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枚祖上留下來的銀元能賣390萬元!這個好消息讓自貢市自流井區仲權鎮居民老李(應當事人要求隱去全名)激動不已。他萬萬沒想到,祖上留下來的這幾枚銀元這麼值錢!
隨後,老李應一家藝術品交易公司邀請,帶著兒子飛赴上海。在支付了72000元的「認證費」以後,銀元卻一枚也沒有賣掉。
25日,老李向封面新聞-華西城市讀本記者講述了自己在上海的經歷。
你的銀元值390萬元「什麼?四枚銀元能賣390萬元!」
老李得到這個好消息的時間是7月19日晚上。
在這之前一天,也就是7月18日,老李偶然想起家裡有幾枚祖上留下來的銀元。其中一枚「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三枚「光緒通寶」。
於是他拿起手機上網查詢。當他搜索到一家上海藝術品交易公司時,立即有人要求加他微信。加了微信後,對方自我介紹是「上海瀚昔苑藝術品交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瀚昔苑公司)市場部的曾經理」。
老李把幾枚銀元的照片發給「曾經理」後,「曾經理」表示明天給公司裡的「老師」看看再答覆。
19日晚,「曾經理」答覆老李說,老師們鑑定後認為老李的錢幣是真的。並開出了公司收購這幾枚錢幣的價格:其中「民國開國幣」180萬元/枚,「光緒通寶」70萬元/枚。
這個「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讓老李徹夜難眠。
你要先做鑑定認證20日下午4點45分,老李和兒子小李帶著寶貝銀元從成都乘坐飛機趕赴上海。晚上8點多鐘抵達上海後,父子倆在瀚昔苑公司附近的如家商務酒店住下。
21日上午9點多,父子倆按照曾經理髮來的公司地址,來到位於閔行區中春路華茂路福克斯大廈A棟五樓。
「精明」的老李多了個心眼,「我進去之前問了門口的保安這家公司開了多久?保安說他都來了半年了,來之前公司都已經開了很久了。」
曾經理自我介紹25歲,他看了老李帶去的銀元後,又請出公司老總「孔總」來鑑定。「孔總」大約30歲左右。
因為擔心銀元被調包,小李用手機拍攝了「孔總」鑑定銀元的視頻。
視頻中「孔總」拿著放大鏡和一支電筒,對銀元進行了鑑定。但視頻拍攝的過程中沒有對話。
鑑定完畢後,孔總表示銀元是真的。然後認可了曾經理在電話中開出的收購價:「民國開國幣」180萬元/枚,「光緒通寶」70萬元/枚。
但隨後孔總提出:老李必須要去進行錢幣真偽鑑定和收藏者身份認證,否則無法交易。至於認證費用是多少,孔總表示他不清楚,需要去認證中心了解。
借錢交了7.2萬認證費隨後,曾經理和孔總的助理帶著老李父子前往吳中路的一家技術認證中心。認證中心要求老李提交身份證和錢幣,「工作人員告訴我認證費是18000元/枚。」
因為要等待鑑定認證結果,老李取回身份證和銀元後有隨同曾經理等人返回瀚昔苑公司。
「孔總要求我們墊付72000元的認證費取回認證書,然後在收購銀元的時候,把這筆錢一併支付給我們,將認證書買過去,作為以後交易的依據。」
老李父子倆的銀行卡上總共只有1萬多元。但一想到即將到手的三百多萬元,老李毫不猶豫地打電話找朋友借了6萬元。
朋友的錢很快劃到了老李的卡上,孔總的助理立即帶著他們去財務室支付了72000元的認證費。
老李提供的銀行交易記錄顯示,這筆錢劃到了名為「上海市技術認證中心」的帳戶。
隨後,孔總的助理去認證中心取回了認證書。
三枚銀元是仿製品由「圳辰技術認證中心」出具的四份「aes備案認證」,對三枚「光緒通寶」錢幣認定為:「屬同時期民間仿造幣,具有一定收藏價值」;對「民國開國幣」的認證為:「屬於非國有館藏物品的珍品」。
老李說,取回認證書後,孔總表示三枚「光緒通寶」沒有價值,不要了。父子倆要求瀚昔苑公司按之前議定的價格以180萬元收購「民國開國幣」。
「這個時候他就和我們扯東扯西的,一會兒說要去境外交易,一會兒又說要向董事會申請資金。要我們等一段時間。」 小李說,這個時候他們已經看出瀚昔苑公司完全沒有交易的誠意了,「我們覺得上當了,他們騙我們出了72000元的認證費就想甩開我們了。」
報案詐騙警方不受理在反覆交涉無果後,老李父子離開了瀚昔苑公司。
22日上午,父子倆向上海110報警。根據110接線員提示,到銀行列印了支付72000元認證費的刷卡記錄,然後到閔行區七寶鎮派出所報警。
派出所詳細詢問了情況後表示,如果老李不能提供和瀚昔苑公司的合同,無法受理。
23日上午,在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起伏後,父子倆黯然乘機回到自貢。24日上午,不死心的老李又向上海市民熱線12345反映自己的遭遇。
25日早上,市民熱線回復老李,稱相關部門正在了解情況。
錢幣交易「水深得很」25日下午,華西城市讀本記者電話聯繫上海瀚昔苑藝術品交易公司孔總,孔總直接否認了老李所稱被騙支付認證費的事情,「沒有的事」,然後掛斷電話。
隨後,記者又電話聯繫瀚昔苑公司曾經理,曾經理說環境太吵,和記者簡訊交流。曾經理稱:「我們這邊是正規交易公司,李先生過來後不願意和我們公司合作。」對於記者提出的「他認為你們是以高價收購他的錢幣為由讓他出那個所謂的認證費,他手裡的民國開國幣真的能值180萬嗎?」,曾經理不再答覆。
26日早上,華西城市讀本記者來到位於自貢城區釜溪步行街的古玩收藏市場。
從事古玩收藏交易二十多年的黃老闆聽了老李的情況後哈哈大笑,「民國開國幣最多就值500元,還要品相很好的。」至於光緒銀元,龍幣的價格也不過在千元左右。黃老闆說,網上所謂的錢幣交易動不動就百萬千萬的消息,基本上都是「說來耍的」。老李在上海的遭遇,在他們這個圈子裡已經完全不新鮮了。
黃老闆說,對於古錢幣交易,不要輕易相信動輒百萬千萬的價格。價值上百萬、千萬的古錢幣首先必須是年代相當久遠的,比如春秋戰國,或者秦漢時期的;其次是數量極為稀少的,比如某個朝代皇帝特製的限額的紀念幣。明清時期的錢幣根本值不了這麼多錢,民國時期的就更不用說了。從老李在上海的遭遇來看,是陷入了古玩交易中常見的一種圈套:以高額的交易價格誘使賣家支付鑑定費、認證費、保管費、佣金等等。「這種圈套至少在上海灘流行了一百年以上。」
黃老闆建議,一般市民家中的古錢幣最好先通過當地的收藏協會進行鑑定,然後在本地市場詢價,最好是在本地交易。避免落入圈套。
四川方策律師事務所主任郭剛律師認為,老李和瀚昔苑公司之間交易銀元的價格協議屬於口頭協議,如果對方予以否認,老李又不能提供其他佐證(比如錄音等),無法對其提出指控,警方也很難受理老李的報案。對於支付給認證中心的認證費,如果老李認為費用明顯偏高,可以向當地行業協會反映,爭取一個公道。
郭剛律師表示,涉及到古玩之類的交易,多數都採取口頭協議的方式,缺乏書面合同。古玩價格又屬於伸縮空間極大、價值估算缺乏標準的行業,在交易過程中更需要謹慎,隨時做好保留證據的工作。包括電話錄音、微信聊天記錄、視頻記錄等等,以確保在出現糾紛後能夠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原標題:4枚銀元價值390萬? 男子交7.2萬「認證費」後發現三枚是假的)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