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民生實事讓「銀髮族」上下樓梯不再難——我區「十三五」期間...

2021-01-11 上遊新聞

本報記者 楊薈琳

小區安裝電梯後,讓90多歲的張大爺上下樓更方便了

雙龍東路155號老舊小區已安裝電梯

本報記者 胡瑾 攝

從平層到一樓13級、到二樓26級、到三樓39級、到四樓52級……一年前,已年過90的杜德寬老人每次上樓梯,都要在4樓停下來,邊喘氣、邊仰臉向上看,默數著還要爬26級臺階才能到家。

如今,他出門只需要走到電梯口,輕輕一按電梯按鈕,就能順利上下樓。「天天盼啊盼啊,終於在有生之年把電梯盼來了。」對於單元樓新安裝的電梯,杜德寬老人有著說不完的滿意。

當老小區遇到「銀髮族」,加裝電梯成為許多住戶的期盼。誰來主導、錢從哪兒來、低層住戶工作怎麼做……種種煩心事,讓這件民生實事成為不少老舊小區改造中難走的「最後一公裡」。

民生關注處,為政發力點。2018年3月,隨著《渝北區老舊住宅增設電梯工作實施方案》出臺,渝北區拉開了老舊小區安裝電梯工作的序幕。面對這一項民生實事,渝北區本著「推動不強迫、代辦不包辦」的原則,主動扛起責任,耐心細緻指導,讓一個個老舊小區順利安裝上了電梯。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區已竣工294臺。

當「銀髮族」碰上了老小區:

「高樓層想裝個電梯,怎麼就這麼難?」

「這個電梯坐起來安逸得很,我們盼

望了十多年呢!」家住雙龍湖街道翠湖路267號二單元的張大爺一提起他們安裝的電梯就讚不絕口。得益於這個電梯,他實現了「不離舊宅」的願望。

張大爺所居住的小區是個典型的老小區,房齡都有幾十年了。年輕的時候,住在這個樓房裡,年富力強的他從來沒有考慮過樓層高的問題,也沒有想過換房子。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天要上下6層樓梯,他坦言身體已經吃不消。「爬不動樓了,才意識到電梯的重要性。」張大爺坦言,在他所在的小區裡,和他一樣,想安裝電梯的人數大有人在。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電梯成為了不少住宅樓的標配。但是,還有很多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初修建的樓房並沒有安裝電梯。給老舊住宅安裝電梯,讓大家出行更加方便,成為了越來越多群眾由衷的企盼。

但這一期盼卻在實踐的路上舉步維艱。「老舊小區裝電梯難,難就難在樓下居民的工作不好做,特別是一樓住戶。」張大爺說。

「有了電梯,樓上的房子更好賣了,一樓房子的優勢沒了,我們不裝!」

「安了電梯,我們的光線被擋完了,白天都要開燈,我們不裝!」

「安上電梯以後,維護費、電費都要遭很多,我又不住這裡了,我們不裝!」

……

「誰都知道老小區裝電梯難度太大,首先是每家居民的訴求不同,這裡面有大量的群眾工作要做,其次是程序繁瑣、施工周期長,再加上資金問題,如果讓群眾自己去面對,肯定裝不了幾部。」張大爺分析說。

明知艱難卻依然為之

「各級部門主動作為,站出來扛起民生的責任!」

2018年,渝北區出臺《老舊住宅增設電梯工作實施方案》。為推動該項民生工程的實施,渝北成立了老舊住宅增設電梯工作聯席會議,由分管副區長為召集人,相關部門和各鎮街為成員單位,專門設置老舊住宅增設電梯辦公室,統籌協調老舊住宅電梯增設工作。「我們堅持居民自籌與財政補貼相結合,區財政將對每部增設電梯的勘查、設計、施工等總費用的60%予以補貼。」渝北區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這項惠及面廣泛的工程,一開始,在渝北區並不是一片掌聲,一些居民對此公然提出了反對意見。但是,為了讓更多老舊小區居民能夠告別爬樓難的歷史,渝北區明知難為還要為之。

在推進中,區政府各部門、各街道落實專人,按職能職責抓好增設電梯的申請、現場查勘、會審、監管和驗收等各個環節的工作,對符合條件的嚴格按時限辦理,對不符合條件的做好耐心解釋工作,並向申請人提出建設性意見。同時,多次組織老舊住宅增設電梯專題會議,解決老舊住宅增設電梯工作中存在的結構安全論證報告認證、公示公證經費、工作進度、部門會審、施工許可手續辦理、施工監管、竣工驗收、安全鑑定等問題,掃清工作障礙,確保完成增設電梯工作目標任務。

人民的政府就是要把民生的責任主動扛起來。經過部門的共同努力,居民的這一需求潛力被極大激發。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區已接受申請1076臺。

做好思想工作是件大事

「這是一件幸福工程,要讓群眾感受到幸福!」

雖然按照實施方案的要求,只要本單元內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佔總戶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就可以批准增梯,但渝北區在實際工作中,卻還是朝著百分之百同意的目標努力。

因為這本來就是一項幸福工程,不能讓一些居民從中感到不幸福!

為了獲得極少數居民的同意,我區相關街道社區在有增設電梯需求的小區及單體樓發放宣傳手冊,派專人解釋增設電梯政策和知識,激發增設電梯的積極性;組織對街道社區經辦人員及企業圍繞老舊住宅增設電梯工作流程、施工圖及結構安全論證報告、初步審查、設計和審圖問題、施工質量安全監管等內容進行多次培訓,提高工作效率;針對老舊住宅增設電梯業主之間的矛盾,各街道辦事處聯合有關部門深入老舊住宅小區,實地查看解釋,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糾紛,確保了工作的順利推進。

在雙龍東路155號一個老舊小區內,小區的4單元和3單元之間間隔太近,如果直接在4單元搭臺子安裝電梯將會影響3單元居民臥室的採光,遭到了3單元低樓層居民的一致反對。為此,一方面,該街道工作人員挨個做3單元居民的工作,另一方面幫助4單元居民一起優化設計方案。最終圓滿解決了這一問題。如今,4單元居民如願以償安裝上了電梯,3單元居民樓的採光也得到了解決。

這樣的故事,在電梯安裝過程中數不勝數。群眾思想工作做通了,增梯工作的進程就大大加快了。

積極推動但絕不強迫

「不管過程如何曲折,最終都會開出和諧的花朵!」

加裝電梯一旦作為政府民生工程推動,一些群眾的期望值就隨之升高了。

有的希望政府投的錢多一點,能不花群眾的錢最好;有的希望政府把矛盾解決掉,不同意裝電梯的住戶的工作就應該由政府來做;有的希望政府把能辦的事情都給辦了……

但是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政府到底該做多少事?對此,渝北區給出的答案是:推動不強迫、代辦不包辦。

根據這一原則,一方面,渝北區把握節點,抓好關鍵環節的控制,比如面對電梯工程小,在設計審查階段存在不嚴謹等問題,區政府聘請一家專業公司把關,對前期設計審查進行統一調審,確保設計審查準確無誤;面對房屋能否安裝電梯,安裝電梯是否影響原房屋的安全問題,區級部門聘請檢測單位進行安全論證,並出具安全論證報告;針對電梯建成後是否能夠達到安全的要求,渝北區聘請專業的單位進行鑑定,鑑定安全符合要求之後才進行驗收。另一方面,給予居民充分的自主權,無論是電梯的外形設計、資金籌措方式、電梯施工方的選擇、後期維護等都由每個小區自行決定。

「我們這個電梯安好了,沒有一個人有意見,大家都聽彭老師的,他就是我們的總軍師。」在雙龍湖街道蘭桂園小區,回憶起小區安裝電梯這件事,大家都對這件事的「總軍師」彭昌壽讚不絕口。

2018年3月,在彭昌壽的牽頭下,小區居民一致同意安裝電梯,並在10月向街道遞交了申請。在整個過程中,無論是前期的確定電梯廠家和出資數額,還是實施中的質量監管,或是後期的養護方案都是居民自行決定,如今,小區的5部電梯都已經通過驗收並投入使用。「加裝電梯的過程,就是鄰居們的關係不斷磨合的過程,過程雖磕磕碰碰,最終還是開出了和諧的花朵。」事後,彭昌壽這樣說道。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鄭州市金水區人大在河南率先票決出2020年度十大民生實事項目
    這是發生在鄭州市金水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期間的感人一幕,參會的276名人大代表親眼見證了他們親手開啟的新時代,欣喜於他們投票確定的十大民生實事項目。那一刻,全場屏息凝神、側耳傾聽、落針可聞。「一是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改造;二是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三是持續緩解群眾停車難題;四是持續加強衛生基礎建設。
  • 東莞民政「十三五」民生答卷:用民生溫度繪就幸福底色
    民政連民生,枝葉總關情。回顧「十三五」時期,東莞市民政局聚焦脫貧攻堅、特殊群體和群眾關切,推進以「大民政」理念引領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工作紮實有效。  一件件惠民之舉,一件件民生實事的落地實施,讓困難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溫暖和關愛。
  • 【高質量發展在首府】加裝電梯破解「上下為難」
    為老樓裝電梯,是家住北京路的烏魯木齊海關家屬區居民石玉花的心聲。她家住6樓,平時身體不太好,從一樓爬到六樓有些力不從心;而2017年一次她突發腹痛,被三個大男人費勁抬下樓的記憶,讓她至今難忘。  沒有電梯上下樓不方便,成為不少既有多層住宅老人的生活難題。在烏魯木齊市開展的「2019年為民辦實事項目意見建議徵集」活動中,為既有多層住宅樓加裝電梯,是市民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
  • 河南杞縣:巧破「八需八難」件件惠及民生
    「『十三五』期間,杞縣緊扣『六穩』持續跟進,聚力『六保』重點攻堅,破解民生『八需八難』,以人民為中心,改善人民生活所需,缺啥給啥,想啥有啥,弄啥成啥,增進人民福祉。」杞縣人民政府縣長王紅濤如是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 青島發布2021年市辦實事情況,又一波民生「紅包」來襲
    1月13日上午,青島市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秘書處發布了2021年市辦實事情況,又一波民生「紅包」襲來!據了解,2021年市辦實事共10件32項,所選項目涵蓋「就業、教育、居住、交通、醫療、環境、養老、救困扶弱、文化體育、政務服務」等基本民生領域,推動民生水平在發展中不斷完善、穩步提升。2021年市辦實事要怎麼辦?記者逐項探進展。
  • 區二屆人大五次會議隆重開幕
    報告分為四個部分:一、2020年和「十三五」時期工作回顧;二、「十四五」時期的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三、2021年重點工作;四、持續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周安在報告中說,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周安說,「十三五」時期是新區獲批後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期,我們一起經歷了一系列大事難事喜事,全區上下勇擔國家戰略使命,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高質量發展開創新局面,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城鄉融合發展構建新格局,社會民生事業取得新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
  • 「十三五」期間幹的咋樣?來聽省長說咱河南人有多棒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 孫煊哲 段偉朵 邵可強「十三五」期間,咱河南人民幹得如何?1月18日上午,河南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開幕,省人民政府省長尹弘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顯示,五年來,我省實現了一系列具有標誌性意義的突破,「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總體完成。
  • 福城:著力補民生短板 築「幸福之城」
    由於歷史原因,該片區在全市屬於後發地區,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歷史欠帳較多,辦事處成立一年多來,「上學難」、「休閒難」、「出行難」等成為轄區居民反映最強烈的問題。福城辦事處突出問題導向,多措並舉,著力補齊公共設施的短板。
  • 2020民生實事⑧|為這個100%,他們豎起大拇指
    民生實事之實現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目標已完成截至2020年8月底,全國具備條件的3.1萬餘個鄉鎮和54.1萬餘個建制村通客車,基本實現了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100%通客車目標。「好的,我馬上給他打電話。」 熊道兵回答。這是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昌達運業有限責任公司漁門片區客車駕駛員熊道兵與公司後臺的通話。聯繫好乘客後,熊道兵便駕駛已進行安全例檢的車輛出發了。就近調度,隨叫隨到,這只是四川省「金通工程」服務百姓出行的一個縮影。
  • 【「十三五」出彩路上,你我這樣走過】「八需八難」:知難而進 著眼...
    定好了方向,全市上下一盤棋,理清「民生癥結」,細化任務,踏石留印解難題、抓鐵有痕除桎梏,建立起「四單一庫一平臺」(問題清單、政策清單、任務清單、改革清單,資料庫,意見收集平臺),持之以恆推動工作真正落到群眾心坎上。我市連續多年民生支出佔財政支出70%以上。
  • 羲裡媧鄉的教育「蝶變」——秦安縣「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綜述
    西川中學高中部的建設是秦安縣「十三五」期間高標準、高起點、高質量打造現代化學校的最好例證。2015年起,秦安縣委、縣政府聘任縣四大組織領導和部門主要負責人擔任112所農村初中和小學名譽校長,先後為所幫扶學校辦實事180餘件,爭取各類資金1200餘萬元,用於校舍維修改造、校園綠化美化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不僅增強了所幫扶學校的「造血」功能,更確保了義務教育階段「一個也不能少」目標的實現。
  • 從「合格線」躍升到「優秀線」,2020十件民生實事讓百姓基本生活有...
    經過農村公路建成、城鄉公交開通,農產品走出大山,遊客走進大山,村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這一個個改變,是2020年杭州十件民生實事最好的見證;而改變的背後,映襯的是老百姓一張張舒心的笑臉、一句句連聲的稱讚,是民生實事最好的收穫。正是這些笑臉和稱讚,構成一幅飽蘸著民生溫度的杭州畫卷。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續提升。
  • 為民興辦實事
    (9)完成市三中遷建,確保秋季實現招生,進一步緩解城區「入學難」問題。(10)繼續為全市69.3萬名「三戶一孤」人員辦理大病救助保險。市政府2017年為民辦實事內容(1)在繼續實施好市區教育資源提升「2521」計劃的基礎上,年內在市區新建、遷建、擴建初中2所、小學6所、幼兒園10所,下決心解決城區學生「入學難」、「入園難」問題。(2)在市區人流密集交通路口建設過街天橋4座,緩解交通壓力,方便群眾出行。
  • 堅持人民至上 增進民生福祉——2020年我市民生和社會事業發展綜述
    增進民生福祉,就是要把百姓的「急難愁盼」看在眼裡,記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中  今年70歲的沈樹元家住海勃灣區新元小區,最讓他犯愁的就是上下樓。他說:「我腿腳越來越不方便,上下樓幾乎每一層都得停下來歇一歇。新聞裡說有的城市在老舊小區改造中給居民加裝電梯,一直盼著我們小區也能裝上電梯,方便老年人上下樓。」
  • 十三五期間,濟南新建改造城市快速路75公裡,是2017年總量的近兩倍
    12月22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輝煌『十三五』奮進新時代」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召開。據悉,十三五期間,我市新建改造城市快速路75公裡,是之前17年總量的近兩倍,主次幹道近500公裡。全市交通運輸系統以優化路網、提升承載力為重點,統籌高快銜接、民生需求,努力構建高效便捷路網體系。1998年至2015年,我市共建成快速路40.7公裡;十三五期間,新建改造城市快速路75公裡,是之前17年總量的近兩倍,主次幹道近500公裡。二環西路南延、順河高架南延、二環東路南延、二環南路東延、工業北路等快速路先後建成通車,「兩橫三縱」空中走廊成環成網。
  • 【輝煌「十三五」·濱城篇】碩果纍纍踐初心 五載砥礪奏華章-新聞...
    今日起,中國小康網開設專欄「輝煌『十三五』」,以區為單位總結「十三五」期間天津的發展。,「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基本完成。  2021年,「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起航,濱海新區將堅持「創新立區、製造強區、改革活區、開放興區」,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實現「一基地三區」核心區功能定位,打造國內大循環北方樞紐和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先行區,基本建成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
  • ——黔南州「十三五」期間24.73萬人搬出大山改變命運
    換一方水土,變一種活法——黔南州「十三五」期間24.73萬人搬出大山改變命運  以「三山」為代表的山區,是黔南貧困程度最深、脫貧攻堅難度最大的「堅中之堅」「難中之難」「貧中之貧」。  這千年之貧,因為「易地扶貧搬遷」這個「一號工程」的實施,一朝攻克,一朝破解。
  • 我區召開迎十四運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推進調度會
    我區召開迎十四運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推進調度會 2021-01-09 2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