃會的資格都沒有,在七位美貌仙女面前,那種尷尬的感覺令他無法控制情緒,結果就去大鬧天宮了。
實際上,《西遊記》中還有一人,地位比孫悟空還要尷尬,他,就是孫悟空的結拜兄長,地仙之祖鎮元子。
說起鎮元子,按照他的弟子清風、明月的說法,那可太牛了,原文:「三清是家師的朋友,四帝是家師的故人,九曜是家師的晚輩,元辰是家師的下賓。」
大家知道,三清是道教的最高神,地位甚至在玉帝之上,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來到天庭,玉帝可得出去迎接的。這鎮元子輩分與三清一樣,那自然是神話世界裡最高的存在。
可是,殘酷的現實卻是清風、明月等所未料及的,他們的師父,所謂的地仙之祖,真實地位不高,而且是上也不是,下也不能,十分的尷尬。
原著中,有幾處不起眼的細節最能說明問題。
第一處:鎮元子吩咐二童道:"不可違了大天尊的簡帖,要往彌羅宮聽講"。
元始天尊舉行混元道果講座,發了個筒貼給他,鎮元子把全部人都帶去了,而且說"不可違",這語氣哪像是朋友,而更像是領導召見,受寵若驚。
第二處:沙僧道:「小弟雖不曾吃,但舊時做捲簾大將,扶侍鸞輿赴蟠桃宴,嘗見海外諸仙將此果與王母上壽。"
根據七仙女提供的蟠桃宴人員名單,那裡面根本沒有鎮元子。這裡的"海外諸仙"不可能是鎮元子,因為五莊觀在西牛賀洲,不屬海外。因此只有一種可能,鎮元子通過"海外諸仙"將人參果獻給王母。這就好比喝喜酒沒有收到請貼,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只好託人獻禮,很為難。
第三處:卻說那大仙自元始宮散會,領眾小仙出離兜率
注意這裡一個細節,就是"出離兜率",這可非常奇怪。因為,鎮元子去聽元始天尊的混元道果是在上清天彌羅宮,而兜率卻是離恨天太上老君的行宮。可以這樣理解,鎮元子先去元始那兒聽講座,完了又去拜訪太上老君。這說明,他很難得上天一趟,必須要四處打點,哪裡像清風明月說的"與世同君",逍遙自在。
第四處:忽見孫大聖按落雲頭,叫道:「菩薩來了,快接快接!」慌得那三星與鎮元子共三藏師徒,一齊迎出寶殿。
這裡一個"慌"字完全暴露了鎮元子的實際地位。那觀音在天庭的地位只是五方五老之一,遠低於三清、四帝。輩分堪比三清的地仙之祖竟然"慌"著去迎接自己晚輩,這已經很好的說明了他的實際處境。
第五處:鎮元子卻又安排蔬酒,與行者結為兄弟。
從年齡上看,這是史上年齡懸殊最大的兄弟,鎮元子是地仙之祖,開天闢地時就存在了,少說也有幾億歲,這悟空滿打滿算至多八百歲左右。再說,二人的法力根本不在一個級別。你們說,按這樣推算,鎮元子成了唐僧、觀音的弟子輩,更是成了如來的孫子輩,豈不尷尬至極!
講到這兒,列位可能要問,這鎮元子何故如此?
這個原因很難講,本文只能這樣從邏輯上推測:這鎮元子的人參果功能堪比蟠桃,也能長生不老,自然不用巴結玉帝、王母。玉帝、王母一看,哦,你很能,好的,那我的神仙圈你也不用來了,你自己逍遙好了。時間久了,玉帝、王母的勢力越來越大,形成了強大的神仙體制,如此一來,鎮元子連公務員的身份都沒了,什麼好事都輪不到自己,人參果產量又少,根本做不成事。於是,他只好通過"海外諸仙"獻人參果試探玉帝、王母心意;通過結交三清來改變自己的處境;通過討好如日中天的西天佛門來刷存在感。於是,他見到觀音自然受寵若驚,自降身份與以後西天佛門的"紅人"孫悟空結為兄弟,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有時候,手裡有一幅好牌,如果沒有打好,反而會使自己陷入尷尬被動的局面,生活中這樣的事太多了,清風、明月哪想得到世事艱難啊!
【特此聲明:此文章為不忍釋卷的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