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莊浪,隋末14枚虎符集中出土!見證一個官吏最後的盡忠職守

2021-01-13 隴史薈

甘肅莊浪,隋末14枚虎符集中出土!見證一個官吏最後的盡忠職守

專欄224 隋代虎符

虎符在古代是調兵的憑證,由於其重要性,保密程度,人們多難以見到。可是,甘肅莊浪縣集中出土了14件隋代虎符。這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呢?

1.魏國老將晉鄙,為何懷疑拿著虎符的信陵君,拒不出兵?

先說什麼是虎符。所謂的虎符,就是古代調兵的憑證。在唐以前,虎符多為青銅鑄造,形狀為虎,分左右兩半。外面刻有字,內有子母口,持符者的軍隊名稱。右符留在朝廷,左符為帶兵將領持有。需要調動軍隊作戰,朝廷會派來使節,下達作戰命令。

調兵傳達命令時,要合符。就是把朝廷的保存右符,同將領持有左符相合,看看是否能對上各種暗記。這種暗記一為虎符內部的子母扣,二為刻寫在虎符內的文字。三為虎符上數字,表示出兵等級及範圍。這三者一致。就是符合,表明命令合法,可以出兵。不符合,則是亂命,屬假傳聖旨,前來傳令的使節性命難保。這就是「符合」一詞的來歷。

《史記》中的《信陵君竊符救趙》早已為眾所周知,即便身為魏王的寵妃如姬和弟弟的信陵君,沒有虎符,一樣無法調兵。為救趙國,戰國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不得不出下策——竊符。在如姬的幫助下,雖然拿到了虎符,但沒有相關的文書,且無朝廷使節。虎符上數字,不符合,信陵君說的出兵範圍。故而,魏國老將晉鄙,疑之。晉鄙很懷疑虎符的來歷,因為虎符雖然一樣,但數字不對,部隊的調動範圍,超出這支虎符的權力範圍。故而,老將懷疑,就要拒絕出兵。這時,朱亥擊殺了老將晉鄙。信陵君才得以成功救趙。

竊符的後果極其嚴重!信陵君在外流浪多年,不敢回國,在趙國待了十幾年。幫助信陵君竊符的如姬,全家難逃被誅。可見,古代對信符有著極其嚴格管理制度和處罰制度。

唐以後,虎符逐漸為其他形式的信符所代替。因為李氏祖先有李虎,故而諱虎,唐代改用魚符或兔符,後來又改用龜符。南宋時恢復使用虎符。後世則演變為銅牌。

2.抗戰時,郭沫若慧眼識虎符

關於虎符的故事不少,最有名的兩個故事和郭沫若有關。郭沫若慧眼識珠。抗戰時期,他在重慶的地攤上發現了秦陽陵虎符。

據說,當時郭沫若閒逛地攤,看到了一人出售一個銅老虎。攤主說,這是山東棗莊臨城一帶出土的。他便來了興趣。拿過來一看,卻是兩半合在一起的,虎上還有文字。這就有意思了。他自然就想起了,信陵君竊符救趙的事,判斷這就是一隻虎符。

回到寓所,郭沫若仔細識讀,多方考證。他發現這是秦始皇時期鑄造的秦陽陵虎符 。

秦陽陵虎符長8.9釐米,寬2.1釐米,高3.4釐米,呈臥虎狀,可中分為二,虎的左、右頸背各有相同的錯金篆書銘文12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由於年代久遠,對合處已經鏽死,不能分開。

還有是一個故事是,郭沫若據此虎符,創作的話劇《虎符》。《虎符》寫於1942年,1943年首演。描寫了戰國「四君子」之一魏信陵君(無忌)竊符救趙的故事。在《竊符》中,對竊符者的處罰,也是非常嚴厲。魏王殺信陵君全家,其妻兒自然難保性命,他的母親魏太妃代如姬受過自殺。如姬逃出宮後,為保信陵君清名,如姬在其父親墓前自殺。

竊符的後果,不是一般人能承擔。虎符一般人難以見到,已經合符的虎符更是難得。據說,目前國內確認戰國虎符只有四個。

3.隋末,一個盡忠職守的公務員,帶著虎符逃到了莊浪

那麼,甘肅莊浪為何為一次性出土14隻虎符呢?這背後,隱藏著什麼秘密呢?

它們是如何被發現的呢?1974年,莊浪縣陽川公社曹家源一帶,幹活的人們發現了14枚老虎狀的東西。一時間,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14件老虎,為黃銅鑄造,像站立的老虎。它們大小不一,高4.5釐米——5釐米,長6.5釐米——7釐米,重42克——51克。正面用小篆陰刻:某某「府」三字,背面陰刻楷書:某某「衛」和某某幾(數字) ,兩行各三字。內側胸部有「十」字形對榫,,上部脊梁處小篆陰刻某某「衛銅虎符之」幾(數字),這八個字的一半,老虎耳下有一小穿孔,以供合符後綁在一起。

依據虎符上的衛、府,人們判斷應該是隋代府兵制時期出現的。而虎符上的地名,則為關隴14個鷹揚府,其中,"清水府"為天水郡清水縣。「河陽府」為天水郡下有隴城縣,據記載 「舊日略陽,置略陽郡。開皇二年郡廢,縣改日河陽。六年改日隴城。" 隴城舊地今屬秦安縣,離虎符出土地點最近,約25公裡左右。

史料顯示,隋代大業三年以後,府兵名稱開始正式制度化,各地鷹揚府名前必街以衛府。同時,改左右衛為左右翊衛,左為左右騎衛。左右武衛依舊名。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虎符「系之以衛府,冠之以地名」。專家認為,這就是隋大業三年以後的特色。因此,人們認為這些虎符是隋末遺物。

莊浪縣隸屬於甘肅省平涼市,位於甘肅省中東部,六盤山西麓,東鄰華亭市,西依靜寧縣,北與寧夏隆德縣、涇源縣毗鄰,南和張家川縣、秦安縣接壤。這裡是出入關中西部的重要樞紐,天水、隴東、關中地區的交通要衝。元代曾在這裡設立莊浪路,作為控制西北的樞紐,其轄境相當今甘肅省莊浪河、涇河流域涇川及陝西省彬縣一帶,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降為莊浪州。

發現銅虎符的曹家源,為葫蘆河南岸的衝積小盆地,地形平坦,土地肥沃,人們推測當時有府兵駐紮在這裡。

人們推測,在隋末動亂中,一個忠於職守的內廷官員,在逃亡途中,也不忘職責,攜帶虎符逃至此地,或許追兵迫近,將虎符掩埋於此。也有一種說法是,這些虎符為衛所有,是衛將軍,調動轄區府兵的信符。在危急時刻,盡忠職守的官吏,將虎符進行埋藏。

不論哪種說法,這14枚隋代虎符,見證了隋末的亂世硝煙,也是基層恪盡職守的見證。

王文元原創作品

請關注 請轉發

版權已保護,轉載微我, 以免誤傷,盜用必究!

資料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老王說隴史」莊浪虎符
    莊浪虎符莊浪出土的「安親府」鎏金銅虎符外側《史記》中《信陵君竊符救趙》早已眾所周知,即便身為魏王的寵妃如姬和弟弟的信陵君,沒有虎符一樣無法調兵。可見,虎符的重要性非同一般。為救趙國,戰國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不得不出下策——竊符。
  • 杜虎符:掌符才可赴君命
    舊時,它見證了風風雨雨的歷史,今日,它向人們訴說千年前的故事。它,就是杜虎符。然而,在大量資料記載中,杜虎符的出土時間卻並不統一,那麼,現在大多數人所認為的1973年,究竟是不是杜虎符真正的出土時間呢? 考古學家戴應新是當時辦理杜虎符入館收藏的人,他在《秦杜虎符的真偽及其有關問題》一文中敘述了1973年這個時間點誤傳於一篇報導杜虎符出土的簡訊,並講述了杜虎符出土的故事。
  • 西安杜城村村名三千年未變 出土中國最早虎符
    杜城是唯一一個三千年前在西周鎬京外圍建立的有建城原因、始建年代和取名根據,同時名稱和地址至今不變的西周伯爵諸侯城邑;是唯一的一個在《詩經》裡有四篇詩涉及過的西安最古老的地名;春秋時在杜城設杜縣,是中國最早設立的縣之一;是戰國秦鹹陽九市中唯一有實物證明的、體現國家稅收制度、貨幣流通情況的早期絲綢之路上的國立市場;杜城出土的戰國秦杜虎符,是中國最早的第一個虎符。
  • 杜虎符:孩子的玩具「銅老虎」竟然是戰國時期調兵遣將的兵符
    戴先生為此激動不已,並請楊東峰詳細講述一下這枚虎符的發現過程。地裡挖出個「銅老虎」楊東峰說自己是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橋村人。兩年前的一天,他在村西田野裡平整土地的時候,無意中用鐵鍁挖出了一個拳頭大小的金屬疙瘩。當他把外面的泥土弄掉之後,露出了一件動物形狀的銅質器物,有頭有尾有腿,樣子像貓又像虎。於是楊東峰就把它放在衣服口袋裡帶回了家,想拿去當廢銅賣。
  • 杜虎符:中國現存最早調兵憑證
    在介紹秦「杜虎符」之前,先給大家介紹一下虎符的相關歷史。虎符的相關歷史虎符簡單說就是古代皇帝授予將臣兵權和調兵遣將的信物。也就是兵甲之符,用於傳達命令、調動軍隊的一種特殊憑證。春秋戰國秦漢時通常作虎形,方稱「虎符」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伏虎形狀的令牌,劈為兩半,其中一半交給將帥,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兩個虎符同時合併使用,持符者即獲得調兵遣將權。
  • 古代行軍打仗的「虎符」,拿到就可以調兵嗎?防偽措施讓你沒門
    虎符其實沒那麼神秘,也不自帶能量,只是古代君王授予臣屬兵權和調動軍隊的信物,代表著一定的自主權。那時通訊落後,也沒有照片電話什麼的,廣大基層將士不知道君王、統帥長什麼樣,更無法分辨他們的命令是否真實,那就乾脆約定一個信物作為統領或調動兵馬的憑證,也就是虎符。最早的虎符出現於春秋時期,材質銅,形狀虎,取虎為百獸之王的寓意。
  • 大秦賦:封泥與虎符,泥巴如何保守機密、銅片如何號令三軍?
    除了這個場景細緻地說明了虎符的使用說明之外,另一個場景則徹底還原了虎符的使用方式,即秦王政決意進攻趙國,在點將臺上分別從盤中拿起三枚右半邊虎符,而後與王翦、楊端和、李信三位將領一一合對虎符
  • 「「新甘肅雲」年度盤點·人物篇」致敬2020——為每一個拼搏的你
    新甘肅客戶端通過「新甘肅雲」省級技術平臺和全省各縣(區)級融媒體中心聯動,集納報導省內各縣區2020年省內科教文衛、經濟生活等多方面的相關報導。主要集中防汛、抗疫、扶貧、脫貧、幫扶、建設、高考、文明等主題展開。現節選部分縣區進行展示。
  • 五枚印章見證漢朝統轄西域的歷史
    五枚印章「李崇之印」「漢歸義羌長印」「司禾府印」和兩枚「常宜之印」均為國家一級文物。「李崇之印」「漢歸義羌長印」是從國家博物館借展的珍品文物。其中「李崇之印」在國博都未曾展出。 印章雖小,卻記載了一個重要的事實:漢代中央政府對西域實行有效管轄。說明了一個重大主題: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淺析河南三門峽出土的四枚唐宋厭勝錢
    錢背方孔上是一隻睜目探首、豎耳翹尾、四肢有力的生肖狗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狗的上方是以小圓圈刻畫的北鬥七星紋飾;方孔下飾三朵捲雲紋;方孔右是一位手持笏板、頭戴高冠、寬衣博帶的神仙似的人物,在其右下是一個抬頭拱手的童子;方孔左刻畫了一個四足方桌,上置一傘狀蓋燈具。
  • 甘肅4市州發布最新人事
    牛 犇 男,漢族,1984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甘肅莊浪人,出生地甘肅莊浪,大學學歷,法學學士,現任市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主任,擬任市直單位副縣級領導職務(試用期一年)。陳向峰 男,漢族,1974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甘肅平涼人,出生地甘肅平涼,在職大專學歷,現任市財政局行政政法科科長,擬任市直正縣級單位副職(試用期一年)。羅小平 男,漢族,1974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甘肅莊浪人,出生地甘肅莊浪,大學學歷,農學學士,市林業和草原局原四級調研員,擬任市直正縣級單位副職(試用期一年)。
  • 古代調動軍隊需要用到的「虎符」,為何不怕被人仿造呢
    從遠古時代開始,虎符就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它承載的是皇權的力量,是兵權的強大。一塊小小的虎符卻見證了朝代的風雲變幻,它不動時,就是和平,它若出動,那就是一場場的戰爭。權力充滿著無窮的魅力,可是為什麼在古代的歷史上,卻從未有人仿造虎符,奪取那懾人的權力呢?
  • 1958年-1960年_大事記_莊浪門戶網-莊浪縣唯一黨政網站群
    4月7-11日  中共甘肅省委在莊浪召開常委(擴大)會議,提出「比苦幹,比措施,比進度,比實效」口號。會後,縣委提出「400斤指標,600斤措施,1000斤幹勁」的口號。       6月10-13日  莊浪縣工會第一次代表會議召開。       16-21日  縣第四界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
  • 古代虎符到底是什麼?是不是任何人拿著虎符都可以調兵遣將?
    那麼,虎符到底是什麼呢?是不是任何人拿著虎符都可以調兵遣將?下面,小編就說說與虎符有關的知識!虎符是古代皇帝調兵遣將用的兵符,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採用銅製的虎形作為作為中央發給地方官或駐軍首領的調兵憑證,稱為虎符。
  • 古代權力的象徵——「虎符」,這麼簡單的小玩意為啥沒人敢仿造?
    現存最早出土的虎符到了秦代,虎符不再是只有皇帝才擁有,各級將領分別都擁有虎符,他們和他們的下級將領形成調兵權一分為二,互相制約的局面,目前,國內出現的最早的虎符來自於秦朝,共出土了四件:杜虎符、 新郪虎符、陽陵虎符、東郡虎符,它們出土的位置各有不同,能夠調動的軍隊數量也有所不同,但是他們都是大秦帝國的象徵,象徵著龐大的秦軍就是依靠這些不同級別的虎符來運轉的。
  • 《王者榮耀》營地虎符匯總介紹 營地虎符怎麼獲得
    王者榮耀營地虎符可以用來兌換聚在營地頭像框,達到指定的收集條件即可,那麼王者榮耀營地虎符怎麼獲得?營地虎符一共有幾個?下面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王者榮耀營地虎符怎麼獲得?
  • 「秦杜虎符」我國現存最早的虎符,古代調動千軍萬馬的「將軍令」
    虎符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採用銅製的虎形作為作為中央發給地方官或駐軍首領的調兵憑證。秦始皇統一全國後,頒發給陽陵駐守將領的銅製兵符。虎符的背面刻有銘文,分為兩半,右半存於朝廷,左半發給統兵將帥或地方長官,兩半虎符的背面各有榫卯,一一對應,就好像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一樣,只有同為一組的虎符才能合在一起,調兵譴將時需要兩半勘合驗真,即為"符合",才能生效。"符合"一詞即來源於此。
  • 重慶合川猴清廟遺址出土唐代存錢罐 存千枚銅錢
    而各個地層中,出土了大量殘碎的陶器,以及房屋遺址、少量錢幣等。  市文物考古所所長助理林必忠介紹,遺址現在已清理了商周、漢、唐宋時期房址2座,灰坑11個,灰溝9條,井1處,窖藏1處。出土遺物有陶器、瓷器、銅器、石器等。根據地層堆積的疊壓關係和遺物特徵分析,猴清廟遺址現階段發掘出的文物,分別屬於商周、漢、唐、宋、明、清6個歷史時期。
  • 在古代,虎符能調兵遣將,為什麼沒有人偽造?
    眾所周知,虎符是皇帝調兵遣將用的兵符。它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也有人說是周朝軍事家姜子牙發明的。至於為什麼要把兵符做成老虎的形狀,是因為古人認為老虎是百獸之王,在叢林爭鬥中始終處於不敗之地,所以在軍事上大都以老虎為尊。不過,虎形不是唯一的形狀,比如秦朝時有龍符、鷹符。