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開講一堂好課:太順利對創作人不好

2021-01-10 中國青年網

網際網路的音樂時代,被很多人悲觀地認為是「音樂最壞的時代」。放眼望去,網絡歌曲、流量歌手泛濫,人們無限懷念華語樂壇昔日的繁花似錦、經典輩出。

當技術更先進了,傳媒更發達了,機遇更多元了,在這個本該更好的音樂時代,我們應如何用生命去創造音樂,又如何在音樂中展現生命?

12月2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和喜馬拉雅聯合出品的《一堂好課》第六期來到浙江音樂學院,由著名音樂人、作家羅大佑作為音樂課的主講人,向未來的音樂創作者、演奏者、演唱者們,分享他在五十年創作生涯中所領悟的關於音樂和生命的關係。

羅大佑勉勵年輕的學子們,「你不能希望自己兩個禮拜出來一個曠世絕作,它要千錘百鍊去做。假如大家把一輩子的時間都放在音樂裡面的時候,你就有可能成為一位好的音樂人。」

讓你感動的音樂,就叫做好的音樂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踏入音樂圈算起,羅大佑曾創作並演唱了《戀曲》《童年》《光陰的故事》《東方之珠》等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對華語樂壇有著劃時代的意義。陪伴他一路成長的歌迷,見證了他從捲髮、墨鏡、皮夾克的桀驁不馴,到今天經常是黑框眼鏡加白襯衣的雲淡風輕的樣子。毫不誇張地說,羅大佑的音樂是幾代中國人的青春記憶。

羅大佑出生於醫生世家,但恰好有一個喜歡音樂的醫生爸爸,在黑膠唱片的時代,他跟著爸爸一起聽了大量的流行歌曲。他說:「一個好的音樂人,一定是好的聆聽者。」

好的音樂可以跨越時空,讓不同時代的們人心生共鳴。音樂的世界豐富多彩,有中正平和,也有壯懷激烈,有淺斟低唱,也有大江東去。在羅大佑看來,會讓你感動的音樂就叫做好的音樂,「所有的創作都是從心裏面產生出來的。人類的音樂、人類的歌曲,除了感情,它什麼都不是。」

大學時期,醫學生羅大佑花了很多時間在聽各種各樣的音樂,他在課堂上分享了自己當年聆聽音樂的方法:「假如特別喜歡某種形態的音樂,把它放著,讓它重複,在睡覺的時候聽。因為我們對音樂的知覺其實是比較屬於潛意識的東西,人在睡覺的時候眼睛沒有辦法張開,但是耳朵是打開的,音樂其實會進到你的潛意識,這是我當初的方式,因為你必須要知道自己感動的點在哪裡。」

很多人說,現在的音樂似乎失去了感動人心的能力,還是老歌更加經典,羅大佑卻認為經典的定義沒那麼簡單,「我們現在聽到的老歌,都是經過時間淘汰過濾而留下來的歌,新的歌曲還有待時間的考驗,我們等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後,就知道在今天創造的哪些歌曲會變成以後的經典。」

人類的嘴應該是所有的樂器的老祖宗

本次課堂上,羅大佑分享了在他看來對音樂發展特別重要的五大元素:麥克風的發明、錄音技術的普及,傳播媒介的盛行、數位技術的介入,以及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技術的迭代進步,為音樂從生產到傳播都插上了翅膀。

羅大佑用娓娓道來的講述,將大家對音樂的認知拉回到最淳樸、最自然、最原始的狀態,「在麥克風發明以前,在記譜的技術發明以前,甚至在所有的樂器發明以前,人類有沒有歌呢?有!你的哭、你的笑,孩子發出來的聲音,媽媽發出來的聲音,那個當然是音樂啊!其實『歌』這種形態應該是所有的音樂形態的老祖宗,而人類的嘴應該是所有的樂器的老祖宗,所有人類後來發明的樂器,都在模仿人類的嘴巴。」

從西方的《荷馬史詩》,到東方的《詩經》,這些可以讓今天的人們窺見古老歷史的偉大篇章,都是曾經的歌。

羅大佑特別提起中國臺灣的音樂工作者史惟亮先生跟許常惠先生曾經去原住民居住的地方做歌曲調查,發現那些務農的原住民們早上有晨起的歌,上工有上工的歌,休息的時候有休息的歌,回家路上、吃晚飯時、要睡覺前也都有歌,「原住民沒有文字,他們用他們的歌把他們生活的一些必須要知道的東西記錄下來,傳給他們下一代,所以歌在這個時候就變成了書本。」

阿牛、鞠婧禕、顏人中三位「課代表」在課堂上帶著他們的體驗和感受,分別演繹了一曲羅大佑的作品。阿牛感慨良多,表示自己從未從「人的聲音是一個樂器」這樣的維度來思考音樂,「以前沒有太多想,就上臺就唱。今天上大佑老師的課,其實會給我一個重新的認識去想像自己唱歌這件事情,那個思維很不一樣。」

 「快」絕對不是音樂的一個優點

從青春凜冽到年長從容,羅大佑的音樂人生總是緊密地和時代聯繫在一起,然後不斷創作出具有強大生命力、深遠影響力的音樂作品,每一曲都充滿著人文關懷和歷史底蘊。儘管依然有人認為流行音樂比較淺薄,但相信沒有任何一個人會用「淺薄」這樣的字眼,來形容羅大佑的音樂。

在羅大佑的認知裡,正如人的生命不能速成,音樂也是需要執著、醞釀和沉澱的。

放棄醫學、從事音樂這個轉換,花了他大概十年的時間。中間有過漫長的「腳踏兩條船」的時期,但是他發現再這樣下去兩樣都沒辦法做。念了七年醫學,又做了兩年醫生,放棄不是很浪費嗎?羅大佑笑著說:「後來我發現,我好像對生命的認識比其他的音樂人要更多一點,所以我的醫學所識在音樂裡面發揮了作用。」

創作生涯裡,羅大佑會不斷檢視自己的人生階段,「不要放棄每一個你可能撿到東西、學到東西、聽到東西、感到東西那個片刻,把它集結起來變成你身上的一部分的時候,你會是一個很好的音樂人。」

他相信創作歌手一定是用他所有經歷過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喜怒哀樂,來投入其中的,「所以太順利,活得永遠高高在上,對一個創作人是不好的。」他甚至認為,「一個人一天到晚開開心心、倖幸福福、嘻嘻哈哈,是很難有好的音樂出來的。因為生活的廣度告訴我們,生活有時候是苦難的,所以我們才會感覺快樂,它是一個對比,唱歌跟人生的際遇是很有關係的。」

今天的音樂創作越來越海量,越來越速成,浮躁的樂壇越來越有傳唱度高、生命力強的作品。當被問及如何看待當下的音樂市場,羅大佑回答:「我們寫一首曲子,假如你嚴肅一點的話,它常常是(需要)幾年的,像《童年》那個歌詞我寫了五年,我們會花時間去投資。『快』絕對不是音樂的一個優點,要慢慢來,它就是像草一樣從土地長出來的,你要給它時間,你要去灌溉,你要呵護它,它才會長得好。」

課堂上,當所有「師生」共同唱起《光陰的故事》,有觀眾由衷感慨——這不就是在告訴我們,經典就是光陰的陳釀嗎?都說光陰如流水,但音樂與光陰的更大共通之處,其實是日夜不息,永遠向前,無論天地流轉、四季輪迴,有些記憶歷經歲月的淘洗,會在心間久久澎湃,奔騰不息。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相關焦點

  • 羅大佑開講「一堂好課」:太順利對創作人不好的
    12月22日,央視綜藝頻道出品的《一堂好課》第六期來到浙江音樂學院,由著名音樂人、作家羅大佑作為音樂課的主講人,向未來的音樂創作者、演奏者、演唱者們,分享他在五十年創作生涯中所領悟的關於音樂和生命的關係。羅大佑勉勵年輕的學子們:「你不能希望自己兩個禮拜出來一個曠世絕作,它要千錘百鍊去做。假如大家把一輩子的時間都放在音樂裡面的時候,你就有可能成為一位好的音樂人。」
  • 羅大佑開講關於音樂的「一堂好課」:太順利對創作人是不好的
    12月22日,央視綜藝頻道出品的《一堂好課》第六期來到浙江音樂學院,由著名音樂人、作家羅大佑作為音樂課的主講人,向未來的音樂創作者、演奏者、演唱者們,分享他在五十年創作生涯中所領悟的關於音樂和生命的關係。  羅大佑勉勵年輕的學子們:「你不能希望自己兩個禮拜出來一個曠世絕作,它要千錘百鍊去做。假如大家把一輩子的時間都放在音樂裡面的時候,你就有可能成為一位好的音樂人。」
  • 羅大佑演唱會登陸【彩色世界】,感受音樂教父的初心和純粹
    深圳2021年1月4日 /美通社/ -- 一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帶給我們很大的衝擊,在疫情逐漸和緩的此時,資深音樂創作人羅大佑與團隊團隊反覆討論
  • 羅大佑演唱會登陸「彩色世界」,感受音樂教父的初心和純粹
    深圳2021年1月4日 /美通社/ -- 一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帶給我們很大的衝擊,在疫情逐漸和緩的此時,資深音樂創作人羅大佑與團隊團隊反覆討論,決定以「宜花東鹿在線開唱」作為啟程,重啟人與人、人與土地之間最初最溫暖的交流。
  • 「時代記錄者」羅大佑:流年遷徙一生擁有三個家,58歲終收穫幸福
    近日,羅大佑參加了一期約訪,在約訪中羅大佑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多年前《家Ⅲ》中情感增添了許多柔軟,現在66歲的羅大佑更是化身女兒奴,迎來「人生的清晨」。01如果說魯迅是文人界棄醫從文的典型代表,那麼羅大佑擁有同樣的覺悟。羅大佑出身醫學世家,家中十幾個親人都是醫生,好像所有人都會覺得,羅大佑做醫生理所當然。
  • 蕭敬騰與羅大佑尬琴太投入,左手小拇指骨裂,粉絲大呼心疼
    蕭敬騰作為金曲歌王在6月3日參加了hito頒獎典禮,頒獎現場熱情開場燃爆全場,除了演唱歌曲外,蕭敬騰還與前輩羅大佑同臺炫技,共同演繹四手鋼琴,讓現場的觀眾們聽的十分過癮。但是演出結束後,蕭敬騰卻被緊急送往醫院,經過超聲診斷確認左手小拇指骨裂,隨後在打過麻藥和消炎後手指可以彎曲,不過很多粉絲還是擔心不已,表示「雨神」太拼了,要注意身體啊!「隨後蕭敬騰在自己的微博上發文「我的手又傷了,一直沒看醫生就是怕看完會有恢復期,會影響我的演出,今晚演出完,終於可以就醫了…」也證實了自己確實因為手受傷就醫了。
  • 「縱貫線」成立有隱情 羅大佑:為了挽救陳淑樺
    被偷拍後足不出戶 拒絕獻唱金曲獎 昨日,有媒體報導稱,羅大佑向媒體證實,睽違歌壇多年的陳淑樺,現在確實處於比較封閉的狀態。至於金曲獎晚會再邀陳淑樺復出登上舞臺一事,也獲陳凱倫證實。據其透露,製作人侯文燕通過多種渠道邀請陳淑樺復出獻唱,「我把消息告知淑樺的妹妹,她回覆說淑樺目前生活很平靜,上臺的事不考慮。」
  • 詞神林夕與教父羅大佑共譜經典,卻梅豔芳的人生絕唱
    這詞,便來自於——羅大佑作曲,梅豔芳演唱的《似是故人來》。2004年1月12日,梅豔芳去世之後的公祭葬禮上,香港整個演藝圈幾乎傾巢參與,特首致送「音容宛在」的輓聯,更有成千上萬的市民和歌迷湧上街頭,送別這位「香港女兒」最後一程。他們選擇循環播放《似是故人來》,更是令現場——斷腸字點點,風雨聲連連!
  • 臺灣電影《運轉手之戀》音樂配樂羅大佑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羅大佑是一個「憤怒的青年」,他瘦削冷峻,永遠戴著一副墨鏡,他會說一些不合時宜的話,因為不合作,他的歌常常被禁,慢慢地,他「不再憤怒了」,開始「越來越憂傷」,一如《戀曲2000》的悲涼清愴。然而,在發布會現場,你仿佛看不到聽不到一絲這樣的情緒。
  • 羅大佑為《運轉手之戀》製作音樂
    羅大佑為《運轉手之戀》製作音樂2000年10月26日09:44:55網易社區    羅大佑與楊德昌、柯一正、張艾嘉、虞戡平等電影人,近日正沉浸在國語影片的開拓中。談及投入電影音樂的心情,他說「始終都是用所有的力氣和感覺在感受電影企圖傳達的氛圍。」在淡出多年後,他為電影《運轉手之戀》重新操刀,製作電影音樂。
  • 羅大佑:棄醫從藝,唱歌跑調卻成音樂教父,李宗盛尊稱他為大哥
    1954年7月20日,羅大佑出生於寶島臺灣的一個醫學世家,父親是醫生,母親是護士,早在出生前父母就為他安排好了從醫的道路,五歲時父親從羅大佑學習鋼琴,意在塑造兒子的良好修養,起初羅大佑對音樂毫無興趣,每天都在父親的逼迫下練琴,可在一次藝術表演後,看到臺下誇讚的目光,他徹底愛上了音樂,尤其喜愛吉他。
  • 薛之謙對待音樂認真的可怕,創作人的執著誰懂?
    薛之謙是華語樂壇難得的音樂創作人,雖然表面滑稽,是眾人的開心果,搞笑擔當;雖然表面上他對什麼都不是很在意,對待什麼都是無所謂的態度。但是唯獨對待音樂,他認真的可怕,用執著、堅持、甚至嚴厲形容都不過分。最近作者看了《無限歌謠季》的節目,這是一檔音樂原創節目,會有幾個音樂創作人帶幾個可以稱之為音痴的外行人,最後用自己的作品開一場演唱會,奉獻給觀眾。音樂創作人有薛之謙、於文文、李榮浩、毛不易和符龍飛,這幾位都是內地比較出眾的新生代音樂唱作人,作者都非常喜歡。這幾位唱作人都非常嚴格和認真,對待音樂這件事,他們都非常的一絲不苟。
  • 《全媒體大開講》正式開播 主播幕後如打仗
    鳳凰衛視1月3日《點滴鳳凰人》「《全媒體大開講》正式開播-主播幕後如打仗」,以下為文字實錄: 竹幼婷:今年新開始,2015重磅出擊的全新節目《全媒體大開講》終於是正式開播了。上星期我們為大家追蹤了實戰演練的過程,這次我們要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主持人從早到晚的忙碌身影,也可以讓大家了解一下他們一天的行程有多緊湊。
  • 羅大佑和Beyond合作的一首歌,只加了4句歌詞,就成了《追夢人》
    這首歌由羅大佑負責詞曲,Beyond樂隊負責編曲,是一首詞曲俱佳的上乘之作。但令人奇怪的是,《追夢人》與《青春無悔》在旋律上如出一轍,卻為何多出了4句歌詞呢?其實,多出的四句歌詞,以及更改後的歌名《追夢人》,都是羅大佑刻意為之,他要用這首歌紀念著名作家三毛。你或許會問,他明明可以重新寫一首,為何只是做了簡單的改寫?
  • 西瓜視頻大師創作人金宇澄精彩講述《好奇心是什麼》
    節選自西瓜視頻大師創作人金宇澄《好奇心是什麼》。  https://v.qq.com/x/page/i315276b8z5.html  觀看完整視頻可在西瓜視頻搜索「好奇心」,你一定會被金宇澄的魅力所打動。  西瓜視頻品牌升級  據了解,「點亮對生活的好奇心」是西瓜視頻全新的價值主張。
  • 陳淑琬擔任《大開講》製作人 調動部門熱情
    陳淑琬:上午10點45分是全媒體大開講節目組的小宇宙開始爆發的時間,製作人陳淑琬就負責引爆這個內部的頭腦風暴。 萬俊:我覺得形容她的詞還挺不好拿捏的,因為她各個方面都會有,她真的算全能,幹練,而且女政客,她在政治這塊真的是,可能其他的人我不知道,因為我是跟她合作最多的,你會發現每次只要一跟她合作,關於這種政治,特別是臺灣的一些政治選題,她是非常非常有獨到見解的。
  • 【開講啦!】深圳市「鵬城學者」特聘教授沈琳琳蒞臨金華一中,開講麗澤講壇第三十五講!
    深圳市「鵬城學者」特聘教授沈琳琳蒞臨金華一中,開講麗澤講壇第三十五講!
  • 羅大佑打趣:你是逼我換老婆嗎?
    12:37 來源: ETtoday星光雲 舉報   記者翁子涵/臺北報導  羅大佑
  • 《全媒體大開講》改版 陳淑琬講述努力方向
    核心提示:《全媒體大開講》改版進行當中,節目總製作人陳淑琬就從視覺呈現、互動環節以及話題穿透力等三方面,點出了《全媒體大開講》未來一年的努力方向,也為我們換上了全新透明的主播臺,也因此平時像男孩子性格風風火火個性的陳淑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