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與周總理最後一次商量事情,其中一事使中國開始富起來

2021-01-13 騰訊網

毛主席與周總理是幾十年的老搭檔,二人的情誼是非常之深的。不光是在工作中,二人是親密無間的老搭檔,在私下裡二人的友情也是非常深刻的。他們二位都為了國家,貢獻了自己的 一切,他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想要國家變得更好。

可是人都是會老的,他們二位就算特別的偉大,但身體也是會衰老的。當時間來到1974年,這時他們二位都已經進入了老年,可是國家任然不是特別穩定,依然令他們二位充滿擔憂。

1974年的12月23號,周總理最後一次去毛主席那裡進行了最後一次匯報工作,這時周總理早已被診斷出了癌症,但依然堅持工作。那時毛主席在長沙,周總理自然也是來到長沙向毛主席匯報工作。這次談話,卻產生了對後世影響深刻的一件事,間接讓整個中國富強了起來。

首先毛主席與周總理都談起了四人幫,二人都認為以江青為首的四人幫是非常錯誤的,讓整個國家混亂,對人民生活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毛主席更是決定責令江青要好好反思,毛主席此舉直接打擊了四人幫的囂張氣焰,更是為後來粉碎四人幫的行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後來周總理與毛主席就聊到了鄧小平,因為在文革時期,鄧小平遭受四人幫集團很大的打壓。直接從領導人調到了基層,做起了工人,受了很大的委屈。但是毛主席還是非常認同鄧小平的能力,毛主席一直認為鄧小平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經過與周總理商量,決定讓鄧小平之後擔任國務院的第一副總理,為之後鄧小平的復出打下了基礎。

之後就聊到了周總理的身體,因為那時周總理的身體已經非常差了。由經歷了長時間的路途勞頓,專程來到長沙與毛主席談話。毛主席也知道周總理早已不上當年那個英俊瀟灑的小夥子,身體早已大不如前。毛主席也知道周總理的病情是十分嚴重的,很關心的對周總理說「你病情不穩定,應該好好養病,工作的事情以後交給鄧小平來做」,但是周總理依然表示自己還是能繼續堅持工作。

最後聊到了人大會議上的職務安排,應該安排鄧小平擔任重要職務,毛主席與周總理商量後決定讓鄧小平擔任中央副主席。毛主席這次與周總理談話,算是確定了自己的接班人。

1976年1月8日周總理去世,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之後中國在鄧小平的帶領下,開始了改革開放,最終成為一個富強繁榮的大國。

我國經濟的騰飛,隨是由鄧小平爺爺來開始的,但是與毛主席和周總理打下的堅實基礎有著非常非常大的關係。

相關焦點

  • 盤點領導人的英語水平:周總理最警覺,毛主席發明了一個英文詞
    例如周總理年輕時分別到過日本、法國、英國、德國學習;朱德36歲赴德國留學;鄧小平曾在法國勤工儉學長達5年之久。所以,他們都有較高的外語水平。在今天看來,他們身為新中國的開國元勳,身上一定有著常人無法企及的閃光點,外語綜合能力就是其中之一。周總理幹了幾十年的外交工作,除了英語說的很好外,也懂一些法文、德文、日文,後來他還學了俄文。
  • 毛主席去世後,周福明向中央提出申請:我來為主席整理遺容
    周福明,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他曾長期擔任毛主席的理髮師和警衛員,在毛主席逝世後,他又申請了一項特殊的任務:為毛主席整理遺容。據周福明回憶,當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傳來後,他便向中央提出申請,說自己跟隨主席多年,一直為主席理髮,現在主席去世了,遺容也該由自己來整理。中央同意了他的申請,於是,周福明走進毛主席的住所,最後一次為主席理髮。
  • 他是毛主席的貴客,因飯菜不好扇解放軍耳光,周總理直接把他訓了一頓
    他跟毛主席的關係非常好,經常一起寫詩切磋。也正是這樣,所以晚年的他有點自負,因為毛主席和周總理沒空拜訪他,他又哭又鬧不僅要跳湖還要在屋內上吊,最後還打了解放軍戰士。新中國成立前夕,召開了新政協,邀請了不少站在我軍這邊的民主人士。由於柳亞子聲望頗高,所以肯定也邀請他了。他認為他以後能像李白一樣,身居高位,特地從香港來到了北京。柳亞子有感而發寫了一首詩。
  • 65年李宗仁回國,周總理親自接機,毛主席卻說他誤上了「賊船」
    經此一戰,李宗仁在桂軍的名聲開始大了起來,他也通過這次戰爭,順利拉到了很多的隊伍。撤下來的大量桂軍,都接受他的領導,同他一起撤到了玉林地區。就這樣,李宗仁有了自己起家的根本,他依靠著這些人馬,以玉林作為根據地慢慢發展勢力。在第一次粵桂戰爭中,桂軍被打得慘敗,陸榮廷也不得不下臺,這件事也暴露了桂系內部的腐敗無能,陸榮廷所統帥的桂系看起來架子挺大,可實際上面對新興的革命軍是如此脆弱。
  • 毛主席設想、周總理關注,新中國北京「第一宮」卻是最低調的
    民族文化宮 張寧/攝這其中,就包括有新中國「第一宮」之稱的——民族文化宮。「要給少數民族建一個宮」早在「十萬火急」的通知下達前,民族文化宮的設想,就由毛主席提出了。1951年,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新中國成立後,每年都有許多少數民族同胞來首都參觀訪問。
  • 75年賀龍逝世6周年後,舉行骨灰安放儀式,周總理說:我來晚了
    周恩來周總理高度評價了賀龍的一生,頌揚了賀龍對中國革命作出的巨大貢獻。之後鄧小平宣布向賀龍告別,人們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最開始奪取鹽巴和銅錢的時候,賀龍等人根本沒有什麼趁手的好武器,有人拿匕首,有人拿棍棒,賀龍則是拿著兩把菜刀。1927年,毛主席說過:"賀龍兩把菜刀起家,現在當了軍長。"因為毛主席這句話,賀龍"兩把菜刀鬧革命"的事情就流傳了開來。
  • 1958年,熟諳軍事的毛主席,為何提前洩密金門炮戰的消息?
    得到周總理肯定的曹聚仁,  回到香港不久便以《頤和園一夕談》為題,  將此次談話重要內容發表於《南洋商報》。  其實曹聚仁不僅是邵力子的學生,生於浙江上虞的他和多名浙江籍名人都是故舊。其中就包括在上海創辦《濤聲》報時結識的魯迅,以及另一位地位特殊的領導: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
  • 得知周總理逝世,許世友:總理那麼好的人都走了,我還活著幹嘛?
    許世友和周總理許世友愛喝酒,和許多人都喝過酒。最後幾年,許世友常常回憶起以前的人和事,也總是想起周總理。周總理去世時,許世友非常傷心痛苦,他說:「周總理那麼好的人都走了,我還活著幹什麼啊!」一個星期他都把自己關在房間沒有出去。
  • 王光美:看今天的社會,毛主席當年是對的
    23.樸槿惠下臺,薩德夭折,中國迎大利好,國運來了24.最近中國幹的實在太「過分」了,美國氣得罵娘25.一位老人含淚訴說毛澤東一生十不該,刷爆朋友圈26.我親手埋了林彪父子 揭露林彪真正的死因...27.毛澤東生前曾預言:我死後這個人能對付江青(一)28.欺騙了你多年的十大民族品牌: 竟然都是老外的!
  • 1953年梁漱溟當眾頂撞毛主席,遭眾人轟下了臺,發生了什麼?
    ……梁漱溟,有"中國最後一代大儒家"之稱的思想家、哲學家、愛國民主人士、社會改造實踐家。1946年,作為民盟秘書長的梁漱溟被一向溫和有禮的周總理激憤指責:"做人要講信義,你們不守信用"。1953年9月18日,梁漱溟與毛主席在會上進行了激烈的辯論,議會人員見梁與毛主席頂撞,眾呼"滾下來",在大多數人舉手反對他繼續演講後,梁漱溟被轟下了臺。
  • 緬懷敬愛的周總理:倡導說真話鼓真勁
    但總理沒有作決定,而是先聽取有關方面負責同志的意見,把具體情況弄清楚以後,再由李先念副總理最後決定解決的具體措施。這件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周總理在處理問題時「兼聽則明」的民主作風。而我在出訪途中兩次接受總理分配的任務,並最終因此提前回國,沒有參加後三站的行程,也反映了總理一發現問題立刻解決,雷厲風行、決不拖延的工作作風,這也令我深感敬佩。
  • 西方貴族嘲笑中國生肖,周總理語出驚人,對方無言以對,滿口佩服
    西方貴族嘲笑中國生肖,周總理語出驚人,對方無言以對,滿口佩服周總理去過西方留學,有一次在和歐洲同學的聚餐中,一位喝多了的德國同學突然站了起來,一臉鄙夷地說道:「聽說你們中國人都屬什麼豬啊,狗啊,老鼠的!而我們呢,金牛座,獅子座,仙女座……真不知道你們祖先是怎麼想的?」
  • 1965年,毛主席在中南海泳池接見李宗仁:此次回國可是上賊船
    日常除了看書讀報和好友偶爾到訪外,整日都無事可做。  身在異國的李宗仁看到中國逐漸穩定的政權,更加對蔣在臺灣的專制獨裁感到失望。他想要回到中國,又擔心自己是否會被敵視或軟禁。  周恩來作為國家總理,多次在國際舞臺上發言,強調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問題,任何國家都不應該插手。  此時如果能爭取到李宗仁回到中國,那必然是一次強有力的發聲。畢竟李宗仁是國民黨的代總統,他對共產黨政權的認可會影響到很多臺灣人士。
  • 大將徐海東:革命時他的人頭和毛主席一樣貴,建國後女兒仍是農民
    紅25軍的行動打亂了國民黨部隊圍截紅一、四方面軍的部署,有力地支援了中央紅軍的行動。蔣介石稱"徐海東不死,國無寧日"。惱怒之下,民國政府把徐海東與毛主席、朱德並列為「全國通緝」懸賞額最高的三人,標定頭顱賞額均為25萬塊大洋。有一次,紅25軍北上過程中,徐海東因傷留在了最後的輜重部隊。
  • 1976年:楊振寧代表在美國的所有僑胞回國祭拜周總理
    從1975年底,周總理的身體就因勞累過度開始衰竭,他已做過了6次大手術,遺憾的是沒能出現人民期待的那種術後病除的喜人奇蹟。1976年1月8日,人民的好總理周恩來與世長辭,巨星隕落,舉國悲鳴,與周總理相濡以沫超過半世紀的夫人鄧穎超心情更是十分的悲痛。1月15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周總理的追悼會,由小平同志悼詞,這份悼詞在前一天送到了毛主席的手上審批。
  • 1972年,為防止日本代表團暗殺周總理,人民大會堂女服務員換成了...
    對此,周總理表示理解,說在日本承認、接受「政治三原則」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友好協商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表述方式。竹入訪華後,田中下定了決心。經協商,兩國政府同時宣布,應中國政府邀請,日本國首相田中角榮定於9月25日至30日訪問中國。 2兩起風波田中來訪前夕,接連發生了一次大的波折、一次小的幹擾。先說波折。
  • 痛失愛子的毛主席都未曾輕易落淚,在長徵途中,為何多次流下眼淚
    圖│毛主席與周總理他是一個政治家、革命家,在政治場上有著敏感的"嗅覺",可以感知到一切風雲變幻。他時刻關心著中國的革命、民族的安危,但也不忘關懷一個又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中午的時候,天上的飛機突然多了起來,警衛員覺得不對勁,急忙讓賀子珍趕緊隱藏起來,可是賀子珍考慮到傷員的病情,並沒有馬上離開,反而趕緊安排傷員躲避起來。就在賀子珍安排一波又一波傷員躲避的時候,敵人飛機迅速投來炸彈,這讓賀子珍猝不及防。她被炸彈炸傷,滿身鮮血地倒在了血泊之中。
  • 外國政要「中國夢」:戴高樂臨終前想見毛澤東
    艾森豪、甘迺迪、赫魯雪夫無一不出訪法國在先。當時中國領導人與資本主義國家領導人互訪,也有一條原則:「彼先來我後往。」周總理指示:根據當前國際形勢我國領導人不宜先行訪法。     1966年6月22日,我國駐法大使奉命約見法國總理蓬皮杜,大使按國內指示回復法方:「周總理表示高興訪法,並感謝法國總統閣下的邀請。但遺憾的是,由於今年下半年周總理的日程已有安排,不能應邀訪問貴國。
  • 上世紀70年代,我在上海機場5次近距離看周總理
    每當回憶起一次次見到總理的情景,我都會感到幸福和激動。那些美好記憶,已經深深地銘刻在我的腦海心中,永記難忘,而最令我感動的,是在1973年9月下旬一天的雨中,我最後一次見到周總理。在去年1月8日,為紀念周總理逝世四十四周年,我虔誠地寫下了《瀟瀟秋雨中,我見到敬愛的周總理》的回憶文章(在壹點號「海島尋夢」發表,點擊量492.4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