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善積口德,簡單一句話也會有損福報,這幾種話千萬別說

2021-01-10 智者西行

說話是件最簡單的事,我們每天不知道要說多少話。可是最簡單的事情當中,往往隱藏著容易讓人忽視的道理。老話說:「禍從口出」。在佛教中,有屬於十善業道中的四種「口業」,能不犯這些口業,就是最好的善行。一個人能管好自己的嘴巴,好好的說話,就是最簡單易行的積累福報的方法,也是真正的修行。

其實,說話是門藝術,裡面有太多學問,這裡先不去太過深究,但是以下幾種話,需要儘量提醒自己不要去說,會大大損害你的福報,甚至帶來一些無妄之災。

01不說他人是非長短

善於搬弄是非的人,往往是讓人想遠離的「小人」。

在職場上,很多朋友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明明平時表面上關係看起來還可以的朋友,可能背後卻經常說你壞話,甚至向領導打小報告,挑撥你的是非。這樣的人,不僅很難有真正知心的朋友,而且遇到明智的領導,肯定會對他生起警惕之心,因為愛說是非的人,是不堪重用的。

據說武則天在位時,曾經禁止全國宰殺牛羊。有個官員張德生了兒子,於是大宴賓客,覺得沒有羊肉太沒面子,就偷偷殺了幾隻羊來待客。其中有個賓客叫杜肅懷,在宴席上喝酒吃肉,卻回頭就去向武則天告了狀,說什麼張德有違聖命,是大不敬。

第二天,武則天在朝堂上笑著問張德:「聽說你生了兒子,這是喜事,但是你為什麼要違命宰羊來待客呢?」張德一聽,知道被人出賣了,只好跪下認罪。但是武則天卻說:「我雖然有禁令,但是你家裡有喜事,也算情有可原。只是你以後再請客,可要注意選擇客人!」然後把杜肅懷告狀的奏摺給他看,杜肅懷羞愧難當,恨不得找塊豆腐撞死。

究其原因,愛說是非長短,都是因為「嫉妒」心在作怪,這樣的人,內心常常混濁不堪,被嫉妒心困擾,一刻也不得安樂,更別說智慧的生起了。在佛經中說,愛「兩舌」說是非的人,會為自己感招來家中眷屬不合,也就是家庭關係不和睦的果報,這就是想害人最終只能害己。

02不要口出惡語傷人

所謂惡語,往輕了說,就是諷刺挖苦別人,或者造謠誹謗他人;更嚴重的,就是破口大罵,痛恨詛咒,髒話連篇。中國人有種不好的習氣,也因為漢語文字的豐富,罵人的話有時會特別粗鄙,甚至辱及別人的父母先祖。

所有惡語的根源,其實都是源於人的「嗔」心,心無嗔恨的人,修養到一定的境界,自心平和安樂,心量廣大,能容忍他人的過失,自然就不會口出惡語。要知道「嗔」恨心的果報是非常嚴重的,在佛門中有這樣一句話:一怒嗔心起,火燒功德林。你辛辛苦苦修行積累下的功德福報,可能就因為一念嗔恨給毀了,這是非常得不償失的。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有些磕磕碰碰,與人產生口角。甚至夫妻家人之間也是難免的,俗話說:「哪有不吵架的夫妻。」但即使是夫妻這樣親密的關係,如果說話不當,一時衝動,傷了對方的心,在感情上造成的裂痕也是難以彌補的,往往夫妻失合就是因為言語衝突。

有人因為不善於溝通,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結果爭吵得面紅耳赤,最後大打出手,甚至釀出人命大禍的事端也是常有的。這樣的行為,實在是因小失大,害人害己。

怎麼克制自己的脾氣怒火呢?在《四十二章經》中,佛講了這樣一個比喻: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有人罵佛,佛沉默以對。罵完了,佛問他:「你給人送禮,別人沒接受,禮物還是歸你自己所有吧?」這人回答是的。佛說:你現在罵我,我不接受,你的惡語只會被你自己帶回去,惡報還是歸於你自己。這種果報,就像聲音的迴響和人的影子一樣,都是無法擺脫的,所以,要警記別行惡事。

由此可見,在我們說話之前,一定要三思而行,當你怒從心頭起,罵人的話即將脫口而出之前,先慢一秒想想:這樣值得嗎?

03不要欺哄他人,口出妄言 

生活中,總有人喜歡吹牛,特別是網上,愛吹牛皮的人更多了。人總有一種喜歡顯擺自己的虛榮心,過於渴望想要證明自己,求得他人的肯定尊重,往往就會口出「妄言」。

偶爾和朋友間吹吹小牛無傷大雅,但如果心理上形成了習慣,這就是給自己埋下了「惡因」。牛越吹越大,漸漸就成了喜歡欺哄瞞騙,這樣心性的人,無論是在職場上,還是自己經營事業,如何能讓人放心信服的與你往來,也沒有哪個領導願意對這樣的下屬委以重任,可以說是自毀前程。

在佛法中,「大妄語」看似沒什麼大害,其實卻是重戒,是和「殺、盜、淫」這樣的大惡並列的。對修行人來說,如果「未得言得,未證言證」,果報是非常嚴重的。

比如有人妄言自己已經修行到了佛的果位,是某某佛出世,還有什麼男佛女佛,先佛後佛,甚至很誇張的說這個佛第一,那個佛更強,又宣稱自己有種種神通,能知過去未來,能治病消災;在《楞嚴經》中,明確的寫出了這會有自毀佛種,永失善根,沉淪苦海的可怕惡報。

佛說,雖然會有阿羅漢和菩薩在世間顯化度人,甚至化身成三教九流,或者就是你身邊的某一個人,但是他們絕對不會自稱是某某佛菩薩再來,也不會透露出半分跡象,除非是此生已了,臨命終的時候,可能會留下一丁半點線索。

大妄語就好像古代一個窮人,竟然自稱是帝王,這不就是自招殺身之禍嗎?所以,做人的一言一行,還是要老老實實,沒有誰能一口吃成胖子,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

坦坦蕩蕩,心安理得的人,心中常常會感到歡喜愉悅,生活得輕鬆自在;而誠實可靠、言不虛妄的人,更會得到他人的親近和愛戴,不管做什麼事,總會遇到貴人相助——在佛法中,這就是不妄語所帶來的人天恭敬愛護的大福報。

04不說花言巧語,或者勾引他人邪念的話

這裡要說的,就是「四口業」中的綺語。所謂綺語,有兩個意思:一是指花言巧語,表面上似乎是很好聽的話,實際上語言中卻隱藏著引誘、欺騙、煽動,容易讓人喪失正念、甚至將人引入險地。二是指談說淫慾的話,勾起他人的色慾淫邪之心。

說話喜歡兩面三刀的人,比如《紅樓夢》裡的王熙鳳,被下人形容她:「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表面笑臉相迎,腳下卻使絆子」。這就是典型的為了達到自己私慾,巧言令色的人。王熙鳳為了將尤二姐騙進賈府,親自去接她,聲淚俱下的說了一車讓人感動的話,做足了表面的功夫,實際上卻是包藏禍心。果然尤二姐聽信了她的話,只當鳳姐真是為她好,結果進了賈府就受盡欺辱虐待,最後白白把小命也搭上了。

鳳姐的人生有那樣悲慘的報應,究其原因,一是因為貪慾狠毒,其次,她一輩子在說話上就是不斷在犯「綺語」的口業。但是追尋所有綺語的根源,還是人的貪念私慾在作祟。

據說佛陀即將成道時,自在天主魔王波旬為了阻止擾亂佛成道,派了自己的三個女兒愛欲、愛念和愛樂圍繞著佛陀作出種種淫樂之相,又以種種勾人色慾的綺語在佛陀耳邊低語。

佛陀卻絲毫不為所動,以無上神通讓三位魔女看到了她們的年老、衰朽、死亡。三個自持美貌的魔女看到自己的醜態,驚慌失色,倉皇而逃。在佛經中記載,魔王波旬就是好說種種的綺語來擾亂人的修行,而常犯「綺語」口業的人,必然會墮落成魔王的眷屬。

兩舌、惡語、妄言、綺語這四種口業,將來感招的果報都是很嚴重的。

在《地藏經》中講,犯下口業將來會:百肢節內,悉下長釘,拔舌耕犁,抽腸銼斬,烊銅灌口,熱鐵纏身,萬死千生,業感如是,動經千劫,求出無期。

語言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用之於善,可以造福於人,用之於惡,就是害人害己。古人說:「一語可以興邦,一言可以辱國。」對普通人來說,可能你的語言沒有這麼大的作用,但是在生活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點滴的福報積累就是由此而來,最後匯成廣大的福田。佛說人天愛敬、心常歡喜、發言尊重、智慧殊勝等等這些大福報,都是口業清淨的作用。

王陽明為何能絕境重生、龍場悟道?只因參透這兩點人生法則

眾生「心地」中蘊藏的不可思議大寶藏——地藏菩薩名號的三種含義

佛說:再大的福報,也經不起這三件事的消耗,能不犯,是多福之人

相關焦點

  • 「佛說」「損陰德,折福報」的4件事情,別再做了,會得報應的
    「行善不見善,前世有虧欠;作惡不見惡,前世有餘德」,一個人的一生有得有失,有苦有甜,各有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無論福禍,皆是因果。有的人善良一輩子卻吃盡苦頭,有的人罪惡滔天卻享盡榮華,這不是不公平,幾輩子的陰德積累的不一樣,這輩子的餘蔭或餘禍罷了。
  • 佛教:好好說話,就是最簡單的積累福報的方法,這幾種話千萬別說
    說話是件最簡單的事,我們每天不知道要說多少話。可是最簡單的事情當中,往往隱藏著容易讓人忽視的道理。老話說:「禍從口出」。在佛教中,有屬於十善業道中的四種「口業」,能不犯這些口業,就是最好的善行。一個人能管好自己的嘴巴,好好的說話,就是最簡單易行的積累福報的方法,也是真正的修行。
  • 佛說:這四種人,千萬別去傷害,因果報應很嚴重!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種小善之因,便得小善之福,種大善之因,便得大善之福;反之,種小惡之因,便得小惡之果,若是種下大惡之因,大難也會隨之而來。由此,一個人到底是行惡還是做善,所得之果可謂是天壤之別。但是,同樣是行惡或者是做善,這其中也是有大小之分的。
  • 佛說:一個人有沒有福報,聽他說話就知道了!
    一個人有沒有福報,命運好不好,看他的言談有沒有口德就知道了。妄語是佛門大戒,是佛教基本五戒之一,我們平常最容易犯的、最容易消福的,就是口業了。善言柔語能增長福報,妄言惡語也能消除福報,一個人不可能天天做壞事,但可能天天說妄語。通過日積月累,這人的福報,就慢慢得從他嘴裡跑光了。
  • 佛說:這三件事千萬不要做,折損福報!
    一個人的善良裡藏著他的運氣,在不可預知的未來,你所積攢的福報,往往會給你帶來意外之喜。佛教重視因果,種善因,才能得善果,福報都是人自己積攢而來的。所以大家要廣結善緣、廣種福田,在利益他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從中獲得福報。佛說:這三件事千萬不要做,折損福報!
  • 佛教:佛說,從這七個特徵可以看出,你是不是一個有福報的人!
    佛教:佛說,從這七個特徵可以看出,你是不是一個有福報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有些人生活很幸福,但也有人處處不順。你是不是一個有福的人呢?佛說,萬事萬物皆有因果。一個人的福報多少,可以通過行為體現出現。而這七個特徵對福報的影響更是巨大,快看你有嗎?
  • 佛說:災禍來臨前,多有這5種徵兆,千萬要小心!
    佛家常說一句話: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人若一心行善,雖然不能馬上給你帶來福報,但是災禍已經悄悄遠離;人若作惡,雖然不會馬上面臨災禍,但是福氣已經悄悄溜走。影響一個人命運福禍的根本不在於上天或命,而是自己的德行、自己的因果、自己的業。
  • 佛說:人有貴氣的八個特徵,看看你有嗎?
    佛教裡常說這樣一句話: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一個人的心就是風水,心善者乃有福之人,所居之地縱使貧瘠,也是風水寶地。作惡之人,自損福報,住在再好的寶地,其風水也會因人而變。富貴從哪裡來?佛說:人是否有貴氣主要有以下八個特徵,看看有你嗎?
  • 佛說:因果不饒人,這4種行為,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做好事就會有好報,做壞事就會遭惡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只是時間早晚而已。「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個人做好事壞事,其果報會像影子一樣隨業流轉,給人帶來福禍。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我們可以不信佛,但一定要有一顆敬畏之心,要感恩和恭敬萬物。若你與因果為敵,就是自找苦吃、自損福德。
  • 佛教:因果報應,最損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
    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種什麼因、結什麼果,真實不虛,也絲毫沒有差錯。沒有誰能背離因果、逃脫因果,哪怕是菩薩。也不要覺得做壞事,一時沒有受到果報就沾沾自喜。因果會遲疑,但從來不會缺席。佛門裡有一句話,叫作「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果隨業力流轉,即使經歷了百千萬次輪迴,業力也不會消失,一旦因緣聚合,果報就會顯現出來。
  • 佛說:這五件事,最能為自己積攢福報,功德無量,看看你做過幾件
    世人都想得到福報,兒女都好、皆有前途;父母長壽、福氣安康,但是要想得到福報、無災無難,就要做行善積德之事,千萬不能做損人利己的壞事,正如佛說:這五件事,最能為自己積攢福報,功德無量,看看你做過幾件?佛家常常教導我們,父母就是家中的兩尊佛,孝養父母,就是供養佛;報父母恩,就是報佛恩。03與人為善古人常說:「勿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 佛說:有福報的人往往都有這兩點特徵,做不到這兩點一切都是空談
    常常有人羨慕別人的福報好,而怨恨自己的為何沒有福報,其實福報並不是上天賜予的,福報包含世間福和出世間的福。它來自於修行的功德力,必須具備優良的前因,種下勤儉、結緣、喜舍、奉獻的種子,自然能收到福報的果實。佛教中講「種善因,得善果」,一個種了善因的人,就會有福報。
  •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什麼是陰德?陰德就是一個人暗中做好事,不告訴別人。而陽德卻恰恰相反,做了一點點好事,就喜歡到底虛揚,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得知道。佛教認為,陰德是使命運向好裡發展,最重要的動力。
  • 「佛說」福報「由天也由人」,你要做的事情,不僅僅是行善積德
    福報是很多人嚮往的東西,但是也是很多人求而不得的因果,明明自己已經很努力地在行善積德了,但是好像一切的福緣都沒有站在自己這一邊。在修佛的人看來,從來都沒有註定的「福報」,正所謂「緣來天註定,緣去人自奪,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我們的福報,得來是天定的,留下是自己修的,一切的美好都有因果。
  • 佛說有4種布施,不花一分錢,也能得大福報!
    佛教修行有多種方法,最基本的有六波羅蜜,分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每一種方法各有側重的不同,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的修行方法,也即包含佛教中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只要我們從一而終,堅持不懈,不斷的精進,就會有成功悟道的一天。
  • 佛說:這5種人,福薄命苦,希望不是你!
    現實生活中,會有許多人比較信命,尤其是那些天生命運不太好的人。這類人也喜歡去算命,或者常去寺院燒香祈福,民間也有「窮人愛算命」這一說法。其實不論是算命還是去寺院裡燒香拜佛,這些在大多數人看來不過是為了尋求一種內心的自我安慰。
  • 佛說:這4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不是你!
    菩薩有心渡人,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得渡,不是每個人都與佛有緣,有善根、有大福報。沒有善根的人,他根本不聽聞正法,甚至心生詆毀,誹謗三寶,障深慧淺,這樣的人苦海輪迴、不得解脫。所以佛門說: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佛菩薩有心渡你,但你非不聽佛的話,那就沒辦法了。你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
  • 佛說:要想福報延綿不斷,切莫忽視這三件事,敬畏因果,不可辜負
    金錢債得還,欠債還錢,本就是天經地義的,越是推脫,越是自損福報。活在塵世中,各有各的難,各有各的責任,別人扛著自己的艱辛願意借你錢,那是信任你,那是因為心裡有你。信任,是人和人之間最寶貴的東西,萬不可辜負。感情的債,終歸也是要還的。你久某個人的,會有另一個人要回去;某個人欠你的,會有另一個人還給你。人生的無情與多情,絕情與濫情總體來說是平衡的。
  • 佛教:一個人業障深重,會有這4大徵兆,看看你佔幾個?
    「一切業障皆由心生」,轉惡念、噁心、惡行,修善念、善行、善語,身口意三業清淨,自然多福報。一個人業障深重,會有這4大徵兆,看看你佔幾個?一、邪淫心重,心不乾淨「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心若清淨,則處處都是極樂淨土;但若心術不正、心存邪念,一念起,則惡業來。人的起心動念無不是業,我們但凡心中生起一個惡念,惡果便會不請自來。
  • 佛教:福報大的人,臉上會有這3種特徵,看看你有嗎?
    我們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叫做「相由心生」。我們會有什麼樣的外貌,與我們內在的心態和心念有著直接的因果關係。好的心念就會生出慈悲柔軟的面貌;惡的心念就會生出兇狠恐怖的面貌。佛門說道:「一切福田不離方寸」,這個方寸就是指的心。我們的心田決定了我們的福田,而我們的心田又決定了我們的外貌。這也就意味著,一個人有沒有福報,從他臉上就能夠直接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