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0M
劉改造(1926-2012),日治時期生於臺南基督教望族,自幼隨雙親出國遊歷,對日本、歐美文化耳濡目染。二戰結束後,他就讀臺灣大學法商學院政治經濟學系,畢業便進入國立臺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擔任會計學教師。不久,他又受長輩之託,管理三多商會,更負責家族農場事務,是整個家族財產的大管家。
或許正是由於常與數字錢銀打交道的緣故,劉改造對中國機制幣情有獨鍾。1970-80年代,他已建立了頗具規模的收藏,在臺灣與張秀青等大家齊名。1985年,世界錢幣收藏大師伊文·古德曼(Irving Goodman)應邀赴臺參與泉友聚會,劉改造便位列席中,席上每位均藏有「三兩銀」,即上海一兩、北洋一兩、戶部一兩。
機制金銀幣是時下錢幣市場熱情最高,買氣最盛,收藏群體擴大最快的板塊,藏界如雷貫耳的劉改造之名,更為本就無比珍稀的錢幣增添了價值。此次再度呈現劉改造集藏舊物,計機制銀幣六枚,以饗藏家。
民國二十一年孫中山像背帆船下三鳥金本位壹圓銀幣樣幣(PCGS SP63)
出版:《劉改造藏近代金銀幣照片圖集》,1979年
來源:臺灣著名收藏家劉改造舊藏
晚清民國時期,世界各國多放棄銀本位幣制而改行金本位,由此,金銀間的兌價差距拉大,習用白銀交易的中國在對外貿易及賠款償付上十分不利。在辛亥革命後的數十年中,國民政府為建立有效的金融政策作出了多方嘗試,力求實現金本位或金匯兌本位制,而此枚珍貴樣幣便是該段歷史最有力的實物佐證。
1929年(民國十八年)秋,南京政府特聘美國教授甘末爾 (Edwin Kemmerer) 來華,囑其對當時中國的金融狀況作出詳細報告並提出政策建議。甘氏帶領的委員會於次年提交《中國逐漸實行金本位幣製法草案》予財政部,主張政府逐步發行金本位制貨幣。同年,上海中央造幣廠竣工,可著手設計製造新國幣。
新幣正面為孫中山先生肖像,選用十八年比稿時義大利雕刻師莫蒂(Attilio Motti)所作圖樣,年份居上;背面頂部鐫「金本位幣壹圓」,帆船主圖參考上海造幣廠美籍總設計師赫維特(Clifford Hewitt)設計的竣工紀念章,噴薄的旭日代表青天白日黨徽,三隻海鷗則象徵三民主義。該幣模具委請美國費城造幣廠總雕刻師辛諾克(John Sinnock)製作,上海造幣廠試鑄。
甘末爾的金本位幣制因不適合中國國情而遭致各界反對,終告流產,因而本款存世唯有樣幣,且鳳毛麟角。此拍品雕刻精美,版底細膩無痕,銀光姣好,幣邊在光下閃耀柔暖香檳金色,更是目前獲PCGS入盒的唯一一枚,SP63高分令人垂涎。
1916年袁世凱像中華帝國洪憲紀元飛龍紀念「L.GIORGI」籤字版銀幣樣幣(PCGS SP63)
來源:臺灣著名收藏家劉改造舊藏。劉改造先生於四十五年前,直接購自於香港泰星錢幣公司總經理林文虎先生。經與林文虎先生核實,此枚樣幣,當時出自於美國藏家。
1915年(民國四年)12月12日,大總統袁世凱欲改民主共和為君主立憲、建中華帝國自立為帝,定次年為洪憲元年並大舉封爵。此幣便計劃於改元後發行,由義大利籍總雕刻師路易·喬治(Luigi Giorgi)刻模,天津造幣廠試鑄。正面袁世凱著大元帥服,鷺羽冠,大勳章,威風凜凜;背面代表真龍天子的飛龍昂首振翅,「中華帝國」和「洪憲紀元」兩排字樣分列上下,遙相呼應。
袁世凱復闢之心引起全國大譁,各省紛紛宣布獨立,轟轟烈烈的護國運動展開。迫於壓力,袁世凱於1916年(民國五年)3月22日取消君主立憲國體,為期82天的帝制鬧劇草草收場。袁像高帽飛龍籤字版樣幣存世數量有據可查不超過十枚,每有面市,定是藏家趨之若鶩的對象。此幣近四十年來一直由藏家秘藏,首次現身公開拍賣,流傳有緒,獲評PCGS SP63,極盡珍貴。
1896年湖北省造「本省」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PCGS AU53)
據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湖廣總督告諭史料,此前由於鄂省制錢缺乏,民眾繳稅不便,因於湖北武昌省城設立銀元局,開鑄銀圓,規定須加鑄本省字樣,避免混淆滋弊,每枚銀圓兌制錢一千文。然而,因外府各屬州縣距離遙遠,商民人等來省兌取不易,該銀圓僅在鄰近省城的州縣才見通行,商民又不願以一千文高價向銀元局購用「本省」銀圓納稅,「本省」銀圓在窒礙難行之下很快便退出流通並被銷毀化銀。
鄂「本省」銀圓,流傳至今者寥若晨星,是藏家廣泛認可的大名譽品之一;存世多為戳記幣,或有磨損、修補。然本拍品鑄造精整,版底無瑕,原光通透,觀之喜人,AU53評分於所見之中已屬上乘。
吉林以「圓」為單位的鑄幣始自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由吉林機器局試製。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吉林機器局更名為吉林銀元局。至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即光緒末年)歲次戊申,該局奉旨停辦,隨即與奉天銀元製造總局合併,稱「東三省製造銀元總局」,前後歷經十三年。此後,除造幣分廠中心陽「吉」的宣統元寶「二角」小洋一種外,再無採用吉林省名稱製作的銀圓。
歲次戊申是以吉林省名義鑄造銀圓的最後一年,是為吉林各年號銀幣中最稀見者。此年所鑄的七錢二分銀幣有三種版式,分別為中心花籃、中心滿文「大清國」,以及中心數字「11」,均鑄額甚少。本次春拍中,戊申三款珍稀銀幣同臺大放異彩,看拍場群雄逐鹿,花落誰家。
1908年戊申吉林省造光緒元寶中心花籃庫平七錢二分銀幣(PCGS AU55)
吉林戊申中心花籃版最罕,且所見大多品相不佳,或磨損嚴重、龍圖字面腐蝕,且十之八九幣面打有戳印,版底整潔如本拍品者十分罕見。銀光溫潤,原色原味,獲評PCGS AU55,目前高居該公司同款幣評級榜首。
1908年戊申吉林造光緒元寶中心滿文庫平七錢二分銀幣(PCGS MS60)
幣面中心滿文「大清國」,鑄額極少,好品難得。拍品鑄造規整,龍圖、字面均全無磨損,壓鑄深峻清晰,銀光潤澤,MS60為PCGS公司所見此品種銀幣的最高分數,也是唯一獲MS級評分者。
1908年戊申吉林造光緒元寶中心「11」庫平七錢二分銀幣(PCGS AU50)
吉林省所鑄銀輔幣因普遍成色較低,無法與主幣以一兌十,故新鑄戊申銀圓,於幣面中心加刻數字「11」,意為一枚庫平七錢二分銀幣可兌換十一枚庫平七分二釐銀輔幣,幣背左右小滿文「大清國」,鑄額無多。
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