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君交運:2021集運需求增速回升 行業逐漸回歸新常態

2021-01-20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

來源:鄭武看交運 陳金海/鄭武

【報告導讀】

2021年需求分布將逐步實現再平衡,港口擁堵有望逐步緩解,集運行業將逐漸回歸新常態。

【投資要點】

1.2021年集運紊亂逐漸消退,供需恢復正常。2021年需求在淡旺季的分布有望再平衡,旺季供不應求壓力將減輕。2021年港口擁堵有望緩解:2-4月份淡季歐美港口將清運積壓貨物,上半年歐美交通運輸從業人員陸續完成疫苗接種將使集疏運效率提升。

2.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集運需求增速回升。集運全年總需求取決於全球經濟增長,2021年全球有望進入庫存周期上行期。在上一輪上行和繁榮期(2016-18年),集運需求增速達到6%左右。本輪周期上行,集運需求增速有望接近上一輪水平。考慮2020年低基數,2021年集運需求增速將更高。

3.2021年疫情帶來的需求分布失衡現象將減弱。2020年,中國出口替代其他國家出口延長運距,歐美商品進口替代國產和商品消費替代服務消費增加集運貨量,補庫存進一步增加集運貨量,四者共同推動下半年集運需求較快增長。2021年疫苗普及後,替代效應將逆轉、補庫存力度將減弱,集運分布失衡現象將減弱。

4.2021年集運效率和能力將回升。2-4月春節後運輸淡季,給歐美港口喘息之機,碼頭積壓的貨物有望完成疏運,港口擁堵有望緩解;海外空箱有望大量調回,缺箱有望緩解。2021年上半年歐美國家交通運輸從業人員陸續完成疫苗接種,運輸活動恢復正常,集運系統效率有望提升。集運系統順暢有助於提高進出口物流體系的效率,班輪公司的運營成本有望回落。

5.風險提示。進口國供應鏈紊亂持續時間超預期,疫情反覆再次激發替代需求,2021年經濟復甦超預期或低於預期,各國反壟斷調查。

【報告正文】

1.集運2021:紊亂消退,回歸常態

2021年全球集運系統的紊亂將逐漸消退,供需有望恢復正常。2021年需求在淡旺季的分布有望再平衡,旺季供不應求壓力減輕。2021年港口擁堵有望緩解:2-4月份淡季將給歐美港口喘息之機,上半年歐美交通運輸從業人員完成疫苗接種將使物流效率提升。

2020年運價大幅上漲是需求在全年分布失衡所致。2020年運力周轉率下降,說明並非全年總需求大幅超過總供給。而是疫情導致需求上半年疲弱、下半年集中爆發,並引發港口擁堵、有效運力下降。運輸服務不可儲存,階段性的需求超過供給導致運價大幅上漲。

2021年需求再平衡,集運市場將回歸常態。替代和補庫效應延續將使2021年上半年淡季不淡,疫苗普及後兩者消退將削弱下半年的運輸需求,全年運量再平衡。假設2021年集運需求比2019年增長6%,運力周轉率將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集運運力的瓶頸在於歐美港口以及內陸周轉能力。2020年美西港口進口箱量大增導致港口超負荷運營,疫情導致港口作業和集疏運效率下降,所以港口擁堵,船舶在港時間大幅增加,運力周轉率下降。

2021年港口擁堵和貨櫃短缺將緩解。2-4月春節後運輸淡季,給歐美港口喘息之機,碼頭積壓的貨物有望完成疏運,港口擁堵緩解;海外空箱有望大量調回,缺箱有望緩解。2021年上半年歐美國家交通運輸從業人員陸續完成疫苗接種,運輸活動恢復正常,集運系統效率有望提升。

2.全球經濟復甦,集運需求高增長

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集運需求增速有望大幅提高。集運需求取決於全球經濟增長,2021年全球有望進入庫存周期上行期。在上一輪上行和繁榮期(2016-18年),集運需求增速達到6%左右。本輪周期上行,集運需求增速有望達到上一輪水平。考慮2020年低基數,2021年增速更高。

2021年下半年發達國家有望控制疫情。2020年12月美國兩款新冠疫苗獲得FDA緊急使用授權,預計2021年6月份疫苗產量將覆蓋全美人口,到2021年底覆蓋發達國家。疫苗普及後,經濟將逐步恢復增長。

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帶動集運需求增長。一方面,2019年中美庫存周期到達低谷,2020年疫情延緩了回升,2021年有望進入上行期。另一方面,2021年疫苗普及後,全球經濟有望修復。兩者將帶動集運需求增長。

2021年集運需求增速大概率低於2020年四季度。2020年歐美國家高額補貼使居民收入大幅增長,下半年商品消費高增長,四季度集運需求高增長。2021年補貼消退,居民收入增速可能下降,商品消費增速也可能下降,集運需求增速難以比2020年四季度繼續提高。

2021年服務消費增速有望大幅回升。隨著疫苗普及,2021年消費增速有望從負增長回升到十年均值4%左右。但是更多的貢獻來自於服務消費,商品消費增速反而可能比2020年下半年低。

3.疫情對集運需求的貢獻將減弱

替代和補庫效應對2021年集運需求增長的貢獻將減弱。2020年中國出口替代其他國家出口延長運距,歐美商品進口替代國產和商品消費替代服務消費以及補庫存增加集運貨量,推動集運需求增長。2021年疫苗普及後,替代效應將逆轉、補庫存力度將減弱,對需求增長的貢獻將減少。

2021年中國出口份額將回落,平均運距將縮短。隨著海外疫苗普及、復產復工,出口份額將回升,中國的出口份額將回落。由於中國出口歐美航線航程較長,海外的替代效應將使平均運距縮短。

2021年歐美進口替代逐漸減弱,抑制進口消費品增長。隨著歐美國內生產恢復,國產將替代進口,抑制進口需求增長,抑制集運需求。

2021年商品消費替代服務將逆轉,拖累商品消費增長。社交隔離政策使服務消費受限,居民收入用於商品消費的比例增加,導致2020年9月商品消費增速創15年新高。隨著疫苗普及,商品消費代替服務消費將逆轉,拖累商品消費、貿易和運輸增長。

2021年海外補庫存趨緩,進口增長動力減弱。2020年下半年美國補庫存推高商品進口增速。預計到2020年底補庫存過半,2021年補庫存的空間縮小、速度放緩,對集運需求增長的貢獻減弱。

4.港口擁堵緩解,有效運力回升

2020年四季度以來的海外港口擁堵、貨櫃短缺,將在2021年逐漸緩解,船舶周轉率將回歸正常水平,有效運力將回升。集運系統順暢有助於提高進出口物流體系的效率,同時降低班輪公司的成本。

2-4月運輸需求淡季是調整窗口。春節期間中國停產停工,2-4月份集運需求季節性下降,將給海外港口帶來喘息之機,港口積壓的貨物有望完成清運,港口擁堵將緩解,空箱有望大量調回。

2021年二季度海外港口集疏運能力有望提高。根據美國疫苗接種計劃,第一批約3560萬人,第二批接近1億人。交通運輸從業人員在第二批,一季度有望完成接種。之後碼頭工人、集卡司機短缺問題將有所緩解,港口作業和集疏運效率有望提高,港口擁堵問題將緩解。

2021年一季度空箱有望得到合理調配。班輪公司在2020年下半年已經加大空箱調配的力度,彌補上半年的失衡。2021年一季度中國貨櫃出運量季節性減少,而春節前旺季出發的船舶返航調回大量空箱。此外,大量的新造貨櫃投入使用也將緩解缺箱問題。

5.風險分析

疫情加重影響全球經濟復甦

英國新冠病毒發生變異,如果導致全球疫情加重,那麼全球經濟復甦可能推遲、甚至逆轉,集運需求將受影響。另一方面,如果海外疫情再超預期,中國出口的替代效應也可能出現反彈。

疫情加重導致集運系統低效運營

如果疫情加重,碼頭工人、集卡司機等將繼續實行社交隔離,集運系統將繼續處於低效運營狀態,港口擁堵仍將持續。

新冠疫苗的有效性不及預期

如果疫苗有效性較低,那麼居民還需要社交隔離,運輸各環節的效率仍將受到制約,港口擁堵持續的時間將延長。

反壟斷監管

集運行業長期以來受到世界各國監管機構的關注。作為全球均衡的行業,運價一直由供求決定,從累計財務回報來看,長期回報率低於必要水平。儘管我們認為反壟斷監管不太會對行業運價產生重大影響,但是不排除特定時間特定地域出現意料之外的監管措施。

相關焦點

  • 中信證券交運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涅槃重生出行迎重構繁榮 產品...
    根據業績增長與估值相匹配的標準篩選交運上市公司,結合行業龍頭、具有一定的壟斷優勢、穩健增長、確定性等標準,我們梳理交運行業年度策略重點推薦標的:南方航空、上海機場、春秋航空、順豐控股、京滬高鐵。  自上而下篩選周期基本面加速修復和受益消費線上化提升的優選標的。
  • 2021年CPI將保持溫和水平 物價水平有望回歸經濟基本面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預計,2021年CPI將保持溫和水平;PPI也將逐漸修復,年內或將轉正。  CPI迅速回歸正區間  2020年12月份,CPI同比由上月下降0.5%轉為上漲0.2%;環比由上月下降0.6%轉為上漲0.7%。
  • 化工行業深度報告:需求復甦和補庫共振,化工行業景氣可期
    分終端看 2020 年復甦是主旋律,地產鏈方面美國新房銷售強勢反 轉;汽車方面,2021 年國內乘用車市場有望維持正增長;其他消費方面,海外社零增長重回景氣高點,「宅經濟」行業受益,中國「出口替代」作用顯現。需求持續復甦,化工價格有望延續景氣:2020 年全球化工品產量增速大幅下滑, 而終端消費快速復甦,2021 年化工品價格有望重啟新一輪景氣周期。
  • 化工行業深度報告:需求復甦和補庫共振 化工行業景氣可期
    分終端看2020年復甦是主旋律,地產鏈方面美國新房銷售強勢反轉;汽車方面,2021年國內乘用車市場有望維持正增長;其他消費方面,海外社零增長重回景氣高點,「宅經濟」行業受益,中國「出口替代」作用顯現。  需求持續復甦,化工價格有望延續景氣:2020年全球化工品產量增速大幅下滑,而終端消費快速復甦,2021年化工品價格有望重啟新一輪景氣周期。
  • 中金公司最新十大預測:2021年中國實際GDP增速有望回升至9%
    原標題:中金公司最新十大預測:2021年中國實際GDP增速有望回升至9%   中金公司3月23日發布最新中國宏觀專題報告,該報告對中國2020年GDP增速、2021
  • 顏色解讀宏觀經濟數據:2021GDP增速或達8% 貨幣政策或在兩會後逐步...
    經濟主要指標表現良好:12月工業增加值加快回升至7.3%,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長2.9%,社零當月同比增長4.6%,房地產投資依然強勁,製造業投資表現亮眼,進出口上半年仍將維持韌性。我們認為,隨著宏觀經濟的逐漸修復,貨幣政策已回歸常態化,並已基本實現了全年目標。寬鬆高峰已過,貨幣政策將在春節前維護流動性的合理充裕的前提下邊際收縮,貨幣政策或將在兩會過後逐步收緊。
  • 張曉嬌等:CPI同比增速2020年8月以來首次回升 略高於市場預期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13日電 題:《張曉嬌等:CPI同比增速2020年8月以來首次回升 略高於市場預期》作者 張曉嬌(中銀國際證券高級宏觀分析師) 朱啟兵(中銀國際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2020年12月CPI同比增速再度轉正,食品和能源的拉動最明顯
  • 連平:2021年宏觀經濟九大展望
    製造業投資有望接棒成為新的發力點,與之相關的「新基建」投資也將加碼;出口增長前快後穩,進口增長將明顯加快;經濟繼續復甦和構建內循環為主的新發展格局推動消費加快修復。5.物價波動逐步回歸經濟基本面。CPI運行大概率回正後走穩,全年控制在3%以內,PPI則逐步上行。物價整體水平將保持溫和上漲的格局,給貨幣政策的運作提供了充裕空間。6.金融市場運行逐漸趨向常態。
  • 興證交運2021年度策略:風雨之後見彩虹 核心資產正是布局時
    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興業證券交通運輸與物流研究 投資要點 交通運輸行業2021年年度策略:風雨之後見彩虹,交運核心資產正是布局時
  • 新基建深度報告:新基建開啟創新大時代,七大行業深度研究
    從 2013 年至 2017 年間,生態保護和 環境治理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超過了 20%,高於整體基建投資的增速,行 業快速增長;但是隨著 2018 年 PPP 項目的整治,及地方政府債務的限制,行業 增速快速回落;2019 年,隨著園林類項目以 EPC 等更規範的模式推出,行業實際 的市場需求依然很大。2020 年,「穩增長」的需求較大,我們認為園林行業的需 求目前是出於回升期。
  • MBM視野 | 中國經濟:守得雲開見月明——2021年展望③
    內需方面,首先,消費回升帶動下遊消費品生產行業,尤其是可選消費品以及生活性服務業生產回升;其次,基建、房地產投資韌性不減,鋼鐵、水泥、專用設備等行業生產保持增長;第三,汽車銷售增長延續,帶動相關汽車製造、通用設備、電氣設備等行業持續修復。外需方面,出口保持高增長,防疫物資和「宅經濟」產品增速有所回落,但仍處於高位,傳統出口商品加速回升,帶動相關行業生產增長。
  • 2020年造紙行業分析及2021年預測
    綜上所述:綜上所述,2020年廢紙價格基本呈現漲跌互現的趨勢,上半年國廢黃板紙價格受國內疫情影響,價格一度跌至歷年最低點,但是隨著疫情的穩定和市場需求的帶動,下半年廢紙價格開始逐漸走出陰霾,處於穩步回升中。
  • A股最全投資寶典,30位新財富最佳分析師...
    >研究領域評述:2021年醫藥個股結構分化策略上,2021年醫藥行業會呈現個股分化的結構性行情,上半年建議配置長期邏輯向好,2020年上半年低基數的品種,下半年經濟新常態下醫藥板塊整體的關注度會進一步提升。
  • 2021分化繼續?獨家調查30+新財富最佳私募,一致預期...
    千合資本:中國對疫情的出色控制,使經濟復甦領先全球,貨幣政策最先回歸常態化。2020年是顯著加槓桿的一年,2021年大概率是穩槓桿的一年。在此背景下,2021年的信貸增速和社融增速都會低於2020年,而經濟增速會高於2020年。
  • 野村東方國際首席策略官高挺:結構轉型重啟下 A股步入趨勢增長新階段
    此前,基於疫苗廣泛接種的假設,預計2021年全球將實現5.6%的增長,基本抹平疫情衝擊的影響。由於疫情防控一枝獨秀的表現,中國經濟的復甦顯然更為強勁。預計在今年的低基數效應下,2021年中國GDP增速將達9.0%。2021年中國經濟可能將存在如下特徵:基數效應將導致GDP同比增速前高后低;貨幣和信貸增速有一定回落;消費和投資反彈;通脹溫和和人民幣升值。
  • 2021鼠去牛來,春季行情主升浪開啟,深析新時代下的新格局新市場
    對2021年行情特別是一月份而言,12月底最後的上漲尤其具有啟示意義。我們持續強調的春季行情已經到來。牛年展望2020年中國經濟從衰退到復甦,三季度GDP增速已經恢復到4.8%,而這一趨勢也將在2021得到進一步的延續和強化。在低基數影響下,2021年一季度 GDP增速可能創近年以來新高,之後將逐季回落。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中國經濟展望
    2020年新冠疫情對我國製造業造成了較大影響,投資增速出現大幅度下滑,但隨著復工復產逐步推進與企業利潤回升,月度製造業投資已回復到歷史正常水平。2021年,隨著後疫情時代到來,全球需求逐步復甦,製造業盈利空間將進一步恢復,疊加2020年暫緩的投資需求釋放以及低基數效應,2021年製造業投資將前高后穩。
  • 【廣發宏觀吳棋瀅】回歸再均衡——2021年財政政策展望
    預計2021年政策總基調仍然保持積極,但擴張空間回歸再均衡。   第一,由於今年原先應「前高后低」的支出節奏被疫情打亂,明年財政節奏回歸常態後,同比增速或將出現上下半年「錯峰」的現象,即所謂「高更高低更低」。
  • 每經專訪野村東方國際高挺:結構轉型重啟下 A股步入趨勢增長新階段
    今年出臺的一些扶持和刺激的政策也會逐漸回收,不過這會是一個比較慢的過程。市場這邊我們還是整體比較正面,預計指數大概有10%左右的上升空間。」高挺指出。若貨幣政策在2021年上半年開始逐步正常化(2019年M2同比增速8.7%,2020年10月10.5%),A股市場在2020年所享受的流動性溢價可能將出現縮減,預計這將對市場估值起到抑制作用。
  • 2021年醫藥行業年度投資策略
    我們認為,在此次疫情高峰過後的新常態防控中(乃至此 後的更長時間),醫藥都會成為備受重視的行業,無論是國家產業政策、一級市場 投資、還是醫藥「新基建」的加碼以及下遊需求的增加,都會促進行業中長期估值 中樞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