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結緣,點點「關注」吧!此文「一千二百餘字」閱讀預計需要4分鐘!
假如你聽過佛教音樂,我想唱誦版的《大悲咒》,必在其列。經過四眾弟子之口,唱誦出來的經文,具有一種特殊的感染力與震撼力。那麼,你知道《大悲咒》的來源,以及誦持此經咒的功德利益嗎?它與大悲觀音菩薩之間,又有何淵源呢?本文將把這些問題的答案,為你一一揭曉。
眾所周知,佛家有八萬四千法門,能除眾生的八萬四千煩惱。但是,若論及這些法門的載體,或者說我們修行學佛的工具,則無外乎經咒、佛號。譬如,昔日玄奘法師西行取經,一路上念誦的就是《心經》,而淨宗專修持名念佛,執持的便是「阿彌陀佛」聖號。
佛說每部經、每位佛菩薩的名號,都有其因緣,在信眾當中廣泛流傳的《大悲咒》也不例外。它出自《大悲心陀羅尼經》,目前流通最廣的是由「伽梵達摩」所翻譯的84句版本。從字數的多少來看,《大悲咒》又有廣、中、略三種版。也許有人會奇怪,出自同一部經的《大悲咒》,怎麼會有字數差別呢?我想可以從兩個方面加以解釋。
其一,意旨統一,詳略不同。儘管字數多少有差別,但三種版本的《大悲咒》,其意旨是完全統一的,不存在矛盾、牴觸的地方。這在佛經當中很常見,譬如玄奘法師所翻譯的《金剛經》,就可以作為羅什法師版本的補充。再比如,《阿彌陀經》又有小本無量壽經之稱。
其二,佛以一音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陀一生說法大小三百餘會,入滅之後經過弟子數次結集,形成了經藏。然而,年代變遷,語言也在改變,不同年代的法師所翻譯的經文,勢必有所不同。但是,佛陀似乎早已預料到,並留下「依義不依語」的遺教,我們學佛,要領會義理而執著於文字。
說完內容,那麼此經咒從何而來呢?《大悲咒》與廣為漢地信眾熟知,象徵著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之間,有著極淵源。經文中有載,過去觀音於因地修菩薩行,彼時觀音尚在初地果位,師從千光王靜住如來。
佛為觀音說了「廣大圓滿無礙大悲陀羅尼」,並且叮囑觀音菩薩,「普為未來一切眾生作大利樂」。觀音聽聞此經咒,當下即由初地果位,證得不動地菩薩果位。觀音菩薩發願,若能於未來利樂一切眾生,則生出千手千眼。果然,菩薩發願已畢,大地為之震動,十方諸佛為之放光,頓生千手千眼。(典故見《大悲心陀羅尼經》)
由此可見,大悲咒是觀音菩薩「無緣大悲」的化現,是觀音濟世度眾,救拔眾生出離苦海的「渡人之舟」。觀音菩薩有無量千百億化身,普門示現,隨緣度化,可以說八十四句《大悲咒》,每一句都是菩薩的化身。
誦讀大悲咒,因緣殊勝,功德無量。經文中有載,如理如法地持誦《大悲咒》,能獲得十大利益、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種惡死。然而,經中也講:「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為大悲心陀羅尼也。惟除不善,除不至誠。」也就是說,持誦大悲咒有諸多利益,然而也有兩點「禁忌」,那便是心地不善、心不至誠。
觀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學佛的感受如魚飲水,希望大家都能存善心,至誠誦念一部《大悲咒》,想必會有很大收穫。南無阿彌陀佛。
嘈雜紛擾的塵世間,人生需要一雙看透假象的慧眼。
蓮荷居士每天帶你一起學佛悟道,破解人生迷局。
圖片來自於網絡,侵聯刪。作品均為作者原創,隨喜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